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生產與供應鏈管理 CH 01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指導教授 : 盧淵源 博士 組 別 : 第1組 學 生 :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生產與供應鏈管理 CH 01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指導教授 : 盧淵源 博士 組 別 : 第1組 學 生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產與供應鏈管理 CH 01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指導教授 : 盧淵源 博士 組 別 : 第1組 學 生 :
組 別 : 第1組 學 生 : 企碩2乙 胡湘萍 M 企碩2乙 藍元坤 M 企碩2乙 朱明聰 M

2 Agenda 1.1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定義 1.2 作業與供應鏈流程 1.3 產品與服務特性的差異 1.4 效率、效果與價值
1.1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定義 1.2 作業與供應鏈流程 1.3 產品與服務特性的差異 1.4 效率、效果與價值 1.5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史 1.6 永續發展策略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的定義 1.8 策略配適度 – 作業活動與策略的配合 1.9 作業策略架構 1.10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當前的議題 1.11 結論

3 本章學習重點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 作業效率與效果的意義。 作業與供應鏈流程的類型。 產品與服務性的差異。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領域的發展歷程。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的特性。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的競爭構面。 訂單贏家與訂單合格者的意義。 策略適配性之意義與重要性。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重要議題。

4 Opening Case Study_全球供應鏈
買車囉 回澳洲

5 1.1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定義_1/2 係指將公司資源轉換成顧客所需產品之製造、服務或醫療等流程。
作業的定義 : 係指將公司資源轉換成顧客所需產品之製造、服務或醫療等流程。 供應鏈的定義 : 係指將物料或資訊送入或輸出公司製造或服務流程的程序。

6 1.1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定義_2/2 設計、執行,以及改進製造與傳遞公司主要商品與服務的系統。 Key Point !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之定義 (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SCM): 設計、執行,以及改進製造與傳遞公司主要商品與服務的系統。 Key Point ! 管理生產產品或服務的整體系統,該各項流程能有效運作。

7 1.2 作業與供應鏈的流程 規劃 採購 製造 配送 退貨 發展監控指標 售後服務 改善上、下游關係 物流流程 監督製造流程的運作
各流程間的協同運作能力,關係著供應鏈能否以合宜成本提供高品的產品與服務。 1.2 作業與供應鏈的流程 規劃 採購 製造 配送 退貨 發展監控指標 改善上、下游關係 監督製造流程的運作 物流流程 售後服務

8 1.3 產品與服務特性的差異 大型的服務網絡 服務是無形的流程。 服務流程中必須與顧客接觸。
服務一般具有因顧客或服務人員態度不同,而有所差別的異質性。 服務流程具有無法保存性。 過去25年 中國服務業勞動人口增加191% 德國服務業勞動人口增加44% 大型的服務網絡

9 1.4 效率、效果與價值 效率 效果 價值 以最低的成本執行作業。 做正確的事,為公司創造最高的價值。 組織如何透過卓越的管理達到高度價值。
企業流程攸關企業維持收入與降低成查,是決定企業長期生存的基石。 效率 以最低的成本執行作業。 效果 做正確的事,為公司創造最高的價值。 價值 組織如何透過卓越的管理達到高度價值。

10 1.5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史 Time line
TQM ISQ BPR 企業流程再造 Motor 6 Sigma SCM 供應鏈管理 1875 Taylor 科學管理 1970 1980 1990 2000 1875 1900~1930 Ford 裝配線生產 1924 Shewhart 管制圖概唸 製造策略典範 JIT TQC 精實製造 服務品質與生產力 CWQC ISO 9000 電子商務 服務科學

11 資料來源: 1011_cho1_team1 王安妮等報告
年代 原則 工具 觀念產生者或發想者 1970年代 大量的應用電腦 服務品質與生產力 排程、物料管理、MRP 大量生產導向的服務業 電腦製造商(IBM)、Orlicky和Wight(美國)是MRP的先驅 麥當勞 1980年代 製造策略典範 JIT、TQC和工廠自動化 同步生產 以製造為競爭武器 看板、防呆措施、CIM、FMS、CAD/CAM、機器人 瓶頸分析、OPT、限制理論 哈佛企研所教授 豐田汽車的大野耐一(日本)、戴明和朱蘭(美國)工程學門 Eliyahu M. Goldratt(以色列) 1990年代 TQM 企業流程再造 電子化企業 供應鏈管理 美國國家品質獎、ISO9000認證系列、品質機能展開、價值及同步工程、持續改善 革新模式 網際網路 SAP/R3。主從架構軟體 國家標準局、品質學會(美國)、國際標準組織(歐洲) Michael Hammer和顧問公司(美國) 美國政府、Netscape、Microsoft SAP(德國)、Oracle(美國) 2000年代 電子商務 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 亞馬遜書店、e-Bay、美國線上、雅虎 資料來源: 1011_cho1_team1 王安妮等報告

