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初階閱讀發展的觀察 吳敏而 2016.8.12.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初階閱讀發展的觀察 吳敏而 2016.8.1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初階閱讀發展的觀察 吳敏而

2 台灣一般的閱讀教學→本研習特點 課文本位→課外閱讀 語文取向 (做文本分析、字詞句學習)→跨領域取向 知識取向→能力取向、訊息處理取向
測驗取向→趣味取向、功能取向

3 關於讀寫學習的幾個信念 活動設計的目的是培養讀者素養 (不是提高測驗分數) 讀和寫是同時發展的 (識字量不足以衡量讀寫發展)
閱讀時,小讀者尋求個人意義 (成人不宜預設意義或答案) 寫作時,小作家表達個人看法 (需要成人尊重、不每次批改糾正) 小讀者需要接觸大量且多元的文本來探索語文、充實語料 (不宜 花太多時間徹底的精熟少數的指定課文,或只反覆練習字詞句) 閱讀理解策略和思考技能是可以同步提升的 成功的讀寫經驗,能發展學生獨立學習所需的自信。自信來自 內在的成就感 (外在的讚美和獎品帶來的虛榮,遠遠不及內在的 動機)

4 SWOT 母語習得SWOT分析 讀寫發展SWOT分析 優勢 劣勢 機會 威脅 動機
・發現語言是有意義的 ・發現可以透過語言探索世界 ・希望了解別人 ・期待別人了解自己 策略 ・他注意聽成人的話語 ・他連結聲音和周遭環境的事物 ・他從而獲得意義(不一定是成人的意思) ・他逐漸調整修正自己的「懂」,越聽越懂 ・發現文字是有意義的 ・發現可以透過文字探索世界 ・希望了解別人的文字 ・期待別人了解自己的文字 劣勢 學習障礙 局部理解 機會 ・成人不解釋語言文字的結構 成人態度 ・成人認為孩子能使用文字(正如他能聽懂口語) ・成人在生活互動中示範文字的應用,(正如他跟幼兒對話,成人寫便條給孩子、跟孩子一起朗讀繪本故事、讀廣告、招牌、標語、表格等) ・這些示範顯示文字中蘊藏著意義 ・這些互動暗示文字是每個年齡的人都可以運用文字獲得意義 威脅 家庭互動 ・只有命令句,沒有對話 成人違背 ・提防「教」和「測」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要忍住不問太多) ・提防逐字教學、強調記憶 ・提防閱讀內容與日常生活脫節 ・提防強調語法修辭教學 ・提防過度測試文本理解之正確性 ・提防期待標準答案

5 母語習得的動機 (Strength 1) 發現語言是有意義的 發現可以透過語言探索世界 希望了解別人 期待別人了解自己

6 幼兒習得母語的策略 (Strength 2) 因為幼兒認為成人的話是有意義的,所以 他注意聽成人的話語 他連結聲音和周遭環境的事物
他從而獲得意義(不一定是成人的意思) 他逐漸調整修正自己的「懂」,越聽越懂

7 習得母語 ─ 成人的幫忙 (Opportunity 1)
因為 成人盡情的跟幼兒對話 成人不擔心幼兒是否聽得懂每一個字 成人不逐字教導 成人不解釋語言文字的結構 結果,幾乎每個幼兒都自然學到母語, 孩子是天生的語言偵探

8 幼兒習得閱讀和文字的動機 關鍵是: 幼兒需要「期待文字有意義」 需要習得口頭語言時相同類型的成人幫忙

9 成人如何幫忙─ 正面的態度 (Opportunity 2)
成人認為孩子能使用文字(正如他能聽懂口語) 成人在生活互動中示範文字的應用,(正如他跟幼兒 對話,成人寫便條給孩子、跟孩子一起朗讀繪本故事、 讀廣告、招牌、標語、表格等) 這些示範顯示文字中蘊藏著意義 這些互動暗示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運用文字獲得意義 這種態度和作法配合自然機制, 降低語文學習的心理難度。

