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陈 浩 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 北京;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陈 浩 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 北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陈 浩 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100875, 北京; chenbj138@sina.com; 01058802050
GB/T 7714—2015的 新点、实施要点及其他 陈 浩 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 北京;

2 健康第一,工作第二;科学工作,健康生活。

3 0 引言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新标准) 已于 发布, 并于 实施。 新标准参照了国际标准 ISO 690: 2010 《信息和文献 参考文献和信息资源引用指 南》, 对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旧标准)进行修订, 规定了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的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著录用文字、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方法。

4 什么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对一个信息资源或其中一部分进行准确和详细著录的数据, 位于文末或文中的信息源。”可见参考文献的引用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也是论著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标准是一个基础性、通用性的国家标准, 是专门供著者和编辑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无论是科学技术论著还是社会科学论著, 无论是印刷版还是电子版, 凡涉及参考文献的著录, 所依据的就是GB/T 7714, 从2015年12月1日起, 均应执行新标准。

5 熟练掌握并正确执行新标准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掌握新标准, 以有利于规范参考文献的著录, 加强学术规范, 促进我国编辑出版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使出版物更顺畅地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我在这里先简要介绍标准修订原则, 然后重点介绍对旧标准的主要修改(即新点), 较为详细地提示实施新标准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 包括对第1次印刷的新标准中出现的若干编校失误做一些说明。

6 1 标准修订的背景及原则 修订背景 截至2013年, 旧标准已实施了8年, 在文献著录实践中出现了不少新事物, 如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 等, 也发现了标准的一些缺憾和问题, 需要修改、补充、完善。 2010年, 国际上又颁布了新标准ISO 690: 2010《信息和文献 参考文献和信息资源引用指南》, 为我国修订旧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7 新标准正是在汲取国际标准给出的科学著录规则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 结合我国著录实际, 特别是总结旧标准实施中发现的问题, 对其进行全面修订而成的。
修订原则 1) 一致性。尽管新标准与ISO 690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文本结构、条款设置等迥异, 但为达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 新标准在著录项目的设置、著录规则的确定、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表的组织等方面尽可能做到与其保持一致。

8 2) 连续性。连续性原则, 或称继承性原则, 是对一项标准进行修订时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尽管新标准修订时参考ISO 690 使用了重新起草法, 但为了方便使用者尽快掌握标准, 并没有对旧标准进行颠覆性修改, 而是继承了其文本结构、章节体系、基本著录规则和方法, 仅对部分条款做了必要的修改、补充, 使标准更趋于完备、实用。

9 3) 协调性。新标准采用的标识符号、文献类型及载体标识代码、日期和时间的表示法、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等, 均借鉴了相关标准的规范, 尽可能与其保持协调一致。
在修订过程中, 将征求意见稿分发给相关专家, 召开多次座谈会, 广泛听取各方人士意见, 修订组反复研究反馈意见, 逐条审核、修订条款和相关示例, 仅修改稿就多达12个版本, 取得了令各方较为满意的结果。

10 4) 科学性。ISO 690未规定参考文献或引文的著录格式, 它所列举的众多示例也未对著录格式和标识符号的使用做出规定。但它指出: “一部文献的所有参考文献要用统一风格、格式以及标识符号, 但不考虑现行的特定风格指南。”为了使我国的参考文献著录体系科学、格式和标识符号统一, 避免著录实践中可能产生的混乱, 新标准继承了原有的包括5个前置符在内的标识符号, 简洁明晰地规范了参考文献2种著录体系的著录格式和方法, 充分体现了统一性、科学性。

11 5) 实用性。 新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条款用语规范, 文字简洁, 表述清晰, 标识符号简明、规范、统一, 避免了歧义。新标准对各类信息资源更新或增补了一些示例, 重点增补了现已广泛采用的电子资源的示例, 尤其增补了附视频的电子期刊、载有DOI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的示例, 以及韩、日、俄文文献的示例, 以利于使用者参考。

12 6) 灵活性。新标准采用“应”“宜”“可”等动词表述的条款, 对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分别做出了要求、推荐和陈述。要求型条款是应该严格执行的, 推荐型条款是建议执行的, 陈述型条款是供选择执行的。清晰地表明推荐型条款和陈述型条款, 这就为使用者著录参考文献留有了灵活选择的空间。 综上可见, 新标准既与ISO 690: 2010基本接轨, 又具有科学、统一、简明、实用等特点, 是一项比较先进的好标准。

13 2 新标准对旧标准的主要修改 新标准除了更改题名, 并根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用途将“文后参考文献”“电子文献”分别更名为“参考文献”“电子资源”外, 主要有以下修改。 关于“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参考文献无须著录的“并列题名”, 增补了按照参考文献的提供目的而划分类型的2个重要术语: “阅读型参考文献”和“引文参考文献”。

14 阅读型参考文献(reading reference): 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阅读过的信息资源, 或供读者进一步阅读的信息资源。  
引文参考文献(cited reference): 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信息资源。 这里所说的“信息资源”, 包括了图书、期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 不涉及保密问题的内部资料, 以及数字化的电子资源。 以提供目的将参考文献划分为2大类, 将有助于人们正确著录文献的“页码”。

