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公民科學素養傳播與教育 林陳涌 教授 科教所 生物系 台師大
2
成立背景、目的 科學與技術的社會意義在於增進人們對於環境的掌握度與降低生存風險
但教育分流、學科專精分化而狹隘化、科技日新月異、科技相關社會爭議層出不窮等因素,因而科技應是所有國民終生持續學習及關注的領域 為增進大眾面對風險社會應有的公民科技素養,以面對與時俱變的生存風險及科技相關社會議題,特設立本學門,鼓勵研究人員針對公民科技素養、科技與文化、非制式科技學習、科技傳播與媒體、科技的公眾參與等議題進行研究
3
與科教學門不同 之處… 對象:中小學生 大學生或社會成人 內容:科學知識 社會科技議題、政策 場域:學校 媒體、社會
4
邀請對象… 對科教學門有興趣的教授 社科學院教授 傳播學院 法律學院教授 文學院(哲學系) 醫護工農學院(應用科學) 科技大學/學院
科學教育、教育學院、理學院… 社科學院教授 傳播學院 法律學院教授 文學院(哲學系) 醫護工農學院(應用科學) 科技大學/學院 尤其是普通科教授
5
沿革… 研究方向 公眾對科技的理解(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Technology, PUST) 公眾對科技的理解與參與(Public Understanding and Participa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PUST) 公眾對科技的參與(Public Engagement with Science/Technology, PEST) 學門名稱 科普教育與傳播 科技、社會與傳播 公民科學素養傳播與教育
6
複審委員會組成 傳統科教學者 社會學者、科技與社會學者 傳播學者
7
本學門重點計畫要求: 明確的問題意識、理論基礎與架構、研究設計與方法、相關工具及其依據。
具體說明研究之特色、原創性與貢獻,尤其是如何促進現況改變。 若為開發新課程,需提供評鑑課程品質的方法與依據。 如進行非制式科技學習研究或活動,必須要有理論依據及實證資料。
8
(一)公民科技素養相關研究 雖然各級學校教育皆有科技知識傳授,但內容均屬於看似無可爭議的教科書式科技知識,缺乏面對生存環境議題相應的脈絡性,且無法處理尚未有共識的科技爭議,亦難以讓公民應用典範知識來解決風險性議題,尤其是單一化的科技專業難以解決複雜的科技相關社會議題。 因此,公民科技素養應不僅止於知識傳授,而在於培養現代公民具備面對生存風險、科技爭議、重大科技決策、解決問題時所需之科技精神、跨領域能力、態度、與公共參與。
9
(一)公民科技素養相關研究 重點徵求議題:
面對當今社會重大議題或前瞻議題,跨領域探討台灣公民科技素養理論架構、內涵、與實踐策略。(重點代號:701.1) 單靠科技知識而缺乏價值辯證、社會運作、與生命品味,將使單一化的科技專業難以解決複雜的科技相關社會議題,因而需要以當代公民科技素養觀點對科技專業教育進行批判性檢視與重新定位。(重點代號:701.2)
10
(一)公民科技素養相關研究 重點徵求議題:
針對大學非科技科系學生應有之公民科技素養教育(包括制式課程或非制式課程)之反思、設計、策略、實施、成效評量等。(重點代號:701.3) 公部門政策對於社會發展影響甚鉅,因而需要從公民科技素養的觀點來檢視各級公部門政策中的科技意識型態與涵養水準,以謀改進之道。(重點代號:701.4)
11
(二)科技與文化 科技發展與社會文化息息相關,科技受到所處社會之價值理念、社會運作、知識體系、產業樣態、生命成長、自我實現等文化因素影響甚深。 既然文化社會因素對於科技發展影響重大,則公民科技素養的培養,除了科技專業的知識供給外,尤需來自人文、社會、藝術等學科以社會關懷為出發,來提出前瞻性、批判性的跨領域觀點,方能使公民科技素養具有與時俱進且貼近社會脈動之內涵。
12
(二)科技與文化 重點徵求議題: 從國家社會文化價值的嬗變與科技發展史之間的關係出發,探討社會文化因素對公民科技素養理解與養成之影響;培養公民科技素養所需之人文、藝術、社會關懷等(重點代號:702.1) 從公民科技素養教育的多元社會行動者角度,探討大眾科技觀念、態度、價值、行為等的意識形態、歷史演進、與知識形塑機制。(重點代號:702.2)
13
(二)科技與文化 重點徵求議題: 面對社會重大議題時,傳統文化中的傳統智慧與適當技術作為在地知識,與普遍性科學知識之間的辯證。(重點代號:702.3)
14
(三)科技普及教育(非制式科技學習)相關研究
除了各級學校的科技教育,社會中種種非制式科技學習場域(如博物館、研習營、科普書刊、科普影視、科普遊戲、科普競賽、社區大學、媽媽教室、產銷班、長春學苑、社會運動、非營利組織…等)提供了各式各樣民眾充實公民科技素養的機會。 廣大的民眾有著如何的公民科技素養,將深切關係到整個社會如何面對層出不窮的科技風險,及以何方式處理科技相關社會議題。
15
(三)科技普及教育(非制式科技學習)相關研究