10 成人違背自然機制,會事倍功半 (Threats)
提防「教」和「測」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 (要忍住不問太多) 提防逐字教學、強調記憶 提防閱讀內容與日常生活脫節 提防過度強調語法修辭教學 提防過度測試文本理解之正確性 提防期待標準答案 教師問:不做這些,要做甚麼? 提 示:安排閱讀偵探的活動

11 兒童有發展閱讀策略的本能,但不適宜練習做閱讀測驗
雖然兒童已經擁有最基本的閱讀策略,但是,他不曉得自 己是怎麼做的,所以這個能力很脆弱,需要成人的支持才 能發揚光大 兒童所用的閱讀策略,只能獲得「局部理解」,他需要大 量主動探索的機會,才能整理出生活經驗和符號訊息兩者 之間的關係,假如成人提供的閱讀經驗和示範不夠,卻又 太急著測試兒童是否「全部理解」,會扼殺閱讀偵探的發 展。 兒童需要自己理出文字和文本的意義,假如必須找出成人 定出的「正確」理解,會失去主動性,等候成人的糾正和 答案,其實不是一個培養閱讀能力的好方法。

12 成人對閱讀發展的高估與低估 嚴重的低估兒童處理語文資訊的能力
高估認字識詞在閱讀發展的重要 (詞彙量與IQ和閱讀能 力都有高度正相關,但認得很多字不是發展理解力的主 要因素) 低估廣泛閱讀在閱讀發展的功勞(忽略了模糊的重要性) 高估熟讀課文的重要性(過度要求全會、全懂、全標準) 支持及陪伴、提升自信,才是閱讀發展的關鍵因素

13 閱讀發展的階段 台灣課程綱要的描述方式,說明學生在不同學習階 段或年齡「應該」會做的事情(教育部,陳昭珍 等),希望教師努力幫助學生「達標」
台灣的閱讀研究,大部分引用Chall所描述的學習階 段,說明兒童在每一階段「能夠」做的事情,幫助 教師判斷兒童正在哪一個閱讀階段 今天從兒童思維和訊息運用的觀點來描述閱讀的早 期發展,跟以上兩種描述的角度不同

14 讀寫萌發階段 環境的助力 幼兒的發現 成人觀察 環境的阻力 幼兒知識 朗讀故事書、可預測書、趣味資訊,重點在分享和聊書,不在教或測
讀廣告、標語等等,加上「放聲思考」 寫便條、標語等等,加上「動機說明」 幫孩子寫他的話:想法、故事、情緒等等 運用主題書群 鼓勵孩子的書面表達 幼兒的發現 書面語像口語:有些規律,也有許多例外 文字是孩子可以用的 表達自己 幫助記憶 整理想法 小孩可以閱讀 小孩可以書寫 注意成人應用文字的行為,悟出文字的概念和規律 讀故事所讀的是符號,而不是圖畫 無論是誰閱讀,讀出來的都一模一樣,可是各人的解釋卻不相同 相同的符號常常有相同的意思 觀察到文字的用途,例如 成人寫字條留話、寫清單、寫筆記、寫賀卡、填表格 成人用標語、菜單、名牌logo、招牌、說明書…… 當幼兒期待文字的意義,並且覺得文字是任何人可以理解的,他就自然的邁進初始讀和寫階段了 成人觀察 孩子聽故事時,說些甚麼(插嘴)、問些什麼。這些告訴我們孩子做哪些連結、懂些什麼 孩子如何用圖畫閱讀和回應故事 孩子認錯的字,錯誤的來源是什麼 孩子做哪種類的連結?知識、經驗、感情、上下文? 孩子主動讀寫的情形 孩子用什麼方法幫自己理解?提問、重讀、停下來想? 幼兒知識 環境的阻力 問太多知識性記憶性問題 → 改用聊書的方式,讓孩子自由表達和提問 假設孩子知道的太少或太多 → 找出孩子所用的先備知識 過度重視識字,尤其是「教過」的受到重視 → 注意孩子會哪些「沒教過」的字詞或概念 過度要求寫正確的單字 → 試著讀懂孩子的意思,讀懂表示寫對了很多或是字型很接近大人的字

