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明清易代 “盛世”的文治武功 经济文化的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明清易代 “盛世”的文治武功 经济文化的发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明清易代 “盛世”的文治武功 经济文化的发展
1840年以前的清朝 明清易代 “盛世”的文治武功 经济文化的发展

2 明清易代:1644,转折关头 关外,1616,满清的崛起 北京,1627,崇祯上台,继续腐败 华北,1627-农民起义如火如荼 努尔哈赤

3 努尔哈赤在女真原始狩猎组织“牛录”的基础上,建立了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
八旗甲衣 努尔哈赤在女真原始狩猎组织“牛录”的基础上,建立了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

4 Map of China during the early 15th Century
满清 蒙古

5 山海关 满清 京师

6 沈阳故宫,大政殿 皇太极 ( )

7 崇祯(1611-1627-1644) 李自成 ( )

8 1644年清王朝的实际掌舵人 多尔衮( ) 孝庄文皇后( )

9 山海关 满清 京师

10 陈圆圆,清人绘 吴三桂 ( ) 和他的“宁远铁骑”

11 清朝入主中原中国 1644年,入关 1645年,清军攻克南京。南明弘光政权覆灭。 1662年,南明永历政权覆灭。
多铎入南京图 清朝入主中原中国 1644年,入关 1645年,清军攻克南京。南明弘光政权覆灭。 1662年,南明永历政权覆灭。 1664年,清朝统治完全确立。

12 Map of China during the early 15th Century
The Ming Empire Mongols

13 → → ↓ ← ← ↓ → → ↓ ← ← 太祖 天命 太宗 天聪 世祖 顺治 高宗 乾隆 世宗 雍正 圣祖 康熙 仁宗 嘉庆 宣宗 道光
太祖 天命 1616-1626 太宗 天聪 1626-1643 世祖 顺治 1643-1661 高宗 乾隆 1735-1795 世宗 雍正 1722-1735 圣祖 康熙 1661-1722 仁宗 嘉庆 1796-1820 宣宗 道光 1820-1850 文宗 咸丰 1850-1861 溥仪 宣统 1908-1911 德宗 光绪 1875-1908 穆宗 同治 1861-1874 满清世系

14 二 “盛世”的文治武功 巩固统一大业 君主集权的加强

15 2.1 巩固统一大业 1680年,平三藩,定西南: 云贵两广,吴三桂 1683年,收复台湾:1642年,荷兰;1661年,残明郑氏
1680年,平三藩,定西南: 云贵两广,吴三桂 1683年,收复台湾:1642年,荷兰;1661年,残明郑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清政府设置了巡台御史,此图描绘的是雍正年间巡台御史巡视台湾的情景。

16 中俄《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 《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

17 平准噶尔叛乱,统一回疆 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驱准保藏”。 雍正初年,平罗卜藏丹津在青海的叛乱。 乾隆二十二年(1757),彻底平定准噶尔,设置伊犁将军。

18 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19 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驻藏大臣 金瓶掣签 “遇有大活佛转世之时,先行呈报所选灵童数人姓名、生年月日,用满、汉、藏三种语言缮写于牙签之上,放入金瓶中,供奉在释迦牟尼佛像前,先期传唤喇嘛齐集大昭寺,讼经七日。届时,由驻藏大臣亲临大昭寺,焚香顶礼,从瓶内掣签。掣得者,即为转世活佛,申报朝廷请封。”

20 2.2君主集权的发展 1、尊君卑臣 、军机处 2、秘密立储 、内务府 3、奏折制度 、督抚制度

21 尊君卑臣 明大臣四拜或五拜,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 明大臣可以侍坐,清大臣则奏对无不跪。 明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
清大臣对皇帝奏摺,皆自称“奴才”。

22 秘密立储 清世宗 康熙后期,诸皇子争储。 雍正即位后,宣布了秘密立储的决定。
“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加审慎,此事虽不可举行,然不得不预为之计。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 雍正皇帝 胤禛

