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校園危機事件處遇 的基本理念 內壢高中 蕭毓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校園危機事件處遇 的基本理念 內壢高中 蕭毓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校園危機事件處遇 的基本理念 內壢高中 蕭毓文

2 第一篇 危機的基本概念

3 「危機」是什麼 1.危機是突然發生、沒有預期的情況。 2.危機是「一個人面對一個既存且無所遁逃、無法利
用現有的資源解決這個危急事件時,所經驗的一段 短暫心理不平衡(disequilibrium)的時期」。 3.危機的最大特性是「事件與結果是無法掌控的」, 因此造成極大的壓力與焦慮,甚而引發另一個危機 4.危機也是轉機-危機在中文的意涵是「危險」 (Danger),也是「機會」(Opportunity)。

4 危機的特性(Weiner&Kahn,1971) 1.嚴重威脅機構的主要利益或目標 2.事件與結果是無法掌控的 3.參與者可利用的資訊不足
4.可能成為未來另一危機 5.經常造成行為者的壓力和焦慮 6.參與者之間的關係將有所改變 7.需要參與者高度的心智活動和計劃活動 8.連續展開的事件與行動的轉捩點

5 危機事件處理的中心議題 1.如何面對危機事件? 2.如何處理危機? 3.如何使後續的負面影響最小?

6 危機事件造成的影響

7 重大事件後的壓力症狀 1.【生理】 疲累(全身無力)、吃不下、睡不好(或一直睡)、做惡夢。 3.【情緒】 驚嚇害怕、悲慟難捨、
擔憂不安、孤單無依。 2.【認知】 最驚心的畫面歷歷在目、某種刺激的聲音或氣味揮之不去、注意力不集中(「恍神」)。 4.【行為】 流淚、自責、指責別人(怨天尤人)、坐立不安、拼命做事、一直往 外跑、不想講話。

8 創傷後壓力反應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s, PTSR (黃龍杰編譯)
面臨嚴重的死傷威脅,經驗到強烈的害怕或 無助後常有以下四類反應: 1.經驗重現 (觸景傷情) ─餘悸猶存,往事歷歷在目,陰影揮之不去 2.逃避或麻痺 (退避三舍) ─避而不談,選擇遺忘,麻木不仁,失魂落魄

9 創傷後壓力反應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s, PTSR (黃龍杰編譯)
3.焦慮或過度警覺(神經緊繃) ─有如驚弓之鳥,戒慎恐懼,神不守舍,暴躁 易怒。 4.靈異經驗 ─害怕死者回來,或者夢見死者(托夢),直覺亡 靈回來了,彷彿聽到死者的聲音或看到他的樣 子。

10 上述情況是:非正常狀況下的 正常反應 任何人遇到這種情況,反應都大同小異, 應該會在幾天到幾週內大大改善(4-8週)。
假如超過一個月以上,還相當痛苦,才 需要考慮藥物治療或心理諮商。

11 誰會受傷:替代性的心理創傷 第一手的心理創傷 第二手心理創傷(secondary trauma) 第三手心理創傷
生還者、家屬、相關教職員、學生 第二手心理創傷(secondary trauma) 救難者、助人者   第三手心理創傷 目睹耳聞者 整個社會

12 「危」  「機」 危機化為轉機

13 危機干預 1.定義 (1)危機干預有如急診室般的緊急處理,以先 保命並快速篩檢為其任務。 (2)送開刀房或長期、仔細的照料,則是諮商
或其他形式介入的任務。

14 危機干預 2. 理念 (1)發生意外一、二週內的心理危機介入其理念 接近對傷口的初步清潔和包紮,預防性大於
治療性,可看做一種「心理急救」,是對 「情緒傷口」的初步護理。 (2)這種危機輔導就像急診室的處置,後續學校人 員的悲傷輔導(治療)就像開刀房的手術

15 危機干預 3.目標 (1)渡過目前的混亂 (2)減少負面影響 (3)減少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4)恢復至狀況前的功能

16 危機干預的要素(一) S&S : 二安 (NOVA, 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Victim Assistance)
安身(Safety )  人身安全及醫療的需求  生存的需求  食、衣、保暖、安睡的需求  消息和通訊的需求

17 危機干預的要素(一) S&S : 二安 (NOVA, 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Victim Assistance)
安心(Secuty)  隱私、保密  保證、重獲掌控感  不會因危機後的身心行為反應而被批判

18 危機干預的要素(二) V&V :二解 (NOVA, 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Victim Assistance)
紓解(Ventilation) 當事人能說出創傷的經驗 瞭解(Validation) 助人者顯示出聽到(hear)並知道 (understand)當事人所說的

19 危機干預的要素(三) P&P :二預 (NOVA, 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Victim Assistance)
預測 (Prediction)  現實問題:安置、財務、官司 醫藥、認屍、媒體 情緒反應: 當下的身心反應 接下來的身心反應 親友的反應

20 危機干預的要素(三) P&P :二預 (NOVA, 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Victim Assistance)
預備(Preparation)  打算?  計畫?

21 校園危機

22 校園常見的危機 1.天然災害 意外事件 3.學生違規 教師犯罪 5.校園衝突 行政弊端 7.自我傷害 疾病事件

23 校園危機事件的影響 教師 社區系統 個案 學生

24 「危機干預」對「創傷後壓力反應」的影響

25 安心座談&減壓團體

26 安心團體/座談(debriefing) 語言模式: 1.開宗明義: 介紹團體宗旨和進行流程 2.還原現場: 輪流敘說意外事件始末
3.壓力反應: 身心所受的衝擊和症狀 4.機會教育: 歸納成員的身心行為反應

27 安心團體/座談(debriefing) 語言模式: 5.行動計畫: 分享因應壓力的方法 6.重新出發: 回顧危機處理中的成長
6+1:篩選、轉介(需要者) 參加藥物或心理治療

28 減壓團體(debriefing): 藝術模式 : 社會計量。 圖畫從正面或中性的方向結束  開場白:說明目的、介紹團隊、確認媒材、
 從最沒有控制到有控制性的畫圖; 圖畫從正面或中性的方向結束

29 減壓團體(debriefing): 藝術模式 : 1.第一張「非慣用手塗鴉」 2.第二張「慣用手塗鴉」 3.第三張畫「線條」
4.第四張畫「圖形」 5.危機事件圖像 6.重新經驗危機(學習) **進行後續篩選工作


Download ppt "校園危機事件處遇 的基本理念 內壢高中 蕭毓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