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4章 貨幣與金融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貨幣的意義、功能與演進 瞭解貨幣的供給 瞭解貨幣的需求 瞭解古典的貨幣需求理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4章 貨幣與金融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貨幣的意義、功能與演進 瞭解貨幣的供給 瞭解貨幣的需求 瞭解古典的貨幣需求理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4章 貨幣與金融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貨幣的意義、功能與演進 瞭解貨幣的供給 瞭解貨幣的需求 瞭解古典的貨幣需求理論
瞭解凱因斯學派與古典學 派的利率理論 瞭解台灣的金融體系

2 貨幣的意義、功能與演進(1/2) 貨幣的意義:在特定時空內,人們普遍相信且能接受為支付標準與交易媒介的物品 貨幣的功能 交易的媒介
價值的標準 價值的儲藏 延期支付的標準

3 貨幣的意義、功能與演進(2/2) 貨幣的演進 商品貨幣時期 金屬貨幣時期 信用貨幣時期 可兌換紙幣時期 不可兌換紙幣 無現金社會時期

4 貨幣的供給(1/4) 貨幣供給的定義 M1A = 通貨淨額 + 支票存款 + 活期存款 M1B = 通貨淨額 + 存款貨幣
M1B = M1A + 活期儲蓄存款 M2 = M1B + 準貨幣

5 貨幣的供給(2/4) 我國準貨幣包括: 企業及個人在金融機構的定期存款 郵匯局所吸收之郵政儲金(如劃撥儲金、存簿儲金及定期儲金)
外匯(外幣)存款(含外匯定期存單) 企業及個人持有金融機構及郵匯局之附買回交易證券 外國人持有之新台幣活期及定期存款

6 貨幣的供給(3/4) 下列式子可以充分代表M1A、M1B及M2之間涵蓋面多寡的關係:
> 2 1B 1A M >

7 貨幣的供給(4/4) 貨幣的供給

8 貨幣的需求(1/5) 交易動機: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受到下列三個因素影響 預防動機:為了應付突發事件,以備緊急之需而擁有貨幣的願望
所得 生產迂迴化 支薪制度 預防動機:為了應付突發事件,以備緊急之需而擁有貨幣的願望 投機動機:人們因具有投機的心理,寧願持有貨幣而捨棄其他金融資產

9 貨幣的需求(2/5) 凱因斯的貨幣需求函數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其中, Md 為貨幣需求量 i 為利率 Y 為國民所得 (i ,Y) M =

10 貨幣的需求(3/5)

11 貨幣的需求(4/5) 除了國民所得外,尚有下列三項貨幣需求曲線之影響因素: 信用卡的使用 預期物價上漲率 實質資產總量

12 貨幣的需求(5/5) 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通常有下列三項: 利息的機會成本 營利性資產的機會成本 通貨膨脹的機會成本

13 古典的貨幣需求理論(1/2) 現金交易方程式:又稱費雪方程式 其中, MS 為貨幣數量 V 為貨幣流通速度 P 為物價水準 T 為交易總量
=

14 古典的貨幣需求理論(2/2) 劍橋學派現金餘額方程式 在MS = Md 下, 令1/K=V,可得 其中, Md = KPY
K 為常數;Md 為貨幣需求 P 為物價水準;Y 為實質國民所得 在MS = Md 下, MS = KPY 令1/K=V,可得 MSV = PY

15 凱因斯學派與古典學派的利率理論(1/4) 凱因斯學派的利率理論(流動性偏好理論):主張利率決定於貨幣的供給與需求,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其中,
MS 為貨幣供給 Md 為貨幣需求 I 為利率 Y 為國民所得 (i ,Y) M d S =

16 凱因斯學派與古典學派的利率理論(2/4)

17 凱因斯學派與古典學派的利率理論(3/4) 古典學派的利率理論(可貸資金理論): 古典學派的貨幣市場均衡無法決定利率,只能決定物價水準

18 凱因斯學派與古典學派的利率理論(4/4)

19 台灣的金融體系(1/2) 有組織的金融體系

20 台灣的金融體系(2/2) 無組織的金融體系 遠期支票借款、信用拆借 存放廠商、民間標會、儲蓄互助 租賃公司、分期付款公司


Download ppt "第14章 貨幣與金融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貨幣的意義、功能與演進 瞭解貨幣的供給 瞭解貨幣的需求 瞭解古典的貨幣需求理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