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西洋樂器 中國樂器 附錄 (一): 附錄 (二): (投影片共104張) (投影片共92張) 西洋管弦樂隊使用樂器總圖 (投影片共6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西洋樂器 中國樂器 附錄 (一): 附錄 (二): (投影片共104張) (投影片共92張) 西洋管弦樂隊使用樂器總圖 (投影片共6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西洋樂器 中國樂器 附錄 (一): 附錄 (二): (投影片共104張) (投影片共92張) 西洋管弦樂隊使用樂器總圖 (投影片共6張)
中國樂器圖 (投影片共7張)

2 西洋樂器 鍵盤樂器 弦樂器 木管樂器 銅管樂器 敲擊樂器

3 弦 樂 器 1. 小提琴 2. 低音提琴 3. 豎琴

4 試用版並不支援 隨播試聽 1. 小 提 琴 小提琴約在1 600年出現,前身很可能是一種稱「雷貝克」 (Rebec) 的三弦樂器。

5 畫中天使演奏的雷貝克是放在胸前手臂上演奏的。

6 16 世紀雷貝克的樣貌。

7 由於「雷貝克」的音色比較粗糙,不及小提琴的優美,小提琴漸替代其地位。

8 由於「雷貝克」的音色比較粗糙,不及小提琴的優美,小提琴漸替代其地位。

9 18世紀至19世紀,製琴的技術得以改善,運用較細及拉得更緊的弦線,使小提琴的音色趨於飽滿。
小提琴約製於16世紀,早期的 小提琴弦線較粗,音色較呆板。 小提琴的發展過程: 18世紀末期,小提琴漸成為西洋管弦樂隊中的基礎樂器。

10 小提琴的發展過程: 小提琴約製於 16 世紀,早期的小提琴弦線較粗,音色較呆板。 18 世紀至 19 世紀,製琴的技術得以改善,運用較細及拉得更緊的弦線,使小提琴的音色趨於飽滿。 18 世紀末期,小提琴漸成為西洋管弦樂隊中的基礎樂器。

11 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有: 1. 塔替尼 (Ginseppe Tartini, ) 2. 帕格尼尼 (Niccolo Paganini, )

12 趣 聞 天 地 你知道誰是…… 帕格尼尼?

13 趣 聞 天 地 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 (Niccolo Paganini, ) 是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他演奏小提琴的技巧登峰造極,無與倫比。

14 趣 聞 天 地 1793 年,11 歲的他初次在熱諾亞演奏小提琴,已是技驚四座。
由於帕格尼尼的演奏出神入化,令人迷醉,故當時有傳聞說他與魔鬼撒旦有勾結。

15 網頁連結 弦琴樂 詳細介紹小提琴的中文網頁 介紹小提琴音色、結構等的英文網頁
htm 詳細介紹小提琴的中文網頁 Violin Making by Hans Johannsson 介紹小提琴音色、結構等的英文網頁

16 試用版並不支援 隨播試聽 3. 豎 琴 豎琴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 年。 原始的豎琴有不同的形狀,例如:

17 這是在埃及古墓發現的壁畫 (約公元前1 500年),畫中演奏者彈奏的是原始的豎琴。

18 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 (Henry VIII) 在彈奏豎琴。

19 歐洲中世紀時期的豎琴只能奏出一個音階,音域較為狹窄。
豎琴的發展 過程:

20 歐洲中世紀時期的豎琴只能奏出一個音階,音域較為狹窄。 豎琴的發展 過程:
1720 年,霍布如克 (Hochbrucker) 創製了踏瓣豎琴,使某些琴弦在定音後的音高得以提高。 豎琴的發展 過程:

21 歐洲中世紀時期的豎琴只能奏出一個音階,音域較為狹窄。
1720年,霍布如克 (Hochbrucker) 創製了踏瓣豎琴,使某些琴弦在定音後的音高得以提高。 1810年,塞巴斯汀.艾瑞(Sebastien Erard)發明了雙踏瓣豎琴,使豎琴的定音能自由升降半音。 豎琴的發展 過程:

22 歐洲中世紀時期的豎琴只能奏出一個音階,音域較為狹窄。
1720年,霍布如克 (Hochbrucker) 創製了踏瓣豎琴,使某些琴弦在定音後的音高得以提高。 1810年,塞巴斯汀.艾瑞(Sebastien Erard)發明了雙踏瓣豎琴,使豎琴的定音能自由升降半音。 自 19 世紀,成為西洋管弦樂隊樂器成員之一。 豎琴的發展 過程:

23 趣 聞 天 地 你認識記載在聖經上的大衛王嗎?