15 新标准还根据ISO 690修改了“文后参考文献”“主要责任者”“专著”“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电子文献”的定义和英译名(“( )”中为旧标准中的定义和英译名)。
参考文献(reference): 对一个信息资源或其中一部分进行准确和详细著录的数据, 位于文末或文中的信息源。(文后参考文献(bibliographic reference): 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连续出版物(serial): 通常载有年卷期号或年月日顺序号, 并计划无限期连续发行的

16 印刷或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连续出版物 (serial): 一种载有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 计划无限期地连续出版发行的出版物。它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期刊、报纸等。) 电子资源(electronic resource): 以数字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相关设备使用的记录有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的信息资源,包括电子公告、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电子文献(electronic documents): 仅删去了旧定义中“文献信息资源”的“文献”。)

17 1) 增加了“根据电子资源在互联网中的实际情况, 著录其获取和访问路径”的著录 细则。
关于著录项目的设置 1) 增加了“根据电子资源在互联网中的实际情况, 著录其获取和访问路径”的著录 细则。 凡互联网中的电子资源, “获取和访问路径” 是必备的著录项目, 其前置符为“.”。 示例: [3] 储大同. 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靶向药物的临床 表现[J/OL]. 中华肿瘤杂志, 2010, 32(10):721- 724[ ]. edu.cn/asp/ Detail.asp.

18 2) 增加了必备著录项目 “DOI”。这是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电子资源存取路径发展需要, 以便于读者快捷、准确地获取电子资源。
[8] PRAETZELLIS A. Death by theory: a tale of mystery and archaeological theory[M/OL]. Rev. ed. [S.l.]: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ing Group, Inc., 2011: 13[ ]. myilibrary.com/Open.aspx?id= 2) 增加了必备著录项目 “DOI”。这是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电子资源存取路径发展需要, 以便于读者快捷、准确地获取电子资源。 著录方法为: 当获取和访问路径中不含DOI时, 可依原文如实著录DOI, 其前置符为“.”; 否则, 不另行著录DOI。

19 示例: [3] 陈建军.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J/OL]. 国土资 源导刊, 2010, 7(10): 93[ ]. 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unandz aspx. DOI: /j.issn (不含DOI) [9] FAN X, SOMMERS C H. Food irradiatio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M/OL]. 2nd ed. Ames, Iowa: Blackwell Publishing, 2013: 25-26[2014- 06-26]. 1002/ ch2/summary (含DOI)

20 关于著录项目的必备性 1) 将“文献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必备, 其他文献任选)”改为“文献类型标识(任选)”。在ISO 690中此项也是“任选”。这里的“文献类型标识”包含了“文献载体标识” 。 凡标有“任选”的著录项目, 意为可标也可以不标。新标准中就有对“任选”项目“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等未标注的示例。 2) 将“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 其他电子文献任选)”改为“引用日期”。这表明, 凡属电子资源, “引用日期”是必备的著录项目。

21 1) 西文个人著者姓名的著录: 将“其姓全部著录, 而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修改为“其姓全部著录, 字母全大写, 名可缩写为首字母”,
关于著录规则的修改 1) 西文个人著者姓名的著录: 将“其姓全部著录, 而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修改为“其姓全部著录, 字母全大写, 名可缩写为首字母”, “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这里增加了姓的字母全大写的要求, 与ISO 690的规则一致。 示例1: EINSTEIN A 原题: Albert Einstein 示例2: WILLIAMS-ELLIS A 原题: Amabel Williams-Ellis 示例3: DE MORGAN A 原题: Augustus De Morgan

22 也可著录为: CHEN H Y(倾向于推荐此形式) 但不应著录为: CHEN H 更不得著录为: H Y CHEN。
2) 中国著者汉语拼音人名的著录: 将“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修改为“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人名, 姓全大写, 其名可缩写, 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与欧美著者一样, 缩写字母后的“.”可以省略。 示例: 原题: Chen Haoyuan 可以著录为: CHEN Haoyuan 也可著录为: CHEN H Y(倾向于推荐此形式) 但不应著录为: CHEN H 更不得著录为: H Y CHEN。

23 “阅读型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文章的起讫页或起始页, 引文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引用信息所在页”。
3) 期刊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 明确规定“页码”是“应”著录的要素, 并将其细化为 “阅读型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文章的起讫页或起始页, 引文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引用信息所在页”。 阅读型文献示例: [3] 刘明寿. 科技期刊主编的角色定位[J]. 编辑学报, 2015, 27(6): (起讫页) [3] 刘明寿……编辑学报, 2015, 27(6): 522. (起始页) 引文文献示例: [5] 刘明寿……编辑学报, 2015, 27(6): (“523” 为引用信息所在页码)

24 推广: 期刊中析出文献的页码的著录规则, 同样适用于论文集、会议录中析出文献的页码的著录, 即将析出文献区分为引文文献和阅读型文献后分别按细则著录页码。
阅读型文献示例: [3] 于洪飞, 杨丽君, 朱四光. 互联网时代编辑学和出 版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G]//中国高等学校自然 科学学报研究会. 科技编辑学论文集: 3.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1-19. (页码也可仅著录起始页: “[3]……2001: 1.”)

