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八章-海岸地形 自然地理簡報 林郁芬 製
2
海蝕地形 (1)海蝕崖(海崖) (2)海蝕凹壁 (3)海蝕洞 (4)海蝕門 (5)海蝕柱 (6)海蝕平台 (波蝕棚) (海蝕台)
3
海蝕洞 當破壞性的海浪不斷沖擊海岸,而岩石本身又有不少弱線時,各種侵蝕作用,如水力作用和磨蝕作用,便會集中於弱線上,弱線因而被開闊、擴大。長期的侵蝕,使弱線發展為凹入陸地的洞穴,稱為海蝕洞。
4
海蝕隙 當海蝕洞繼續被海浪侵蝕,逐漸加深、擴闊,其上部岩體,終會因失去所需的支撐而崩塌落下,使岩洞露天,底部形成一道狹長的小灣(inlet),稱為海蝕隙。
5
海蝕崖 此處的岩層,下方為砂頁岩互層,上方為厚層砂岩,因砂頁岩層耐侵蝕能力較差,下方的岩層被侵蝕滔空後,上方的岩層因無支撐力,便會以層理和解理方式崩解,而形成峭壁直立的海蝕崖。 地點:八斗子濱海公園海域
6
海蝕平台。 海蝕平台 海浪不停地掏刷海崖,久而久之,海崖逐漸崩退,形成與海平面近乎同高度的平坦岩台,這種地形就稱為海蝕平台。野柳的重要部份——擎柱石集中的平坦地就是隆起的海蝕平台。 拍攝地點在基隆市的望海巷。
7
海蝕柱 海蝕岩柱(顯礁) 海岬通常是波浪攻擊的焦點。因為常受到激烈的侵蝕作用,外側的一部分岩體可能被切斷,而脫出陸地成為海中石柱,稱之為海蝕岩柱或顯礁。
8
海積地形 由波浪侵蝕下來的泥沙與岩屑,再經波浪、潮汐的搬運作用,在沿海適當地帶產生堆積,形成海積地形。
9
海積地形 海浪除了對海岸進行侵蝕外,還同時把侵蝕來的岩屑帶走,到適當的地方堆積下來,形成海積地形。沿岸流是最有效的沿岸搬運者,把泥沙帶到安靜的海灣或被浪的地方沈積,可造成沙灘﹑沙洲 等地形。 野柳風景特定區範圍內可見的海積地形包括海灣及海灘。
10
濱外沙洲
11
潟湖 河流從上遊帶著泥沙流向海洋,到了河口,地勢變得平緩,泥沙開始淤積。泥沙受到沿岸海流的影響,順著海岸開始堆積,形成的站片沙地稱為「濱外沙洲」,濱外沙洲與陸地之間為城的海域就叫做「潟湖」。 圖片請參考
12
連島沙洲 連島沙洲(tombolo)的外形與沙咀及沙洲相似,但它的形態,卻是連接兩處陸地的沉積地形,其中一端原是一個島嶼,或者兩面都是島嶼。
13
珊瑚礁地形 珊瑚礁可分為緣礁、堡礁和環礁等三大類。緣礁是指分布在陸地邊緣的珊瑚礁;堡礁指分布在陸地的外緣,和陸地之間有水域(潟湖)分隔的珊瑚礁,由於珊瑚礁像堡壘一樣,拱衛著陸地,因此稱為堡礁。環礁則是指分布呈環狀的珊瑚礁,中央部份的水域也稱為潟湖,它們大多數分布在遠離陸地的大洋中。
14
珊瑚礁類型 形態: (1)裙礁::珊瑚礁在海岸底岩生長。 (2)堡礁:珊瑚礁位於海岸外,中隔礁湖者。 (3)環礁:珊瑚礁包圍海水形成礁湖,中無島嶼者。
15
裙礁 緣礁(或稱裙礁)(fringing reef):堆積於陸地邊緣,如墾丁海岸、蘭嶼之海岸;而屏東東港外海的小琉球嶼則全島為一塊隆起的珊瑚礁,海岸邊則為現生的的緣礁。
16
堡礁 堡礁 (Barrier reef):指分布在陸地外圍,和陸地間有水域(潟湖)分隔的珊瑚礁,由於珊瑚礁像堡壘拱衛著陸地,故稱堡礁;例如澳洲的大堡礁,綿延二千多公里長,是世界上最大的堡礁
17
環礁 當海水面持續上升、地殼漸漸下降,最後整個島嶼都沒入海水中時,原本的陸地(島嶼)消失,只剩下周圍環形的珊瑚礁與中間的潟湖,這就是所謂的「環礁」。 東沙環礁空拍圖
18
