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1.1.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厦大附中 俞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1.1.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厦大附中 俞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1.1.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厦大附中 俞佳

2 X N A = Z + N 一、原子的结构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 质子 原子核 A Z 中子 核外电子
质量数(近似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 A = Z + N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 想一想: 1、同种元素的原子一定完全相同吗?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之间的互称。 三者互为同位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之间的互称。 三者互为同位素 2、原子的结构是如何发现的?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 1H 1 3H 2H 科学家和古希腊哲学家在认识原子方法上有 什么区别吗?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结构的?

4 原 子 结 构 模 型 的 演 变 道尔顿模型(1803) “实心球体” 汤姆生模型(1904) “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
卢瑟福模型(1911) 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波尔模型(1913) 原子轨道模型 现代原子模型 电子云模型

5 能量最低原则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电子按能量高低在核外分层排布。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1 2 3 4 5 6 7 K L M
N O P Q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核外电子排布时,按能量由低到高排布,先排满内层,再依次排向外层。 能量最低原则

6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 2 8 18 32 ? ?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O P 最外层电子数
He 10 Ne 8 18 Ar 36 Kr 54 Xe 86 Rn 32 各层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7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阅读课本]P3表1-1,思考:K、L、M、N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多少?与电子层数n之间有何关系? 电子层数n …… 电子层 K L M N …… 电子层上最多 容纳的电子数 2 8 18 32 … 2×12 2× × ×42 …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8 原子结构示意图 Ca K

9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8 (3)、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个, 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 个电子。 2 18 (4)、次外层电子数目最多不超过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个。 32

10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 能量最低原则:电子在核外排布时,总是尽量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布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L层,依次类推
⑵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n为电子层序数)个电子 ⑶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⑷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为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能超过32个 注意:以上几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的理解,必须同时满足各项要求。 最低、最多、两不超

11 思考:分析下图三个不同区域中,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元素的性质有何关系?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12 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 元素性质 <4 >4 =4 8(He为2 ) 一般易失去电子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一般易得到电子 难得难失 相对较为稳定 稳定结构 稳定(惰性)

13 元素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金属,容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容易得到电子 (最高正化合价 = 失去的电子数目 = 最外层电子数目)
(︳最低负化合价︱= 得到电子数目 = 8-最外层电子数目)

14 1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 2、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 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
+19 2 8 9 +3 3 +20 2 8 2 +10 2 8 1 2、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 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 A B C.16 D.17 A

15 习 题 巩 固 3.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1/2;___________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_____ (3)C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4;________

16 D 4、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预测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 ) A 2、8、18、32、58
4、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预测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 ) A 2、8、18、32、58 B 2、8、18、32、32、8 C 2、8、18、32、50、18、8 D 2、8、18、32、32、18、8 D

17 6、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a的数值为 ( )
A.b+n B.b+n-2 C.b-n-2 D.b-n+2 A

18 【作业】 练习册

19 电子云模型 核外电子的运动: 永无休止、 高速无规则的运动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一团带负电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电子云”。 核外电子的运动: 永无休止、 高速无规则的运动

20 练习 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20,其中X、Z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由此可推知(填元素符号): V是____,W是____,X是_____, Y是____,Z是_____

21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Thank You !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Download ppt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1.1.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厦大附中 俞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