重點徵求議題: 非制式科技學習(informal,相對於制式學習)融入科學教學之成效探討,例如探討博物館等之機構與資源如何融入大中小學的科學教學之中,其融入的模式為何,對學生科學態度、興趣、學習成效的影響與成效,或是對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之評估。(重點代號:703.1) 非制式科技學習如何形塑公眾(包括各級學校師生)對科技的認知、態度、興趣、價值、學習成效等。(重點代號:703.2) 探討非制式科技學習場域的科技知識形構,此相關於權力機制、社會網絡、社會參與者、意識形態、文化傳統、性別等議題。(重點代號:703.3)
16
(三)科技普及教育(非制式科技學習)相關研究
重點徵求議題: 非制式科技學習場域相較於各級學校科技教育,更能貼近常民生活,也更能讓各種民眾參與其中。因此,非制式科技學習場域要如何轉化為探討科技相關社會議題之公共論壇,而不僅是單向的知識傳播,使其不僅成為培養公民科技素養的重要場域,亦將是台灣邁向公民社會所需的公共領域。(重點代號:703.4) 相較於各級學校的科技教育,非制式科技學習場域較有機會保存與傳播常民知識、在地知識、傳統智慧與適當科技,因而保有科技的文化多樣性,不至於被典範性科技知識所獨霸。(重點代號:703.5)
17
(四)科技傳播與媒體 科學傳播是國民科技知識與精神的培養中重要之ㄧ環,也是國民終身學習科技知識的主要來源。透過各式的傳播媒介,將多元觀點辯證的科學知識、思維、態度、價值觀持續地傳遞給國民,才能讓科技知識和科學精神深入國民的生活,並讓異質性、多元化的公眾能理解並參與科技的發展,亦才能提升整體國民的科技素養。 另外由於數位媒介的發展,人機、人訊息、人際互動性大為提高:公眾不僅可以藉由多元的傳播管道,接受廣泛的科技知識,也可以藉此表達他們對科技的認知、態度與價值判斷。因此,科技的傳播具有科學家與公眾之間雙向溝通的意涵。
18
(四)科技傳播與媒體 重點徵求議題: 媒體與科技傳播:媒體如何表達科技風險;媒體如何建構科技事實;不同媒體對科技傳播之效果及影響;科技傳播的社會責任等。(重點代號:704.1) 科學家、科學社群與媒體:如何將科學研究內容傳達給大眾;科學家如何看待媒體;科學家對媒體的需求與互動關係;媒體與科學家之差異及合作;科技社群與社會的互動;如何提升科學家科學普及的表達能力等。(重點代號:704.2) 公眾的異質性:公眾如何判讀科技訊息;公眾對於科技訊息的需要、感知及喜好;不同的社會群體對科技的理解。(重點代號:704.3) 科技爭議的媒體再現:當代重大科技爭議(如核能電廠、焚化爐、基因科技)的形成、呈現與傳播管道等。(重點代號:704.4)
19
(五)科技的公眾參與 科技的高速變遷帶來社會文化與生活模式的轉變、自然環境所擔負的成本與風險,以及人類價值的重大衝擊等等,都已成為高爭議性的公共議題。因此提升公民科技素養,不僅僅是加強民眾對科技的理解,更應促進公民參與科技爭議的討論與知識生產。 培養公民科技素養不僅是課堂式的知識學習,更應鼓勵生活議題導向的社會實踐。能實際解決公民面對的生存挑戰問題,才會引發公民永續學習適當科技的動機,也就在公共參與式的社會實踐中將科技精神、態度、知識、能力等涵化於公民生活中。此時,科技教育的場域就不僅限於教科書與課堂,而會行動導向地將公民帶到風險治理議題的現場,並引進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的力量來讓公民深刻與廣泛地瞭解自己的生存挑戰。因為切身相關,公民自然就會有學習科技的動力。此方為必要的科技傳播與科技普及之旨。
20
(五)科技的公眾參與 重點徵求議題: 科技與民主:面對環評專家會議的精英知識排他性或重大工程的專家獨斷性,科技相關社會事務如何納入公眾的參與(例如審議式民主或環評制度的問題性等)。(重點代號:705.1) 議題導向式公共參與不但影響公民科學素養之養成,也讓科技相關公共領域成為眾人參與的知識創造場域。(重點代號:705.2) 網際網路與科技實踐(e-science):新興網路科技如何增進民眾參與科技事務的實踐。(重點代號:705.3) 科技的課責性(accountability):科技如何獲得(或失去)社會的支持;科技評鑑;科技發展對於環境、生態、與健康的衝擊;科技發展的倫理關懷及典範轉移等。(重點代號:705.4)
21
(六)科技文本相關研究 過去科學家自己撰寫科學著作,給大眾閱讀,但是十九世紀後的科學研究成果,多以論文形式出現,且分工細微,一般大眾較難接近、閱讀、理解,如此產生了科學普及的需求;不少科學家在研究論文之外也寫作科普讀物,非科學家(如科學記者)也加入了行列,甚至出現了科普寫作的專業。 科技文本是科技流通與傳播的載體,因此有必要研究其產生、出現、變動的經過,以及和上述諸項議題的相關性。此處所稱之「科技文本」,包含科學和技術經典著作、科學論文、科學教科書、科普著作、實驗筆記等。
22
(六)科技文本相關研究 重點徵求議題: 科技文本的歷史、型態演變、出版、流通等研究。(重點代號:706.1)
科技文本的語言、書寫、修辭、敘事等研究。(重點代號:706.2) 以科普文本為核心的科學教育和傳播研究。(重點代號:706.3)
23
過去幾年的計畫….
