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礦村行 陳 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礦村行 陳 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礦村行 陳 列

2 認識報導文學

3 報導文學的源起 六○年代國內學者從美國引進報導文學的著作與理論,《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並推出了一個新型專欄「現實的邊緣」,提倡以文學的筆、新聞的眼,從事人生採訪。隨後更於時報文學獎中增設報導文學一類,於是確立了一種融合新聞與史觀、結合事實與思考的新文學形式。

4 報導文學的衝擊 報導文學衝擊了新聞學與文學兩大領域:新聞學要求恪守客觀、公正、真實的標準。在臺灣各報社所辦的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作者往往披露出許多新聞界沒有報導過的題材,也不侷限於新聞的即時性。非虛構式文學寫作方式,成為報導文學的重要特質。 以對文學界的衝擊來講:「鄉土文學」論戰興起,憂民淑世的新生代知識分子紛紛走出學院,文字工作已經不是純粹的創作,更包含了追求真實與推動變遷的目的性了。

5 報導文學的爭議 報導文學擁有強烈的目的性,這就違背了文學所強調的藝術自主與創意,違背了新聞或社會研究所強調的客觀與真實,而使它招致各方的責難。作者必須謹守社會責任的理念從事創作,而且蒐集資料必須注重方法的嚴謹客觀,才可以提高讀者最作品的信任。這是報導文學必須面臨的考驗。

6 報導文學的式微 八○年代以後,文學理論從崇尚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興盛,文字工作再一次與寫實主義分化,報導文學呈現了式微之現象。另一方面,報導文學需要蒐集大量的資料,本來就是不易成就的工作,一旦主導風潮的媒體不再提供經濟上的奧援,則相關的創作不免減少 。

7 報導文學的展望 報導文學在臺灣的出現自有其特定時空背景與意義,檢視臺灣近年來的各項改革,不難發現無論是在人權問題、自然保育、環保、古蹟維護等事項,來自藝文的感情層面的報導,隱然成為現實變遷最有力的推動者。展望將來,社會既然存在無數潛在的問題待發掘,而也有更多動人的事件需要被稱頌,相信在理論界累積更豐富的論述之後,報導文學必然有更為寬闊的揮灑空間。 BACK

8 陳 列

9 擁抱土地與人民的人道者 〈無怨〉,寫他 禁錮牢房的省思。 見〈詩文手冊〉 p.47
因叛亂犯罪名被捕,無端遭受五年的牢獄之災,陳列沒有悲憤訾罵,反而在文字起落間充滿了悲憫的胸懷。他曾經對政治充滿憧憬:「有一段時期,我最牽掛的是要找到一個可以讓我認為人格完美,智勇兼備的政治革命領袖,立意將此生完全交給他,交給一些理想。」無奈,完美的領袖難尋,近年來,陳列只得把自己的作品定位為「社會關懷與改革」,專注在散文世界,成為一個思索者,一個詩人,他把心打開,在歲月的內斂沉思中,追求平靜和溫柔。

10 內斂沉思與平靜溫柔的散文風格 每一個有獨創性的文學家,都有他獨特的語言和旋律,有其自覺或不自覺的偏好的詞彙句式或語調,並且在其間凝聚他獨特的觀察生活、感受生命的心靈模式和藝術表現的特質。「溫柔」是陳列散文最偏好的詞彙,溫柔的境界是其生命的追求,同時也是其散文傳遞的信息與魅力所在。

11 入世關懷是他的創作理念 陳列的「內斂沉思」是自我主體的修持,卻絕不是對外在客體的拒斥逃避,以至於淪為自我的耽溺與自憐,「人間是我的根本用情處」,入世關懷正是他散文創作精神所在。他仍然說「文學教人溫柔體恤,是一種須久須遠的文化修持,不是工具。」陳列創作散文從來就無心「媚政」,也不故意逆反「訐政」,政治是他的憧憬,卻從來不是他的文學目的,他堅持的是入世關懷。