海岸地形 海水與陸地相接觸的地方是呈一條線形,一般稱之為海濱線(shoreline),海濱線會隨著波浪的進退以及潮汐的漲落,而會不斷的上下改變其位置。而所謂的海岸帶(coastal zone),則是指從海濱線向兩側(陸側和海側)延伸,一直到有明顯地形或地物變化之處為止,同時包含海域和陸域的帶狀區域。
19
海岸的分類 本文僅介紹最基本最實用的分類法,也就是純粹是依照組成來分類。就整個台灣的海岸,一共可區分出岩岸、沙岸和生物礁岸等三大類。
海岸類型 : 海岸類型依海岸的構成物質可分為岩岸與沙岸 ; 又可依海水及 陸地的升降劃分為沈水與離水海岸。
20
沙岸 沙岸大都出現在沖積平原的海岸帶,河川會將大量的沉積物沖刷入海,使得海岸帶往海側延展,同時在陸側形成寬廣的沖積平原。像台灣東北邊的蘭陽平原,和西南部的嘉南大平原等海岸的部份即屬於沙岸(照片1-11)。最常見到的沙岸地形,則包括了海灘(beach),河口,沙嘴(spit),障島沙洲(barrier island),潟湖(lagoon)以及海岸沙丘(coastal dune)等地形區。
21
岩岸 堅硬的岩層出露在海岸帶即屬於岩岸。岩岸地區由於沒有河川的注入,因此無法形成大範圍的沙岸。而台灣的岩岸大都分佈在北部和東部,最常見到的岩岸地形是海崖(和海蝕平台) 拍攝地點在北海岸龍洞。 拍攝地點在北海岸龍洞,遠景為鼻頭角。
22
生物礁岸 海岸邊若是發育有生物礁便是屬於生物礁岸(照片1-12),如台灣南部恒春半島的貓鼻頭一帶、以及澎湖、綠島蘭嶼等離島的地區。
生物礁岸 海岸邊若是發育有生物礁便是屬於生物礁岸(照片1-12),如台灣南部恒春半島的貓鼻頭一帶、以及澎湖、綠島蘭嶼等離島的地區。 拍攝地點在綠島。
23
沈水海岸 沈水海岸 :沿海陸地下降或海平面上升的海岸,由於部份山地及河谷為海水淹沒,故原來的山嶺成為露出海中的島嶼,山脊成為向海突出的岬角,山谷沒入形成谷灣。
24
溺谷 沿海陸地的沉降或海水上升,均可形成下沉海岸,此時,海水向陸地傾注,稱為海進。發生海進時,海水淹沒沿海陸地,使河流縮短,下游沉入海中,這種河谷稱為溺谷
25
谷灣 谷灣的成因:因為山脈臨近海岸且山脈走向與海岸線相交,當海平面上升時,會淹沒近海處的陸地,使得原本山脈較高處會露出海面,形成島嶼,其餘地勢較低處則會被海水淹沒,此即為谷灣。如臺灣北部(基隆港即是改建谷灣而成)、中國福建沿海、希臘愛琴海沿岸。 谷灣式海岸的特色 ☉山地、丘陵直逼海岸。 ☉岩岸→海岸曲折、港灣眾多、島嶼羅列。
26
峽灣 峽灣的成因:冰河時期,先由冰河侵蝕出U型谷,在冰河時期過後,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U型谷,形成港灣深達內陸的地形,即為峽灣。如蘇格蘭北部、挪威、智利南部、紐西蘭南島等。 紐西蘭南島的西南部米爾福德峽灣
27
離水海岸 離水海岸 : 沿海陸地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海岸。
28
海階 海岸上,永不停息的海浪日夜沖刷海崖,時間一久,海崖逐漸崩落後退,形成一片平坦岩台,當地殼抬昇或海水面下降而露出海水面,成為平緩而略向海洋傾斜的階地,即是海階。
29
相關圖片欣賞網站 http://www.lft.com.tw/sclin/ljm4-4.htm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