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幼稚教育概論 幼教人員專業能力暨專業倫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幼稚教育概論 幼教人員專業能力暨專業倫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幼稚教育概論 幼教人員專業能力暨專業倫理

2 「她應該具有相當的教育程度,意思是說,她應該要有心理學及醫學的博士學位,最好還有社會學的基礎。另外,她也應該是經驗豐富的木工、水泥工、技工、水電工,還應該是訓練良好的音樂家及詩人。……這樣到了83歲時,她就可以當老師了。」(Beyer,1968)。

3 幼教人員專業能力暨專業倫理 專業能力 教育專業 教師之專業能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e) 專業倫理 倫理之基本概念
教師之專業倫理(Professional Ethics)

4 教育專業 「專業」的定義:教師之專業是一種需要教師嚴謹的態度與不斷的研究所獲得的專門知識與特別技能,而提供的公共服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966)。

5 教育專業 美國教育協會(NEA)也認定教育為專業工作,並為教育專業訂定之八項標準為「為高度的心智活動」,「具特殊的知識領域」,「有專門的職業訓練」,「不斷的在職進修」,「為終身事業」,「應自訂應有的標準」,「以服務社會為鵠的」,以及「有健全的組織」。

6 教師之專業能力 定義:在其專門的職場中,無論是工作或人際相處,所展現的知識、技巧與態度。
教育人員專業化的七項標準(謝文全):包括一)受過長期專業教育而能運用專業知能,(二)強調服務重於牟利,(三)應屬永久性的職業,(四)享有相當獨立的自主性,(五)建立自律的專業團體,(六)能訂定並遵守專業倫理或公約,及(七)不斷從事在職進修教育

7 教師之專業能力 全美兒童發展協會國家證照方案(CDA)在代訓或檢定幼兒教師能力時,提出一套共六類十三領域的能力標準,此能力標準概述如下:
(一)建立與維持安全及健康的學習環境能力(安全、 健康、學習環境) (二)促進生理和智力的能力(生理、認知、溝通、創 造) (三)支持社會的及情緒的發展並提供正面引導之能力 (自我、社會,導引) (四)和家人建立積極的與多產性關係的能力(家庭) (五)給予幼兒需要的、好的、及有目標之計畫的能力 (計畫經營) (六)維持專業使命的能力(專業化)

8 教師之專業能力 大略文獻 李明珠(民75)分析美國幼兒教育協會(NAEYC)、教育發展中心(EDC)、以及其他學者對於幼稚園教師專業能力的看法,統整出下列九項幼稚園教師基本能力:「實施教學能力」、「設計能力」、「教室管理能力」、「環境佈置能力」、「人際關係能力」、「園務行政能力」、「學識修養」、「評量能力」、與「個人特質」。

9 教師之專業能力 大略文獻 Katz和McClellan(1990)認為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包括「在工作上運用高級縝密的知識」、「依據該知識作判斷」、與「採用專業行為準則」三項。

10 教師之專業能力 大略文獻 Cartwright(1999)則提出一個好的幼兒教師需具備「內在安全感」、「自我覺知的能力」、「高尚的人格」、「理論基礎」、「對生存環境、社區、與幼兒書籍的通用知識」、「尊重與關懷幼兒」、「信任幼兒」、「無條件關愛」、「直覺力」、「抽離能力」、「歡笑」、與「幼兒典範」等十二項條件。

11 教師之專業能力 大略文獻 Beaty(2000)明確表示,一位專業的幼兒教師須具備三項能力:「專業知識與專業訓練」、「以專業倫理之行為對待幼兒、家長、與同事」、以及「自我不斷成長」。

12 教師之專業能力 大略文獻 陳錦瑤(民90)提出教師專業能力包括:「基本專業素養」,「專業知能」,「教學知能」,「通用知能」,「教室管理」,「輔導學生課業和生活行為」,與「辦理與教學相關之行政業務」等七項。

13 教師之專業能力 大略文獻 何緼琪(民92)在探討為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化趨勢與高度競爭力的年代時,教師必須具備下列四種能力:(1)學習去知道(Learning to know),(2)學習如何做(Learning how to do)(3)學習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與(4)學習自我實現(Learning to be)。

14 倫理之基本概念 倫理之定義:英文名稱為ethics,意指人群生活關係中各種行為的道德法則。
倫理與道德的相異點:道德(morality)之意義在於個人精神層面與個人行為的規範與法則,與倫理不同的是,道德屬個人層面,倫理則屬人際層面。

15 倫理之基本概念 思考倫理問題的兩種方法: (一)後果主義理論及最大利益 (二)非後果主義理論與尊重他人

16 思考倫理問題的方法-後果主義理論及最大利益
倫理之基本概念 思考倫理問題的方法-後果主義理論及最大利益 後果主義理論及最大利益:事件的後果決定了行動的對錯,亦即,當我們面對抉擇時,最好、最公平的決定就是符合最大多數人利益的決定。 目的論的倫理學:人類的倫理行為表現都是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與目的 效益論:區別一件事情的是非善惡對錯,必須審視是否達到最大效益,獲得最大效益-善,反之則為惡;主張此理論人士認為倫理規範應建立在為大多數人帶來的最大利益之上

17 思考倫理問題的兩種方法-非後果主義理論與尊重他人
倫理之基本概念 思考倫理問題的兩種方法-非後果主義理論與尊重他人 非後果主義理論與尊重他人:以倫理道德守則及相互尊重作為思考解決問題的唯一指標。 義務論的倫理學:人類的倫理行為表現為一種與生俱來的義務,非為個人利益與目的