24
科技與社會 公眾參與與科技溝通的建置與成效評估模式研究:以科學咖啡館為例的在地模式探討
台灣西南沿海烏腳病疫區居民對於環境荷爾蒙砷污染健康危害風險之認識、觀點及行為反應研究 網路公眾參與環境運動的知識建構與行動網絡:以國光石化開發案為例 公民參與科技研究:以RCA、電磁場與六輕健康風險爭議為例 台灣地區民眾對環境議題關切程度及立場與網路關鍵字搜尋結果之相關性研究
25
傳播 「舶來品科學」的多重災難?-科學編譯新聞、國外科學報導與原始科學研究間的比較分析
媒體暴露與網路使用對青少年健康影響之追蹤研究及介入評價 癌症的傳播:在媒體與民眾之間 建構新的科學傳播模式:新媒體的角色與功用 科學傳播和媒體的暖化素養 國小學童理解和參與科技的傳播與教育之差距及促進策略研究 科學新聞之非形式推理教學在自然類通識課程的應用與成果評估 居家能源科技知識內涵與有效傳播策略之研究 公眾對健康媒體科技的理解與參與:城鄉地區國中學生與家長之調查及介入研究
26
科學素養 國民對科學與技術的瞭解、興趣、與關切度調查(第二階段) 營養密度指標與改良飲食代換表對國人營養教育普及之成效研究
國人適用之食品份量及營養密度指標建立及其應用於營養教育之成效試驗 探索永續食品消費認知與影響消費意願因素-以畜產品為例 以數位故事專題提昇自然與科技素養之行動學習研究
27
社會科學教育 或 非制式教育 科學博物館教學研究:學習活動規劃者與執行者的自我認同,科學認同與社會認同探討
科學博物館融入科技與社會STS系統化科普教育素材之研究與推廣 博物館教學研究:從生手到專家之路 博物館教學研究:博物館教育者個人知識觀信念及科學教學模式探討
28
社會科學教育 或 非制式教育 國家公園解說員專業素養、能力指標、培訓課程與認證制度建立之研究
運轉不息的科學教室-偏遠小型學校轉型作為學習體驗基地之規劃模式研究 發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襲產解說之重要內涵及概念架構:第一階段 建立無尾港永續環境教育方案 跨文化的傳統生態知識:以方法目的鏈探討獵人學校的意義與價值建構 高齡者與學童在玩具工坊的自然科學學習之研究 以全觀的系統思惟探討「整全健康」之知識建構與社會實踐--非制式學習社群參與有機健康學習之整全系統設計
29
大學科學教育 透過科普書籍培養科學本質的大學通識課程研究 透過大學通識科學領域課程來啟發學生多向度的科學素養
非醫學主修大學生對「醫學與健康」通識課程實施問題導向學習的知覺與學習成效 融入科學倫理於哲學類通識課程的實踐與評估 學生之學習特質在不同學習載具應用之差異研究--以大學化學通識課程為例 視覺化教學提升大學生通識科學學習成效之探討~以電腦動畫教學為例 核心通識STS課程、教學方式與成效之評估與改善之研究-以中央大學為例 台灣非主修科學大學生的病毒與流感概念學習與教學之研究
30
科普活動 「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成效追蹤研究 融入學習風格的營養科普行動合作學習
偏遠地區兒童「多元文化科學體驗學習」暨「科教志工培訓」之推展與成效研究
31
其他 學習的準備由健康幼兒園開始:幼兒健康促進方案之評價研究 團隊衝突中情緒調節的緣由
由護理人員的創造歷程建構在職護生的創造思考教學課程及實施成效之探討 大學教授與中小學教師有效合作研發海洋教育教材之研究 行動式學習在化學教育上的應用研究
32
主要期刊(科學教育…之外) 科技、醫療與社會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 陳瑞麟 (中正哲學系)
33
主要期刊(科學教育…之外) EASTS 東亞科技與社會 國科會補助 傅大偉教授 (陽明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