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 培训资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 培训资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 培训资料

2 背景资料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是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近年来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3 相关的标准化概念 1、标准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标准化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3、企业标准化 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4 4、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5、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生产、经营等各环节已实行标准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

5 企业标准体系的发展 一九九五年,为适应改革方案的需要,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发布了三项有关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 GB/T 《企业标准工作指南》; GB/T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的构成和要求》; GB/T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构成和要求》。

6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总结八年经验的基础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了四项国家《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
GB/T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标准体系》; GB/T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7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重大意义 是标准化法律、法规对企业标准化要求的具体化。 是我国数十年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结晶。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有效手段。 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遵循了WTO/TBT的相关原则。 (关于制定、采用和实施标准的良好行为规范)

8 新《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主要特点: 1、新标准名称定为“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与指南的含义不同。GB/T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与术语》,要求为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2、GB/T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中增加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内容。明确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系统性要求。 3、为适应入世的需要,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增加了,采用国际标准、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内容。

9 4、制定了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强调体系实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内部评价是企业标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 外部确认是企业企业标准体系获得社会认可形式,推动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向深入发展; 5、新《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适合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只要不影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和体系的有效性,企业可根据生产特点适当剪裁。

10 6、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模式,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现存的各类管理方法和手段加以整合,并使之发挥最大作用!
ISO9000系列 质量管理体系 ISO14000系列 环境管理体系 ISO18000系列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SA 社会责任标准体系(social accountability) 卓越绩效准则 (the criteria of performance excellence) 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 6方法 (six sigama) P—D—C—A (plan-do-check-action)

11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主要程序 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的策划 标准体系文件编写 标准体系试运行 评价改进 确认

12 一、企业标准化工作概要 二、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企业标准体系 四、技术标准体系 五、管理标准体系 六、工作标准体系 七、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确认与改进

13 一、企业标准化工作概要

14 (一)企业标准化的一般概念 企业标准化——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覆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的要点: 1、企业的标准化活动可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和高效率运行。 2、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涵盖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 3、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实施标准体系。 4、企业标准化必须具备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5 (二)企业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1、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标准化是组织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3、标准化是实现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4、标准化有利于加快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缩短生产周期; 5、标准化可以使企业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6、标准化是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7、标准化是实现管理科学和现代化的基础; 8、企业标准化是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9、企业标准化是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业健康和强化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 10、标准化有利于促进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使用高新技术,实现技术进步。

16 二、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17 (一)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1、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3、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4、制定并实施企业标准; 5、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7、参加国际、国内有关标准化活动。

18 a)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二)企业最高管理者职责 a)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b)确定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 c)确定企业标准化机构、人员及职责。 d)标准化工作工作规划、计划和活动经费落实。 e)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 f)表彰先进,严格奖惩。

19 (三)标准化机构及人员职责明确 a)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 b)落实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指标,编制标准化规划、计划。 c)建立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标准体系表。 d)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做好产品标准备案工作。 e)组织实施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 f)对新产品开发、引进,技术改造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审查。 g)对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组织企业标准复审。 h)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i)组织标准化培训。 j)归口管理标准,建立标准档案,收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 k)参加国际和国家、行业标准化活动。GB/T

20 三、企业标准体系

21 材料、元件、设备、协议、程序、功能、方法; 系统、活动。
标准化的对象 需要标准化的主题。 产品、过程、服务; 材料、元件、设备、协议、程序、功能、方法; 系统、活动。 GB/T

22 标准化涵盖的领域: 技术工作领域 管理工作领域 生产工作领域 辅助工作领域 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23 企业标准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是生产、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 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是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加快新产品研发。 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化。 加强能源、信息管理,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业健康、强化环境保护。

24 (一)基本概念 企业标准体系(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企业标准体系表(diagram of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Diagram:a plan, sketch, drawing, or outline designed to demonstrate or explain how something works or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s of a whole

25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 GB/T15496 工作标准体系 企业方针 企业标准化管理 企业适用的法律、
企业方针 企业标准化管理 企业适用的法律、 目标 规定和基础标准 法规和规章 技术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 GB/T 15497— GB/T 15498—2003 工作标准体系

26 a. 结构图形式——层次结构 GB/T 15497—2003 图2 技术基础标准 设计技术标准 产品标准 采购技术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
半成品技术标准 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技术标准 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 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 包装、搬运、贮存、标志技术标准 安装、交付技术标准 服务技术标准 能源技术标准 安全技术标准 职业健康技术标准 环境技术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

27 b. 结构图形式——序列结构 GB/T 15497—2003 图1 产 品 技术基础标准 设计技术标准 产品标准 采购技术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 环境技术标准 半成品技术标准 产 品 (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服务) 职业健康 技术标准 设备、基础设施 工艺装备技术标准 安全技术标准 检验、验收和试验 方法技术标准 能源技术标准 测量、检验和试 验设备技术标准 包装、搬运、贮存 标志技术标准 安装、交付 技术标准 服务技术标准

