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社會專題報告 6年12班袁昕伶製作
2
台灣人口變遷對家庭組成的影響 家庭生命週期背後蘊含著死亡率、生育率、居住及婚姻型態的改變,因此,在預測家庭生命週期變遷時,我們有必要先從上述變項改變來作討論。內政部所出版的「台閩地區人口統計」對於死亡率、生育率、婚姻狀況的改變有很詳細記載,我們可以此為依據,先由死亡率與生育率的變化做討論,接著,我們討論近年來平均初婚年齡、離婚人口和再婚人口的變遷,討論各變項的變化後,我們可以大略概述家庭生命週期型態之變遷。
3
死亡率 一般而言,學者研究出生和死亡的變化時,並不僅止於粗出生率或粗死亡率上,這是因為粗出生率與粗死亡率係由年齡別發生率與年齡組成加總而來,不同年齡人口,其生育、死亡水準可能有所差異,這將影響粗出生率及粗死亡率的漲跌,因此,在討論出生率或死亡率的變遷時,以年齡別變化為基礎較合宜(Ryder 1983;李美玲 1990;楊靜利 1996)。
4
死亡率 前面提到,台灣地區人口死亡率下跌始於日據時代中期,特別是自1920年開始便呈長期下跌的走勢(陳寬政、王德睦與陳文玲 1986),陳紹馨(1979)認為此因日據時代防疫醫學與公共衛生制度的改進大幅降低國人的死亡率。日據時代結束,自1950年至1999年,近50年來死亡率持續下跌,為瞭解年齡別死亡率變化情形,我們以1950年為始點,1999年做結尾,並以1975年的資料為中點,討論年齡別死亡率變化情形[1]。就個別年期別變化觀察,死亡率走勢在嬰幼兒期後開始下跌,青壯年期維持一定水平,中年後的死亡率又向上攀升,至老年時死亡率達至頂點,無論男女,最高年齡別死亡率為老年人口的死亡率,其次為嬰幼兒死亡率,且男性的年齡別死亡率多高於女性。若以個別年齡組而言,年齡別死亡率隨年期別增加而減少,如嬰幼兒與老年人口的死亡率在1950年至1975年間的下跌變化,爾後,年齡別死亡率的跌幅雖不明顯,但仍呈下跌走向。另外,雖然男性死亡率多高於女性,但我們發現1999年90歲以上男性的死亡率明顯低於女性,這可能與90歲以上男性人數較少且身體狀況較佳有關,但就整體而言,女性死亡率仍低於男性。
5
死亡率圖
6
生育率 關於婦女生育率的討論,人口統計資料常以「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及「有偶婦女總生育率」做代表,所謂「育齡婦女總生育率」 係指每千名婦女若每年按照目前育齡婦女年齡別生育率來生兒育女的話,那麼在15歲至49歲期間共生育幾名子女,同樣地,「有偶婦女總生育率」指的是每千名已婚婦女每年按照當前有偶婦女年齡別生育率來生育子女,在15歲至49歲育齡期間共可生育幾名子女,雖然兩者皆以假設方式來討論一個社會的平均子女數量,但「有偶婦女總生育率」並不適用在女性生育率變化的討論,這是因為低年齡組如15-19歲的女性多屬未婚,而於此年齡組結婚的女性多因未婚生子,如此低年齡組的已婚婦女生育率自然提升,連帶使「有偶婦女總生育率」大幅增加,較不易觀察婦女的生育變化,事實上,若「奉子成婚」的婦女不多,有偶婦女總生育率應該相當於育齡婦女的總生育水準。
7
生育率 前面提到,單一事件的總發生率易受年齡別發生率影響,因而討論生育率變化時,年齡別生育率為較佳的選擇,以1950年至1999年育齡婦女年齡別生育率的趨勢為例,我們以1950年為起點,1999年為終點,中間以每十年資料作穿插, 繪製了育齡婦女年齡別生育率的變化圖。大致上,各年期別之年齡別生育率的圖形為一右傾波形,由15-19歲年齡組開始,生育率節節高升,約25-29歲年齡組達致頂點,接著便逐漸下滑,漸趨於零。1950至1980年間,整個波形隨年期增加而向內減少,並有向左擠壓的趨勢,低年齡組生育率降幅不大,30歲後的年齡組則急遽下降,但1990年後,低年齡組的降幅增大,高年齡組的生育率增加,個波形向右平移,顯示生育年齡的增加趨勢。若以各年齡組生育率的變化來觀察,我們發現各年齡組的生育率自1950年後便逐漸縮減,最明顯為30歲以上的年齡組,如30至34歲年齡組,其1950年時的年齡別生育率接近千分之250,但至1990年時僅剩千分之20左右,顯示婦女的生育期正逐漸減短,但至1999年,30-44歲年齡組的生育率又高於1980年與1990年,我們推測係因1990年後女性平均初婚年齡增加,使生育步調稍微延後。
8
生育率 圖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