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活用哲學 哲學是什麼?(一)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活用哲學 哲學是什麼?(一)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活用哲學 哲學是什麼?(一)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2017.09.12
本簡報除另有註明外,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版授權釋出

2 西洋哲學從這幅畫開始的 蘇格拉底之死 詳情參閱以下網址:

3 蘇格拉底的死刑! 對於哲學學家而言,蘇格拉底在西元前399年被民主的雅典法院,在500位公民所組成的陪審團裡,先是以280票對220票,被判有罪,然後以360票對140票,被判死刑。然後,蘇格拉底喝下毒芹汁死了。

4 蘇格拉底與耶穌的比擬 這場不公不義的判決,發生在以民主為榮的雅典城,對於當時以及後世所有知識份子與哲學家的衝擊之大,幾乎只有以對於耶穌的判決,可以相比擬。

5 宗教與哲學的區別 Look at Socrates and Jesus - they have a lot in common: beards, sandals, teaching through parable, martyrdom. But here’s where we fi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after their martyrdom, one of them got better. - Jon Stewart, explaining that Christianity is not a philosophy.

6 我們認識蘇格拉底的四個線索: 一、柏拉圖(Plato)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最有名的學生,在他的〈辯護篇〉(Apology)中,他記載蘇格拉底與他的公訴人之間的辯論。在這篇對話錄中,柏拉圖強調,蘇格拉底是自我知識的啟蒙人。同時,蘇格拉底追求自我知識的過程與對話,成為西方哲學的主要傳統。

7 我們認識蘇格拉底的四個線索: 二、色諾芬(Xenophon)
描述蘇格拉底生平的色諾芬,除了《饗宴篇》(Symposium)與《辯護篇》(Apology)之,還有一份針對依據他人的記述,對於蘇格拉底個人的紀錄,《記憶錄》(Memorabilia)。在這個紀錄中,色諾芬對於蘇格拉底本人的描述比較廣泛,也對他所做的事情,有綜合性的紀錄。這些紀錄讓我們更清楚地知道蘇格拉底的言行與生平,以及為什麼除了一般的哲學傳統之外,蘇格拉底也是另一個哲學學派:犬儒學派的創始人。

8 我們認識蘇格拉底的四個線索: 三、阿里斯托芬
有一部戲叫做《雲》,其中把蘇格拉底記錄成為一個道德感並不強的詭辯學者,還很入世。大致上,蘇格拉底喜歡與人對話,偏好自我反省,對物質反而沒有什麼要求,這跟柏拉圖的說法接近。比較重要的是,《雲》反映了詩人與哲學家的區別,也讓我們看得出來,戲劇與哲學傳統之間構成的強烈對比。 更重要的是,這部戲代表一般雅典人如何看待蘇格拉底。柏拉圖筆下的辯護篇,是從貴族精英的眼光看待蘇格拉底的想法。這個介於一般平民與少數貴族之間的差別,是當時雅典最佳寫照。

9 我們認識蘇格拉底的四個線索: 四、亞里斯多德
因為年代的關係,也因為是柏拉圖的徒弟的緣故,所以他不像老師那麼主觀,紀錄比較客觀的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在亞里斯多德的哲學中,最主要的影響力偏向倫理學的部分,尤其是如何從普世的角度看待德行。

10 蘇格拉底與古希臘雅典社會分歧 下面三個問題的答案 一、什麼是城邦?
二、城邦如果不採用寡頭政治,也不採用民主政治,那麼剩下的選項,是國王政治嗎? 三、如果蘇格拉底認同國王政治,但它會認同國王的絕對權力嗎?

11 第一、什麼是城邦? 亞里斯多德說,人是政治的動物。這句話很容易被誤解,因為: 一,如果把這句話翻譯成政治的動物,那麼說的是個別不同的人。
二,政治本性是人的一部份,所以人人都有政治能力。 三,政治很簡單,就是管理眾人之事。 這三點都是誤解!

12 城市國家 一,這不是說個人;剛好相反,這句話說的是社群。從今天的角度來講,城邦其實是城市國家,而不是眾人所居住的城市而已,。歐洲小國盧森堡,在人數上就是一個城市國家。

13 優越的公民 二,這不是人的本性,而是古希臘特有的政治形態。建立在奴隸制度上的城邦,由成年男性治理。他們稱做公民,有極高的榮譽感,每個公民自認高人一等。

14 政治制度 三,政治制度有好多種,其中分為兩類,為公和為私。在管理階層上,可以有所有人、少數人與一個人,三種情況。為公政治制度有三種,叫做國王政治、貴族政治與政體。同樣地,為私的政治制度也有三種,叫做暴君政治、寡頭政治以及民主政治。

15 政治人物必然以私利為主嗎? 常言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所以亞里斯多德認為,政治中,為公的少,多是為私。所以如果不論暴君政治,寡頭政治與民主政治,它們都是為私,都不好! 現實上也是如此,因為,有才能的少數人,與無才能的多數人,經常都因為私人的理由發生衝突。

16 蘇格拉底的態度呢? 他拒絕在兩者之間做選擇。而只說政治應該交給那些「知道如何治理的人」。 這產生了如下三個問題: 一,這個人要如何找出來?
二,萬一這個人是暴君怎麼辦? 三,這個人存在嗎?