25 凡论文集、会议录中的析出文献, 无论是引文文献还是阅读型文献, 同期刊中析出文献一样, 其“析出文献的页码”是必备的著录要素, 不得省略。
引文文献示例: [3] 于洪飞, 杨丽君, 朱四光. 互联网时代编辑学和出 版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G]//中国高等学校自然 科学学报研究会. 科技编辑学论文集: 3.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16”为引用信息所在页码) 凡论文集、会议录中的析出文献, 无论是引文文献还是阅读型文献, 同期刊中析出文献一样, 其“析出文献的页码”是必备的著录要素, 不得省略。

26 4) 专著页码的著录: 增补了“引自序言或扉页题词的页码, 可按实际情况著录”的条款。
4) 专著页码的著录: 增补了“引自序言或扉页题词的页码, 可按实际情况著录”的条款。 示例: [1] 冯友兰. 冯友兰自选集[M]. 2版. 北京: 首都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第1版自序. [2] 陈浩元. 序二[M]//姚远.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序5-8. [3] 李约瑟. 题词[M]//苏克福, 管成学, 邓明鲁. 苏 颂与《本草图经》研究. 长春: 长春出版社, 1991: 扉页.

27 新标准继承了“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信息资源本身的语种著录” 的规范。
关于参考文献著录用文字 新标准继承了“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信息资源本身的语种著录” 的规范。 不同语种文献示例: [2] 図書館用語辞典編集委員会. 最新図書館用語大辭典[M]. 東京: 柏書房株式會社, 2004: 154. [5] 도서관정보정책위원회 발족식 및 도서관정보정책기획단 신설[J]. 圖書館文化, 2007, 48(7): [6] Кочетков А Я. Молибден-медно- эолотопорфи овое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е Рябиновсе[J]. Отечес твенная гелогия, 1993(7):

28 新标准增加了采用双语著录的规则: “必要时, 可采用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 首先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 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
新标准增加了采用双语著录的规则: “必要时, 可采用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 首先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 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 采用中英文双语著录的示例: [1] 熊平, 吴颉.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谈如何构建药品 流通的良性机制[J]. 中国物价. 2005(8): XIONG P, WU X. Discussion on how to construct benign medicine circulation mechanism from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 [J]. China price, 2005(8):

29 增加了4个文献类型标识 为了便于识别参考文献类型、查找原文献、开展引文分析, 在旧标准列出12个“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的基础上, 新增了如下4个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档案, A: 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和材料, 如人事档案、科技档案、法律法规、政府文件等。 2) 舆图, CM:世界、国家、区域的地图。 3)数据集, DS: 一种由数据所组成的集 合, 又称为资料集、数据集合或资料集合。

30 献, 均可放到“Z”中。 2.7 增加了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圈码的方法
增加了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圈码的方法 考虑到部分书刊采用脚注方式著录参考文献, 新标准增加了一个新的规则: “如果顺序编码制用脚注方式时, 序号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圈码”, “用计算机自动编序号时, 应重复著录参考文献, 但参考文献表中的著录项目可简化为文献序号及引文页码”。例如:

31 ……改变旧的规范对所有人都好, 但个人理性选择使得没有人愿意率先违反旧的规范①。……来自对民主制度的批评,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3位贤圣都是民主制度的坚决反对者②。 ……柏拉图在西方世界的影像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有学者评论说, 一切后世的思想都是一系列为柏拉图思想所作的脚注③。 ……据《唐会要》记载, 当时拆毁的寺院有4 600余所, 招提、兰若等佛教建筑4万余所, 没收寺产, 并强迫僧尼还俗达 人, 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④。 ……指出: “以上谓等威之辨, 尊卑之序, 由于饮食荣辱。”⑤

32 参考文献: ② MORRI I. Why the west rules for now: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the future[M].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0: 260. ④ 同② 其他值得关注的修改 1) “其他题名信息”条款修改为: “其他题名信息包括副题名, 说明题名文字, 多卷书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专利号,报告号, 标准号等。” “其他题名信息” 前的标识符为“:”。

33 示例2: 亮点与困惑: 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的解读[J]
示例1: 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 原题名: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示例2: 亮点与困惑: 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的解读[J] 原题名: 亮点与困惑——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的解读 示例3: 康熙字典: 巳集上: 水部[M] 原题名:《康熙字典 巳集上 水部》 示例4: 信息和文献 参考文献和信息资源引用指南: ISO 690: 2010 [S]

34 示例5: 中子反射数据分析技术: CNIC-01887[R]
示例6: Electronic watermarking method and system: US [P] 示例7: 关于转发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实施办法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5]37号[A] 示例8: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e-only[J/OL] 示例9: Eric, or Little by little: a tale of Roslyn School[M] (这是ISO 690中的示例, “:”后副题名的首字母采用小写)

35 再作为“其他题名信息”著录, 因为“xxxx版” 是刊名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不是“副题名”, 也不是“说明题名文字”。 正确著录示例:
2)《xxxx学报(xxxx版)》中的“xxxx版”不 再作为“其他题名信息”著录, 因为“xxxx版” 是刊名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不是“副题名”, 也不是“说明题名文字”。 正确著录示例: [5] 白晶晶, 李培森, 张余辉, 等. 离散时间单生过程 的判别准则[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15, 51(3): 227. 错误著录示例: 的判别准则[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2015, 51(3): 227.

