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章 老年人的社會參與、休閒和 教育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章 老年人的社會參與、休閒和 教育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老年人的社會參與、休閒和 教育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2 第一節 老人的人生角色和功能 老人的人生角色有三種涵義: 一、經濟層面: 老人欠缺經濟收入,需要依賴子女奉養或社會 福利資源的 介入。
第一節 老人的人生角色和功能 老人的人生角色有三種涵義: 一、經濟層面: 老人欠缺經濟收入,需要依賴子女奉養或社會 福利資源的 介入。 二、社會層面: 工作是人生過程中的主要社會角色,對退休的老 人而言,積極尋求休閒,或無報酬回饋性的志願 服務角色與功能,都是老人角色轉型的可行途徑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3 ◎選擇參加志願服務工作,是一項極佳工作角 色的替代或轉型。
三、心理層面: ◎工作是現代社會中個人實踐自我成就、理 想,以及保持與社會現實不脫節、不疏離 的最佳防衛媒介,故當進入老人階段時, 應轉換工作角色,以休閒角色繼續維持 社會參與, 使老人仍可能享有較高的人生 滿意度 和心理滿足。 ◎選擇參加志願服務工作,是一項極佳工作角 色的替代或轉型。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4 第二節 老人社會參與理論 一、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
第二節 老人社會參與理論 一、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 假設:人應該儘可能保持中年的活動與態度,不得不放棄時,也必須找到替代的活動,生命才會充實而有意義 。 強調老人積極的社會參與,有助於重新建立新的老人角色和自我概念,此理論認為老年人是可以延續類似中年的工作角色,或人際關係活動,藉以彌補退休後角色的喪失。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5 二、連續理論(continuity theory)
假設:基於人格特質及發展的觀點,認為老人在長期人生過程當中,可能保有相當穩定人格特質。強調人生早期生活經驗和人格特質,對老年調適方式的擴散、延續和影響。 連續理論採進化觀點,而非靜態的觀點,因此適用於常態性的老化(normal aging),它並不反對變動的發生,但要融入個人發展的歷史,以維持個體內部或外部的連續效用。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6 三、撤退理論(disengagement theory)
假設:基於社會結構功能,和個人身心功能的新陳代謝機制上之觀點,認為社會建立退休制度,讓老人由工作角色,轉換為休閒角色的相互撤離,故此理論認為撤退才是老年較佳的適應方式。 當前的「自願退休制度」或「強迫屆齡退休」的制度,就是立基於此觀點,因此它可使企業或政府機關更換新血和進行人力新陳代謝,藉以維持組織一定的生產功能。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7 四、生涯發展觀點 此觀點分為: (一)個人層面:在「自我實現」的需求滿足。 (二)社會層面:以「人力資源」的有效運用為主。
老人就業或參與志願服務的涵義,不僅是選擇繼續工作的「有用角色」,及免成為「依賴者」的角色而已,而是以老人個人是否獲得最大的潛能發揮,與生活福祉為考量。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8 五、身份認同危機理論(identity crisis theory)
強調因退休後,其工作角色的喪失,帶來無所適從的心理困擾和社會疏離,因此難以改變原有身分認同和行為模式,難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導致人生的滿意度降低。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9 (一)退休是表示,老人無法勝任原本所扮演 的角色。 (二)身份要由職業取得,失去職業就失去身 份的合法根源。
退休後休閒的負面作用: (一)退休是表示,老人無法勝任原本所扮演 的角色。 (二)身份要由職業取得,失去職業就失去身 份的合法根源。 (三)社會規範認為,工作才是獲得身份與自 尊的來源,休閒則否。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10 (五)退休就是無能的標籤,如果滲透到其它 角色就會產生信心危機。 (六)信心危機的先兆是覺得困窘。 (七)困窘會讓人逃避某些活動場合。
(四)有收入的休閒活動,才能取得身份。 (五)退休就是無能的標籤,如果滲透到其它 角色就會產生信心危機。 (六)信心危機的先兆是覺得困窘。 (七)困窘會讓人逃避某些活動場合。 (八)根本的解決之道,是讓全職休閒可以被 社會倫理所接受。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11 退休的七個過程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12 第三節 老人的休閒需求與發展 一、休閒的定義 ◎休閒客觀定義: 工作與義務之餘的自由時間 自由時間所進行的活動
第三節 老人的休閒需求與發展 一、休閒的定義 ◎休閒客觀定義: 工作與義務之餘的自由時間 自由時間所進行的活動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13 照片提供: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福音信義傳道會
◎休閒主觀定義: 心靈的狀態 意識到自由 內在的動機 是一種享受 照片提供: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福音信義傳道會 附設台中縣私立信義老人養護中心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14 二、休閒理論(leisure theory) 個人主觀的感受或心靈狀態 某種社會階層所享有的生活內涵 某種特別類型的活動 可自由支配時間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15 三、老人的休閒需求 需求理論層次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16 照片提供: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福音信義傳道會
四、老人參與休閒之效益: 1.帶來歸屬感和附屬感。 2.疏導情緒和整合人生。 3.提供生活滿足感。 4.學習新的人際關係。 5.掌握社區資源和資訊。 6.奉獻餘力,回饋社會。 照片提供: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福音信義傳道會 附設台中縣私立信義老人養護中心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17 第四節 老人的教育需求與發展 一、老人教育的需求 (一)應付的需求(coping needs)
