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武安一中 冀立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武安一中 冀立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武安一中 冀立强

2 选择题部分

3 选择题部分 7.6% 29.4% 57.1% 5.7% ◇学生对“含碳化合物”的印象就是有机物导致C的判定错误,而因“空气”是否分散系不太清楚错选了B

4 选择题部分 5.2% 6.7% 57.6% 35.8% ◇学生对“核素”的概念不清楚,以为就是“元素”或类似的一个定义而导致超过半数学生选择C。

5 选择题部分 42% 18% 13% 27% ◇A项中的“常温常压”让学生一下子否定了它,
而D选项中的“三氯甲烷”学生没有看清或是认为它应该和“气态的一氯甲烷”相似而选择了D。 此题说明学生对于何时必须是“标准状况”,而标准状况下谁是气体,谁不是气体不太清楚。

6 选择题部分 9.5% 21.7% 13.1% 55.3% ◇部分学生纠结于因B选项中的ClO-和SO32-在碱性溶液中是否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一部分学生冒险选了B

7 选择题部分 52.9% 3.3% 28.2% 15.3% ◇A选项中,学生总以为溴能溶于水就不能用水封,今年高考就考到了,而且正答率也很低,所以应该让学生看一下用水封的液溴瓶增加学生印象。 ◇C项说明学生对物质的颜色的表现状态还不是很清楚。

8 选择题部分 16.8% 24.5% 50.5% 7.8% ◇学生错选了B是因为他们对这个反应的△H是正值还是负值,也就是此反应的热效应不清楚,不会用反推法来判定。 ◇C选项中学生知道其酸碱性决定于此酸的相对强弱,不知道Ka(HA)就可以表示酸的相对强弱,还是对Ka所代表的意义不清楚。

9 选择题部分 20.6% 20.7% 46.3% 12.1% ◇学生错选了A是因为他们对“溶液酸碱性和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之间需要分电离和水解两种情况考虑”的知识点还不是特别清楚 ◇学生错选了B是因为他们对“碳酸根水解不会增加负电荷浓度,但会增加阴离子浓度”这个知识点不太理解。

10 选择题部分 33.1% 40.0% 18.1% 8.3% ◇很多学生不选A是因为他们对酸碱滴定过程中为什么有pH突变不理解
◇学生错选了B是因为他们用△H大小比较取衡量能量的变化

11 非选择题部分

12 非选择题部分---15题 ◇本题是一道无机实验题,该题对学生来说难度偏大。
15.(1)青铜器出土后防止青铜器继续锈蚀的关键是 (2)利用上述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时,对判断A装置中反应是否完全进行带来了困难,为解决此问题,要对B装置进行改装。B应改为内装有 (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判断反应完全的现象为 。用经改装的装置,某同学进行正确操作,最终得到的测定结果仍有误差,原因是 (回答一点即可)。 (3)在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的前提下,重做X1的热分解实验,测得装置B和C中质量增重之比△m(B):△m(C)=9:11, (填“能”或“否”)求出X1的化学式,若能求出X1的化学式,则化学式为 (或不能求出X1的化学式,此空不填)。 (4)若测得X2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5%(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则X2的化学式为 。 X2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本题是一道无机实验题,该题对学生来说难度偏大。 ◇该题满分为10分,但是学生的平均得分仅为2.01,全市得满分的人数仅有14人,大部分的得分集中在2分,1分和0分。

13 非选择题部分---15题 (1)青铜器出土后防止青铜器继续锈蚀的关键是
本空答案为隔绝氧气和水,只要答出一个点就给分。所以本空是学生的主要得分点 ◇学生很多答“涂一层油漆”或“将铜锈清除再包一层塑料膜”…… 有的只答“氧气和水”,不写隔绝 ◇学生的错别字太多,隔绝的“隔”,干燥的“燥”, ◇学生有的答要隔绝“氯气”

14 非选择题部分---15题 (2)利用上述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时,对判断A装置中反应是否完全进行带来了困难,为解决此问题,要对B装置进行改装。B应改为内装有 (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判断反应完全的现象为 。用经改装的装置,某同学进行正确操作,最终得到的测定结果仍有误差,原因是 (回答一点即可) 浓硫酸 洗气瓶中不再有气泡冒出 实验前装置内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干扰了实验或 反应结束后装置内的气体没有被B和C完全吸收 ◇ 第一空答出“浓硫酸”学生不多,有很多答的是“无水硫酸铜”,也有答的“氢氧化钠溶液” ◇ 第二空答出“无气泡放出”的不多,上一空答“浓硫酸”的很多在这一空写成“浓硫酸质量不再增加”或“管中水柱不再变化” ◇ 第三空能答出任意一点就给分,但是得分率很低,有些同学答成“反应完有空气进入”或“右侧有空气进入影响”,还有的说“氯化钙不能完全吸收水,碱石灰吸收剩余水”“氯化钙会吸收一部分二氧化碳”

