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從「新臺灣之光」談生涯發展教育 與技藝教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從「新臺灣之光」談生涯發展教育 與技藝教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從「新臺灣之光」談生涯發展教育 與技藝教育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鍾怡慧助理教授 99年10月18日

2 內容大綱 新台灣之光 在哪裡? 1 生涯發展教育之內涵與現況 2 技藝教育之內涵與現況 3 新台灣之光 在這裡!!! 4 4 2

3 新台灣之光 在哪裡? 3

4 林育群- 全球百萬粉絲擁戴的台灣男孩 吳寶春- 2010年第一屆世界麵包大賽金牌 吳季剛- 愛玩洋娃娃的新銳設計師
你認為決定他們成就的關鍵是什麼? 林育群- 全球百萬粉絲擁戴的台灣男孩 吳寶春- 2010年第一屆世界麵包大賽金牌 吳季剛- 愛玩洋娃娃的新銳設計師

5 從自己的生涯談起….. 你滿意自己的生活嗎 你滿意自己的工作嗎? 滿意什麼地方? 不滿意什麼地方? 如果讓你重新選擇,你會選擇什麼?

6 問問自己一個問題! 什麼是生涯? 什麼又是生涯發展教育?

7 生涯發展教育的謬誤 生涯=職涯? 生涯發展教育的對象是學生?
國中生涯發展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分辨出誰應該(適合)讀高中;誰應該(適合)讀高職? 生涯發展教育強調升學第一,其他都是其次……? 生涯發展教育是國中階段學習的附屬品! 生涯發展教育=技藝教育

8 來一顆「現形」藥丸吧! 從拆解我們的「框框」開始生涯發展教育 跳脫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信念、價值和觀念…
你的「框框」告訴你,國中生涯發展教育只是學生現階段學習歷程的一部份,你會輕鬆看待生涯發展教育;若是你的「框框」告訴你,國中生涯發展教育是一個人一輩子生涯發展的決定時期,你的觀點又會完全不同。 改變思維的「框框」可能需要好幾個世代,但是,也可以一夕成真,也許就在聽完演講之後……

9 生涯的定義 Super認為:生涯係指個人生活中各種事件的統合;涵蓋人一生中各種職業和生活所扮演的角色。
楊朝祥認為:生涯是一個人在其職前、職業及退休後的生命歷程中,所擁有的各種重要職位、角色的總和。 廣義的生涯包括生活角色與職業角色。 領悟生活、生命與生涯的息息相關後,可以定義,生涯就是生命意義實踐的歷程。

10 生涯發展教育之定義 美國聯邦政府對生涯發展教育的定義
生涯發展教育是提供一個完整經驗的學習,使每一個透過這些經驗學到如何準備及投入即將成為他(她)人生一部份的「工作」。其具體的目標有: 增進學校與整體社會之間的關係。 使學校的課程與人們社會生活的需求更為相關。 提供每個小孩所需的諮商與輔導,以促進生涯發展。 使教育的觀念從學校延伸到工作場所與社區。 培養更具彈性的知識、技能及態度,以因應社區快速變遷的需要。 消除職業導向的教育與普通及學術教育之間的鴻溝。 10

11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1/15) Ginzberg,Ginsloerg, Axelrad, & Herma (1951)生涯發展理論
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 Swain的生涯金三角理論 Krumboltz (1996)的社會學習論 11

12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2/15) Ginzberg等人的生涯發展理論 將個人的生涯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幻想期 試驗期 實現期
十歲以前。兒童在四、五歲時遂漸表現出對職業的興趣,模仿成人社會中若干職業行為 指十一歲至十八歲的青少年時期。以個人能力為核心,開始瞭解職業價值及統整有關資料。 十九歲以後。根據前一時期統整結果,開始進行試探活動,以獲得具體經驗,做為未來朝向目標 12

13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3/15) 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從生活廣度與生活空間探討生涯發展。 維持期 衰退期 建立期 14歲以前 探索期
成長期 14歲以前 探索期 15-24歲 建立期 25-44歲 45-64歲 65歲以上 維持期 衰退期 13

