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环境经济学 第7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环境经济学 第7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环境经济学 第7讲

2 环境管理政策 污染管理政策的基本原理 污染管理的政治经济学含义 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模式 环境管理的复杂性 环境管理的主要问题

3 污染管理政策的基本原理 相关的理论: 公共利益理论 利益群体理论

4 公共利益理论 属规范经济学范畴 经济管理的目的:提高公共利益 进行经济管理的原因 (1)竞争不充分; (2)信息不充分; (3)外部性的存在

5 竞争不充分 政府介入自然垄断行业的作用 维护竞争的市场秩序,防止因企业过度合并而造成的垄断 确保只有一家企业提供供给
防止消费者剩余因垄断价格的存在而受到侵蚀 维护竞争的市场秩序,防止因企业过度合并而造成的垄断 反托拉斯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6 信息不充分 信息的有偿获得 政府的间接干预方式 政府的直接干预方式 充分公开信息; 如果消费者因信息不充分而遭受损害,厂商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规定某些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

7 外部性的存在 自由竟争的市场难以提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政府介入矫正市场失灵 提供有益的公共物品 处置有害的公共物品
设立某种制度或规则限制其产生 政府颁布控制污染的法律、法规、标准等

8 利益集团理论 属于实证经济学理论 经济管理的目的: 提高某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特殊利益 寻租—私人或企业利用政府获取额外私利 特许经营权
游说政府设立对己有利的规章制度

9 政府如何能够使污染者的行为符合社会期望?
污染管理的政治经济学含义 制定环境管理政策的难点 政府如何能够使污染者的行为符合社会期望? 社会期望与污染者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矛盾 污染者接受监管的积极性 政府对污染者动向的掌控 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主要工作 明确最佳社会污染水平 对污染者实施监管 政府—企业—公众的关系复杂而微妙 政府承受着来自公众与污染者的双重压力

10 政府—企业—公众的关系 实施污染控制与政府自身利益 企业对政府的影响 希望实施污染控制的公众与关注企业盈利水平的股东
作为受害者的公众与作为消费者的公众

11 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模式 命令—控制模式 经济激励模式

12 命令—控制模式 当今环境管理领域的主要模式 基本特征:政府要求污染者采取相应的步骤解决污染问题 实施过程 实施前提:污染控制的法律
美国的《清洁空气法案》 措施多样,针对性强 与经济激励措施的主要区别 突出优点: 灵活应对环境问题,易于确定排放总量 简化污染控制监控 主要缺陷与改进

13 实施过程 政府有关部门收集必要的相关信息 制定企业实施污染控制的具体步骤 命令污染者按照政府规定的步骤实施污染控制

14 与经济激励措施的主要区别 在命令—控制模式下,污染者无权选择减排手段 在命令—控制模式下,不同污染者的边际污染控制成本是不同的
一定范围内企业选择的自由 总量控制,手段自由

15 主要缺陷 由于获取信息代价不菲,因此,切实有效的命令—控制类环境管理政策往往成本高昂 革新动力不足 难以满足边际均等原则
当污染者意识到政府部门必须借助其协助时,那么,拖延时间、歪曲事实至少在有时候对自己是有利的 革新动力不足 难以满足边际均等原则 污染者只要为污染控制付费而不必对污染排放造成的损害负责

16 改进的思路 政府与其工作对象—企业、行业协会等的事前沟通 评论: 克服了命令—控制模式缺乏灵活性的弱点
沟通为污染者对管理者施加更大的影响提供了机会

17 经济激励模式 通过提供奖励,诱使污染者的行为符合公众利益 从处罚违规行为到奖励环境友好行为 主要措施 突出的优点 应用难的原因分析

18 主要措施 课税(或收费)制 许可证制 责任制

19 课税(或收费)制 污染税(费)是应用最广、最典型的非市场性经济激励措施 要求污染者对其单位污染排放支付相应的税(费)
庇古税是设置恰当的污染税(费) 不断减少相应的税(费)支出是污染者寻求如何减少排放的动力之所在 其他的措施:产品收费、使用者收费、管理收费、税收减免、押金制、补助金等

20 许可证制 规定污染者的污染权(污染物排放量)并允许其就污染权进行交易 市场性经济激励措施 排污的机会成本 交易使污染权成为具有价值的物品
污染是有代价的,有时甚至是昂贵的 减少污染排放意味着减少所需购入的污染权 随着排污量的下降,污染者可以出售所节余的污染权 管制结果与污染税(费)制应当是一样的。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 污染税(费)制的实行有助于我们确切了解污染控制的边际成本,但不能确定污染量 许可证制的实行有助于我们确切了解排污量,但难以准确掌握污染控制的边际成本。 排污的机会成本

21

22 责任制 责任制的出发点:施害者应当对受害者所遭受的损害负责
在实行责任制时,政府不必要求或指导污染者行为,只是使其意识到他必须对污染行为造成的所有损害负责 “法溯及既往”的环境法与惩罚性赔款 评论: 有利于污染者谨慎抉择 有利于污染者在行动之前就制定行之有效的损害预案

23 突出的优点 对信息充分的要求弱于命令—控制模式 为污染者不断追求以更经济的方式减少污染排放提供了动力 多数污染控制措施与边际均衡原则一致的
经济激励模式是成本更有效的污染控制模式

24

25 应用难的原因分析 污染排放的不利影响跨跃时空,环境问题是高度复杂的问题 难以克服时间上的滞后性 相关税(费)的征缴在实践中存在困难

26 环境管理的复杂性 空间因素与时间因素的影响 有效排放与污染控制成本有效 基于环境损害的管理与基于排放量的管理

27 空间因素与时间因素的影响 污染者的排放不是导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提高的唯一原因
空间因素对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迁移、腐烂、化合、沉淀)大有影响 时间因素是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转化的又一主要因素 实践中,综合考虑时间与空间因素的污染管理大多仅限于对敏感地区的管理

28 有效排放与污染控制成本有效 有效排放:污染排放的控制成本等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 准确评估污染排放所造成的损害的困难
时间与空间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 人类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实践中,污染控制目标多是依据期望而定的总量目标或浓度目标 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既定的污染控制目标

29 环境管理的主要问题 命令—控制模式与经济激励模式的协调 如何获得环境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污染的风险 环境保护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
识别潜在风险 对于具有滞后性的环境损害结果,如何制定环境管理政策 环境保护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 谁受益?谁付费?


Download ppt "环境经济学 第7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