23 乾清宫

24 秘密立储 乾隆三十八年(1773),将秘密立储制制度化。
秘密立储的制度,摆脱了“嫡长”观念的束缚,排除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由皇帝全权决定皇位继承人,是皇权强化的表现。

25 奏折制度 清圣祖 康熙中叶,康熙皇帝允许一些亲信官员用奏折报告机密事件,派遣专人投送京师,不经过通政使司、内阁,直达皇帝。皇帝的批示,用硃笔写于奏折上面,发还执行。 康熙皇帝 玄烨

26 雍正以后,奏折应用的范围扩大,许多官员都获得了使用奏折的权力。奏折逐渐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官文书。
奏折具有密、速、详的特点。通过奏折制度,清代皇帝不仅能够多渠道地了解下情,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也大为强化。 康熙硃批江宁织造曹寅奏折→

27 军机处 内阁权力的削弱: 清沿明制,仍以内阁作为政府中枢机构,但实际上内阁权力远不及明代,且权力越来越低。
清初,在内阁之外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皆由满洲亲贵构成,称“国议”,凡军国机要重务,均不经内阁票拟,而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策划,皇帝裁决。 康熙时设南书房,一切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撰拟,内阁之权更分。 雍正年间,普遍推行奏折制度,机要之务,皆由奏折直达皇帝,内阁权力大为削弱。

28 君主集权的发展 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
雍正七年(1729),对西北蒙古用兵,军报频繁,在雍正寝宫养心殿附近的隆宗门内设立了“军需房”,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更名“军机处”。 雍正有意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权力,是军机处的设置背景。

29 君主集权的发展 军机处 隆宗门

30 军机处 军务缓和以后,军机处并未裁撤,反而职权范围渐广,“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军机处的具体职掌主要是:撰拟谕旨和处理奏折;议大政,议后提出处理意见,奏报皇帝裁夺;审理大狱,参与重大案件审拟;参与对重要官员的任免和考核;随侍皇帝出巡,奉旨出京查办事件等。权力所及,均系朝廷军政大事。

31 军机处 军机处任职者无定员,最多时6、7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设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大臣须每天值班,等候皇帝随时召见。当天必须处理完毕每天由下面送达的奏章,以保证军机处处理政务的效率。

32 军机处 在拟旨过程中,军机处完全按照皇帝的旨意,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始终是临时机构,也没有专职,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军机处是清代君主集权的最佳工具。 军机垫及御用文房四宝

33 内务府 清代设立内务府,掌管皇帝家务,以大臣统领,革除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收宦官之权归入内务府,根绝了历史上的宦官之祸。 太监略有放纵,
许内务府先拿 后奏

34 以后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属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凌迟处死。
交泰殿 交泰殿铁牌: 以后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属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凌迟处死。

35 督抚制度 清内地政区分为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省或三省设总督一名。总督偏重军事,而巡抚偏重民政。督、抚权力相对集中,地方事权统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清朝的总督、巡抚虽然位高权重,但并未构成地方权力中心、造成地方尾大不掉的局面。

36 发展生产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十分注意发展生产。康熙年间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措施。至康、雍之际,全国垦田数字已超过明朝后期水平。雍、乾两朝,随着边疆和山区的开发,垦田数字继续上升。 乾隆末年,人口突破三亿。 开荒执照→

37 焦秉贞 《耕织图》

38 发展生产 康熙、乾隆时期,重视兴修水利,特别致力于对黄河的治理。使得黄河水流渐趋稳定。这对于安定人民的生活、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
清黄河筑堤图

39 文化建设 《古今图书集成》:编纂于康熙后期至雍正初期,10000卷,是现存篇幅最大的古代类书。
《四库全书》:编纂于乾隆后期,是对传世古籍的一次总清理。结集了上古至乾隆时期的主要古籍,总数近80000卷。

40 《古今图书集成》

41 文渊阁


Download ppt "明清易代 “盛世”的文治武功 经济文化的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