12 陳列作品目錄 BACK 《詩文手冊》 1.p.236〈玉山去來〉 2.p.352〈三月合歡雪〉 1.《幼學古詩》,書林出版社,民80年
2.《永遠的山》,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民80年 3.《玉山行》,臺灣省教育廳,民81年 4.《地上歲月》,漢藝色研文化公司,民78年 5.《地上歲月》,錦德出版社,民78年 6.《黑色的烈日》(翻譯),前衛出版社,民74年 《詩文手冊》 1.p.236〈玉山去來〉 2.p.352〈三月合歡雪〉 BACK

13 關於《地上歲月》

14 地上歲月,人間文學 陳列的《地上歲月》中所記載居停遊走的場域包括:牢房、農地、礦村、碼頭、山中、水涯、都市邊緣地帶;他所接觸感念的人民則是:囚徒、農民、漁民、礦工、原住民、老兵以及都市邊緣人。

15 《地上歲月》 閱讀《地上歲月》總會有一種感覺: 陳列好像是一個孤獨的旅人, 我們隨著他踽踽而行, 他走的路線遠離了都市的繁華,
也沒有觀光客的景點, 他走的是都市的邊緣、荒僻的山野, 相遇和交談,相知和感心的行路人 都是散在社會底層的卑微人物。 在一片經濟奇蹟的表相璀璨之外, 在台灣沒有光彩的黯淡角隅, 仍然躍動著感人的生息, 《地上歲月》記錄了這些人事物 在陳列心靈激蕩起的情思。 《地上歲月》

16 這整本書中作者著重在描寫基層, 像是農夫之類, 默默為我們揮汗工作的勞動者, 或者是其它像是原住民的弱勢族群。 他非常重視那些接近台灣最基層的人物, 整本書幾乎可說是在替這些人 向這個社會發出呼喚。 作者以淡淡的口氣訴說著熾熱的故事。 每一篇的主角都不是顯赫有名的大人物, 全是社會上那些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 不管是任何階級的人,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辛苦的揮汗工作, 默默的為自己和下一代努力不懈, 作者也慢慢的帶出很多事情不如我們預期, 社會在變遷,時代在改變, 停留在原地就是退步,為了求生存, 人們必須學習割捨,並抓取新的事物。

17 陳列常用“暗喻”“的方式。 他總是以溫柔的口氣訴說著, 每篇文章都淡淡的提出一些問題 讓我們去思考, 道理甚少明著講出來, 通常都是要在仔細看完整篇文章, 再深入思考後才能大略抓住 而這些道理通常都能 導正讀者的一些人生觀。

18 《地上歲月》 篇 名 內容簡介 1 無 怨 與社會隔絕的獄囚,最卑微無奈卻一息仍存的生命感動 2 地上歲月
篇 名 內容簡介 1 無 怨 與社會隔絕的獄囚,最卑微無奈卻一息仍存的生命感動 2 地上歲月 農民與土地的永恆歸屬、堅韌的生存意志和最深的生活美質 3 同 胞 對原住民的審視,尤其是文明進逼以後原住民同胞生活的惶惑、挑戰、與危疑前進

19 4 漁人‧碼頭 在漁港的動靜和人船來往的白描中,對討海生活與勞動,有極溫情感人的想像 5 山中書 對自然給予人們在紅塵煩憂之外的清涼與寧謐慰安,有很詩意的書寫 6 人在社子 呈現的是開闊的江山中,黯淡卑陋的人文景觀,寫出都會邊緣人的愛慾掙扎和希望

20 7 在山谷之間 平靜地白描敘寫山中樸實親近的聚落生活 8 礦村行 深情地注視噩夢一般的無奈的礦工的悲苦命運 9 遙遠的杵聲 讚頌原住民的歌舞純美以及歲月中的哀愁和寂寞

21 10 親愛的河 勾勒因人的貪婪不擇手段追求經濟發展對自然景觀的摧殘 11 我的太魯閣 為大地請命,為山水失去容顏而心痛 12 老兵紀念 跨過數十年時間縱深,以個人交往經驗,寫出老兵的血淚滄桑

22 台灣的採煤活動雖然已完全停止,但身為歷史產業的採煤活動與由之衍生出來的景觀,有其不容忽視的地位與影響。

23 【由紅翻黑的煤礦】 台灣自產的煤炭,曾是台灣所有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能源,在台灣被稱為「經濟奇蹟」的要素之一,甚至稱早期台灣的經濟發展為「煤礦經濟」。 而今隨著台煤經濟價值的沒落,以及社會對煤礦開採所造成環境破壞、礦工被剝削的不公平待遇等等的責難,使得這份自豪夾雜著許多複雜情愫而變得五味雜陳。     