18 倫理之基本概念 倫理之簡易分類: (一)一般倫理學:一般性的道德理 論,例如誠實、守信、負責等 等;常見於日常生活
(二)應用倫理學:將一般道德應用到 專業領域上,則成了應用性的專 業倫理,例如教師專業倫理、圖 書館專業倫理、醫病倫理等等

19 教師之專業倫理 教師專業倫理之基本概念 定義:教育專業人員除遵守一般的道德法則之外,應遵守的教育專業行為規範或職業道德(雷國鼎,1980)。
專業倫理因專業自主而產生,但也因為有專業倫理,才會有專業自主。 專業倫理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該行業專業知識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專業倫理也是一種「對話倫理」,是從業人員依據本行的專業知識,經過不斷的溝通和對話,而漸漸形成的共識。

20 教師之專業倫理 教師專業倫理之基本概念 就專業倫理的內涵,可分為下列兩種層面: (一)鉅觀(Macroethics):指關於社會規範和
組織政策的部分。 (二)微觀(Microethics):指直接工作的規劃 部分。

21 教師之專業倫理 教師專業倫理之基本概念 專業倫理的重要性: (一)「專業倫理」乃是針對專業行為的道德考 慮,對教師專業者而言,在教室情境中遇
到衝突矛盾的事情,有許多不同的解決策 略,但教師採取任何一種解決策略均會影 響教室情境中的人(谷瑞勉)。 (二)對學前教育者而言,道德與專業倫理更形 重要,因為幼兒缺乏獨立與自我保護的能 力,所以幼教人員更需要以公正、負責的 態度面對幼兒。

22 教師之專業倫理 幼教人員與專業倫理 幼教人員專業倫理涉及五個重要議題(谷瑞勉,1999): (一)幼教老師與家長的互動:包括幼兒的學習
內容與教養方式等。 (二)幼教老師與其他幼教老師的互動。 (三)幼教老師與幼稚園行政人員的互動:包括 垂直與平行關係。 (四)幼教老師與相關單位的互動:包括主管機 關、其他幼教機構等。 (五)幼教相關單位之間的互動。

23 教師之專業倫理 幼教人員與專業倫理 幼教人員在其工作上需要知道的8項準則(郭靜晃,1999):
(一)態度:真誠的對待幼兒,給予幼兒積極正向的援 助。 (二)進取的精神:創新、進取、維護幼兒的權利及利 益。 (三)保密:對於幼兒本身、關於幼兒家庭的事務、以及 和幼兒家庭的互動訊息及評語,需注意保密。 (四)衣著打扮:穿著適宜,合乎工作性質。 (五)尊重:對幼兒、幼兒家庭成員及工作夥伴給予尊 敬。 (六)責任感:對個人工作態度與任務負責。 (七)同情心:給予幼兒同情心(非縱容),並伴隨關懷 與照顧。 (八)遵守專業守則。

24 教師之專業倫理 幼教人員與專業倫理 幼教人員需要專業倫理的理由: (一)幼兒教室的環境較為孤立,其他人較無法得知教室
裡活動的全貌,因此幼教人員面對教育倫理議題 時,往往需獨自解決,無法與他人討論。 (二)幼教人員服務的對象是幼兒,幼兒對於本身所受到 的不當對待,是很少知覺、也無力改變。 (三)專業倫理可以協助幼教人員避免做出對成人有益、 但對幼兒不利的事情。 (四)面對幼稚園裡面的各種倫理問題(例如親師溝 通),幼教人員必須做出合理的道德決定,故需要 倫理守則作為參考。

25 教師之專業倫理 如何提升教師的專業倫理 (一)教師工作投入的參與心態 (二)在職進修 (三)政策導向與領導方式 (四)專業組織的監督

26 教師之專業倫理 專業倫理守則:專業領域人員表達其專業地位的管道與方式;參考條文有:
(一)美國幼兒教育協會(NAEYC)「美國幼兒教育協會之倫理守則」(1990)。 (二)美國國內教育協會(NEA)「美國國家教育協會之教育專業倫理守則」(1975)。

27 教師之專業倫理 倫理兩難 定義:在兩種或兩種以上互相衝突價值的情況之下,當事人很難決定該採取或表現哪一項行為,或該下哪一項決定。

28 教師之專業倫理 倫理兩難 (一)家長方面,包括價值觀的不同、教育觀 造成幼教人員倫理兩難問題的原因: 點不同、幼兒行為參考標準不同、及隱
私權的維護等。 (二)幼兒方面,包括教學工作、保育工作、幼 兒家庭背景等。 (三)同事方面,包括不同觀點與不同做事方 法、同事情誼與正義、理念等。 (四)主管方面,包括主管理念與自我理念之矛 盾、主管行為與正義、工作保障之現實 等。

29 教師之專業倫理 倫理兩難 幼教人員解決倫理兩難問題之參考步驟 (一)列出造成衝突或為難的價值觀 (二)列出可能解決兩難問題的策略
(三)堅持的底線

30 教師之專業倫理 倫理兩難案例探討 法令與現實之矛盾:台中縣大雅鄉鄉立托兒所主管拒絕收托有先天性疾病之幼兒,並對家長作問卷調查以支持自我觀點。
人際與正義的矛盾:幼稚園老師要求實習學生代為參加研習,並代為簽名。 理智與感情的矛盾:與孩子的母親很熟,但因父母離婚、監護權判給父親所造成的困擾。

31 教師之專業倫理 問題討論 許多文獻及研究資料提到幼稚園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能力及專業倫理,那「園長」呢,需要具備哪一些跟幼稚園教師不同的專業能力及專業倫理?


Download ppt "幼稚教育概論 幼教人員專業能力暨專業倫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