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8章 沉淀滴定法 8.1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8.2 莫尔法 8.3 佛尔哈德法 8.4 法扬司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8章 沉淀滴定法 8.1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8.2 莫尔法 8.3 佛尔哈德法 8.4 法扬司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8章 沉淀滴定法 8.1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8.2 莫尔法 8.3 佛尔哈德法 8.4 法扬司法

2 8.1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沉淀滴定法:沉淀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方法 沉淀反应很多,但能用于沉淀滴定的不多, 许多沉淀反应不能满足滴定分析要求
银量法: Ag+ + X- = AgX↓ X- = Cl-, Br-, I-, CN-, SCN- Ksp= [Ag+][X-] pAg+pX=pKsp

3 Ag+ + Cl- = AgCl↓ Ksp= [Ag+][Cl-]=1.8×10-10 pAg+pCl=pKsp
1 滴定曲线 mol/L AgNO3滴定20.00 ml 同浓度NaCl 溶液 Ag+ + Cl- = AgCl↓ Ksp= [Ag+][Cl-]=1.8×10-10 pAg+pCl=pKsp

4 滴定开始前: [Cl-] = mol/L, pCl = 1.00 化学计量点前: 用未反应的Cl-计算 -0.1% [Cl-](剩) = 5.0  10-5 mol/L, pCl = 4.30 pAg = pKsp - pCl = = 5.51 sp: [Ag+]=[Cl-] pCl = pAg = 1/2 pKsp = 4.89 化学计量点后:根据过量的Ag+计算 + 0.1% [Ag+](过) = 5.0  10-5 mol/L, pAg = 4.30 pCl = pKsp-pAg = = 5.51

5 考虑sp附近,AgCl溶解进入溶液的离子:
-0.1% [Cl-] =[Cl-]剩余+[Cl-]溶解 [Cl-]溶解=[Ag+]=c Ksp=[Cl-][Ag+]=([Cl-]剩余+c)c c= 2.9  10-6 mol/L, pCl = 4.28, pAg = pKsp - pCl = = 5.53

6 滴定曲线 滴定突跃: 浓度增大10倍,增大2个pCl单位 Ksp减小10n, 增加n个pCl单位 pCl 10 8 6 4 2
T % pCl mol/L 5.5 4.3 2 4 6 8 10 sp 滴定突跃: 浓度增大10倍,增大2个pCl单位 Ksp减小10n, 增加n个pCl单位

7 待测物:Cl- 滴定剂:Ag+ 标准溶液 (AgNO3) 滴定反应:Ag+ + Cl-  AgCl  Ksp = 1.56  指示剂: K2CrO  莫尔法 铁氨矾(NH4Fe(SO4)2)  佛尔哈德法 吸附指示剂  法扬司法

8 待测物:X- (=Cl-、Br-、I-、SCN-)
滴定剂:Ag+ 标准溶液 (AgNO3) 滴定反应:Ag+ + X-  AgX  指示剂: K2CrO  莫尔法 铁氨矾(NH4Fe(SO4)2)  佛尔哈德法 吸附指示剂  法扬司法

9 8.2 莫尔法 滴定反应:Ag+ + X-  AgX  滴定剂:AgNO3 标准溶液 待测物:Br- 、Cl- 指示剂:K2CrO4
指示原理: CrO42-+ Ag+ Ag2CrO4 Ksp= 1.10  10-12 pH, I, 吸附能力 沉淀表面积大 滴定条件:pH 6.5~10.0

10 指示剂用量 sp时, [Ag+]=[Cl-]=Ksp(AgCl)1/2 =1.25×10-5 mol/L [CrO42-]=Ksp(Ag2CrO4)/[Ag+]2 =0.70×10-2 mol/L 实验确定: 浓度 ~510-3 mol/L CrO42- 太大,终点提前, CrO42-黄色干扰 CrO42- 太小,终点滞后

