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辐射探测技术与方法) 介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辐射探测技术与方法) 介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辐射探测技术与方法) 介绍
主编:李卫国 第十八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大会  长沙

2 创刊概况 发表文章情况 发展情况和目前存在问题 踊跃参加组稿、投稿和审稿

3 一、创刊概况 期刊名称: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辐射探测技术与方法)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单位法人:王贻芳院士、所长 协作单位: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CNEDS 文章接收后即刻上线出版,全球发行 英文电子刊,与Springer合作出版 RDTM

4 期刊概要 研究领域: 创刊时间: - 探测器 2017年3月31日上线 办刊宗旨:
- 核电子学 - 核仪器与控制 - 核成像技术 -计算机技术在粒子物理 实验中的应用 - 粒子加速器技术 - 天体粒子探测技术 - 辐射安全 - 基于同步辐射的技术和方法等 创刊时间: 2017年3月31日上线 办刊宗旨: 报道核探测和辐射技术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提升该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以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的研究领域为主,是分会的会刊。

5 我国亟需一本高水平的辐射探测领域英文期刊 扩大国际影响,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争取话语权
创刊意义 国家辐射探测技术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及核医学、核能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国家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国家投入增大,一大批相关领域的大科学装置的产出迅速增加,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国内青年人才迅速成长。 我国亟需一本高水平的辐射探测领域英文期刊 彰显我国辐射探测领域的 研究水平 共享我国辐射探测领域的 研究成果 扩大国际影响,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争取话语权 国际上相关领域高水平期刊主要集中在欧美,我国 该领域英文期刊极其匮乏,制约了成果的国际传播、学术交流以及国际影响力。

6 高能所:世界领先的大型、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研究基地
大型科研设施和装置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通过国家验收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 (慧眼,2017年6月15日上天)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DS) 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 20亿)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已经批准,48亿)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开始建造) 阿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实验(原初引力波) 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 中国空间站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HERD) X射线时变与偏振探测卫星(XTP)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6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6年)

7 国内该领域研究发展迅速、成果丰硕 是优质办刊资源的有力保障!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众多,如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涵盖50多家团体会员,科研活动广泛、活跃,成果丰硕。 国内拥有一批大科学装置(高能所外),如: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合肥HT-6M受控热核反应装置 合肥EAST托卡马克 上海光源 上海自由电子激光 锦屏地下实验室等 是优质办刊资源的有力保障!

8 中国该领域的论文成果发表严重外流 以国际上相关领域5种期刊在2015-2017年的发文为例
中国科研人员发文2635篇,约占全部论文的15.2% 中国核技术领域现有唯一的英文刊---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NST,核技术,偏重核反应堆和核安全领域),中国科研人员发文390篇,约占中国相关领域全部论文的14.8%,外流率85.2% RDTM的领域范围大部分未被NST覆盖,国内与RDTM收稿领域相似的仅有一本中文刊-《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 期刊名称 全球论文 中国论文 中国占比 Journal Of Instrumentation 2382 251 Nuclear Instruments &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A 3024 360 Astrophysical Journal 9201 1338 Nuclear Instruments &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B 2273 296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470 390 合计 17350 2635 15.2%

9 中国该领域产出论文数量陡增,近5年来增长约80%
基于此,高能所和学会决定创办RDTM,以填补该领域英文刊的空白 中国机构在RDTM相关领域5本期刊上的SCI发文量 ( 年)

10 主编队伍 副主编 主 编 Weiguo Li(李卫国) 中科院高能所 Qi An (安琪) 中国科技大学
主 编 Weiguo Li(李卫国) 中科院高能所 Qi An (安琪) 中国科技大学 Xiaoping Ouyang (欧阳晓平)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工程院院士 Huanyu Wang (王焕玉) 中科院高能所 Renyuan Zhu(朱人元) Caltech

11 主编队伍 主编 李卫国 副主编 安 琪 欧阳小平 王焕玉 朱人元 大科学装置北京谱仪负责人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粒子与场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直线对撞机国际探测器咨询组成员 任《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主编 主编 李卫国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大-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强子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任《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核技术》杂志编委 副主编 安 琪 我国脉冲辐射场诊断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 任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中国辐射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期刊顾问 任《辐射防护》副主编 欧阳小平 “嫦娥”探月项目探测器负责人 主持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宇宙线高能天体物理研究” 负责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21工程项目 王焕玉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资深研究员, 国际著名探测器研究专家 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探测器研发评审组成员 “粒子物理量能器国际会议”顾问委员会成员 朱人元