15 讀寫萌發階段 Emergent Stage 幼兒發現的重要概念
書面語像口語:有些規律,也有許多例外 文字是孩子可以用的,可用來 表達自己 幫助記憶 整理想法 小孩可以閱讀 小孩可以書寫

16 讀寫萌發階段 Emergent Stage 概念發現的重要機會
兒童注意成人應用文字的行為,悟出文字的概念和規律 讀故事所讀的是符號,而不是圖畫 無論是誰閱讀,讀出來的都一模一樣,可是各人的解釋卻不相同 相同的符號常常有相同的意思 觀察到文字的用途,例如 成人寫字條留話、寫清單、寫筆記、寫賀卡、填表格 成人用標語、菜單、名牌logo、招牌、說明書…… 當幼兒期待文字的意義,並且覺得文字是任何人可以理解的, 他就自然的邁進初始讀和寫階段了

17 讀寫萌發階段 Emergent Stage 成人怎麼幫忙
朗讀故事書、可預測書、趣味資訊等等,重點在分 享和聊書,不在教或測 讀廣告、標語等等,加上「放聲思考」 寫便條、標語等等,加上「動機說明」 幫孩子寫他的話:想法、故事、情緒等等 運用主題書群 鼓勵孩子的書面表達

18 讀寫萌發階段 Emergent Stage 成人怎麼避免給兒童帶來麻煩
問太多知識性記憶性問題 → 改用聊書的方式,讓孩子自 由表達和提問 假設孩子知道的太少或太多 → 找出孩子所用的先備知識 過度重視識字,尤其是「教過」的受到重視 → 注意孩子 會哪些「沒教過」的字詞或概念 過度要求寫正確的單字 → 試著讀懂孩子的意思,讀懂表 示寫對了很多或是字型很接近大人的字

19 讀寫萌發階段 Emergent Stage 成人做哪些觀察
孩子聽故事時,說些甚麼(插嘴)、問些什麼。這些告訴 我們孩子做哪些連結、懂些什麼 孩子如何用圖畫閱讀和回應故事 孩子認錯的字,錯誤的來源是什麼 孩子做哪種類的連結?知識、經驗、感情、上下文? 孩子主動讀寫的情形 孩子用什麼方法幫自己理解?提問、重讀、停下來想? 不要聚焦在你教過的

20 初始閱讀階段 環境的助力 閱讀技能發展 兒童已知 成人觀察 環境的阻力 閱讀差異分析 閱讀是讀者結合文字資訊和先備知識的思維歷程
孩子聽故事前,給他一個簡單的任務 孩子聽完故事後,寫單句做回應 玩閱讀偵探遊戲 配合可預測讀物,進行互動式寫作 給孩子很多自挑文本、獨立閱讀的時間 閱讀技能發展 閱讀是讀者結合文字資訊和先備知識的思維歷程 閱讀理解歷程的思維運作包含:比對、調整、搜尋、統整腦袋中有的和文字中有的 腦袋中有的可能包含: 生活常識、生活經驗 口語的聲音、符號的聲音 字詞文句結構的潛在知識(implicit knowledge) 故事文法(story grammar) 日常生活的經驗與認知 母語語音 母語句子語法的一些規律 少量單字單詞的辨認 故事文法(story grammar) 兒童已知 成人觀察 環境的阻力 有樂趣嗎?有預期自己懂嗎? 有來往看圖和字嗎? 有逐字讀嗎?(不一定是好事) 在哪些地方停頓比較久?(可能在思索) 有重讀某些部分嗎? 有沒有認為每字都要念?有沒有認為每字都要念對? 孩子會期待意義嗎?只是讀字音嗎? 孩子願意猜測嗎? 用哪些線索猜?文意、字形、記憶、常識、注音? 閱讀差異分析 成人問太多,孩子有找答案的壓力→ 改用孩子依任務在小組分享或聊書 過度重視「教過」的字→ 多給孩子探索自學的練習 太多寫正確的單字的功課 →改用寫句子做回應 過度「教句型」→改用選句型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21 初始閱讀階段 Beginning Stage 小讀者能用的認知
日常生活的經驗與認知 母語語音 母語句子語法的一些規律 少量單字單詞的辨認 故事文法(story grammar) 但是 他不需要全部都有,也不需要全部都用,就可以加 入閱讀偵探社