11 用0. 1000mol/L Ag+ 滴定0. 1000mol/LKCl, 指示剂[CrO42-]= 5
用0.1000mol/L Ag+ 滴定0.1000mol/LKCl, 指示剂[CrO42-]= 5.00×10-3 mol/L。计算由指示剂引入的终点误差。(生成可判断终点的AgCrO4需消耗2.00×10-5 mol/L的Ag+) sp时, [Ag+]sp=[Cl-]sp=Ksp(AgCl)1/2 =1.25×10-5 mol/L [CrO42-] [Ag+]2 =Ksp(Ag2CrO4) 出现沉淀时: [Ag+]= {Ksp(Ag2CrO4)/ [CrO42-] }1/2 =1.48×10-5 mol/L 明显Ag+过量了,此时[Cl-]=Ksp/[Ag+]=1.05×10-5 mol/L [Ag+]过量= [Ag+]-[Cl-]=1.48× ×10-5=0.43×10-5

12 [Ag+]总=0.43×10-5+2.00×10-5= 2.43×10-5mol/L
终点误差: 滴定剂过量的量 2.43×10-5 ×2V ×100%= ×100% =0.049% 被测物的量 0.1000×V

13 酸度:pH 6.5 ~ 10.0; 有NH3存在:pH 6.5 ~7.2 H++CrO42-  Cr2O72- (K=4.3×1014) pH> 6.5 酸性过强,导致[CrO42-]降低,终点滞后 碱性太强: Ag2O 沉淀 pH< 10.0 Ag++ nNH3  Ag(NH3)n pH< 7.2 NH3 + H+  NH4+

14 优点:测Cl-、Br- 直接、简单、准确 缺点: 干扰大 生成沉淀AgmAn 、Mm(CrO4 )n、M (OH)n等 不可测I-、SCN- AgI和AgSCN 沉淀具有强烈吸附作用

15 8.3 佛尔哈德法 滴定反应:Ag+ + SCN-  AgSCN  滴定剂:NH4SCN 标准溶液 待测物:Ag+
指示剂:铁铵矾 FeNH4(SO4)2 指示原理: SCN-+ Fe3+  FeSCN2+ (K=138) 当[FeSCN2+]= 6 ×10-6 mol/L即显红色 pH, I, 吸附能力 沉淀表面积大 滴定条件:酸性条件(0.3 mol/LHNO3)---防止Fe3+水解

16 待测物:X- (Cl-、Br-、I-、SCN-)
Volhard返滴定法 待测物:X- (Cl-、Br-、I-、SCN-) 标准溶液:AgNO3、NH4SCN 滴定反应:X- + Ag+(过量)  AgX+Ag+(剩余) + SCN- AgSCN  pH, I, 吸附能力 沉淀表面积大 指示剂:铁铵矾 FeNH4(SO4)2

17 滴定Cl -时,到达终点,振荡,红色退去(沉淀转化)
SCN- + Fe3+ AgSCN AgCl Ag+ + Cl- + FeSCN2+

18 Volhard返滴定法测Cl-时应采取的措施
过滤除去AgCl (煮沸,凝聚,滤,洗) 加硝基苯(有毒),包住AgCl  增加指示剂浓度,cFe3+ = 0.2 mol/L以减小[SCN-]ep 改进的Volhard法

19 强酸性溶液(0.3mol/L HNO3)中,弱酸盐不沉淀Ag+
优点:返滴法可测I-、SCN-,    选择性好,干扰小, 弱酸盐不干扰滴定,如PO43-,AsO43-,CO32-,S2-    强酸性溶液(0.3mol/L HNO3)中,弱酸盐不沉淀Ag+

20 8.4 法扬司法 AgNO3标准溶液 ? 指示剂:荧光黄(FI-) c Cl-=c Ag+VAg+/ VCl- 含Cl-待测溶液

21 滴定开始前: Cl- FI- SP前: AgCl Cl- FI- SP及SP后: AgCl Ag+ FI- FI- FI-

22 吸附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化学计量点后,沉淀表面荷电状态发生变化,指示剂在沉淀表面静电吸附导致其结构变化,进而导致颜色变化,指示滴定终点。 Ag + AgCl︱Cl FI- AgCl︱Ag+ FI-