15 非选择题部分---15题

16 非选择题部分---15题 (3)在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的前提下,重做X1的热分解实验,测得装置B和C中质量增重之比△m(B):△m(C)=9:11, (填“能”或“否”)求出X1的化学式,若能求出X1的化学式,则化学式为 (或不能求出X1的化学式,此空不填)。 Cu3(OH)4CO3 ◇这一问中大部分同学都能答出“能”,但是化学式写不对,写出来的大部分是写成了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

17 非选择题部分---15题 (4)若测得X2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5%(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则X2的化学式为 。
Cu2(OH)3Cl Cu2(OH)3Cl===2 CuO+ H2O + HCl ◇本空答出来的同学非常少,也有一些答出第一问的但第二问的方程式写错的

18 非选择题部分---15题 针对此题出现的情况,给我们的启发是: 1、学生的错别字要在平时加以纠正 2、学生文字叙述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19 非选择题部分---16题 16.将晶体X加热分解,可得A、B、D、E、F和水六种产物,其中A、B、D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氧化物,气体E是单质F所含元素的氢化物。 (1)A能溶于强酸、强碱,写出A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B、D都是酸性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D溶于水得强酸。则B、D分子中除氧外所含另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制取E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制得的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则气体应从____(填“A”或“B”)通入。   (4)由各分解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推测X的组成类似于明矾,若向X的浓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依次为                       ,                      ,                             。 (5)取一定量的X晶体分解,若生成F 1mol,则必同时生成      物质(填化学式) mol ◇本题是一道无机推断题,该题对学生来说难度不算大。 ◇该题满分为10分,但是学生的平均得分为3.79,仍不容乐观。得0-6分的占据了总参考人数的70.05%。

20 非选择题部分---16题 (1)A能溶于强酸、强碱,写出A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Al2O3+2OH-=2AlO2-+H2O
◇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写成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有部分学生写成铝单质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写成铝离子和氢氧根的反应。

21 非选择题部分---16题 (2)B、D都是酸性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D溶于水得强酸。则B、D分子中除氧外所含另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第三周期 ⅥA族 ◇经典错误 a.Ⅲ周期,六族 b.VI主族

22 非选择题部分---16题 (3)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制取E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的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则气体应从____(填“A”或“B”)通入。 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B ◇a.写的不是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b.不配平 c.书写有误Ca(OH)2写成Cu(OH)2

23 非选择题部分---16题 (4)由各分解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推测X的组成类似于明矾,若向X的浓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依次为                  ,                      ,                     。 生成白色沉淀 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现象写错,顺序写反

24 非选择题部分---16题 (5)取一定量的X晶体分解,若生成F 1mol,则必同时生成 物质(填化学式) mol SO2 3
◇学生对氧化还原的知识运用还不是太熟练,所以很多都是乱写,错写成氧化铝,氨气,水等的都有,后面的数就更算不对了

25 非选择题部分---17题 ◇这是一道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题目,考查了氧化还原的配平,速率与平衡,热化学,电化学……考查内容比较全面。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这一问学生做的还不错,其他小题做的并不尽如人意。 ◇该题满分为9分,学生的平均得分为3.96,虽是六道大题中得分率最高的一题,但是情况仍不容乐观,得0-5分的仍占据了总参考人数的约70%。

26 非选择题部分---17题 ◇该空是该题得分率最高的,说明学生对最基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掌握还是比较好的。
17. “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所以“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1)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C+4KMnO4+6H2SO4 = 5CO2+4MnSO4+2K2SO4+6H2O ◇该空是该题得分率最高的,说明学生对最基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掌握还是比较好的。

27 非选择题部分---17题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①实验1中以v (CO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 / (L·min) (保留小数点后二位,下同)。 ◇a.本小题学生失分较多,原因多是学生审题不清,表现在没能注意到要求(保留小数点后二位,下同),所以出现了0.133或1/6的错误; b.单位不写或错写成:mol/L·min ,mol/(L·min)-1 ,mol/L/min等;

28 非选择题部分---17题 ②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 ,该反应为 放 (填“吸”或“放”)热反应。 ◇本小题学生失分也较多,除了不会算,算不准,还有就是学生没有注意到上一空的(保留小数点后二位,下同),导致了数据的错误。