28 (二)基本要求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 a)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配套。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保证技术标准实施。 b)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c)体系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d)企业标准体系应在体系表的框架下构造。 e)企业标准体系内标准之间相互协调。 f)企业标准体系与其它管理体系协调并提供支持。 GB/T

29 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标准化职责明确 a)组织实施企业标准化机构下达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b)组织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标准。 c)按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 GB/T

30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a)制订、修订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标准的规划、计划。 b)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划和计划。 c)标准化科研的规划和计划。 d)实施标准计划。 e)标准化培训计划。 f)标准有效性检查计划。。 GB/T

31 加强标准化信息管理工作 范围: a)企业生产、经营、科技、贸易方面的有效文本。 b)国内外标准化期刊、杂志等。 c)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d)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地区标准、技术法规。 e)其它有关方面的标准化信息。 GB/T

32 要求 a)广泛稳定的信息渠道。 b)注意标准的发布、修订和废止情况。 c)整理、分类、登记、编目,及时传递到使用部门。 d)建立标准电子文档资料。 e )实行标准的网络服务。 GB/T

33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第一步:绘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标准体系表把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并以图表的形式表述出来,作为标准编制规划和计划的依据。它促进标准化工作在一定范围内达到科学合理和有序化,它是展示现有、应有和预计发展标准的全面蓝图,随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充实。

34 1、绘制标准体系表遵循的方针 根据《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6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13017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 GB/T GB/T15497、 GB/T15498、 GB/T19273。 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管理特点。 考虑企业未来发展变化。

35 2、绘制标准体系表要求 全面成套 本行业的基础标准,应贯彻执行的上级标准。项目要全。标准内容要全。 层次分明 根据适用范围,安排在不同的层次和位置。 划分明确 标准所属们类划分明确,按功能而不按行政划分。

36 四、技术标准体系

37 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7—2003 图2 技术基础标准 设计技术标准 产品标准 采购技术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 半成品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体系 技术基础标准 设计技术标准 产品标准 采购技术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 半成品技术标准 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技术标准 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 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 包装、搬运、贮存、标志技术标准 安装、交付技术标准 服务技术标准 能源技术标准 安全技术标准 职业健康技术标准 环境技术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 GB/T 15497—2003 图2

38 技术标准框图解说 GB/T15497--2003 1-技术基础标准; 2-设计技术标准; 3-产品标准; 4-采购技术标准;
5-工艺技术标准(操作、运行、维修规程); 6-半成品(中间体、半制品、元器件)技术标准;

39 技术标准框图解说(续一) GB/T15497--2003 7-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技术标准; 8-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
9-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 10-包装、搬运、储存、标志技术标准; 11-安装、交付技术标准; 12-服务技术标准;

40 技术标准框图解说(续二) GB/T15497--2003 13-能源技术标准; 14-安全技术标准; 15-职业健康技术标准;
16-环境技术标准; 17-信息技术标准。

41 五、管理标准体系

42 体系评价管理 安全管理 环境管理 信息管理 GB/T15498—2003 图1 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 采购管理 生产管理 质量管理
管理基础标准 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 采购管理 生产管理 质量管理 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 包装搬运贮存管理 安装交付管理 服务管理 能源管理 安全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 环境管理 信息管理 体系评价管理 标准化管理 经营综合管理 测量、检验、试验管理 GB/T15498—2003 图1

43 六、工作标准体系

44 工作标准体系 操作人员 决策层 管理层 管理通用 操作通用 GB/T15498— 图2

45 体系表的层次 a)采用多层次结构 b)上层与下层协调 c)层次间相互配合

46 体系表的编号 简单适用

47 管理标准体系分层示例 200 管理基础标准 202 201 经营综合管理 合同 管理 20101-1 企业方针与目标 20101-2
200 管理基础标准 202 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 203 采购管理 204 生产管理 205 质量管理 206 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 208 包装搬运贮存管理 209 安装交付管理 210 服务管理 211 能源管理 212 安全管理 213 职业健康管理 214 环境管理 215 信息管理 216 体系评价管理 217 标准化管理 201 经营综合管理 207 测量、检验、试验管理 20101方针目标管理 20102市场营销管理 20103 合同 管理 20104 财务成本定额管理 2015 人力 资源 管理 管理标准体系分层示例 企业方针与目标 质量方针与目标 环境方针与目标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与目标 经营 管理  销售 管理 物资 管理 合同 管理

48 第二步:标准的制定和收集整理 1、制定和收集原则 简化原则 统一原则 协调原则 优化原则

49 2、开展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首先企业应发布一个通知。宣布成立由企业最高管理者参加的企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并明确企业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

50 3、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规定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任务、职责、工作方法与要求; 规定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规定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法、要求、程序和分工; 规定标准及标准信息的收集、管理和使用方面的要求; 规定实施各级有关标准的程序和方法 规定标准化规划、计划内容、工作程序及要求; 规定标准化培训的任务、目标、方法和程序; 规定标准化成果奖、惩工作程序和要求。GB/T

