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五篇 總體經濟政策辯論 第十五章 穩定政策
2
有些經濟學家,如威廉.麥奇斯尼.馬丁(William McChesney Martin),認為經濟體系本身是不穩定的。
他們認為經濟體系經常遭受到對總需求和總供給的衝擊。除非政策制定者利用貨幣和財政政策來穩定經濟,這些衝擊將導致產出、失業和通貨膨脹等不必要且沒有效率的波動。 其他經濟家,如彌爾頓.傅利德曼,則認為經濟體系天生是穩定的。他們認為經濟政策不應該嘗試「微調」經濟體系。
3
第十五章 穩定政策 15-1 政策應該主動或被動? 15-2 政策應以法則或權衡實行?
4
Question 1 政策應該要主動還是被動? ?
5
15-1 政策應該主動或被動? 對許多經濟學家而言,總需求與總供給模型說明對經濟體系的衝擊如何引起經濟衰退。
它也說明面對這些衝擊時,貨幣與財政政策如何能夠避免(至少能夠減輕)不景氣的發生。
6
15-1 政策應該主動或被動? 其他經濟學家批評政府企圖穩定經濟的作法。這些批評者認為政府對總體經濟政策應該採取不干涉的觀點。以下是他們的一些論點:
7
15-1 政策應該主動或被動? 1. 政策執行與效果的時間落後 時間落後 經濟學家將實施穩定政策有關的時間落後分成兩類:
從經濟體系發生衝擊到政府面對衝擊採取政策行動的時間。這種落後的發生是因為決策者首先需要一段時間確認衝擊已經發生,然後再採取適當的政策施行。 一項政策從實行到對經濟體系造成影響的時間。這種落後的產生是因為政策無法立即影響支出、所得和就業。 內在時間落後 (inside lag) 時間落後 外在時間落後 (outside lag)
8
15-1 政策應該主動或被動? 內在時間落後 是使用財政政策來穩定經濟時的核心問題
內在時間落後 是使用財政政策來穩定經濟時的核心問題 緩慢且繁瑣的立法過程經常導致遲延,這使財政政策成為穩定經濟的一個不精確工具。 一般認為貨幣政策改變後,從執行到影響經濟活動大約是六個月的時間。 外在時間落後 是使用貨幣政策來穩定經濟時的核心問題
9
15-1 政策應該主動或被動? 有些政策,稱為自動穩定因子(automatic stabilizers),是設計為縮短穩定政策形成的時間落後。 自動穩定因子是指在需要刺激或抑制經濟時,卻又不用任何蓄意政策改變的那些政策。 例如,所得稅制在經濟陷入不景氣時,可以自動減少稅收,且不需要改變任何稅法,因為個人和公司在所得減少時,必須負擔的稅額也會減少。
10
15-1 政策應該主動或被動? 2. 困難的經濟預測工作 以我們目前對經濟體系的認識,經濟發展通常是無法預測的。
2007年11月專業預測者調查(Survey of Professional Forecasters)預測經濟溫和地下跌:美國失業率預期從2007年第四季的4.7%上升至2008年第四季的5.0%,在2008年5月的問卷調查,預測者在該年年底提高其對失業率的預測,但只有到5.5%。實際上,失業率在2008年最後一季是6.9%。
11
15-1 政策應該主動或被動? 預測1982年的經濟衰退 失 業 率
12
15-1 政策應該主動或被動? 無知、預期與盧卡斯批判
盧卡斯強調經濟學家應該更注意有關人們如何對未來形成預期的重要性。因為預期影響各式各樣的經濟行為。 盧卡斯認為傳統的政策評估方法並未適度地將政策對預期的衝擊納入考慮。這種對傳統政策評估的批評稱為盧卡斯批判(Lucas critique)。
13
15-1 政策應該主動或被動? 盧卡斯批判留給我們兩項功課: 經濟學家在評估不同政策時,必須考慮如何影響預期和行為。
01 02 政策評估是困難的,所以經濟學家在從事這種任務時,應該表現必要的謙卑。
14
Question 2 經濟政策應以法則還是權衡實行? ?
15
15-2 政策應以法則或權衡實行? 經濟學家之間辯應的第二個主題是經濟政策應該是以遵循法則或權衡方式來實行。
如果決策者事先宣佈政策會如何因應不同情況,且承諾會遵循事前的宣告,則政策是依循法則來執行。 若決策者針對發生的事件自由裁量,並選定當時最恰當的政策,則政策是以權衡方式執行。
16
15-2 政策應以法則或權衡實行? 貨幣成長 = 3% + (失業率 - 6%) 一個主動的政策法則可以設定成:
在這個法則下,若失業率為6%,貨幣供給以3%成長,但失業率每超過6%的一個百分點,貨幣成長會額外增加1個百分點。 這個法則是希望遭遇不景氣時,能以提高貨幣成長的方式來穩定經濟。
17
15-2 政策應以法則或權衡實行? 決策者與政治過程的不信任
經濟政策無能的原因有好幾個。有些經濟學家認為政治過程反覆無常,或許是因為它反映出特定利益團體的權力移轉。 經濟政策的投機性是發生在決策者的目標與社會大眾福祉相牴觸時。
18
15-2 政策應以法則或權衡實行? 權衡政策的時間不一致性
有一種情況使法則優於權衡,即政策時間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的問題。 某些情況下,政策制定者希望事先宣佈他們即將採行的政策,以便影響民間單位決策者的預期。但稍後,在私人決策者依據預期付諸行動後,政府決策者似乎想違背當時的承諾。 知道政府決策者可能隨時間經過出現不一致的情形,私人決策者會不再信任政策宣佈。在此情況下,為了讓政策的宣佈值得人民信賴,政府決策會採用固定法則。
19
15-2 政策應以法則或權衡實行? 時間不一致性也發生在許多環境下 為鼓勵投資,政府宣佈將不對資本課稅。
為鼓勵研究,政府宣佈將給予發明新藥的公司短暫的獨占權力。 為鼓勵孩子有良好的行為,父母宣示只要他犯規時一定給予處罰。 為鼓勵用功讀書,老師宣佈這門課會期末考。
20
主張聯邦準備讓貨幣供給以穩定的比率成長。
15-2 政策應以法則或權衡實行? 貨幣政策法則 主張聯邦準備讓貨幣供給以穩定的比率成長。 貨幣學派(monetarists) 大多數經濟學家相信它不是最佳的政策法則。只有在貨幣流通速度穩定時,貨幣供給的穩定成長才能夠穩定總需求。
21
聯邦準備宣佈名目國內生產毛額的計畫路徑。
15-2 政策應以法則或權衡實行? 聯邦準備宣佈名目國內生產毛額的計畫路徑。 釘住名目國內生產毛額 若名目國內生產毛額超過目標,聯邦準備減少貨幣供給來降低總需求。 大多數經濟學家相信它會比貨幣學派政策法則對產出與物價有更高的穩定性。
22
釘住通貨膨脹 (inflation targeting)
15-2 政策應以法則或權衡實行? 聯邦準備宣佈通貨膨脹率的目標比率。 釘住通貨膨脹 (inflation targeting) 當實際通貨膨脹偏離目標時,就會調整貨幣供給。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