12 编委会 目前共有43名编委,均为相关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来自于国内外重要科研学术机构
国内编委涵盖该领域大科学装置及国际合作重要的高校及科研院所 海外编委占比25.6%,涉及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等国立科研机构和大学

13 共有4人(兼),其中高级职称4人,具备较丰富的国际化办刊经验
编辑部 共有4人(兼),其中高级职称4人,具备较丰富的国际化办刊经验 编辑部主要成员 黄艳华,副编审,应用物理专业,学士, 曾任Chinese Physics C 、现任《现代物理知识》编辑 郑文莉,研究员,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硕士 文献信息部主任 于健 ,副研究员,物理学专业,博士 文献信息部副主任 肖梅,副编审,曾任Chinese Physics C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副主任

14 二、文章发表情况 2017-2018年试运行,2期/年 2019年,4期/年 目前收稿197篇,录用129篇 (已上线129篇)
投稿到在线发表平均110天,接受到发表最快7天,有利于学界成果发表 国外稿件来自美国、日本、印度、伊朗等国家 2期 4期 2017 2018 2019

15 下载情况 数据来自EM系统和Springer网站。 截止2019年6月20日,已出版论文的总下载量32414次 单篇最高下载量达957次
篇均下载量253次 与Springer平台同期新刊相比居于前列

16 三、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获批中国科协“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支持
这是对于新创英文科技期刊的支持,经费50万。每年80余项目申请,通过率约20%。经过2017,2018两年的申请,RDTM通过了评审,获得了经费支持。 获批中国出版号 2019年2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同意创办英文刊《辐射探测技术与方法》(英文刊名为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简称RDTM),该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TL。 加入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 将严格遵守该委员会“核心实践”,努力维护学术透明与学术诚信,保障读者和作者权益,保证期刊学术质量。

17 三、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收录情况 SCOPUS, CSCD, INSPEC,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ADS), Google Scholar, CNKI, EBSCO Discovery Service,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OCLC WorldCat Discovery Service, ProQuest-ExLibris Primo, ProQuest-ExLibris Summon SCOPUS(全球规模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 2019年5月8日,正式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Scopus评审过程申请到接收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而RDTM仅用20余天。 RDTM被收录将有助于论文学术成果传播度和利用率的提高。

18 三、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收录情况(2) 2017年3月31日上线, 11月9日即被ESCI收录
Reception letter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新兴资源引文索引,ESCI,始自 ) 已产生地区性影响力的本地期刊 更早地让那些新兴领域及其发展趋势得到推广 自2016.8开始,成为进入SCI的必要条件 2017年3月31日上线, 11月9日即被ESCI收录

19 三、发展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期刊收录情况(3)
CSCD收录证书 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2019年4月29日,首次 入选国内最常见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之一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年来源期刊。

20 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质量稿件比较少 稿件数量不足 比较突出的是核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文章少 高能所的文章占比太大,其他单位的文章少。
原因:宣传还不够,主要是杂志还没有进入EI/SCI收录,影响了投稿的积极性。

21 总体上,没有摆脱稿源少和高质量 稿件少的被动局面。 采取的措施
高能所做了不少努力, 如CPC决定不接收包括探测器、电子学、加速器、同步辐射等领域的技术类文章,让投RDTM。 高能所组织的国际会议支持RDTM期刊发展,如TIPP会议组织者同意从文集中选取文章到RDTM。 高能所、兰州近物所经所学位委员会认可, 在RDTM上发表的文章可以作为毕业发表文章计算,这大大增强了投稿的积极性。建议各单位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争取本单位支持。 编辑部,包括文献信息部的领导向一些工程的领导和技术骨干约稿,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宣传,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体上,没有摆脱稿源少和高质量 稿件少的被动局面。

22 发展目标 搭建展示辐射探测领域科技成果的重要交流平台,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努力提升中国科技成果在该领域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
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尽快进入EI, SCI等国际知名检索系统。 RDTM

23 四、踊跃参与组稿、投稿和审稿 希望各位专家关心和支持这个杂志,踊跃参加组稿、投稿,欢迎申请成为审稿人。把我们自己的期刊办好。
各单位领导、学位委员会的成员,在可能的条件下,政策上做一些改变,允许学生把在本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作为毕业的依据。 网站上有投稿的说明,

24 谢谢! LOGO


Download ppt "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辐射探测技术与方法) 介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