36 原题: (英)G.昂温(G.Unwin), P.S.昂温(P.S. Unwin) 示例4: 凯西尔 原题: (阿拉伯)伊本·凯西尔
3) 新标准的示例表明, 参考文献表中不必著录主要责任者的“国别”“朝代”等。 示例1: 李时珍 原题: (明)李时珍 示例2: 乔纳斯 原题: (瑞士)伊迪斯·乔纳斯 示例3: 昂温 G, 昂温 P S 原题: (英)G.昂温(G.Unwin), P.S.昂温(P.S. Unwin) 示例4: 凯西尔 原题: (阿拉伯)伊本·凯西尔

37 “出版年”前的标识符号由“.”改为“,”。这与 正文中的标注“(著者, 出版年)”一致。 正确著录示例:
4) 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录参考文献时, “出版年”前的标识符号由“.”改为“,”。这与 正文中的标注“(著者, 出版年)”一致。 正确著录示例: 张晓宇, 闫群, 刘培一, 等, 中国科技期刊运营 模式探析: 以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为例[J]. 科技与 出版(7): 错误著录示例: 张晓宇, 闫群, 刘培一, 等 中国科技期刊运营

38 [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DOI.
5) 专利文献的题名项中删去了著录要素 “专利国别”, 其著录格式改为: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 专利号 [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DOI. 示例: [1] 邓一刚. 全智能节电器: [P]. [3] KOSEKI A, MOMOSE H, KAWAHITO M,et al. Compiler: US828402[P/OL] [ 28]. bool.html&r=5&f=G&l=50&col=AND&d=PG01 &sl=IBM.AS. &OS=AN/IBM/ RS=AN/IBM.

39 3 著录要点提示 3.1 引文参考文献应标注“引文页码”
3 著录要点提示 总结使用旧标准著录参考文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估计在执行新标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若干疑惑, 现择要提示如下。 引文参考文献应标注“引文页码” 凡专著、从专著和期刊中析出的文献作为引文参考文献引用时, 均应标注引用信息所在页码, 即“引文页码”。 示例: [4] 陈浩元. 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 北京: 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06.

40 专著作为阅读型参考文献引用时, 不标注“引文页码”, 也不标专著的总页码。 示例:
专著作为阅读型参考文献引用时, 不标注“引文页码”, 也不标专著的总页码。 示例: [6] 陈浩元. 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 北京: 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0. 从论文汇编(G)、会议录(C)和期刊(J)中析出的文献作为阅读型参考文献引用时, 可以标注析出文献的起讫页, 也可以只标注起始页。 “页码”前的标识符号统一采用“:”。

41 正确放置正文中的文献序号 无论是引文文献还是阅读型文献, 凡在论著的参考文献表中或地脚处著录的, 均应将文献序号标注在正文中的引用处。按新标准给出的示例, 可归纳出文献序号的以下几种标注方法。 1) 置于主要责任者姓名的上角标处。如: 王伟[70,81]提出……。Baldock等[5-6]认为……。 2) 引用以引号括起的一段完整的文字时, 置于引号的上角标处。如: “以上谓等威之辨,尊卑之序,由于饮食荣辱。”⑤

42 5) 在有些特殊情况下, 序号也可以作为行文语句的组成部分。如:
3) 置于点号前引用信息的上角标处。如: ……《中国青年》杂志创办人追求的高格调 ——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 表明其读者群的文化的品位的高层次……“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2]354。 4) 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 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序号, 并在序号的“[ ]”外著录引文页码。文献表中不重复著录页码。 5) 在有些特殊情况下, 序号也可以作为行文语句的组成部分。如: ……式(7)的具体推导过程见文献[6]。……按 文献[10]15提供的参数设计出样机。

43 3. 3 正确使用标识符号 为使参考文献著录简明、统一, 标准规定了著录使用的9个标识符号(“
3.3 正确使用标识符号 为使参考文献著录简明、统一, 标准规定了著录使用的9个标识符号(“.”“:”“,”“;”“//” “( )”“[ ]”“/”“-”)。这些符号多数移植于标点 符号, 但其功能和用法与标点符号不同, 其中前5个为项目标识符, 它们是前置符, 置于一个著录项目或要素前, 使这些项目、要素个别化, 而标点符号是后置符。部分编辑、著者不理解标识符号的含义、功能, 仍从标点符号使用的角度去解读, 以致引发了不少差错。

44 起(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圈码), 使用“( )” “﹝﹞”以及不加“[ ]”等都是不规范的。 2) 正文中连续序号和文献表中连续页码
1) 正文和文献表中的序号应使用“[ ]”括 起(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圈码), 使用“( )” “﹝﹞”以及不加“[ ]”等都是不规范的。 2) 正文中连续序号和文献表中连续页码 间用短横线连接。这短横线可使用半字线, 也可用英文连字符, 只要全书或全刊统一即 可, 不应使用 “~”, 也不用“—”。 错例1:张晓东等[3,4]指出:…… 错例2:[2] 龙亮, 郭建秀, 冷怀明. ……编辑学 报, 2014, 26(6): 517—519.

