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故事創作與應用教學經驗分享 周梅雀 崑山科大幼兒保育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故事創作與應用教學經驗分享 周梅雀 崑山科大幼兒保育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故事創作與應用教學經驗分享 周梅雀 崑山科大幼兒保育系

2 教學大綱 週次 教學內容 01 課程大綱與上課要求說明 02 探討故事在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 03 04 品牌故事案例教學 05 06
進行在地故事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之案例收集與分析 07 08 09 案例收集與分析報告--期中作業 10 各類故事創作 11 12 13 探討創作故事之應用可能性 14 將創作故事應用於文化創意產業行銷之計畫提案設計 15 16 17 創作故事應用於文化創意產業行銷提案說明會 18 創作故事應用於文化創意產業行銷提案計畫交流觀摩

3 一、使用教材(書名、作者、出版社) 自編教材 二、參考書目(書名、作者、出版社) 品牌故事網站: 1.香港品牌故事 2.臺灣金鑽咖啡 3.韓國rainstory品牌故事 4.英格利 威品牌故事 5.生活美學館(2003)。從傳統出發的文化創意產業─霹靂布袋戲。台北市:文建會。 三、指定閱讀書籍(書名、作者、出版社) 1.陳智文譯(2004)說故事的力量。台北市:臉譜出版社。 2.故事加值,開創文化創意產業的利基。 E5%89%B5%E6%96%87%E5%%96%E7%94%A2%E6%A5%AD%E7%%84%E5%88%A9%E5%%BA.htm 3.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 創意學。台北市:天下雜誌。 4.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服務網 5.永康市公所 四、教學方式 1.案例教學法 2.田野故事採集 3.實作練習 4.小組合作 5.提案計畫報告 五、成績評量及標準 1.出缺席30% 2.期中報告 20% 3.期末提案設計 40% 4.說明與交流觀摩會報告表現 10% 六、前置或延續學科 幼兒文學

4 教學過程 第一週說明課程內容與要求。 第二週先提供基本概念,帶領學生閱讀一篇「文化創意產業的意義與範疇」的文章。
第三週以案例教學法,讓學生觀看一部公共電視製播的城市遠見中,有關文化產業創意新生的日本案例「古川町物語」,然後請學生以個人的方式撰寫觀賞影片的心得,著重在於他們看到哪些文化創意的內涵。

5

6 第四週請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以第二週閱讀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範疇等,以古川町為案例來分析其中的文化創意產業元素並報告,分享其分析出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以增長學生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認知。
第五週討論「故事加值,開創文化創意產業的利基。」文章進入故事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關係探討。

7

8 第六週到第七週閱讀陳智文譯(2004)「說故事的力量」第三章「故事勝於事實」教師先導讀前面的重點,然後請各組學生以抽籤的方式分別閱讀與報告書中提到的一種故事勝於事實的故事案例。然後請各組學生依其經驗自行創作一篇文章並分享。此活動目的在於讓學生更理解故事在行銷上的效益。

9 第八週閱讀「賴聲川的創意學」第2章「創意能學嗎?」以及附錄一「創意如何成為一種產業?」並且請學生玩一個創意點子的活動。活動過程是先請各組想一個字認為有創意的題目,然後寫在白板上。接著請各組就每組提出的題目進行票選,前三名給予加分。而後挑選分數最高的一組的題目,讓各組同學發揮創意的答案,然後也請同學票選哪些組的答案最有創意,同樣給予加分。

10 第九週請學生回家採集自己家鄉的文化產業,包含家鄉的物產、建築、宗教、小吃等等,做為期中報告。目的在於讓學生對於自己家鄉的文化產業有更深的認識。
第十週請學生先組內分享自己的家鄉文化產業採集作業,然後請她們推薦一個覺得比較特別的或比較想要探討的一個同學的資料。簡要分享為何覺得這個案例很特別。

11 故事應用與創作期中報告 4960W70邱詠証 個人報告:家鄉文化 家鄉歷史發展    古時候,『淡水』並不只是指今天的淡水鎮,而是一個地域的總稱,指的是今天淡水河流域和台北一帶的地方。更早之前,甚至指整個台灣北部。    

12 第十一週先透過台灣品牌故事網站,介紹品牌故事的成分與重要性、功能,並請各組學生回去收集一個品牌故事於下週報告。
第十二週請各組學生分享收集其收集的品牌故事,接著播放一片去年帶領學生至「平和部落探訪」的紀錄影片,請學生以這個案例為其撰寫品牌故事。

13

14

15 第十三週請學生分享撰寫的平和部落品牌故事,接著說明下一週進行台南永康古蹟探訪注意事項,例如集合地點,各組要帶的東西,照相機、紙筆等,安全事項等等。
第十四週進行永康古蹟巡禮,邀請台南市永康市文化課文化解說員義務解說,尋訪台南的永康公園(經國紀念館)、大灣廣護宮、北極殿、廣西宮以及永康車站。

16

17

18

19

20 第十五到十七週帶領各組學生從挑選景點,撰寫其品牌故事到思考與產生其文化創意相關衍生商品。
第十八週永康文化創意產業觀摩會。請各組以五到十分鐘的時間,以有創意的方式解說其撰寫的品牌故事,以及創作的商品。然後各組進行彼此的票選活動,最後得分最高的前三名給予小獎品獎勵。

21

22

23 心得 個人授課的心得:第一次上這門課,由於沒有教材,因此從各書籍中或網絡抓取相關資源。雖然沒有一本完整的教材,但也因此比較能靈活應用。在教導學生相關概念時,我偏好加上一些實際的活動,讓學生能夠透過實作而了解其意義。如以古川町的案例讓學生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的意義與範疇有更深入的了解。而透過「平和部落」的品牌故事練習,有助於其後續撰寫永康的文化品牌故事。

24 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1.透過這門課程我觀察到學生的一些成長。首先透過家鄉文化產業的資料採集與分享,有些學生開始關心自己的家鄉,甚至有一位學生下課跑來找我說,她以後很想要回家鄉去幫忙做這類的事情,讓自己的家鄉不要再讓人感覺很沒落。 2.另外,學生也學習到如何撰寫一個比較吸引人的品牌故事。從剛開始指導他們,他們面有難色的不知道如何撰寫,到後來大多能寫出頗具有吸引力的品牌故事。

25 檢討 在教學過程中遭遇到比較大的困難是,當我在找尋地方的解說員合作時,花費了很多時間。且解說員的素質不同,因此解說的品質有落差。另外是學生在文化產業上的基礎認知不足,因此對其文化比較深層內涵部分其實無法在短暫時間內提昇,也因此無法設計出更具有深度的概念商品。

26 展望 未來將考量將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學生的創作的商品跟學校的產學合作處討論看看,有沒有研發的價值。
我想這是個好的嘗試,也可與本院未來所推的文化旅遊的學程相互連動。

27 最後是在文創產品的設計上,雖然學生因為經費與時間上的不足,無法製作出精美的產品樣本,但是過程中,他們體驗到文化也可以變成產品。而且也有不少組別可以跳脫當前的文化產品的類型重新設計一些新的概念的商品,例如龍生九子的安全帽,以及三仙雨傘、榮生藥房的大富翁遊戲等,都顯見對其創意有所增長。

28 感謝各位的聆聽 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故事創作與應用教學經驗分享 周梅雀 崑山科大幼兒保育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