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对知识的渴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对知识的渴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对知识的渴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2 知识回顾:1.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含化合价升高元素 具有 还原剂 失电子 价升高 还原性 氧化反应(被氧化) 氧化产物 ①同时存在 ②得失电子相等 还原反应(被还原) 得电子 价降低 具有 氧化剂 氧化性 还原产物 含化合价降低元素

3

4 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得失电子数目等于化合价的升降数与化合价升降的原子个数的乘积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失ne- 3.双线桥表示法: 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得ne- 得失电子数目等于化合价的升降数与化合价升降的原子个数的乘积

5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 的规律及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强弱规律 守恒规律 强者优先规律

6 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便在生产生活中更好的应用。

7 常见元素化合价(用原子结构去推断元素化合价)
单质化合价为0 氢元素化合价与非金属结合为+1,与金属结合为-1(如NaH) 氧元素化合价常为-2,在H2O2等中为-1. 金属元素一般显正价 ,常见金属元素可变化合价有Fe、Cu

8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 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例题2、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MnO2+4HCl(浓)=MnCl2+Cl2 ↑+2H2O 1:2 -1 +2 +4 -1

9 例3、 Cl2+2NaOH=NaCl+NaClO+H2O
2、歧化反应 中间价态 低价态+高价态 例3、 Cl2+2NaOH=NaCl+NaClO+H2O -1 +1 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 1:1

10 3、归中反应 高价+低价→中间价(注“只靠拢、不交叉”)
低价态 中间价态 中间价态 高价态 低价态 中间价态 中间价态 高价态 低价态 中间价态 中间价态 高价态 低价态 中间价态 中间价态 高价态

11 例题4、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判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KClO3+6HCl====KCl+3Cl2 +3H2O

12 KClO3+6HCl====KCl+3Cl2 +3H2O (A) KClO3+6HCl====KCl+3Cl2 +3H2O (B)
失6 ×e- +5 KClO3+6HCl====KCl+3Cl2 +3H2O (A) -1 -1 得1 ×6e- 失5 ×e- KClO3+6HCl====KCl+3Cl2 +3H2O (B) +5 -1 -1 得1×5e-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均为Cl2

13 例题5.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2KClO3+4HCl====2KCl+2ClO2↑+Cl2↑+2H2O。
(1)请分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用双线桥法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若产生0.1 mo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 物质的量为____ mol。

14 【解析】(1) (2)反应中每4 mol HCl参加反应,有一半(2 mol)作还原剂,有一半(2 mol)HCl表现酸性。 (3)每生成1 mol Cl2,反应中转移2 mol电子。

15 答案:(1) (2)② (3)0.2

16 总结 在这三类反应中注意两点: 一是注意同种元素有多种价态变化时,牢记价态靠拢不交叉。 二是注意发生价态变化的原子个数。

17 反馈练习: 1、在 KClO3 + 6HCl = KCl + 3Cl2↑ + 3H2O 中,被氧化的物质和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 : B、6 : 1 C、1 : D、5 : 1 D 2、在氧化还原反应 3Cl2+6KOH=5KCl +KClO3+3H2O 中失电子的原子和得电子的原子个数比是( ) A 5:1 B、1:5 C、1:1 D、3:1 B

18 B 4、8NH3+3Cl2=6NH4Cl+N2 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3、在氧化还原反应, 3Cl2+8NH3=N2+6NH4Cl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氨与没被氧化的氨分子个数比是(  ) A1:6 B、6:1 C、3:1 D、1:3 D B 4、8NH3+3Cl2=6NH4Cl+N2 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19 综合题:标出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 +8H2O的电子转移情况。
____是氧化剂,_____是还原剂 ________ 元素被氧化 , ______元素被还原, ________是氧化产物, ________是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 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的HCl质量之比为______,电子转移的总数为_____,若有5mol e-电子发生转移,产生的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KMnO4 HCl Cl2 MnCl2 5:2 5:3 10e- 2.5

20 二、强弱规律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强氧化性) (强还原性 ) ( 弱还原性) ( 弱氧化性)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比较粒子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制备物质。

21 例题1、已知: (1)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 ↑ +8H2O
(2)2FeCl3+2Kl=2FeCl2+2KCl+I2 (3)2FeCl2+Cl2=2FeCl3 1.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 ) (A)MnO4->Fe3+>Cl2>I2(B) MnO4->Cl2>Fe3+>I2 (C) MnO4-> I2>Cl2>Fe3+ (D) MnO4->Cl2>I2>Fe3+ B 2.某溶液中含有Fe2+、I-、Cl-,要将I-氧化除去,但不能氧化Fe2+、Cl-,则应选择何种氧化剂( ) A . KMnO B .FeCl C . Cl D.HCl B

22 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
例题2、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SO2>I->Fe2+>H2O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 C.2Fe2++I2====2Fe3++2I- D.H2O2+SO2====H2SO4 C

23

24 3、根据化合价判断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 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规律: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 应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25 例题3、在Fe2+、Fe3+、H+、S、H2O2、S2-、Cl-等 离子或原子中, 只有还原性是: , 只有的氧化性是 ,
只有还原性是: , 只有的氧化性是 ,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S2-、Cl- Fe3+ H+ Fe2+ S H2O2

26 例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还原性强弱:Fe > Cu> H B、氧化性强弱:Cu2+ > H+> Fe3+ C、失电子越多的物质,还原越强 D、失电子越强的物质,还原性越强 D

27

28

29 三、电子守恒规律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物质的量)=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物质的量) 作用:①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0 例1: 用2×103 mol 恰好将01 mol / L的Na2SO3 溶液30 mL氧化为Na2SO4,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
A B. +2 C D. +4

31 例题2、24mL浓度为0. 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
例题2、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 ) A B C D 0

32 四、强者优先规律 当有多种氧化性或多种还原性物质时,氧化性越强的氧化剂与还原性越强的还原剂优先反应,即“强者先行”。 作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 例题1、在向由Zn、Fe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H2SO4溶液后,先发生反应为 后发生反应为 。

33 例2:在含有Cu(NO3)2、Mg(NO3)2和 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锌粉,首先置 换出来的是( ) A Mg B Cu C Ag D H2 C


Download ppt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对知识的渴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