14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4/15) 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 開始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的需要,並且經由現實環境而不斷嚐試錯誤。
14歲以前 開始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的需要,並且經由現實環境而不斷嚐試錯誤。 10歲 以 前 :以自己「需求」為主。 13、4歲 :以自己「能力」為主。 成長期 14

15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5/15) 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
15-24歲 探索期 藉由學校的活動,社團、休閒活動或打工機會等,對自己的能力及角色作一番探索,因此,在做職業選擇時會較有彈性。 15

16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6/15) 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
25-44歲 建立期 經由上一階段的探索,已逐漸能在自己的事業生涯中,確定一屬於自己的位置,並努力去保有這個位置,固定下來。 16

17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7/15) 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 45-64歲 維持期 此時期的成人仍舊希望能維持前一階段固定下來的位置。 17

18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8/15) 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
65歲以上 由於生理及心智上的機能日漸衰退,一個人逐漸由一積極參與的角色而漸退至觀察者的角色,亦即所謂的退休狀態。 衰退期 18

19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9/15) 發展階段 發展任務 成長期 0-14歲 1.經與重要他人的認同結果發展自我概念。
2.好奇和幻想為此一時期最主要的特質。 3.隨年齡增長,興趣與能力亦逐漸重要。 4.發展對工作世界的正確態度,試圖了解工作的意義。 探索期 15-24歲 1.在學校、休閒活動及各種工作經驗中,進行自我檢討,角色試探及職業探索。 2.此時對於職業偏好會分成三個階段:具體化、特殊化、付諸行動實現。 建立期 25-44歲 1.尋獲適當的職業領域,逐步建立穩固的地位。 2.職位、工作可能變遷,但職業不會改變。 維持期 45-64歲 1.接受自身條件的限制,並且會專注於自己的工作。 2.面對訓練新人及面對世代衝擊等挑戰。 3.維持在專業領域中既有的地位和成就。 衰退期 65歲以後 1.身心狀況衰退,工作時數減少或停止。 2.嘗試在生活中發展新的角色,如義工等。

20 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10/15)
資料來源:

21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11/15) 資料來源:

22 試試看分析一下自己目前的生涯角色狀況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12/15)
資料來源:

23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13/15) Swain的生涯金三角理論 如果這當中有一個環節尚未釐清,或是有所缺乏,可能就會造成生涯決定上的困難。
一個規範性的生涯計劃模式,應該包括三個重點: 個人特質的澄清與瞭解; 工作資訊的提供; 個人與環境關係的協調。 如果這當中有一個環節尚未釐清,或是有所缺乏,可能就會造成生涯決定上的困難。 23

24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14/15) Swain的生涯金三角理論 24
資料來源: 24

25 生涯發展教育之相關理論(15/15) Krumboltz (1996)的社會學習論 主張個人的人格與行為主要受到學習經驗影響。
認為影響個人生涯決定歷程的因素包括遺傳天賦與特殊能力、環境條件與事件、學習經驗與完成各種任務的技能。 一個人的學習經驗愈多,做出良好生涯決定的機會就愈大,社會學習理論強調「自我與環境的學習更勝於做選擇」。 生涯發展的關鍵能力:求知慾、保持好奇、具有彈性、堅持到底與敢於冒險。

26 從生涯發展的理論中我們得到了… 生涯發展是一種循序漸進而不可逆的過程。 自我概念的形成受到成人的影響。
成長過程中,對環境的認同會影響個人角色的發展和角色間的協調。 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受到興趣、人格特質及社會因素的影響。 生涯發展包括生活角色與職業角色。 生涯發展需要培養適應未來世界的能力。 生涯發展教育的實施對象包括學生、老師與家長。

27 生涯發展教育之內涵與現況 27

28 內涵 生涯發展教育目標與重要性 生涯發展教育實施原則與方式 生涯發展教育之內容與能力指標 生涯發展教育之課程發展
現行推動的不足與未來推行的方向 生涯發展教育實施途徑 28

29 生涯發展教育之目標 生涯發展教育是透過一系列有關生涯發展的學習活動,來幫助同學們從多元角度認識自己,並學會運用資訊,習得未來生活及工作所需的各項能力,為將來的生涯發展作準備,替未來作出最好的選擇。 29