45 错例1中的连续序号“[3, 4]”应改为 “[3- 4]”。 错例2中的析出文献的页码“517—519”应改为“ ”。“ ”也不应著录为“517-9”。 3) 每一条参考文献的结尾可用“.”号。结 尾处无标识符号是符号前置规则决定的。“可 用‘.’号”则是照顾到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时对 电子文献切分的需要。在著录实践中, 结尾 不加或加“.”都是规范的。

46 4) 从专著中析出有独立著者、独立篇名的文献, 析出文献与源文献的关系用“//”表示。采用符号“//”替代以往“. 见:”(汉语)“
4) 从专著中析出有独立著者、独立篇名的文献, 析出文献与源文献的关系用“//”表示。采用符号“//”替代以往“.见:”(汉语)“.In:”(英 语) “.Julkaisussa:”(芬兰语), 以及人们惯用的“转引自:”“参见:”等, 具有简明性、通用性等优点, 已为越来越多的书刊采用。 示例: [1] 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世界各国和地 区名称代码: GB/T 2659─1986[S]//全国文献工 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文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 3.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8:

47 5) 合期出版的期刊的合期号间使用标识符“/”连接。
错例1: ……高中数理化, 2015(5-6): 36. 错例1中是第5期与第6期合期出版, 其期号正确标注应为“ 2015(5/6)”。注意: 不要与GB/T 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中的合期标识符号“-”混淆。 错例2: ……数理天地, 2014(4/6): 13. 遇到2期以上如错例2的第4~6期合期出版时, 不应著录为“4/6”, 而应为“4/5/6”, 即n期合期时“/”数为n–1条。

48 应为“年(期): 页码”。将其标注为“年, (期): 页码”, 是违反标识符号前置规则的。按照规定, “(期)”之前本来就不应该有“,” 。
6) 以年、期出版的期刊, 其年卷期标注 应为“年(期): 页码”。将其标注为“年, (期): 页码”, 是违反标识符号前置规则的。按照规定, “(期)”之前本来就不应该有“,” 。 采用著者-出版年制组织文献表的, “年”放到了题名前, 对不设“卷”的期刊, “(期)”前同样不应加“,”。 示例: 葛都, 如何充分利用软资源调节学术期刊出 版时滞[J]. 科技与出版(4):

49 当遇到“等”“译”连用的情况时, 参照新标准给出的示例, 可以省略“译”前的“,”, 著录为“, 等译.”。
7) “‘等’‘译’字样”前的标识符号为“,”。 示例: “张三, 李四, 王五, 等. ”; “潘小强, 译.”。 当遇到“等”“译”连用的情况时, 参照新标准给出的示例, 可以省略“译”前的“,”, 著录为“, 等译.”。 ③ 罗杰斯. 西方文明史: 问题与源头[M]. 潘惠霞, 魏婧, 杨艳, 等译.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50 8) 电子资源的著录要素“[引用日期]”属出版项, 当其前有出版项的其他要素时, 其前不加任何标识符号; 否则(连同可能有的“(更新或修改日期)”一起)其前应加“.”。例如:
示例: [2] 李幼平, 王莉. 循证医学研究方法: 附视频[J/ OL].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0, 4(3): 225- 228[ ]. Read. aspx?id= [4] Dublin core metadata set: version 1.1[EB/OL]. ( )[ ]. documents/dces/.

51 9) 新标准未对标识符的编排作出规范。9个标识符分为2大类: 一类是作为前置符的项目标识符, 如“
9) 新标准未对标识符的编排作出规范。9个标识符分为2大类: 一类是作为前置符的项目标识符, 如“.”“:”“,”“;”“//”; 另一类为内容识别符, 如 “( )”“[ ]”“/”“-” 。前者置于著录项目或要素前, 后者置于著录要素上, 用以分隔各个项目、要素。 关于标识符如何编排, 新标准没有作出具体规定, 使用者可选择自身统一的排法。例如: 可采用跟标点符号相同的排法, 每个前置符占一字距或半字距; 也可将其居中置于相邻项目或要素之间。

52 3.4 规范责任者项的著录 1) 在参考文献表中, 个人著者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著录格式, 且“姓全部著录, 字母全大写”。 这也是ISO 690针对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著者姓名书写习惯有很大差异而作出的统一规范。 新标准采纳了这一规则, 目的是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 便于人们快捷、正确地区分著者的姓和名。 示例见2.4节。

53 至于多个省略“.”的字母间是留空还是连排, 新标准没有作出规定, 其示例均留空并不表示要求, 在医学书刊中通常都连排。
2) 名字可以缩写并省略缩写点, 这是出于著录简明性且不会产生歧义的考虑。新标准的示例中, 名字均采用了缩写字母并省略“.”, 仅表明一种统一的著录方法, 而不是“要求” 。ISO 690的示例采用的是名字缩写但保留“.”的方法。如果你不选择简明而保留“.”, 甚至名不缩写, 只要统一, 不算违反新标准。 至于多个省略“.”的字母间是留空还是连排, 新标准没有作出规定, 其示例均留空并不表示要求, 在医学书刊中通常都连排。

