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Αρμονία Παπάγος Modified 5年之前
1
中國航天科普的發展和前瞻 觀塘官立小學(秀明道) 小學校際專題研習報告分享會 組 別:第六組 組 員:張耀權、曾梓辰、許偉健、
全港小學生.關心祖國.齊顯愛國情(第四屆)比賽 小學校際專題研習報告分享會 觀塘官立小學(秀明道) 中國航天科普的發展和前瞻 組 別:第六組 組 員:張耀權、曾梓辰、許偉健、 郝天禧、廖運生、林子淳 完成日期:
2
目錄 目錄-----------------------------------------P.1
3
引言 隨着航天科技愈來愈進步,我們對航天的發展和前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外,我們曾參加了吳典連教授的講座,所以我們便毅然以《中國航天科普的發展和前瞻》為題,藉着此簡報和大家回顧中國航天科技發展的歷程和對未來的憧憬。 2
4
航天科技趨勢簡介表 日期 事件 前瞻 1956年 成立了第一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由錢學森擔任院長。 1960年 11月5日
上午9時第一枚仿製的火箭「東風一號」發射成功。 1964年 6月29日 「東風二號」連續三發都取得了成功。 7月19日 中國第一枚載白老鼠的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 1968年 4月1日 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訓練航天員和進行載人航天醫學工程的研究。 3
5
航天科技趨勢簡介表 日期 事件 前瞻 1970年 4月24日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 酒泉發射成功,成為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
射衛星的國家。中國從此進入航天新時代。 1975年 11月26日 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 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1979年 第一艘航天測量船「遠望1號」建成了,並投入使用,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遠洋航天測量船的國家。 1990年 7月16日 第一顆綑綁式火箭「長征2號」首次在西昌發射成功,其低軌道運載能力達9.2噸,為發射載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礎。 1999年 11月20日 中國第一艘「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射成功,並能順利返回地球。 4
6
航天科技趨勢簡介表 日期 事件 前瞻 2001年 1月10日 「神舟二號」無人飛船成功升空及返回地球。 2002年 3月25日
「神舟三號」載着假人升空,並於四月一日順利返回地球,這是中國第一艘完全處於載人狀態的無人飛船。 12月29日 「神舟四號」成功發射及返回地球。 2003年 10月15日 上午九時,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中國第一艘載人太空船「神舟五號」,把太空人楊利偉送上太空。「神舟五號」在太空飛行21小時,環繞地球飛行14圈後,於翌日清晨返回地球。使中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把人送入太空的國家。 5
7
航天科技趨勢簡介表 日期 事件 前瞻 2005年 10月12日 中國第二艘載人太空船「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載着兩名太空人費俊龍、聶海勝,圍繞地球77個圈,並進行百多項太空實驗及在太空逗留72小時。 2007年 10月24日 「嫦娥一號」衛星順利升空,並環繞地球飛行7天。 10月31日 「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始奔月旅程。 11月5日 「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繞月。 11月7日 「嫦娥一號」衛星開始進入環月工作軌道,展開為期兩年的探月工程。 2010年 10月1日 「嫦娥二號」衛星由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6
8
「嫦娥一號」衛星搭載了三十首中國的歌曲上月球,而「我的中國心」是唯一的一首歌曲由香港人黃霑先生填詞的,身為香港人的我們也感到驕傲。
嫦娥一號衛星模型圖 7
9
嫦娥二號 「嫦娥二號」是中國第二顆繞月人造衛星。它是建基於探月工程一期的嫦娥一號備份星進行技術改進,作為第二期的先導星。嫦娥二號主要是用作試驗、驗證部分新技術和新設備,降低往後工程的風險,同時深化月球科學探測。 8
10
