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2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1)何谓共价键? (2)何谓电负性?
(3)分别以H2、HCl为例,探究电负性对共价键有何影响?

3 一个原子呈正电性(δ+),一个原子呈负电性(δ-)
共价键 分类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成键原子 ________元素的原子 ______元素的原子 电子对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成键原子的电性 一个原子呈正电性(δ+),一个原子呈负电性(δ-) 电中性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键的极性 同种 不同 不发生偏移 发生偏移

4 练习与巩固 1.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 A. NaOH B .Na2O2 C.NaCl D .NH4Cl
1.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   A. NaOH B .Na2O2    C.NaCl   D .NH4Cl 2.下列元素间形成的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  (     )   A.F―F   B.H―F   C.H―Cl  D.H―O

5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1)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

6 (2)以HCl和CH4为例,分析: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

7 不重合 2.分子的极性 不为零 重合 等于零

8 3.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1)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_____________分子。 (2)含极性键的分子,如果分子结构是空间对称的,则为__________分子,否则是________分子。 非极性 非极性 极性

9 总结: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A、都是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极 性分子。 B、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为极 性分子。
C、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多原子分子,可能为 非极性分子,也可能为极性分子。 D、多原子分子的极性,应有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共同来决定。

10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是为什么会变为液体、固体?
(2)仔细观察书中表2-4,结合分子结构的特点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3)怎样解释卤素单质从F2-I2熔、沸点越来越高?

11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互作用力 分子

12 越大 相似 越大 物理 化学 越高

13 对范德华力的理解 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之间,离子化合物、原子化合物、金属之间不存在范德华力。 ③分子间作用力范围很小,即分子充分接近时才有相互间的作用力。 ④分子的大小、分子的极性对范德华力有显著影响。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也越大。

14 Cl2、Br2、I2三者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均相似,但状态却为气、液、固的原因是什么?

15 拓展与应用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氮气大,试推测其原因?

16 (不属于化学键)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的本质
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结合时,H原子还能够跟另外一个电负性大的原子Y之间产生静电引力的作用,成为氢键,表示为: X-H…Y(X、Y为N、O、F)。 氢键的特征 氢键既有方向性(X-H…Y尽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又有饱和性(X-H只能和一个Y原子结合)。 氢键的大小,介于化学键与范德华力之间。虽然不属于化学键但也有键长、键能。

17 氢键的存在 氢键可分为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两大类。 一个分子中的X-H与另一个分子的Y结合而成的氢键成为分子间氢键。 如:水分子之间、甲酸分子之间,以及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等。一般成直线型。 在某些分子里,如:邻羟基苯甲醛分子中,O-H与相邻的醛基中的O形成的氢键在分子内部,故称分子内氢键。不能在一条直线上。

18 氢键的形成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1)对沸点和熔点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而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的沸点和熔点降低。
(2)对溶解度的影响 极性溶剂里,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使溶质溶解度增大,而当溶质分子形成分子内氢键使恰好相反。

19 应用与拓展 为什么NH3极易溶于水? 冰的硬度比一般固体共价化合物大,为什么? 课后习题5?

20 四、溶解性 1.准备两个烧杯,分别在两个烧杯中注入水和四氯化碳。 2.分别在两个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蔗糖,轻轻地用玻棒搅拌,观察这两个培养皿中的蔗糖,有何变化。 3.同样地,在另外两个烧杯中注入水和四氯化碳。分别加入少量的碘,轻轻地用玻棒搅拌,观察这两个烧杯中的碘有何变化。

21 相似相溶原理   “凡是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都是易于互相溶解的。”这是从大量事实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叫做相似相溶原理。由于分子的极性是否相似对溶解性影响很大,所以,相似相溶原理又可以理解为“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例如:CCl4是非极性分子,作为溶剂它就是非极性溶剂;而H20是极性分子,所以它是极性溶剂。Br2、I2等都是非极性分子,所以易溶于CCl4、苯等非极性溶剂,而在水这一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就很小。相反,盐类(NaCl等)这些离子化合物可看做是极性最强的,它们就易溶于水而不溶于CCl4、苯等非极性溶剂。HCl、H2S04是强极性分手,易溶于水而难溶于CCl4。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22 结论: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1)内因:相似相溶原理 (2)外因: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3)其他因素: A)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能形成氢键,则溶解度增大,且氢键越强,溶解性越好。如:NH3。 B)溶质与水发生反应时可增大其溶解度,如:SO2。

23

24 五、手性 观察一下两组图片,有何特征?

25 一对分子,组成和原子的排列方式完全相同,但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无论如何旋转不能重叠,这对分子互称手性异构体。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中心原子成为手性原子。

26 例如:乳酸分子CH3CHOHCOOH有以下两种异构体:
                                                                                                                                                                                               图片    

27 六、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把含氧酸的化学式写成(HO)m ROn, 就能根据n值判断常见含氧酸的强弱。
n=0,极弱酸,如硼酸(H3BO3)。 n=1,弱酸,如亚硫酸(H2SO3)。 n=2,强酸,如硫酸(H2SO4)、硝酸(HNO3)。 n=3,极强酸,如高氯酸(HClO4)。

28 无机含氧酸强度的变化本质 含氧酸的强度取决于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原子半径、氧化数。
当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氧化数高时,使O-H键减弱,酸性增强。 练习:比较下列含氧酸酸性的强弱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HClO HBrO HIO HClO HClO HClO4

29 无机含氧酸强度的变化规律 同周期的含氧酸,自左至右,随中心原子原子序数增大 ,酸性增强。
同一族的含氧酸,自上而下,随中心原子原子序数增大 ,酸性减弱。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含氧酸酸性高价强于低价 。

30 无氧酸的酸性强弱变化规律 练习:比较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有何结论? (1)CH4、NH3、H2O、HF (2)HF、HCl、HBr、HI
若用通式R-H表示无氧酸,则其酸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R的电负性。 如果R原子电负性大,对氢原子的束缚力强,则其酸性弱。 如果R原子的电负性小,对氢原子的束缚力弱,则其酸性就强。 练习:比较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有何结论? (1)CH4、NH3、H2O、HF (2)HF、HCl、HBr、HI

31 ok


Download ppt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