54 3) “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 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 著录前3个责任者, 其后加‘, 等’或与之相应的词”, 如“, et al
3) “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 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 著录前3个责任者, 其后加‘, 等’或与之相应的词”, 如“, et al.”。 有的书刊统一采用对所有责任者全部照录的著录方式, 新标准未予禁止。 4) 如遇到无责任者或责任者情况不明的文献时, 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录的, “主要责任者”项应注明“佚名”或“Anon”;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的, 可省略“主要责任者”项, 直接著录题名。

55 这一条款与ISO 690的“引用的是佚名著作, 可将题名作为第一个著录项目”的规范一致, 但“责任者情况不明”与义为“姓名失传”的“佚名”含意略有区别, 是指有责任者而搞不清著录哪一个。例如:著录国家标准的“主要责任者”, 可选择的有“发布”者、“提出并归口”单位(有些标准将“提出”与“归口”单位分别列出)、“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而真正应著录的是“提出”或“提出并归口”单位。一般人搞不清楚, 将“发布”者著录为主要责任者是错误的, 此时允许直接著录标准题名。

56 5) 用西文书写的机关团体作为文献的主要责任者时, 其名称应由上至下分级著录, 上下级间用“.”分隔, 用汉字书写的名称除外。
5) 用西文书写的机关团体作为文献的主要责任者时, 其名称应由上至下分级著录, 上下级间用“.”分隔, 用汉字书写的名称除外。 示例1: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示例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6) “主要责任者”项不要求著录其承担的“责任”, 如“著”“主编”“编著”等。从参考文献引用的目的看, 需要著录的主要责任者是 “谁”, 注明其“责任”既无必要, 也显得烦琐。ISO 690也是这样著录的。

57 “太贤淑, 译, 段明莲, 审阅.”。需要说明的是, 在著录实践中专著的“译者”一般不宜省略。
7) “其他责任者”“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为“任选”的著录项目, 即在文献表中此项可著录, 也可省略。但如果著录此项, 为区别于主要责任者, 则应标注其“责任”, 如“译”“指导” “审阅”等。 示例: 李炳穆. 韩国图书馆法[J]. 图书情报工作, 2008, 52(6): 6-21[ ]. com/p html. 该示例中就省略了其他责任者及其责任 “太贤淑, 译, 段明莲, 审阅.”。需要说明的是, 在著录实践中专著的“译者”一般不宜省略。

58 8) 责任者除在文献表中统一采用“姓前名后”格式著录外, 在正文中仍应尊重其各自原有的姓名书写规则。 3
8) 责任者除在文献表中统一采用“姓前名后”格式著录外, 在正文中仍应尊重其各自原有的姓名书写规则。 3.5 规范西文题名的著录 题名包括书名、刊名、标准名、析出的文献名等。 题名著录的依据是著录信息源所载的内容。 关于西文题名的著录, 新标准没有给出具体的条款, 只有“西文期刊刊名的缩写可参照ISO 4的规定”的原则性指示。根据新标准的示例, 可以归纳出以下2条推荐建议。

59 1) 题名按原文献题名全部照录, 仅第1个词的首字母大写, 其余均小写(本该首字母大写的专有名词例外)。 示例: [5] SAITO M, MIYAZAKI K. Jadeite-bearing metagabbro in serpentinite melange of the “Kurosegawa Belt” in Izumi Town, Yatsushiro City, Kumamoto Prefecture, central Kyushu[J].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 2006, 57 (5/6):

60 2) 西文期刊名可按ISO 4的规范采用缩写, 并省略缩写点, 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新标准仅有2个例子。
示例: J Math & Phys; Anon, Coffee drinking and cancer of the pancreas[J]. Br Med J, 283(6292): 628.

61 关于刊名的缩写, ISO 690跟新标准一样, 仅给出原则性意见: “无识别题名的刊名可按ISO 4有关规定缩写。如果可能造成混淆, 刊名应著录全称。”但其所有示例均用了全称。 新标准没有限制缩写刊名的使用。 关于省略缩写点, 新标准仅对西文刊名、用西文及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的人名做出了“可以省略”的规范, 对于其他缩写, 如“Inc.”(股分有限公司)、“S.l.”(出版地不详)、“s.n.”(出版者不详)、“Rev. ed.”(修订版)、“Univ.”(大 学)、“U.S.”(美国)等, 仍需加缩写点。

62 联机网络文献的著录项目应齐全, 格式应规范。其著录项目和格式如下:
正确著录联机网络文献 联机网络文献的著录项目应齐全, 格式应规范。其著录项目和格式如下: 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OL].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DOI. 示例: [1] Commonwealth Libraries Bureau of Library Development. Pennsylva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Pennsylvania library laws [EB/OL]. [ ]. yocum/pdf/PALibraryLaws.pdf.