24 光復後產量居於前四位的礦場 1.瑞三煤礦 瑞三煤礦位於瑞芳鎮侯硐,臨靠著侯硐火車站

25 2.海山煤礦 產量排名第二的海山煤礦位於土城市,

26 民國73年6月到74年6月, 是台灣礦場史上最暗淡的一年, 全年度至少有277人死亡,49人輕重傷, 其中僅有三峽海山一坑的礦場工人周宗魯,
在坑底待了93小時後脫困,被視為救災奇蹟。  台北縣七十三年到七十四年重大礦場災變表                                                林全洲/製表 時間 礦場地點與名稱 死傷情形 730620 土城海山煤礦 72人死亡       730710 瑞芳煤山煤礦 103人死亡22人輕重 731205 三峽海山一坑煤礦 93人死亡,周宗魯受困93小時後獲救 740314 瑞芳復山金礦武丹五坑 2人死5人傷 740619 三峽海山一境煤礦第二回災變 7人死22人輕重傷

27 3.石底煤礦 4.建基煤礦 石底煤礦在今平溪鄉菁桐村,臨靠菁桐火車站處。

28 關於〈礦村行〉

29 「礦村」所在

30 礦村所在~平溪鄉菁桐 圖片來源

31 圖片來源 http://blog. 1-apple. com. tw/dodo/index. cfm
圖片來源 菁桐車站

32 石底斜坑煤礦坑 圖片來源

33 石底大斜坑遺址位於菁桐坑車站後方,是臺灣煤業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為全臺開採最久、最深的礦坑。
圖片來源

34 地底礦坑 圖片來源 BACK

35 出處與寫作動機 出處:本文節選自《地上歲月》。 創作緣起:民國73年,北臺灣連續發生三次重大的煤礦災變,罹難礦工幾達三百人。
作者有感於此,本著一貫關懷弱勢的人道精神,親自走訪礦村,寫下這篇報導文章,表達了對於礦工悲苦命運的深刻同情,並溫婉地批判了礦主的麻木不仁、官員的顢頇無能。

36 〈礦村行〉課文結構 內容分析 走入礦村 時間:炊煙即將升起 所見:人物死氣沉沉,環境陰溼髒亂 所論:礦坑危險悶熱,採煤死傷累累 回憶來時
時間:下午三點前後 所見:居民良善無害,山村幽深莽荒 所論:礦坑災變不斷,官方因循苟且 準備離去 時間:天色逐漸昏暗 所見:居民孤苦無助,山村鬱悶破 所論:居民生活艱難,讓人啞然無言

37 第一大段 1~4 寫剛到礦村時的所見 強調礦村的衰敗陰溼 1 概括 2~3段實寫 寫眼前景象 4 虛寫設想入夜後的景象 並以末句 絕望則不太可能 因為後面實在已無退路 作過渡以引出第二大段的所思

38 轉化 這礦村已經很老邁了 而且看似不可能會再有什麼起色

39 鏽的或體 視覺摹寫 水色銹黃濃濁 不時冒出灰白的泡沫 河壁陡崎 叢生著雜蕪的密草樹木 更髒亂的是河床裡的垃圾人們就依著高起的兩旁河岸聚住 隨地形起伏 屋頂一般都是塗了黑色瀝青的鐵皮

40 礦場員工醫院是一座日式的舊房屋 面臨著鐵道大門卻是緊閉的 外壁的木板因歲月而呈槁灰 只有牆前的一些花草 還在歪斜的矮木柵後 堅持著綠意生機 象徵礦工未能獲得政府僱主應有的照顧只能在自生自滅中自求多福 轉化

41 在地下討生活的男人還… 婉曲 指下礦坑挖煤 地下亦可能暗示面對 死亡的威脅

42 轉化 卑微的小屋裡 凸顯礦工的無奈 為了生活 再苦再危險也不能不入坑採煤 而不論怎樣 他們都必須趕快入睡 疲倦是有的絕望則不太可能因為後面實在已無退路 譬喻 喻無法生存