29 非选择题部分---17题 ◇第三问错误地方太多了,值得一提的是: a.对“液态”的表示,误写成I或L b. △H不写单位或单位写错

30 非选择题部分---17题 (4)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 设计如右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
为 O2+H2O+4e- === 4OH- ② 该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 向 负 极移动。 ◇a.电极方程式错写成负极的反应 b.电极反应中写成 -4e-

31 非选择题部分---17题 通过本题目应该使我们认识到,更要使学生意识到细节的重要性:单位,字母的大小写等,更要把计算能力列入重视范围。

32 非选择题部分---18题 ◇这是一道有关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题目。
◇该题起点低,用的是苏教版选修四教材中的一个方程式为题干,然后围绕平衡及其移动和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设置了一系列问题。 ◇该题满分为8分,参考学生的平均得分为3.28。

33 非选择题部分---18题 ◇本小题是本题的得分点,但是平衡常数表达式有些学生把水的浓度也加上了

34 非选择题部分---18题 ◇a.错别字,学生把“橙色”错写成“澄色” b.有些学生对原理不理解,瞎写,写成“橙色退去”或“变为橙色”

35 非选择题部分---18题 ◇学生缺乏对陌生方程式的推理思路,不能有效应用题干所给条件,很多人根据学过的方程式写成了“Cr2(SO4)3”
◇学生本来就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不太清楚,而又受“砖红色沉淀”影响,所以学生在这问大多是瞎写,选择写成“Ag2Cr2O7”的也大有人在

36 非选择题部分---18题 ◇学生有答n=6,后面的离子方程式有写成化学方程式的,也有很多配不平的

37 非选择题部分---18题 通过本题目应该使我们认识到,学生对于溶液中离子的平衡以及平衡的移动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尤其是沉淀溶解平衡,学生还不能做到真正理解,更不能熟练应用。

38 非选择题部分---19题 ◇这是一道有机框图推断题,是比较常规的一类有机题目,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同类题需要推中间某几种物质的结构,本题把各物质结构简式都给了,要我们去分析判断反应的原理,这就要求对有机反应的类型和判定方法很熟悉。 ◇该题有部分过程判定较难,同时合成流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很高,所以该题得分不高。 ◇该题满分为10分,参考学生的平均得分仅为1.87分。

39 非选择题部分---19题 19.(10分)物质F是合成多种手性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反应①的类型为 加成反应 ,反应④的类型为 取代反应 。 ◇考查有机反应类型。典型错误为: a.不明白反应机理,反应类型乱写一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不分,无机反应、有机反应不分。 b.不写“反应”二字而丢分非常严重 c.错别字严重,常见错误有把“加成反应”写出“加层反应”或“化合反应”,把“取代反应”写成“替代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40 非选择题部分---19题 (2)物质A聚合可得聚丙炔酸甲酯,其结构简式为 。 ◇考查加聚反应。典型错误为:
b.细节注意度不够,不写聚合度n或丢H,丢分严重 c.由题干上键线式改写常见的结构简式出错,导致高聚物出错,或直接用键线式表示出错

41 非选择题部分---19题 (3)物质C的俗名为肉桂醛,写出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能与氯化铁溶液显紫色;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③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 ◇考查限制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典型错误为: a. 一个取代基中含3个碳、2个不饱和度,写成了两个碳碳双键直接相连。 b.对核磁共振氢谱4个峰把握不到位,把另一个取代基写成了 —CH2—C≡CH c.把酚羟基写成了醇羟基

42 非选择题部分---19题 (4)若部分C被氧化为肉桂酸,反应②将产生副产物(分子式为C14H15NO3),写出其结构简式 。
◇考查有机反应的副产物,部分肉桂醛被氧化为肉桂酸含羧基,可以与B中的氨基发生取代反应。由于不明白反应原理,很多学生无从下手。

43 非选择题部分---19题 ◇考查有机反应流程图。典型错误为: a.不能够很好的解读模仿流程图示例,导致书写不符合要求而丢分。
b.不能很好的利用题干上的已知信息,导致物质转化出错。 c. 物质转化时,转化条件因粗心而出错,如CH3CH2OH变为CH3CHO,条件应为O2、Cu、△,很多学生或丢O2或丢Cu、△

44 非选择题部分---19题

45 非选择题部分---20题 ◇此题为一道融合了“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实验流程”的综合类题目。需要学生会利用题干所给的条件解决问题,同时对中和滴定中的相关计算要求较高。 ◇该题满分为11分,参考学生的平均得分为1.28分。是二卷六道大题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得分较低的原因一个方面是此题本身就不简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是最后一个大题,很多学生没有来得及看题和思考。