30 協助學生發展自我形象、瞭解工作意義及培養對工作世界的正確態度。
生涯發展教育之重要性(1/3) 協助學生發展自我形象、瞭解工作意義及培養對工作世界的正確態度。 輔導成長中的青少年藉由就學期間及各種學習經驗進行自我檢討、角色試探及職業探索。 30 30

31 生涯發展教育之重要性(2/3) 生涯發展教育旨在幫助一個人具備工作所需的適應技巧,使他們能在社會變遷當中所從事的工作(包括有酬和無酬)成為個人整體生活型態的一部份,並能在其中展現其意義和收獲。 適應的技巧 謀職、受雇及繼續工 作的技巧 充分自由選擇教育與 職業的技巧 在工作場所展現個人 人性化自我的技巧 有效運用休閒時間以 顯現工作意義的技巧 基礎的讀、說、寫、 算等能力 在工作場所中具生產 性的工作習慣 使一個人想要工作的 正確工作價值觀 生涯發展決策技巧 了解自我、教育及職 業機會的技巧 31

32 生涯發展教育之重要性(3/3) 對學生而言 不可錯過的生涯成長關鍵期。 解決學生生涯困境。 培養適應未來的能力。 對教師而言
增加教育效能讓學生學習變的更有意義。 擴展教學的多元目標。 對社會而言 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 學有所用、發揮所長,形成社會安定力量。

33 生涯發展教育的實施原則 以學生需求為中心、學校本位為原則 國ㄧ至國三全面實施 彈性化、多元化之實施 利用區域性之合作 整合專業之資源
課程之整體規劃 33

34 生涯發展教育的實施方式 各校訂定符合實際需求之生涯發展教育實施計畫
各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下成立生涯發展教育議題小組,設計規劃相關的教學主題與教學活動 各校將「生涯發展教育」議題融入各學習領域課程及教學、彈性節數、選修課程及學校行事相關活動實施 各校利用其他課外時間、例假日或寒暑假期實施 各校發展適合之學生生涯檔案 各校整合社區及專業資源辦理相關課程及活動 34

35 國中生涯發展教育內容 自我察覺與探索:產業初探 九年級 八年級 七年級 生涯探索與進路選擇 1.自我探索 生涯覺察與試探:認識生涯類群
2.工作世界瞭解 3.資訊蒐集 4.生涯抉擇 生涯覺察與試探:認識生涯類群 1.自然資源、環境 、海事 2.營造業、製造業 3.個人服務 4.社會服務 5.工商服務 6.新興及熱門行業 自我察覺與探索:產業初探 1.能力、性向、 興趣、價值觀 2.農、工、服務 、知識產業 35

36 生涯發展教育分段能力指標 分段能力指標對照表(100學年度) a - b – c 「a」代表核心能力序號;「b」代表學習階段序號;「c」代表流水號 階段 指標 第一階段 (1-2年級) 第二階段 (3-6年級) 第三階段 (7-9年級) (1)自我覺察 1-1-1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與態度。 1-1-2認識自己的長處及優點。 1-2-1培養自己的興趣、能力。 1-3-1探索自己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2)生涯覺察 2-1-1培養互助合作的生活態度。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2-2-2激發對工作世界的好奇心。 2-2-3認識不同類型工作內容。 2-2-4瞭解工作對個人的意義及社會的重要性。 2-2-5培養對不同類型工作的態度。 2-3-1認識工作世界的類型及其內涵。 2-3-2瞭解自己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所適合發展的方向。 2-3-3瞭解社會發展階段與工作間的關係。 (3)生涯探索與 進路選擇 3-2-1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3-3-1培養正確工作態度及價值觀。 3-3-2學習如何尋找並運用工作世 界的資料。 3-3-3培養解決生涯問題及做決定 的能力。 3-3-4瞭解教育及進路選擇與工作 間的關係。 3-3-5發展規劃生涯的能力。 36

37 生涯發展教育之課程發展 從瞭解未來世界開始…… 你知道嗎? 世界正在偷偷的轉變!

38 知識不再是力量 豬羊即將要變色

39 這與未來有啥關係? 「知識不再是力量」 --Daniel H. Pink VS 「知識就是力量」 --Francis Bacon
美國趨勢作家 、 前白宮撰稿員 21世紀 VS 「知識就是力量」 --Francis Bacon 英國科學家、哲學家 16世紀 這與未來有啥關係?