63 [2] MYBURG A A, GRATTAPAGLIA D, TUSKAN
G A, et al. The genome of Eucalyptus grandis[J/ OL]. Nature, 2014, 510: ( ) [ ]. journal/v510/n7505/pdf/nature13308.pdf. DOI: /nature13308. 由以上2个示例可见, “[引用日期]”是必备的著录要素, “(更新或修改日期)” 是有则必备的著录要素, 如果无法确认, 也可不标注。DOI也是有则必备的著录要素。

64 号、页码、出版年、版次、公告日期、更新日期、引用日期、文献序号等均应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规范数字的著录 文献著录中关于数字使用注意以下几条: 1) 应保持信息资源原有的数字形式。 示例: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 台湾光复六十 五周年暨抗战史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2. 2) 除1)中的数字外, 卷次、册次、卷期 号、页码、出版年、版次、公告日期、更新日期、引用日期、文献序号等均应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65 a)“日期”按“YYYY-MM-DD”格式著录。 b) “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 如有非公元 纪年, 则将其置于“( )” 内。
示例: “[ ]”。 b) “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 如有非公元 纪年, 则将其置于“( )” 内。 示例: 1881(清光绪七年)。 c) “版本”第1版不著录, 其他版本说明均应著录, 西文版次用序数词的缩写形式表示。 示例: 4版(第4版或第四版) 5th ed.(Fifth edition) Rev. ed.(Revised edition)

66 3) 通过示例表明, 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其版次是必备的著录要素; 但如该文献引自联机网络, 则版次可以不标注。
3) 通过示例表明, 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其版次是必备的著录要素; 但如该文献引自联机网络, 则版次可以不标注。 引自纸质报纸的文献示例: [2] 张田勤. 罪犯DNA库与生命伦理学计划[N]. 大 众科技报, (7). 引自联机网络上报纸的文献示例: [4] 刘裕国, 杨柳, 张洋, 等. 雾霾来袭, 如何突围? [N/OL]. 人民日报, [ ]. 01/12/nw.D110000renmrb_ _2-04.htm.

67 3.8 关于文献表的编排 1) 采用顺序编码制组织的文献表, 各篇文献按正文中标注的文献序号依次列出, 序号用方括号括起, 如[1]、[2]…。每条文献按标准规定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编排。 2) 采用著录-出版年制组织的文献表, 各篇文献首先按文种集中, 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和其他5部分; 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可按著者汉语拼音字顺排列, 也可按笔画笔顺排列。第一个著录项目前不使用任何标识符号, 更不应编序号。

68 3.9 参考文献著录不存在“公开性原则” 在新标准和ISO 690中均未见到有类似 “公开发表”“正式出版”的规定。无论是引文参考文献还是阅读型参考文献, 首选的应是读者容易查找到的、公开发表的信息资源; 但不涉及保密等问题的内部信息资源也可以列为参考文献。 内部信息资源包括会议主办者编印的会议文集, 已投杂志社的待发表论文, 科研单位编印的科技报告、调研报告, 论著手稿等。

69 价值的“零次文献” (即未公开的内部信息资 源)的引证时限, 提高科技信息传播、交流的 速度, 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
打破文献引用的“公开性”原则, 有利于 缩短通过非正式渠道而获得的具有较高信息 价值的“零次文献” (即未公开的内部信息资 源)的引证时限, 提高科技信息传播、交流的 速度, 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 示例: 张忠智, 科技书刊的总编(主编)的角色要求 [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 期刊编辑学会建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委员会: 33-34.

70 正确著录文献类型和载体类型标识 新标准对文献类型标识的著录是“任选”, 即可标注也可不标。这一规范与“著录细则”中的条款“文献类型标识(含文献载体标识)宜依附录B《文献类型和文献载体标识代码》著录。电子资源既要著录文献类型标识, 也要著录文献载体标识” 并不矛盾。该条款的适用前提是“如果著录文献类型标识”。 但为便于他人准确识别文献类型, 方便计算机精确地对文献进行分类统计, 对引用文献标注文献类型和载体类型是很有价值的。

71 新标准共给出了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档案A, 舆图CM, 数据集DS, 其他Z。其中 A、CM、DS、Z是新增加的。 1) 会议录, C: 各类会议编印出版的会议文集, 包括在会上宣读的论文、会议其他信息资料。 2) 汇编, G: 又称论文集, 是多著者或个人著者论文的汇集。也可标注为M。

72 3) 学位论文, D: 各种为取得学位而提供的论文的统称, 不必细分为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等。
4) 报告, R: 包括科技报告、调研报告、社会调查资料、汇报材料等。 5) 标准, S: 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以及各种技术规范性文件。 6) 电子公告, EB: 通过联机网络发布的信息资源。

73 7) 档案, A: 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和材料。注意不要把法律法规与标准相混淆。
[1]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转发北京市企业 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实施办法的通知: 京政办发 [2005]37号[A/OL]. ( ) [ ]. 新增加的舆图(CM)、数据集(DS)和其他(Z)的释义见3.6。 新标准给出的电子资源载体和标识代码: 磁带MT, 磁盘DK, 光盘CD, 联机网络OL。

74 4 说明与改错 由于各种原因,如新标准的报批稿本身存在一些缺憾、审批和编辑加工不甚严谨、校样又未经熟悉编辑出版的修订组成员校对等, 以致正式发布出版的新标准尚存在个别文字的编校失误, 尤其是转引自各种书刊而未经仔细校核的示例存在不少显性、隐性差错。有关部门很有必要尽快印发一个纠正失误的《勘误表》, 并重印纠错后的新标准。本人作为新标准的修订人之一, 负责任地提请编辑同人在执行新标准时注意以下3点。