23 吸附指示剂对滴定条件的要求: 指示剂要带与待测离子相同电荷 静电作用强度要满足指示剂的吸附 控制溶液pH 充分吸附,沉淀表面积大
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弱于待测离子 控制溶液pH 荧光黄 HFI  H+ + FI pKa=7.0 pH > pKa (7.0) 以FI-为主 pH, I, 吸附能力 沉淀表面积大

24 吸附指示剂对滴定条件的要求: 指示剂要带与待测离子相反电荷 静电作用强度要满足指示剂的吸附 控制溶液pH 充分吸附,沉淀表面积大
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弱于待测离子 控制溶液pH 离子强度 加入糊精 pH, I, 吸附能力 沉淀表面积大

25 Br-> E- > Cl- > FI-
吸附指示剂对滴定条件的要求: 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弱于待测离子 Br-> E- > Cl- > FI- AgCl Cl- FI- SP前 荧光黄 FI- AgCl E- Cl- SP前 曙红 E- pH, I, 吸附能力 沉淀表面积大 E-

26 吸附指示剂的滴定条件的要求: 指示剂要带与待测离子相反电荷 静电作用强度要满足指示剂的吸附 控制溶液pH 充分吸附,沉淀表面积大
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弱于待测离子 控制溶液pH 离子强度 加入糊精 pH, I, 吸附能力 沉淀表面积大 指示剂选择

27 滴定剂Ag+对滴定条件的要求: 不能生成Ag(OH)的沉淀 pH< 10.0 沉淀AgCl对滴定条件的要求:
卤化银沉淀光照下易变为灰黑色 pH, I, 吸附能力 沉淀表面积大 避免强光照射

28 I->SCN->Br->曙红>Cl->荧光黄
法扬司法的滴定条件: 控制溶液pH在 pKa~10.0之间 浓度在0.01~0.1 mol/L之间,控制离子强度 加入糊精作保护剂,防止沉淀凝聚 选择适当吸附能力的指示剂 I->SCN->Br->曙红>Cl->荧光黄 pH, I, 吸附能力 沉淀表面积大 避免强光照射

29 常用的吸附指示剂: 指示剂 pKa 测定对象 滴定剂 颜色变化 滴定条件(pH) 荧光黄 7.0 Cl-,Br-,I-, Ag+
黄绿 -粉红 7.0~10.0 二氯 4.0 Cl-,Br-,I- 4.0~10.0 曙红 2.0 Br-,I-, SCN- 粉红- 红紫 2.0~10.0 pH, I, 吸附能力 沉淀表面积大 甲基紫 Ag+ Cl- 红 -紫 酸性

30 8.5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NaCl:基准纯或优级纯 直接配制 AgNO3: 粗配后用NaCl标液标定 棕色瓶中保存
pH, I, 吸附能力 沉淀表面积大

31 总结 指示剂 K2CrO4 Fe NH4 (SO4)2 吸附指示剂 滴定剂 Ag+ SCN- Cl-或Ag+ 滴定反应
Ag++Cl-=AgCl SCN-+Ag+=AgSCN 指示原理 沉淀反应 2Ag++CrO4-=Ag2CrO4 配位反应 Fe3++SCN-=FeSCN2+ 物理吸附导致指示剂结构变化 pH条件 pH=6.5~10.5 0.3mol/L的HNO3 与指示剂pKa有关,使其以离子形态存在 测定对象 Cl-, Br-, CN-,Ag+ Ag+, Cl-, Br-, I-, SCN-等 Cl-, Br-, SCN- ,Ag+等


Download ppt "第8章 沉淀滴定法 8.1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8.2 莫尔法 8.3 佛尔哈德法 8.4 法扬司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