40 這代表了…… 過去的年代,是屬於: 會寫程式的工程師、 專搞訴狀的律師、 玩弄數字的MBA...的資訊時代

41 也代表了…… 未來的世界,是屬於: 具備創造力、同理心、能觀察 趨勢,能給事物賦予意義的 高感性、高體會時代

42 清楚了嗎? 因為 物質優渥引發非物質需求加深﹔ 全球化趨勢導致白領階層工作機會外流﹔ 科技進步甚至讓某些職業完全消失。 我們正邁入一個新時代

43 生涯發展教育之課程內涵 來自於 老師對未來世界的認識與理解

44 打開老師的視野, 才能幫助學生放眼未來!

45 現行推動的不足與未來推行方向(1/3) 現行推動的不足 生涯發展教育僅於綜合活動領域時敎授,未能確實融入各領域教學。
生涯發展教育歸屬於輔導處的工作,未能取得各處室之推動共識。 各校對於辦理各年級學生有關生涯相關之測驗,無法落實施測及分析解釋。 45

46 現行推動的不足與未來推行方向(2/3) 未來推行方向-1 準備與 規劃 實施與 推展 動用可 用資源 推展理念,形成共識 協調行政,做好分工
整備環境,充實設施 蒐集資料,形成資訊 系統 擬訂計畫,逐步推展 掌握工作重點 運用有效策略 分析教材內容,配合 正式課程實施 整合規劃非正式課程 ,全面推展 辦理各種團體、小團 體及個別學生的教育 與輔導活動 級任教師 科任教師 輔導教師 學生家長及 校友 社區資源 學者專家 46

47 現行推動的不足與未來推行方向(3/3) 未來推行方向-2 學校可參考辦理方向 生涯博覽會 職涯教育 升學輔導 融入各科教學 實施心理測驗
生涯發展 教育推行 47

48 生涯發展教育實施途徑(1/3) 自我察覺與探索
增加成功經驗並提供多元的管道(包括課業、才藝、行為、服務等)增加成就感,考慮個別差異的事實,體驗進步與發展的喜悅。 提供多方面的活動與技藝學習,培養觀察能力與興趣。 有計劃地實施標準化心理測驗,找出潛在發展的能力。 適當透過相關輔導活動幫助學生瞭解自我並追求改善與成長。 透過各領域學習覺察自己的能力。

49 生涯發展教育實施途徑(2/3) 生涯覺察與試探 透過各相關活動(如記者節、護士節)肯定各行業社會價值。
藉影片或家長、校友的現身說法,以認識工作職場。 與各行業合辦夏令營,體驗工作世界。 以課外活動或家庭作業方式(如學校日)讓學生結伴參觀、訪問、報告某些行業。 以壁報、圖畫、刊物或戲劇方式呈現各行業的情況,加強印象。

50 生涯發展教育實施途徑(3/3) 生涯探索與進路選擇 設計模擬情境,幫助學生學習。 透過融入領域的教學,帶進相關職場倫理與道德觀念。
以自治方式,讓學生配合自己能力參與家庭、班級、社區服務性工作。 在某些領域增加學生自我規劃、集體合作的經驗。 配合假期,讓學生自行規劃休閒時間。 舉辦生涯日,讓學生對父母或親朋好友進行「一天的工作」之深入觀察。

51 善用學習金字塔,創造最大學習效益

52 國中技藝教育之內涵與現況

53 內涵 國中技藝教育之理念 國中技藝教育之內容 國中技藝教育之目標與效益 國中技藝教育辦理原則、模式與上課方式 國中技藝教育課程規劃 53

54 生涯發展教育課程 國中階段 高中職階段 國一 國二 國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多元入學方案 普通高中 綜合高中 就業或繼續升學 產業初探課程
普通高中 綜合高中 就業或繼續升學 產業初探課程 自我試探、 認識生涯類群 建教合作班 生涯輔導 加深生涯試探 高職、高中附設職業類科學校 或進修學校 國中 技藝教育 實用技能學程 設計為三年段課程 遴輔會 國一 國二 國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就業 54 54