第四節 老人的教育需求與發展 一、老人教育的需求 (一)應付的需求(coping needs) (二)表現的需求(expressive needs) (三)貢獻的需求(contributive needs) (四)影響的需求(influence needs) (五)超越的需求(transcendence needs)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18 ◎基本技能需求:衛生保健、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涯發展、投資理財、健身活動、財務管理、營養常識等。
老人的學習需求的課程內容規劃 (請見本章表8-1) ◎基本技能需求:衛生保健、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涯發展、投資理財、健身活動、財務管理、營養常識等。 ◎表達需求:韻律舞蹈、攝影設計、繪畫書法、插花烹飪、戲劇歌唱、民俗技藝等。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19 ◎貢獻需求:社區服務、社區發展、人力管理、環保知能。 ◎影響需求:人際關係、政治事務、專門技能、社群領導、技藝傳承。
◎超越需求:死亡教育、信仰、宗教人生。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20 照片提供:台中縣松群老人養護中心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21 「第三年齡」一詞是來自法國,現已成為英國,及其他許多國家在政策規畫的重要名詞。
二、世界老人教育發展的趨勢 (一)第三年齡大學的成長 「第三年齡」一詞是來自法國,現已成為英國,及其他許多國家在政策規畫的重要名詞。 第三年齡被美國學者弗雷登(Friedan,1993)稱為「多出來的生命年數」。 弗雷登她以「老化中的成長」一詞顯示第三年齡階段的老年人,他們所擁有的成長與發展的潛力。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22 1999年聯合國將高齡者教育,視為國際間未來發展老人政策與措施的重點工作。
(二)聯合國高齡者教育 1999年聯合國將高齡者教育,視為國際間未來發展老人政策與措施的重點工作。 聯合國為關懷高齡者的生活情況與生活品質,於1982年就制定了「國際老化行動計劃」(International Plan of Action Aging),關係著高齡者的教育發展。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23 (三)教育老人學(Educational Gerontology)的 政策和發展趨勢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24 三、台灣推動老人教育之理念 (一)推動社區工作的精神 (二)社區老人教育的基礎 (三)建構「學習型」老人教育之理念
(四)組織社區老人教育體系之策略 (五)社區老人教育之經營規劃 (六)社區老人課程和教學之設計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25 四、台灣老人教育之努力發向 增訂老人教育實施辦法。 廣設社區圖書館。 開闢老人教育財源。 開放大學給社區老人選課、進修。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26 普及終身學習的觀念。 鼓勵老人教育之研究。 採行多元化教育方式。 提供完整學習課程。 開發高齡人力資源銀行。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27 照片提供: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福音信義傳道會附設台中縣私立信義老人養護中心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28 第五節 老人志願服務 一、志工台灣 西元2001年是「國際志工年」。 台灣通過「志願服務法」,相信志願服務對社會的價值和貢獻 。
第五節 老人志願服務 一、志工台灣 西元2001年是「國際志工年」。 台灣通過「志願服務法」,相信志願服務對社會的價值和貢獻 。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29 美國的志願主義起源於西方的兩個重要觀念: (一)希臘羅馬時代提供給付,做為一般福利的博愛 觀念與人類的愛。
二、志願服務的定義 美國的志願主義起源於西方的兩個重要觀念: (一)希臘羅馬時代提供給付,做為一般福利的博愛 觀念與人類的愛。 (二)猶太基督徒將做好事,視為宗教職責或是救贖 的慈善觀念。 透過志願服務表現出尊重生命的價值、善盡社 會責任、發揮個人愛心、弘揚宗教善性與實 自我理想,故常賦予志願服務崇高的價值。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30 三、志願服務的價值 人人都有能力,皆能貢獻與付出。 人性至善的發揚。 公民參與社會的責任。 志願主義有雙重的影響。 獲得生命價值的肯定。
照片提供: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福音信義傳道會附設 台中縣私立信義老人養護中心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31 (一)自我取向:求取經驗的需求、成就的需求等。 (二)人際取向:結交朋友、朋友或同事的邀請等, 這是以團體的規範、志工活動的社會地位、對
四、老人參與志工的動機 (一)自我取向:求取經驗的需求、成就的需求等。 (二)人際取向:結交朋友、朋友或同事的邀請等, 這是以團體的規範、志工活動的社會地位、對 未來社會關係網絡的助益,決定是否參與。 (三)情境取向:表達社會責任的需求、回饋社會、 履行社區責任。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32 第六節 老人人力銀行 一、老人人力銀行的推展理念 二、討論國內非營利組織 對人力銀行的做法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第六節 老人人力銀行 一、老人人力銀行的推展理念 二、討論國內非營利組織 對人力銀行的做法 照片提供:新竹市東區老人文康中心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33 問題與討論 一、老人的人生角色和功能有哪些? 二、試舉出三種老年社會參與的相關理論? 三、老人參與社會團體的效益有哪些 ?
四、老人教育的內容有哪些?並舉出實際可安排哪些課 程內容? 五、志願服務的定義為何?並說明為何老人要參與志願 服務?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34 謝謝各位 敬請指教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Download ppt "第八章 老年人的社會參與、休閒和 教育 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