17 蘇格拉底給這三個問題否定的答案 意思也就是說,這個人找是找不到的,但他擁有絕對的權力。同時,這個人可能不存在,但政治總是需要治理的人啊?
無論如何,蘇格拉底認為,在否定寡頭政治與民主政治之後,國王政治是城邦應該採用的制度。 但是這個觀念,與古代雅典人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18 說不清楚的政治! 蘇格拉底一直不斷地在問什麼是德行,然後認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有德行。更明顯地是,擁有德行這種能力的人,尤其是如何讓這種人勝任適合的工作是最重要的。 這點與一般雅典公民的想法也很不一樣。雅典公民要的政治是人人平等自做自受的政治。蘇格拉底卻認為,政治的對象不是平等的,更不是由大家推選的。但到底是什麼,他好像也沒有說清楚。

19 聖君?! 蘇格拉底一貫的說法顯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因為他的觀念認定,政治應當交給有治理能力的人處理,那麼這就表示,蘇格拉底並不認同人人可以投票,這種講求平等的民主。同時,他也反對可以為私利著想的寡頭政治,所以綜合這二者,只剩下聖君的概念。 這個認同不但違反的當時盛行的政治制度,也不同於當時的道德教育以及宗教的制度。這個差別,是蘇格拉底後來被處死的主要原因。

20 人性的研究 蘇格拉底的哲學意涵: 1.自然哲學中的改變 2.回歸人性本質 3.理想性格的知識分子。 他不說哲學是什麼,僅說:
”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一個未經檢驗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

21 蘇格拉底的哲學地位 蘇格拉底的地位在於探討倫理學的精義,尤其是生命的價值。事實上,通常講解西洋哲學的起點經常是從古希臘的自然哲學,但是在選用材料上,從蘇格拉底講起比較容易進入哲學意境,因為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毫無疑問地是最重要的哲學家。 自然哲學的發展則最終比較與科學思想結合在一起(如果哲學與科學之間可以做出一個嚴格區分的話)。

22 蘇格拉底( BC): 他對於哲學最重要的貢獻,是為哲學的思考模式提供了批判的原則與方法。但是因為蘇格拉底本人「述而不作」的緣故,所以所有有關他的思想,完全來自於他的學生,柏拉圖的《對話錄》。 蘇格拉底也被柏拉圖塑造為一位忠於國家的人,因為他因捍衛國家法律的尊嚴,接受「蠱惑青年」的罪名,判處死刑。蘇格拉底公認為西洋哲學的奠基者,也是這種思想的實踐者。

23 最重要的哲學議題 蘇格拉底的審判與處死是他一生中最為後人所談及的「哲學議題」,也成為柏拉圖《對話錄》當中,有關蘇格拉底最重要的部分。依照柏拉圖的觀點,其實無論是審判或是處死都是「莫須有」罪名下所導致的結果,因此都是不正義的。蘇格拉底自己也在辯護中說,如果他放棄哲學,那麼他將免於受到審判的折磨。 那麼,為什麼他沒有選擇做出一般人多半會作的選擇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不但構成柏拉圖《對話錄》中多篇著作的討論主題,本身也因為涉及一個人如何看待生命中的理想與現實,成為西洋哲學中最具關注性的議題。

24 哲學家的典範 1.有一個「好」學生(柏拉圖),發揚光大老師的思想。 2.哲學中第一位殉道人,說明為了理想,生死不足懼怕。
3.為真理而死,因此一切行為與信念,均以求真為主,不以感官為限。

25 蘇格拉底之哲學: 1.想要活出有意義的生命,就必須檢驗生命的目的,實現生命的價值,堅持生命的理想。
2.這些有關為什麼活著的問題,都是客觀原則,不但存在,也是思考的對象。 3.人人從事於類似的哲學思考,皆可以從他們的內心中,感受到擁有真理的喜悅。 4.如何從事哲學思考:提出問題、進行對話、啟發心靈、自我檢驗。

26 蘇格拉底反詰法:提問與回答 提問的目的是什麼?答案:進行對話交流。 提問的意義是什麼?答案:進行捍衛對抗。
提問的效用是什麼?答案:進行反諷啟發。 提問的結果是什麼?答案:承認無知。 對話、捍衛與反諷之間的循環,構成學習的過程,其目的在於討論表面與真實之間的差別。 哲學就是一個否定表面認知,探究真實本質的活動。


Download ppt "活用哲學 哲學是什麼?(一)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