55 國中技藝教育之理念 國中技藝教育主要在規劃一系列課程及相關教學輔導機制,協助學生從技能學習導向的教學中,發掘自我興趣與潛能,瞭解工作職場實際狀況,進而規劃未來生涯進路之選擇及發展

56 國中技藝教育之內容 提供國三學生職業試探機會 向下銜接第八年(國二)之生涯輔導、認識工作世界課程,達到加深生涯試探的功能
Text in here 向下銜接第八年(國二)之生涯輔導、認識工作世界課程,達到加深生涯試探的功能 向上銜接高職及實用技能學程第一年段之準備課程,達到知識遷移的效果

57 國中技藝教育之目標 國中 技藝教育 加深生涯認識、培養學生生涯發展之基本能力 由職群的實務學習中,加深對未來生涯之試探
培養自我發展、創造思考及適應變遷的能力 培育人本情懷與統整能力 建立正確的生涯價值觀及奠定生涯準備的基礎

58 國中技藝教育之效益 效益 可使學生瞭解多個職群的工作 特性與基本 操作,以 加深其生 涯試探 可優先輔導分發高中 職實用技能學程,
 職實用技能學程,   且享有三年免學    費優待 效益 提供選擇適合其能力 、性向及興趣的技 藝學 習機會,多元開發學生潛能,建立學習信心 培養學生的操作 興趣,涵養勤奮、 耐勞、敬業樂群的職業道德

59 國中技藝教育之辦理原則 國民中學辦理技藝教育應成立技藝教育學生遴薦及輔導委員會(簡稱遴輔會),其任務為研議學校技藝教育實施模式、技藝教育學生之遴薦及輔導、技藝教育宣導及諮詢等。 國民中學開設之技藝教育課程,學生人數以15人至35人為原則,偏遠及離島地區得視需要酌減人數。 專班應以外加班級數方式辦理。但偏遠及離島地區學校三年級班級數在三班以下者,得以內含方式為之。

60 國中技藝教育之辦理模式 辦理模式 合作式 自辦式 由國民中學獨立辦理,上課地點在國民中學內
由國民中學與鄰近之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學校、技專校院、職業訓練中心或民間機構團體合作辦理,上課地點在國民中學或其合作單位內 自辦式 由國民中學獨立辦理,上課地點在國民中學內

61 國中技藝教育之上課方式 專案編班 上課方式 抽離式
將技藝教育之學生集合編成一班上課。以合作式辦理技藝教育者為限。但偏遠及離島地區經報直轄市、縣(市)政府同意者,不在此限 於班級正常上課時間,將參加技藝教育課程之學生單獨抽出至其他地點上課,原班級學生仍依課表上課 上課方式 抽離式

62 技藝教育課程調整規劃(1/2) 國民中學得於三年級彈性調整領域學習節數及彈性學習節數開設技藝教育課程,並由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參與規劃辦理技藝教育課程之相關事宜。 各領與抽離時數: 專案編班:以各領域均衡學習為原則。 抽離式:以抽離相關領域為原則(如下表)。

63 技藝教育課程調整規劃(2/2) 職群別 全對應領域 部分對應領域(抽離時數) 01機械 彈性課程 綜合活動
自然與生活科技(1)、藝術與人文(1)、數學(1) 02動力機械 03電機電子 自然與生活科技(1)、數學(1) 04土木與建築 05化工 06商業與管理 語文領域(2)、數學(1) 07設計 自然與生活科技(1)、藝術與人文(1) 08農業 自然與生活科技(1)、健康與體育(1) 09食品 藝術與人文(1)、自然與生活科技(1)、健康與體育(1) 10家政 藝術與人文(1)、健康與體育(1) 11餐旅 藝術與人文(1)、健康與體育(1)、語文領域(2)、社會領域(1) 12水產 自然與生活科技(1) 13海事