24 趣 聞 天 地 大衛王生於公元前 200 年,本是名牧羊人,後被推選為以色列王。
相傳,他懂得彈奏豎琴。但依近人考據所得,認為當時大衛王彈奏的應是古希臘的七絃琴 (Lyre)。然而,至今仍眾說紛紜。

25 中國樂器 拉弦樂器 彈弦樂器 擊弦樂器 管樂器 敲擊樂器

26 彈 弦 樂 器 1. 古箏 2. 琵琶 3. 三弦 4. 阮

27 1. 古 箏 春秋戰國時代 (公元前 722-221 年),古箏已流行於秦地 (今甘肅、陝西) 一帶,故初名「秦箏」。 試用版並不支援
隨播試聽 1. 古 箏 春秋戰國時代 (公元前 年),古箏已流行於秦地 (今甘肅、陝西) 一帶,故初名「秦箏」。

28 這是在甘肅酒泉丁家閘晉墓出土的壁畫《樂舞圖》,圖右人物正彈奏古箏。

29 古箏的發展過程: 約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地已流行共有 5 條弦線的「秦箏」。

30 漢初 (約公元前 206-公元後 8年),古箏的弦線增至12條。
古箏的發展過程:

31 古箏的發展過程: 隋、唐時期,多用 13 條弦線的古箏。

32 古箏的發展過程: 清代至民初,古箏的弦有14、15 條,更有多至 16 條。

33 近年,古箏進行改革,弦線數量增至 18、21、25 條。
古箏的發展過程: 近年,古箏進行改革,弦線數量增至 18、21、25 條。

34 趣 聞 天 地 你聽過有關箏來源的故事嗎?

35 趣 聞 天 地 以下是兩則有關箏來源的故事: (一)
箏又名「小瑟」。秦朝時候,有一對姊妹為爭奪一具共有 25 條弦線的瑟,使之一分為二,各得一半。故後世的箏,弦線的數量有 12、13 條之分別。 (唐.劉貺《大樂令壁記》載)

36 趣 聞 天 地 以下是兩則有關箏來源的故事: (二) 有謂古箏是由蒙恬所創。

37 三弦是在秦代 (公元前 248-207 年)。由民間的「弦 ( 音徒)」發展而來的。 日本學者林謙三認為三弦是由元代音樂家創製出來的樂器。
試用版並不支援 隨播試聽 3. 三 弦 三弦的起源有兩說,至今仍未有定論: 清毛奇齡認為 三弦是在秦代 (公元前 年)。由民間的「弦 ( 音徒)」發展而來的。 日本學者林謙三認為三弦是由元代音樂家創製出來的樂器。

38 這是在四川廣元縣南宋墓 (約建於公元後 1174-90年) 出土的「伎樂石雕圖像」。圖中人物彈奏的三弦,形制與近代的三弦相近。

39 宋元、明清時代,三弦多被用作說唱藝術的伴奏樂器。
這是徐楊繪於乾隆 24 年 (公元 1759年) 的《盛世滋生圖》。圖中二人手彈三弦,彈詞自娛。

40 在「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或是由元代的音樂家創製。
三弦的發展過程: 在「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或是由元代的音樂家創製。 據明楊慎 (公元 年)《升庵外集》「今之三弦始於元時」。可見「三弦」之名在元代時得以確立。 明清以來成為各種說唱藝術的伴奏樂器。

41 七賢」中的阮咸擅長彈奏「漢琵琶」。因此,人稱此樂器為「阮咸」,後再簡稱為「阮」。
試用版並不支援 隨播試聽 4. 阮 阮與月琴、秦琴的關係密切。它們同源自一種在漢時稱「漢琵琶」的樂器。 晉代時,「竹林 七賢」中的阮咸擅長彈奏「漢琵琶」。因此,人稱此樂器為「阮咸」,後再簡稱為「阮」。

42 這是在南京古墓出土的阮咸畫像磚。

43 這是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壁畫,繪於北魏時期,圖中人物彈奏的樂器是阮。

44 這是繪於北魏時期的壁畫,圖右人物彈奏的是阮。

45 這是仇英繪於明代的圖畫,圖左人物 彈奏阮。

46 阮的發展過程: 約在漢代已 有「阮」的 出現。

47 阮的發展過程: 千多年來, 阮在形制上沒有甚麼改變。

48 阮的發展過程: 約在漢代已 有「阮」的 出現。 千多年來, 阮在形制上沒有甚麼改變。

49 1 《音樂世界》 《音樂的韻律》 “The Rhythm of Music” 版權聲明 製作人員 作者:林定洲 葉成芝 編輯:李允怡
本教學光碟乃專為《音樂世界》 《音樂的韻律》第一冊而設計, 光碟版權由導師出版社有限公司 擁有。本光碟任何部分之文字和 圖片,如未獲本出版社的書面允 許,不得作任何方式抄襲、節錄、 翻印或儲藏於可重現系統。 製作人員 作者:林定洲 葉成芝 編輯:李允怡 製作:導師出版社有公司 導師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1

50 你是否決定離開?


Download ppt "西洋樂器 中國樂器 附錄 (一): 附錄 (二): (投影片共104張) (投影片共92張) 西洋管弦樂隊使用樂器總圖 (投影片共6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