51 4、制定标准的一般程序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起草标准草案; 形成送审稿; 审查标准; 编制标准报批稿; 批准发布; 企业产品标准发布后应及时备案。

52 5、标准的收集 向标准化情报信息部门收集; 向有关专业技术部门收集; 网上收集; 图书资料查询; 其它有效途径。

53 6、标准的归类和整理 技术标准—针对技术事项制定的标准,物。技术标准中注意参数、条件等要求。 管理标准—针对管理事项制定的标准,事。管理标准中注意协调、过程等要求。 工作标准—针对工作事项制定的标准,人。工作标准中注意考核、奖惩等要求。

54 归类和整理例子,ISO9000。 质量手册 管理、工作标准 程序性文件 管理标准 大量支撑性文件 技术、管理、 工作标准

55 第三步:编制明细表、统计表、编制说明

56 3、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标准体系表依据及要达到的目的。 国内、外标准概况。 与国际标准差距,努力方向。 专业划分依据、情况。 与其它体系交叉情况及处理。 其它。

57 七、企业标准体系运行 1、企业标准体系实施 实施标准的重要性 A)标准在实践中实施,才能产生作用。
B)标准的质量和水平只有经过实施,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C)标准只有经过实施才能发现问题,为修订标准提供依据。

58 企业标准实施原则 A)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性条款必须严格执行。 B)不符合强制性性要求的不能生产、销售、采购。 C)推荐性标准一经采用,就要严格执行。 D)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都要严格执行。 E)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按照目的国的法律、法规、合同执行。 GB/T

59 实施标准的程序 A)制定实施计划 B)实施标准准备 C)实施标准 D)实施标准的检查 E)实施标准的总结

60 2、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实施标准的监督检查是指: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处理的活动。通过监督检查可促进标准的有效执行,并发现标准存在的问题,以采取改进措施。 GB/T 监督检查主要内容 A)已实施产品标准的执行情况。 B)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执行情况。 C)在新产品研制、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要求。 GB/T

61 监督检查主要方式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由企业标准化部门组织、协调、考核。 A)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其中产品标准应由质检部门根据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进行监督检查。 B)管理部门标准实施情况,由企业管理者组织检查考核。 C)各类岗位人员工作标准由所属部门负责组织考核。 D)企业在新产品研制、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时应对其符合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应在科研、设计、生产、引进各个阶段由企业标准化人员负责对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标准化审查。

62 3、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与改进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 企业为确定其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标准以及相关联的各种标准化工作是否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GB/T 改进: 持续改进是企业不断完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最终目标的有效方法,持续改进按照P-D-C-A管理模式进行。 GB/T

63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的基本条件 A)企业建立起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要求的标准体系,并在标准体系文件批准发布后,有效实施三个月以上。 B)企业应设有专职或兼职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以及明确的标准化职能。 C)企业全体员工应经过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熟悉企业方针、目标和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权限。 D)企业最高管理者和中层以上管理者,应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掌握企业标准体系文件的有关内容。 E)成立了由最高管理者代表领导的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小组,并制定了较完整的评价计划。 GB/T

64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组织和人员 *评价组织: 成立由最高管理者代表参加的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小组,确定一名组长。成员包括各部门或岗位的负责人。小组人数自己确定。 *评价人员: 自我评价小组成员应经过企业标准化培训,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状况。

65 自我评价方法 一般采用整体评价的方法,由评价小组对建立的标准体系、以及实施标准、和开展标准化的全过程进行整体评价。具体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提问、听对方陈述、检查、比对、验证等获取客观证据的方式进行。要根据检查记录表、评分表的结果,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加以改正。GB/T 注:自我评价也可根据《关于做好“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确认工作的统治》(国标委农轻[2004]93号)文中的《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试行)》的要求开展。

66 自我评价程序 A)确定评价计划。 B)成立评价小组。 C)评价准备。 D)评价实施。 E)编写自我评价报告和不合格报告。 F)评价结果处理。 G)考核奖惩。

67 评价原则(内外部) 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标准化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并坚持: A)以事实和客观证据为判定依据的原则。 B)标准与实际对照的原则。 C)独立、公正的原则。 GB/T

68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 1、确认工作的组织领导 确认工作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由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有关依据文件: 《关于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标委农轻[2004]12号) 《关于做好“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确认工作的统治》(国标委农轻[2004]93号)

69 2、确认的主要内容 企业标准体系是否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需要。 企业标准体系是否满足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企业各项标准化工作是否正常开展,并取得了实际效果。

70 3、申请确认企业的基本条件 企业标准体系已有效运行 3 个月以上。 企业已按GB/T 19273的要求完成对企业标准体系的自我评价。 企业三年内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等事故;未受到通报批评和处分、媒体曝光。 企业产品近二年内无国家或地方监督抽查不达标,连续两次不合格记录。 企业产品覆盖率达标100%,没有无标生产现象,产品满足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


Download ppt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 培训资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