64 國中技藝教育職群規劃 職群 主題(節數) ※畫底線者為彈性主題 節數/ 主題數 01機械群
職群概論3/機械識圖32/鉗工工作28/車床工作28/銑床工作28 119/4 02動力機械群 職群概論3/機車基本認識35/汽車基本認識21/引擎基礎實習28/汽車美容32 03電機與電子群 職群概論3/工業配線28/室內配線28/工業電子28/資訊應用14/家用電器18 119/5 04土木與建築群 職群概論3/識圖與製圖28/砌磚工30/木工30/基本素描28 05化工群 職群概論3/化學實驗安全7/化學基礎操作28/化學工藝品製作45/趣味化學實驗36 06商業與管理群 職群概論3/中英文文書處理35/產品推廣實務28/簡易記帳實務28/產品銷售實務25 07設計群 職群概論3/基礎描繪35/設計基礎35/色彩學11/數位攝影14/電腦繪圖21 08農業群 職群概論3/休閒農業28/蔬菜栽培28/觀賞植物栽培32/寵物飼養保健28 09食品群 職群概論3/中式麵食加工31/中式米食加工24/烘焙45/果蔬加工16 10家政群 職群概論3/烹飪24/美容25/美髮24/服裝22/幼兒保育21 11餐旅群 職群概論3/休閒與觀光28/餐飲製作119/餐旅服務技術51/餐飲實務34 238/4 12水產群 職群概論3/水產基本技能53/基礎生物31 /水產工作安全技能32 119/3 13海事群 職群概論3/船用配電實習35/船舶機械修護53/電腦製圖28

65 國中技藝教育課程編製原則 各職群課程之編製,皆須以「國民中學技藝教育課程大綱」為依據規劃加深加廣之主題內容與節數。
有關職場工作倫理及態度等通識課程均納入職群概論之課程規劃考量,以使學生能瞭解職場倫理及工作態度等。 職群主題應以實務為核心,輔以必要的基礎理論相關知識。

66 各校應依學生之需要、社區特色及學校發展等,在規劃的13職群科目中開設1至4職群,亦即於上、下學期分別選修1至2個職群,或選修相同職群(採專班上課者,建議上、下學期開授不同職群),或調整彈性主題開設學校特色職群主題,以提供技藝教育之學生選修,惟應適度以加深加廣試探及實作課程為優先,減少理論課程。

67 各校開設之職群主題 採抽離式者,應就各職群所設計之3~5個主題中每學期選擇該職群2~3個主題上課,若其基本單元時數不足,可選擇其中一主題之延伸單元教授。若上、下學期欲開設相同職群,下學期則教授該職群上學期未授之主題。 採專案編班者,則應完整授畢該職群所有核心主題,亦得調整彈性主題開設學校特色主題。

68 各校開設之職群節數 每學期上課以17週為原則。 採抽離式上課之學校,每週選修開設每一職群授課節數為每週3至12節為原則(合計51~204節/學期)。 採專案編班上課之學生,每週7至14節為原則,而每職群每週至少授課7節(合計119節/學期)。

69 教學活動設計原則 教學活動設計內容之選擇應兼顧國中學生對職群基本技能之瞭解,並激發學習之動機。
內容設計應考慮與高職課程或實用技能學程之向上銜接,以及向下銜接國中一、二年級之生涯發展與認識工作世界課程。 內容之選擇須衡量同一主題各單元間及相關主題彼此間須加以適當的組織銜接,務使學習經驗能逐漸加深加廣。 內容之選擇除須具啟發性與創造性外,亦須生活化,使學生可於生活場域中發展運用。 作業單之主要用途為教師講解及示範操作後,提供學生在課堂內實作為主之練習。 各主題每一基本單元均須規劃一份作業單,其實作練習時間依各單元之節數不同由各職群課綱修訂委員自行估算。

70 新台灣之光 在這裡!!!

71 我真心希望天下父母當你發現孩子有特殊才藝與興趣時,請尊重他們並且給予鼓勵 。
~陳美雲

72 人類基本的智慧(Gardner,1983)

73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一生,而不只是為他們短暫的學校生涯而已。 
~ Charles  Hendy

74 把每個孩子 當作人才來培養! CH5~結語

75 真的很難! 期許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一起 勉力而為!!!
幫不了一切的孩子? 卻可以幫孩子的一切! 如何解決紛擾不斷的升學問題與 為牢不破的社會價值? 真的很難! 期許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一起 勉力而為!!!

76 感謝聆聽 請多指教


Download ppt "從「新臺灣之光」談生涯發展教育 與技藝教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