12 1.6 永續發展策略 (1/3 ) 永續性的觀念: 企業策略發展: 在滿足顧客需求的同時,亦顧及後代子孫的生存環境。 傳統上,著重在經濟面。
1.6 永續發展策略 (1/3 ) 永續性的觀念: 在滿足顧客需求的同時,亦顧及後代子孫的生存環境。 Ford 綠能計畫 企業策略發展: 傳統上,著重在經濟面。 現今,不僅關注經濟面的利益,亦應考量社會面與環境面對利害關係人的影響。 資料來源:汽車情報 Ford : 2012 Q4 19,554 輛電動車 。

13 1.6 永續發展策略 (2/ 3) Triple Bottom Line
1.6 永續發展策略 (2/ 3) Triple Bottom Line Graph:

14 1.6 永續發展策略 (3/3 ) 社會面: 攸關企業是否能造福所在地的勞工、社區或區域。
1.6 永續發展策略 (3/3 ) 社會面: 攸關企業是否能造福所在地的勞工、社區或區域。 星巴克: 以道德方式採購咖啡豆;尊重咖啡農,並改善社區生活品質。 經濟面: 不僅是個別企業的獲利,亦涵蓋提供社會永續發展的經濟利益。 環境面:企業對環境的影響,盡可能保護或至少不傷害環境。 星巴克: 與供應商研究改善紙杯材料,因而每年少砍了78,000棵樹。

15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定義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定義: 對企業資源的使用擬訂廣泛性的政策與計畫,以支持公司的整體策略。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定義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定義: 對企業資源的使用擬訂廣泛性的政策與計畫,以支持公司的整體策略。 發展/訂定策略(每年) 定義價值、使命與目標。 進行策略分析。 定義策略行動方案。 2. 轉化策略 (每季) 訂定/修正行動方案 訂定/修正預算。 訂定/修正績效指標與目標。 3. 作業與供應鏈規劃(每月) 發展銷售與作業計畫。 規劃產能。 評估預算。

16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競爭構面 成本或價格  更便宜 品質  更優質 交貨速度  更迅速 交貨可靠度  更準時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競爭構面 成本或價格  更便宜 品質  更優質 交貨速度  更迅速 交貨可靠度  更準時 因應需求變化  彈性產能 彈性與新產品上市的速度持續創新 其他產品相關準則 支持力

17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抉擇的概念 抉擇 : Ex. 管理者必須決定那些績效構面是企業成功的關鍵,以將資源集中投注於這些關鍵要素上。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抉擇的概念 抉擇 : 管理者必須決定那些績效構面是企業成功的關鍵,以將資源集中投注於這些關鍵要素上。 Ex. 年菜: 著重在產品交貨快速,但無法提供廣泛多樣的產品。 Resource Based View 雙全策略 (Straddling) : 企業維持現有的利基,同時又新增功能、服務及技術。大陸航空、7-11 提供高鐵、台鐵購票服務。

18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訂單贏家與訂單合格者 市場導向的關鍵競爭因素: 特點:
1.7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訂單贏家與訂單合格者 市場導向的關鍵競爭因素: 訂單贏家: 企業提供與其他競爭者差異化產品或服務的因素,可能是產品的成本、品質或可靠度等。 訂單合格者:過濾供應商的產品是否符合採購標準的審核準則。(合乎顧客可接受最低標準且考慮購買之商品或服務特性) 特點: 訂單贏家與訂單合格者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 企業產品須滿訂單合格者才能在市場生存。

19 1.8 策略配適度 – 作業活動與策略的配合 企業作業的所有活動間彼此相互關連,為提升活動的效率,公司必須在不影響現有顧客需求下,將活動的總成本降到最低。 IKEA以重視家具款式與價格的年輕消費者為目標,針對這些目標客群,該公司發展出一組有別於同業的行動方案。

20 1.9 作業策略架構 作業策略不能憑空設計,除了必須要與客戶垂直連結,也要水平整合其他的企業功能。
1.9 作業策略架構 作業策略不能憑空設計,除了必須要與客戶垂直連結,也要水平整合其他的企業功能。 組織導入新科技,固然令人振奮,但不一定能為企業產生顯著的核心能力。 公司處於全球化競爭激烈環境下,應要建立異於其他競爭對手之更有效的新產品開發系統。

21 1.10 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當前的議題 與外包廠商建立協同關係 全球供應、生產與配銷網路體系的最佳化 有效管理與顧客接觸的環節
提升高階管理者對作業管理重要性的認知 追求經濟發展並維持環境永續:永續性

22 1.11 結論 經本章說明,可瞭解作業與供應鏈管理的發展歷程,及其對企業獲得或維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且這些觀念可應用於各類型企業。
企業要維持競爭力,所有的作業活動皆需支援企業的整體策略。


Download ppt "生產與供應鏈管理 CH 01 作業與供應鏈策略 指導教授 : 盧淵源 博士 組 別 : 第1組 學 生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