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國文學科 新高中課程選修單元 作家追踪--蘇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國文學科 新高中課程選修單元 作家追踪--蘇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國文學科 新高中課程選修單元 作家追踪--蘇軾
參考資料九:單元設計事例說明 中國文學科 新高中課程選修單元 作家追踪--蘇軾 單元設計示例說明

2 單元設計與整體規劃 一 . 小學階段:   開始加強中國文學元素   誦讀文學作品,感受韻律、意象之   美,培養審美情趣           

3 二 . 初中階段: 廣泛閱讀、享受文學閱讀的樂趣 1 . 《中學中國語文參考書籍目錄》 趙昌平《中國詩歌寶庫:宋詩 選》
  廣泛閱讀、享受文學閱讀的樂趣    1 . 《中學中國語文參考書籍目錄》       趙昌平《中國詩歌寶庫:宋詩       選》       楊曉榕《中國詩歌寶庫:唐宋詞

4     莊澤義《宋詞》        《宋詞選》     譚蔚 《唐宋詞百首淺釋》     蔡志忠《漫畫宋詞》

5  2 . 《中學中國語文學習參考篇章》     部份選為本單元設計示例的選用     學習材料 ( P.2 )      初中《中國語文學習參考篇章      目錄》       《題西林壁》       《念奴嬌》(赤壁懷古)   

6   三 . 高中階段 :      《中國語文學習參考篇章目錄》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        茫)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        聲)       《超然臺記》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7 四 . 何時開設本單元  1 . 先必修,後選修    平衡開設(必修配合選修)

8 2 . 本單元設計示例建基於完成必修部份    學生已學習古體詩與近體詩、    詞與曲、賦、唐宋散文及指定作品    《前赤壁賦》   (學習單元架構示例)

9 必修部分 學習單元架構示例 組織重心 學習單元 韻 文 1 《詩經》與《楚辭》 2 古體詩與近體詩 3 詞與曲 4 新詩(示例見頁5-12)
韻 文 1 《詩經》與《楚辭》 2 古體詩與近體詩 3 詞與曲 4 新詩(示例見頁5-12) 5 賦 散 文 6 先秦散文 7 漢魏六朝散文 8 唐宋散文(示例見頁13-24) 9 明清散文 10現當代散文 小 說 11古今小說 戲 劇 12古典戲曲與現當代戲劇

10  示例設計舉隅:   P . 5    1 . 因應學生曾閱讀的蘇軾作    品...      配合學生在必修部分指定作品     《前赤壁賦》的研習...    3 . 着學生就個人喜愛的蘇軾作      品,查閱...

11 校本設計及剪裁 一 . 本選修單元並非要學生研習追踪對象 的所有作品 二 . 示例中列舉的作品、教學活動和評估
  的所有作品 二 . 示例中列舉的作品、教學活動和評估   方法等是用作舉例,並讓使用者參考 和選擇,不代表要全盤套用

12 三 . 宜因應學生的興趣、能力和程度作校   本調適和設計

13 示例設計舉隅:  1 . 由淺入深    P . 6     4 . 先朗讀,後討論篇幅較短的作品     《自題金山畫像》  2 . 選取具代表性的作品作分析和比較    P . 7     2 . 三首有關妻妾之情的作品《江      城子》、《蝶戀花》及《西江      月》並讀,比較表達手法

14  3 . 因應學生能力及程度調整教學內容    P . 10     3 . 朗讀蘇軾、王維和李白有關      送別的作品,再作不同層次      的討論       蘇軾作品的格調與唐詩有       沒有不同?       較喜歡哪一首?

15  4 . 就學生的學習進度於不同階段鞏固 和深化學習內容    P . 10     4 . 自讀《琴詩》和再讀《題西       林壁》,體會箇中的理趣    P . 15     2 . 於總結部份重讀《自題金山       畫像》,談個人看法

16 四.示例中的延伸部份是給予額外的補充   和選擇,配合學生不同程度的能力和   需要

17 示例設計舉隅:   P . 6   8 . 閱讀《名二子說》及《東坡先生     墓誌銘》,了解蘇軾父母對其影     響  P . 8   5 . 探討和考查蘇軾與王安石的關係     和交往,深入認識追踪對象

18  P . 13   5 . 學習「記」體散文後延伸閱讀不     同類型的散文作品     說理《日喻》     詠物《黠鼠賦》

19 切入點與教學取向 一 . 可由追踪對象的名句、名篇和名作引入, 以篇帶篇 二 . 可以時間分期為脈絡 如本示例先讓學生認識蘇軾的生平、時代
   如本示例先讓學生認識蘇軾的生平、時代 和作品分期      P . 3 學習內容簡介     P . 5      2 . 閱讀有關蘇軾的傳記和年譜等資        料,概略了解作家生平

20 三 . 以追踪對象的作品類別為脈絡    P . 3 教學內容簡介      賞析詩、詞、散文作品,認        識不同風格 四 . 以思想和感情切入,探討有關作品及   文學成就      情感世界      人生哲學

21 五 . 在設計中配合不同教學取向    直接傳授式/探究式/共同建構式     P . 8      5 . 學生就蘇軾與王安石二人的        關係加以探討和考查

22 教學活動與評估方式多樣化 一 . 各類教學活動靈活運用 P . 10 5 . 閱讀論者對追踪對象的不同 意見,根據研習心得,作 堂上辯論
    閱讀論者對追踪對象的不同      意見,根據研習心得,作      堂上辯論    P . 11     1 . 播放歌曲,引發學習興趣

23    P . 11     7 . 舉辦座談會,鼓勵蒐集 資料,交流和討論個人 意見和心得

24 二 . 自讀、講讀和導讀靈活配合    P . 13     講讀《石鐘山記》     導讀《喜雨亭記》,引導分析     自讀《方山子傳》,撰寫閱讀劄     記

25 三 . 評估方式多樣化    P . 4     不同類型的進展性評估和總結性     評估,促進學習,蒐集學生學習     表現,給予回饋,調整教學策     略,提高學習效能

26 學習目標 一 . 追踪作家是過程,讓學生有機會認識 作家、欣賞作品、樂於閱讀,達到提 升賞析和評論文學作品的能力
  作家、欣賞作品、樂於閱讀,達到提   升賞析和評論文學作品的能力    P . 1 學習目標、學習重點、 學習成果

27    P . 8     4 . 導讀作品,引導理解,比較       表現手法     P . 12     5 . 閱讀張綖和俞彥的說法,就       自選及曾研讀的作品,評價       二人之見

28    P . 15     4 . 總結性評估       專題研習               選取作品,撰寫序文        衡量理解、賞析和評論        作品的能力

29 參考網址分享 一 . www.guoxue.com 國學網絡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都師範大學電子文獻研究所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都師範大學電子文獻研究所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合辦     蘇軾研究      重要著作 蘇東坡傳      研究論文 蘇東坡文集      研究學者

30 二 . webgis.sinica.edu.tw/bsgis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GIS小組   與元智大學合作研究    蘇軾行徑路線圖   與元智大學中文系合作研究    宋代文學時空資訊系統     蘇軾文學地圖     蘇軾文學時空系年     宋人地理資訊系統     可按地點連結文學作品

31 三 . CCTV 10   百家講壇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副教授 康震 主講     少年成名/初出茅廬/大難臨頭     瀟灑東坡/東山再起/知難而退     天倫之樂/手足之情


Download ppt "中國文學科 新高中課程選修單元 作家追踪--蘇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