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2 一、 80年代戏剧概述 80年代初戏剧从一片废墟上再生后,现实主义戏剧传统恢复并取得了重要的收获,涌现了一大批现实主义话剧。
一、 80年代戏剧概述 80年代初戏剧从一片废墟上再生后,现实主义戏剧传统恢复并取得了重要的收获,涌现了一大批现实主义话剧。 后“话剧热”的突然降温,引发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戏剧探索潮流,至80年代后期,戏剧工作者试图通过融汇探索戏剧与传统现实主义戏剧实现超越,诸多小剧场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同时,在探索戏剧风头正健之际,现实主义戏剧仍有不俗的表现。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3 二、探索戏剧 高行健是80年代最具先锋意义的戏剧探索者。 80年代探索戏剧的代表剧作家有高行健和沙叶新等。
高行健(1940——,生于江西赣州),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 1979年发表中篇小说《寒夜的星辰》,此后还发表过小说《有只鸽儿叫红唇儿》。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4 1981年出版论著《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引起反响。 由他执笔的《绝对信号》上演后,引起广泛关注。
此后,高行健陆续发表剧作,有《车站》、《现代折子戏》、《野人》、《彼岸》等。1985年出版有《高行健戏剧集》(群众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5 高行健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6 高行健是一个有着自觉的理论追求的剧作家,他的现代戏剧理论探索及其实验如《绝对信号》、《车站》、《野人》等剧作,对于1980年代中国话剧的现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7 高行健《绝对信号》剧照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8 高行健《野人》剧照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9 沙叶新 1939年生于江苏南京,回族 喜剧在写实中揉和了现代主义、荒诞手法,结构新颖灵活多变,语言机智幽默,轻松的表面蕴含着深刻的内涵,有很好的舞台效果。 代表作有《假如我是真的》(沙叶新、李守成、姚明德编剧)、《陈毅市长》、《寻找男子汉》和《孔子、耶稣、披头士列侬》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10 沙叶新 沙叶新(漫画)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11 沙叶新《陈毅市长》剧照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12 沙叶新戏剧剧照(寻找男子汉)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13 1980年代探索戏剧代表作还有《狗儿爷涅槃》(锦云编剧,林兆华导演)
无场次话剧《桑树坪纪事》(陈子度、杨健、朱晓平编剧,导演徐晓钟)等。 1986狗儿爷涅槃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14 80年代散文 比之于小说、报告文学等文体的轰动,80年代的散文园地比较平静。
就散文创作本身而言,本时期散文以自己的节律与色彩,推进着发展的历程。 80年代散文创作的特色与价值,首先显现于创作主体的散文本体意识的自觉。 80年代散文的新思路,还在于为散文创作找回了久已失落的文体精神。散文研究学者林非说:“一个散文创作的新时期已经来到了,它最为突出的标志就是追求着尽量地达到‘真’”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15 真实与真诚,是散文文体的基本精神与品格。
巴金在《随想录》中强调“说真话”,《随想录》的文体价值在于,它标志着散文告别浮夸说谎的阶段,进入说真话抒真情的时代。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16 “我写作,也就是在挖掘,挖掘自己的灵魂。”
《随想录》(1978——1986,共《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集)是巴金晚年的重要作品,也是新时期散文的重要收获。 《随想录》的价值主要在于作家具有震撼力的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精神。显示了作者的强烈的自审意识和自省精神。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Download ppt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