22 初始閱讀階段 Beginning Stage 小讀者如何使用認知,當閱讀偵探
閱讀是讀者結合文字資訊和先備知識的思維歷程 閱讀理解歷程的思維運作包含:比對、調整、搜尋、統 整腦袋中有的和文字中有的 腦袋中有的可能包含: 生活常識、生活經驗 口語的聲音、符號的聲音 字詞文句結構的潛在知識(implicit knowledge) 故事文法(story grammar)

23 初始閱讀階段 Beginning Stage 孩子朗讀或默讀時,成人做哪些觀察
有樂趣嗎?有預期自己懂嗎? 有來往看圖和字嗎?(他在比對、連結) 有逐字讀嗎?(不一定是好事) 在哪些地方停頓比較久?(可能在思索) 有重讀某些部分嗎?(可能發現矛盾,是個好策略) 有沒有認為每字都要念?有沒有認為每字都要念對? (可能不瞭解閱讀是求意義,而不是讀字)

24 初始閱讀階段 Beginning Stage 成人做哪些評估
孩子會期待意義嗎?只是讀字音嗎? 孩子願意猜測嗎? 用哪些線索猜?文意、字形、記憶、常識、注音?

25 初始閱讀階段 Beginning Stage 成人怎麼幫忙
孩子聽故事前,給他一個簡單的任務 孩子聽完故事後,寫單句做回應 玩閱讀偵探遊戲 配合可預測讀物,進行互動式寫作 給孩子很多自挑文本、獨立閱讀的時間

26 初始閱讀階段 Beginning Stage 成人怎麼避免給兒童帶來麻煩
成人問太多,孩子有找答案的壓力→ 改用孩子依任務 在小組分享或聊書 過度重視「教過」的字→ 多給孩子探索自學的練習 太多寫正確的單字的功課 →改用寫句子做閱讀回應 過度「教句型」→改用選句型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27 初始流暢階段 學生已知 學生體驗 閱讀技能發展 成人觀察 閱讀差異分析 環境的助力 環境的阻力 各種喚起已知的方法。
擷取文本中的某類訊息:教師要求特定訊息或是讀者自發性尋求趣味資料。 做推論。 根據線索和推論做預測。 檢核自己推論的來源和正確性。 整理線索或訊息。 整合多元訊息。 自我監控和反思的策略。 修復不合用的預測或推論。 學生已知 學生體驗 成人觀察 閱讀差異分析 環境的助力 閱讀單張 閱讀繪本 開放詮釋 讀書會 朗讀故事書、可預測書、趣味資訊,重點在分享和聊書,不在教或測 讀廣告、標語等等,加上「放聲思考」 寫便條、標語等等,加上「動機說明」 幫孩子寫他的話:想法、故事、情緒等等 運用主題書群 鼓勵孩子的書面表達 環境的阻力 多一點訊息處理活動,少一點內容教學。 多一點讀寫活動,少一點學習單的填寫。 閱讀素材的質和量不縮減。 多一點形成性評估,少一點正確答案的測試。 多一點個人自主的表達,多一點多元和另類觀點的尊重和討論。 多一點閱讀理解的策略練習,少一點字詞句的批改和糾正。 多一點訊息的統整,少一點「基礎」和「打底」的教學。

28 進入初始流暢階段 Early Fluent Stage
收集、分析線索的探員→找到犯人的偵探 PIRLS 1、2 → PIRLS 3、4 練習解碼的閱讀→解碼自動化的閱讀 練習使用線索策略→練習自我監控、後設認知策略


Download ppt "初階閱讀發展的觀察 吳敏而 2016.8.12."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