43 第二大段 5~10 承第一大段寫剛到礦村時的所思 強調礦坑的深危 礦工的冒險 末段在此作一小結並引起下一大段的另一場所見

44 暗示礦工入坑採煤是一趟接近死亡之旅 無邊的漆黑 無援的深淵 接近閻羅殿府 婉曲 婉指在死亡邊緣討生活 與死神為伍

45 隨時都要準備死亡 落磐 瓦斯突出 煤塵爆炸 機電故障 海水河水侵入等等 這些都可以讓人永不見天日 突然冒出來 指突遭變故而死於礦坑之中

46 第三大段 11~14 追敘來時車上之所見 強調下工回家的礦工善良而文靜 難窺其內心世界

47 白淨的臉孔難以使人和熱悶的炭坑一起聯想 可是依稀中也還透著類似冥紙的澀黃 譬喻 在悲憫中暗示礦工與死神為伍 已習以為常

48 摹寫 濃蔭多溼的熱帶雨林 峭壁斷崖 深谷水瀑 以及稀疏的住戶人家和河階地

49 他們下工出坑時 熱切洗刷身體抹肥皂 想要擦掉潛意識裡的恐懼和黑色記憶的模樣 轉化 指在礦坑挖煤的昏暗過程

50 伴著他們不便且難以為外人訴說的心情 呼應上一段 然而總不提到自己 凸顯礦工對自己可悲的命運雖有自覺卻無法積極改變 只能消極避談的無奈心情

51 第四大段 15~25 遙承第二大段寫所思 強調礦坑災變不 斷官員因循苟且 礦工的苦難仍未過去

52 災變既然隨時都可能發生 那麼時到時擔當 平常還是莫去觸及那恐怖的 噩運 那人一生的可悲吧 凸顯礦工冒險挖煤的無奈以及聽天由命的悲哀

53 表示搜救困難 無計可施 雙手廢然 抱攏胸口 僵死的骨肉 追述 示現 雙關 兼指屍體與至親 盼望與絕望 映襯

54 Q&A Q 作者在礦災的描寫中插入官員們 再來一次轉移焦點助紂為虐 上下插手干 預的愛心捐款一段 用意為何 A 譴責官員在災變發生之後經常憑藉權力發動主導所謂的愛心捐款 不但轉移了事件的焦點 逃避了應負的責任 同時也放縱礦主繼續漠視礦工權益

55 救出來是他們的命 會死是天註定 意謂死於災變 是礦工的集體宿命 倖存只能算個人運氣好

56 空茫的沒有著落的眼神 形容礦工面對災變的無奈無助 面對未來的失望 絕望

57 第五大段 26 回頭遙應第一大段寫即將離開 礦村時在候車室的所見 強調周遭氣氛的鬱悶

58 轉化 指針在剛亮起的日光燈下 一格一格地向前跳動 晚風的低吟

59 修辭技巧探索

60 感官摹寫技巧判別 1 1.人們常遠來這附近郊遊看瀑布水色銹黃濃濁, 不時冒出灰白的泡沫。河壁陡崎,叢生著 雜蕪的密草樹木。 視覺
2.公共廁所散發出來的尿味在走道上、在晾掛 於低矮屋簷下的衣服之間游移。 嗅覺

61 感官摹寫技巧判別 2 3.那時,風也許會從森黑的山頭下來,也可能 從河邊亂草間呼嘯而過,挾著揮之不去的 煤的氣味,震動起他們薄弱的窗門。
視覺、聽覺、嗅覺 4.黑灰揚撲,沾在熱紅的皮膚和臉上,汗水滴 在看不見的溼悶的炭渣裡。 視覺、觸覺

62 感官摹寫技巧判別 3 5.我原以為他們這樣的勞動者應該是身強體壯 舉止粗獷的,但他們卻胸部瘦扁,肩膀不 寬。 視覺
6.兩隻貓在剪票口的木柵欄下走進走出,時而 趴下來舐幾下背部。

63 感官摹寫技巧判別 4 7.四周安靜,卻也有站務人員在隔壁辦公室偶 爾的對話聲,巷子某處大人催叫孩童的呼 喚,車站邊小花園裡的嘰嘰蟲鳴,和晚風 的低吟。 聽覺 BACK


Download ppt "礦村行 陳 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