75 新标准是一个存在某些缺憾但不影响实施的较好的国家标准, 它对参考文献著录中的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的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所表述的著录规则和方法, 基本上与ISO 690: 2010接轨, 比旧标准更加完善和清晰, 也没有发现有原则性的差错。现在所发现的编校失误, 多出现在示例中。因此我认为新标准无须“立即修订”, 我们学习、执行新标准时, 应注意准确掌握条款, 以条款表明的规则为准, 而不必纠结于存在差错的示例。

76 由于参考文献的类型繁多, 各类文献特征标识的编校又不太统一、规范, 还可能遇到一些极为特殊的文献, 而新标准规定的是 “共同使用、重复使用”的通用规则, 因此在参考文献著录实践中难免会有“疑难”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按通用规则去探索解决方法。 4.2 若干“失误”的订正 下面对新标准行文中的编校失误和示例中部分不符合著录规范的差错、严重差错及可能引起著录误导的差错作一订正, 有的还括注了简单的理由。

77 1) 第Ⅲ页: a) 第3行起的8个自然段末尾的“;”应为“。”(违反“ ; ”用法规则); b) 倒数第17行“数字对象统一标识符”应为“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c) 倒数第11行“……电子期刊、电子资源”应为“……电子期刊等电子资源”(“电子资源”是电子期刊等的统称, 不应并列); d) 倒数第9行“日本”应为“日文”; e) 第8行、倒数第7行“ISO 690: 2010(E)”应为“ISO 690: 2010”(3处不统一, 应与封一上的一致)。

78 2) 第5页: 倒数第9行“55(34)”应为“57(34)”。 3) 第6页: 倒数第12行“KOBAYSHI S”应为 “KOBAYASHI S”。 4) 第7页: 倒数第1行“[J/OL]”应为“[J]”。 5) 第8页: a) 第9行“tranaction”应为“transaction”(交易); b) 倒数第9行“、专利号”应删去 (“其他题名信息”中已包括了“专利号”)。 6) 第10页: 第18行示例8“信息与文献—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的“—”应改为一字空(与第3页第14行[4] “信息与文献 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一致)。

79 7) 第11页: 倒数第1行示例3“北京大学出版社”应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8) 第12页: 第16行示例1“安徽”应为“合肥”(“出版地”应标注城市名)。 9) 第15页: a)第2行“903. [ ]”应删去“.”, 著录为“903[ ]”(当电子资源的“[引用日期]”前存在出版项的其他著录要素如页码等时, 其前不加任何标识符号);

80 b) 倒数第17、18行“同一著者同年出版的多篇中文文献”2个示例中的主要责任者“王临惠, 等”与“王临惠”不是“同一著者”(“王临惠, 等”的著录不符合规则, 多著者时, 只有全部著者的姓名、数量排序等均相同, 才可以称为“同一著者”) 。 10) 第17页: a)第5行“会考”应为“汇考”; b)第6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应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c)第10行“已集上”应为“巳集上”。 11) 第18页: 第1行文献[3]与第3页第19行的文献[8]重复, 文献[3]漏标了第一、第二著者牛志明、斯温兰得, 2个示例的题名著录不一致。

81 12) 第19页: a)第17行“乞致任第一”应为“乞致仕第一”; b)倒数第4行“2013(1)56-75”应为“2013(1): 56-75”(页码前应加“:”)。 13) 第20页: a) 第1行“国图资源导刊”应为“国土资源导刊”; b) 倒数第16行“生命论理学计划”应为“生命伦理学计划”; c) 倒数第13行“雾霾来袭, 如何突围[N/OL]”应为“雾霾来袭, 如何突围?[N/OL]”。

82 4.3 不应把新标准的“失误”扩大化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应该把新标准的“差错”扩大化, 有些同人认为的“失误”“差错”, 可能属于对某些条款理解的问题, 其实并不应该算“差错”, 它们可能是新标准许可的, 或者是倡导的。例如: 1) “主要责任者”项是必备的著录项目, 但作为特例对用顺序编码制组织的参考文献, 当主要责任者情况不明时, 此项可以不标注。 2) “其他责任者”项是“任选”的著录项目, “审阅者”“评注者”“译者”等可以不著录。

83 4) 关于西文文献题名的著录, 新标准的示例统一采用了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的格式, 且采用全名, “Invisible
3) 用中文著录的参考文献, 欧美著者的姓名宜用中文, 且可仅著录其姓, 例如将“牛志明, SWINGLAND I R, 雷光春”著录为“牛志明, 斯温兰德, 雷光春”不应视为错误。 4) 关于西文文献题名的著录, 新标准的示例统一采用了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的格式, 且采用全名, “Invisible college”“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等。这不是失误。对于西文题名中实词采用首字母大写或刊名采用缩写等著录形式, 新标准不仅未予禁止, 而且还有“J Math & Phys”等示例。

84 5) “文献类型标识”(含“文献载体标识”)是“任选”的著录项目, 可以不标注。
6) 不标注主要责任者的“国籍”“朝代”等不是失误, 而是新标准倡导的。 7) 报纸中的析出文献, 对纸质版要求著录析出文献所在的“版次”, 而对联机网络的报纸可以省略“版次”。 8) 专利文献的“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也可著录确实存在且可以查找到的跟专利文献有关的其他“日期”, 如“批准日期”“申请日期”等。


Download ppt "陈 浩 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 北京;"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