46 非选择题部分---20题 20. (11分)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无水氯化铁的熔点为555K、沸点为588K。工业制备氯化铁的一种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取0.5mL氯化铁溶液滴入50mL沸水中,再煮沸片刻得红褐色透明液体,该过程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这个方程式本应是本题的重要得分点的,但是很多同学虽知道这个方程式,但是由于一些细节没有注意到而没有得分。如:不写“△” “胶体”,把反应的“===”错写成“可逆号”,在氢氧化铁后加“沉淀符号”,还有写成化学方程式的。

47 非选择题部分---20题

48 非选择题部分---20题 (2)已知FeCl3·6H2O在水中的溶解度(g/100gH2O)如下
从FeCl3溶液中获得FeCl3·6H2O的方法是 加入少量盐酸,加热浓缩,再冷却结晶 。 ◇大多数学生没有理解清楚题干意思,或者是水解反应的那一块知识已经淡忘了。 ◇不写“加入少量盐酸”不得分

49 非选择题部分---20题 (3)捕集器中温度超过673K,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25的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Fe2Cl6 。

50 非选择题部分---20题 (4)室温时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中c(Fe3+)≤1.0×10-5 mol·L-1时,视作Fe3+沉淀完全,则Fe3+沉淀完全的pH至少为 (已知Ksp[Fe(OH)3]=1.0×10-38)。 ◇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大多学生不好理解,所以此题很少有人能答对,也有一些人算出来了却判断并写成了11

51 非选择题部分---20题 (5)吸收剂X是 FeCl2溶液 ,吸收塔中吸收剂X的作用是 吸收反应炉中过量的氯气和少量氯化铁烟气 。
吸收反应炉中过量的氯气和少量氯化铁烟气 。 ◇a. 一些学生没有注意到是“吸收剂”而错写成“FeCl3溶液”, b.一些学生推出了是FeCl2却不写溶液而不得分 c.很多学生没有考虑到后面的流程而写成“NaOH溶液” ◇第二空是整个这道题得分率最高的一空,学生大都能写出“吸收过量的氯气”

52 非选择题部分---20题 (6)测定样品中FeCl3的质量分数的方法是:
a.称取mg无水氯化铁样品,溶于稀盐酸,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 b.取出1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 c.以淀粉作指示剂,用b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 (I2+2 Na2S2O3= Na2S4O6+2NaI),共用去VmL。 ①样品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②若用上述办法测定的样品中FeCl3的质量分数偏低(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原因可能是样品中含有杂质FeCl2。 ◇这两空的得分率很低。有些学生在第一问中思路正确,但是因为没有注意到“从配制的100mL溶液中取出10mL进行滴定……”而导致结果差出十倍。

53 非选择题部分---20题

54 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读不懂题 关键词中的错别字 语言叙述不准确 计算能力很差
通过以上对学生做题情况的分析,暴露出学生的问题有: 一、基本功不扎实 1 读不懂题 2 关键词中的错别字 3 语言叙述不准确 4 计算能力很差

55 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新题干,老问题不能圆满解决 不能有效提取题干所给信息 不能用题干所给信息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对学生做题情况的分析,暴露出学生的问题有: 二、灵活应用能力较差 1 新题干,老问题不能圆满解决 2 不能有效提取题干所给信息 3 不能用题干所给信息解决问题

56 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多让学生解读题干 对一些易错的关键词反复纠正 实验题中的一些常考叙述固定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在复习备考中如何解决: 1 多让学生解读题干 2 对一些易错的关键词反复纠正 3 实验题中的一些常考叙述固定化 4 督促学生多动笔计算,少用计算器 5 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信心

57 冀立强 QQ: 电话: 谢谢 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58 目录

59 目录 1 这是目录内容 2 这是目录内容 3 这是目录内容 4 这是目录内容

60 目录 1 这是目录内容 2 这是目录内容 3 这是目录内容 4 这是目录内容

61 目录 1 这是目录内容 2 这是目录内容 3 这是目录内容 4 这是目录内容

62 目录 1 这是目录内容 2 这是目录内容 3 这是目录内容 4 这是目录内容

63 添加标题 您可以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本作品 您可以创作演绎作品
您必须按照作者或者许可人指定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署名 您不得将本作品用于商业目的

64 pptdesign.blogbus.com


Download ppt "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武安一中 冀立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