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機車技術史 機車動力 邱奕儒 奈米一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機車技術史 機車動力 邱奕儒 奈米一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機車技術史 機車動力 邱奕儒 奈米一甲

2 目錄 封面 p1 機車歷史 p3 機車結構 p5 機車動力 p6 未來機車 p11 結論 p12 參考資料 p13

3 機車歷史 在車輛歷史上,腳踏車首先出現,之後是機車,最後在傳動裝置成熟後才出現 汽車。世界機車的發源地在歐洲 德國 法國 英國 義大利 美國等等。 第一款面向市場的機車設計是1884年英國的愛德華·巴特勒設計的三輪機車但由於 巴特勒沒有足夠資金該款機車沒有得到成功。 1885年由德國發明家戴姆勒和邁巴赫設計並製造的機車。這款機車將一具汽油 四衝程引擎裝在木製的兩輪車上,但它不同於當時的腳踏車:不通過傾斜車輛 的方式產生離心力,並使車輛轉向,完全沒有使用於70年前研製出的腳踏車原 理,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兩根前叉的擺動來達到轉向的目的。但這輛「機車」並 非用作實際用途,而只作為兩人研製內燃機的載體。 不過,在這兩款機車發明之前,還有多款使用蒸氣引擎的機車、電動機車及使 用柴油引擎的二輪車。如將此三類車輛也算作機車,則第一輛機車應為1769年 由法國人尼可拉斯·庫紐製造的,使用蒸氣引擎的機車。

4 1894年,德國的 布蘭德 & 沃爾夫·穆勒 成為第一款公開發售的機車,並首次被稱「Motorrad」。在機車發展歷史的早期,不少腳踏車製造商都通過改造自家的腳踏車設計,以便於裝上內燃機。隨著引擎馬力的加強及腳踏車設計的改變,機車製造商數量激增

5 機車的結構 動力部分: 引擎 潤滑 冷卻 點火 傳動部分:離合器 變速器 鍊條 行駛部分:車架 前叉 避震器 輪胎
機車主要由: 動力部分: 引擎 潤滑 冷卻 點火 傳動部分:離合器 變速器 鍊條 行駛部分:車架 前叉 避震器 輪胎 操縱部分:轉向裝置 變速裝置 制動裝置 電力設備組成:照明燈、喇叭、儀錶盤

6 機車動力: 往復式內燃機原理: 利用燃氣爆炸產生之力驅動活塞於汽缸內往復移動,進而帶動與活塞相連之區柄軸輸出動力 我們將往復式內燃機分成: (1)二行程引擎 (2)四行程引擎

7 二行程 二行程引擎將進氣和壓縮混合氣的動作,合在同一行程裡進行,而將爆發與排氣的動作,在接下來的行程中同時進行,但由於其在排氣時亦同進氣,故容易將未燃的氣體排出。

8 四行程 進氣行程:活塞往下且進氣閥打開,將空氣與燃料的混合氣吸入汽缸中。 壓縮行程:進氣閥關閉且活塞往上,壓縮此混合氣使其體積變小。 爆發行程:在壓縮的混合氣中點火,使氣體燃燒爆發並推動活塞往外作功。 排氣行程:此時排氣閥打開且活塞再度往上將燃燒後之廢氣排出汽缸。

9 噴射引擎 是一種依靠牛頓第三定律作功的內燃機,藉由加 速與排出高速流體產生反作用力來輸出推力。需 要吸入周圍介質,與內部推進劑混合進行燃燒來 產生推進力

10 內燃機引擎 噴射引擎 油氣混合比 依據油針及油嘴等機械動作 調整 ,無法任意調整 可依據車輛的行駛狀況任意 調整 點火角度
內燃機引擎 噴射引擎 油氣混合比 依據油針及油嘴等機械動作 調整 ,無法任意調整 可依據車輛的行駛狀況任意 調整 點火角度 隨轉速調整 ,不同負載時無法變化 騎乘性 無法與油耗兼顧 可依油門開度及引擎轉速調整 ,達到最佳化的調校 污染(四期) 需觸媒及二次空氣 僅需觸媒 省油 加速耗油量大 比化油器車省 10-15% 維修 依賴經驗 可依賴診斷器及故障警示燈 ,最好有簡單的電路觀念 天候適應性 無法感測氣溫 ,因此低溫啟動不易 可感測引擎溫度來調整噴油及點火 ,可適應任何天候 高地適應性 高山空氣稀薄 ,容易過濃無力 依據不同的大氣壓力作噴油 及點火修正 ,可適應任何高地 (3,000m)

11 未來機車: 它是封閉式設計的電動機車,而在開啟車門發動車輛後,這頂外罩將會自動調整成為一可升降的整流罩,在停車時,更可以像座艙罩一樣蓋住駕駛座,以避免駕駛艙受到破壞。在車輛的設計上,它是透過配置在底盤低處的電池與動力模組件來驅動車輛,而這樣的設計具有「低重心」特性,能夠帶來更穩定駕駛操控性

12 結論 從最早的蒸氣機到現在的內燃機,近年來因為空氣汙染,所以要同時擁有動力和降低排放廢氣量是在目前的一大困難,雖然現在電動機車已經可達70-80公里,但是機車電池的續航力也是現在很重要的一部分。

13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https://zh. wikipedia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

14 THE END

15 機械技術史簡報自我檢查表 檢查項目 頁碼 附註 簡報格式須包含: 封面 目錄 參考資料 封面 p1 目錄 p2 參考資料 p13
簡報內容須符合「題目」 簡報內容須符合「機械」 簡報內容須符合「技術。 簡報內容須符合「技術」 簡報內容須符合 過去 -> 現在 -> 未來 過去p3 現在p6~10 未來p11

16 機械技術史簡報自我評分表 1.各項評分項目每項最高10分,每項評分分別為:6~10 分(優)、5 分(普通)、3 分(待加強)。 2.評分項目標準: A. 報告內容:PPT 的標題與內容是否符合機械技術史(與機械技術史相關)。 B. 投影片製作:投影片的編排與製作,對觀眾而言,PPT 看起來是否屬於精心編排,例如字體大小編排適當,圖片清晰可辨別等。 C. 組織邏輯:報告人是否熟悉自己的報告內容,報告表現是否段落分明,清晰,層次井然有序。 D. 時間的掌控:報告的時間是否恰當,對時間的掌控是否合宜(時間太短或過長均不宜)。 E. 表達能力:口說是否通順具有流暢性,意思的表達是否容易使人了解。 A. 報告內容 B. 投影片製作 C. 組織邏輯 D. 時間的掌控 E. 表達能力 總分 7 8 6 35


Download ppt "機車技術史 機車動力 邱奕儒 奈米一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