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从“我爸是李刚”看网络暴力罪与罚 09302010087 张彭景 09302010063 赵健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从“我爸是李刚”看网络暴力罪与罚 09302010087 张彭景 09302010063 赵健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从“我爸是李刚”看网络暴力罪与罚 张彭景 赵健强

2 目 录 “我爸是李刚”事件回顾 “复旦黄山门”事件回顾 导入 理论背景 现实背景 背景 问卷分析 结论

3 “我爸是李刚”事件回顾 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新校区门口撞倒两名女生后,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但该李姓年轻男子却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后经记者多方了解,该男子父亲确为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

4 复旦 “黄山门”事件回顾 2010年12月,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黄山遇险,致营救民警张宁海不慎坠亡一事,连日来不断“发酵”:复旦学生脱险后不谈哀悼殉职民警、先讨论如何搞好媒体公关,对民警牺牲冷漠无情、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网络上层出不穷爆出的“内情”,让复旦大学深陷“黄山门”。

5 理论背景 网络暴力的分类: 伪道德谴责 纯恶意攻击

6 现实背景 伪道德谴责 争议性 为何此种网络暴力频发?

7 问卷调查

8 分析综述 什么是网络暴力? 伪道德谴责形成的原因 从众心理与网民理性缺失 网络的匿名性与道德规范的缺失 媒体的作用

9 从众心理与网民理性缺失 发起者:主观 从众心理 ->人云亦云 网民对事物的认识深度与广度带有局限性,缺乏独立思
考精神,容易受到表面信息的左右,急于下是非性判断。

10 网络的匿名性与道德规范的缺失 匿名性 责任分散的心理,降低人的社会约束力 网络社会中道德规范的缺失 使得人人都有一套自认为正确的规范

11 媒体的作用 网络暴力的介质 各大门户网站 用吸引眼球的大图片和惊心动魄的大标题对事件进行炒作 传统媒体:煽风点火

12 Thanks!


Download ppt "从“我爸是李刚”看网络暴力罪与罚 09302010087 张彭景 09302010063 赵健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