根據《大公報》(16-9-2009)發佈消息:「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預計將在2013年建成。」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2011年將會發射中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上火星。 9
11
中國航天科技的前瞻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經完 成總裝,將於2011年發射。 天宮一號模型圖 10
12
「嫦娥三號」是嫦娥工程中 第三枚人造探月衛星,預 計2012年左右登陸月球, 展開月球表面地形地貌和 地質構造、礦物組成等探 測任務。 11
13
中國航天科技的前瞻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 號」將於2014年首飛。 「長征五號」是一種無毒無污 染的高性能火箭 長征五號模型圖 12
14
中國航天科技的前瞻 根據國家航天局副局長羅格的介紹, 整個載人登月的三步分別爲,第一 步「探」,包括「繞、落、回」小
三步;第二步則爲「登」,即實現 人登上月球再回來;第三步為「駐」 ,就是要在月球上停留一段時間, 居住小憩。 13
15
中國為了逐步實現登月球「探、登、 駐」三大目標努力,根據文匯報 (21-10-2007)發報繞月探測工程約 將於2016年完成,屆時中國探月
技術已成熟,再經過五年左右的 時間繼續發展載人航天技術,大 約在2022年時,中國人很可能首 次登上月球。 14
16
太空月餅 航天農作物 15
17
總結 中國從60年代在仿製「東方一號」開始,便響起航天事業的前奏。半世紀的努力,由無人飛船到載人升空,見證了中國航天科研人員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們相信未來的日子,登上月球旅行不是夢想啊! 我們除了希望透過這個專題研習,讓大家了解祖國在航天科技的輝煌成就,更希望透過航天人員努力不懈、永不言敗的精神,勉勵大家無論遇到甚麼困難,只要不放棄,夢境便可以成真。 16
18
組員分工表 項目 組員 上網 搜集 資料 封面 設計 歸納及 整理 製作 電子 簡報 滙報 張耀權 曾梓辰 許偉健 郝天禧 廖運生
林子淳 17 18
19
張耀權 在此謹祝我國的航空科技事業蒸蒸日上。
我很開心能夠和熱愛航天科技的同學一起做這份專題報告,從搜集到歸納資料,過程中我們雖然有不同的意見,但我們學習彼此包容,互相欣賞,我們是從多次爭拗中學會合作,學會聆聽。 在此謹祝我國的航空科技事業蒸蒸日上。 18
20
曾梓辰 我們群策群力完成專題報告,真是比獨個兒完成來得快樂和有意義。我明白與人合作的首要條件是放下自我,才能專心聆聽和接納組員的意見,集思廣益才能把專題報告做到最好。 19
21
完成專題報告,對我來說真是一項自我挑戰的功課。在組員的包容和鼓勵下,我學會與人溝通,學會接納組員的意見和適切表達自己的看法。
許偉健 平日不愛說話的我,要和同學一起 完成專題報告,對我來說真是一項自我挑戰的功課。在組員的包容和鼓勵下,我學會與人溝通,學會接納組員的意見和適切表達自己的看法。 我對航天知識和個人成長都獲益匪淺。 20
22
郝天禧 完成這份專題報告後,我對中國航天科技有深入的了解,更提高了我對航天科技的興趣,令我獲益良多。
身為中國人的我,怎可以怠惰呢!我要積極投入學習,說不定我會成為明日太空人呢! 21
23
廖運生 經過這一次合作學習,我從組員身上學會接納他人的意見,大家朝着同一個目標,齊心把研習做好,內心的滿足感非三言兩語可以詳盡。
雖然在過程中,大家有意見分歧,只要從正面去思考,問題總是在和諧的氣氛下解決,並能建立深厚的友誼。 22
24
林子淳 我能夠參加這次專題研習,覺得很開心,我對中國航天科技認識了不少。
我明白到「成功非僥倖」,中國航天科技有這麼高成就,叫我怎不能不下定決心,好好充實自己,做不到太空人,總要做一個有毅力的中國人。 23
25
個人增值對照表 組員 增值項 張耀權 曾梓辰 許偉健 郝天禧 廖運生 林子淳 前 後 對航天科技 的認識
合作能力 批判思維的 能力 24
26
1. 文匯網: http://www.wenweipo.com 2. 航天科學與科技網上學習資源 3. 香港商報網 4. 百度百科網
3. 香港商報網 4. 百度百科網 5. 中國評論新聞網 6. 亞視新聞 25
27
郭筱儀校長 何潔文主任 柯婷婷老師 鄭逸輝老師 黄江南哥哥 楊逸哥哥 香港教育學院校友會 公民教育委員會 26
28
花絮點滴 27
29
張耀權 許偉健 郝天禧 曾梓辰 廖運生 林子淳 28
30
報告內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像等之版權,除特別指明外,均為所有或已獲得版權持有者授權使用。由於本報告涉及大量資料,在製作過程中難免出現疏漏,如在資料所有權方面存有任何疑問,敬請與本學校聯繫。
除特別指明外,任何人士不得未經版權持有人的書面同意,以任何方式抄襲、更改、複印、出版、上載、傳送及發放研究院網站內的資訊及材料。否則,本校將向違反者採取法律行動。用戶如發現其他人或組織涉及侵犯研究院版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絡。 地址: 秀茂坪秀明道130號 電話: 傳真: 電郵: 29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