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2
目录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6.3 通信设备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6.5 网络的拓扑结构 6.6 局域网
6.7 广域网 6.8 因特网
3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的需要促进了网络的出现和发展。
现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信息处理和通信工具,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分。
4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资源的共享 信息的交流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将计算机连接起来,
并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网络。 资源的共享 信息的交流
5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其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应用到复杂应用的4个阶段。 (1)以一台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网络系统 (2)主机-主机网络 (3)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 (4)以下一代互联网络为中心的新一代网络
6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以一台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网络系统 20世纪60’s以前… 特征——共享主机资源
单台主机——计算、通信 多台终端——用户交互 本地、远程连接 结构 缺点 主机负荷重,数据处理+通信 线路利用率低
7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主机-主机网络 20世纪60’s –20世纪80’s 特征 结构
单主机终端网络的互联,形成多主机为中心的网络 网络结构从“主机-终端” 转变为“主机-主机” 结构 HOST T 通信线路
8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主机-主机网络的演变 演变阶段1 通信任务从主机中分离 CCP-通信控制处理机
专门处理主机之间的通信任务 CCP HOST T
9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主机-主机网络的演变 出现两层网络的概念
由CCP组成的传输网络——通信子网,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主机的集合——资源子网,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建立在通信子网基础上(可多系统并存)
10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主机-主机网络的演变 C H T 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
11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主机-主机网络的演变 演变阶段2 通信子网规模扩大,私有→社会公用 公用数据通信网
电话网络(PSTN)是目前普及程度最高、成本最低的公用通讯网络 X.25分组交换数据网 优点 降低用户系统建设成本 通信线路利用率高 兼容性好 公用数据通信网 HOST T
12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主机-主机网络 例子 因特网的前身——ARPANET 美国军方建立的实验性网络
最初4个节点→70’s的100多个节点 地域跨越美洲、欧洲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不足之处 网络普及程度低 标准不统一 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不成熟
13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3)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 20世纪80’s-至今
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是推动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的原动力 在网络技术、方法、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日趋成熟是其基础
14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3)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 国际标准:ISO-OSI/RM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commended Model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是一种概念上的网络模型 只说明了做什麼(WHAT TO DO)而未规定怎样做(HOW TO DO) 其标准保证了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规定了网络体系结构的框架 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均是在OSI/RM的框架下运作的
15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4)以下一代互联网络为中心的新一代网络
下一代互联网络为中心的新一代网络目前已成为新的技术热点。 下一代网络是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的具体实现。 目前基于IP的IPv6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坚信IPv6技术将成为构建高性能、可扩展、可运营、可管理、更安全的下一代网络的基础性工作。
16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构成。
通信子网中除了包括传输信息的物理媒体外,还包括如中继器、交换机等各种通信设备。 通过通信子网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则负责运行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应用程序,它们是网络中信息流动的源与宿,向网络用户提供可共享的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构成资源子网。
17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网络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网络所需的硬件设备的总称,包括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共享设备、通讯设备、通信介质等
18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软件系统:实现网络各组成部分协调一致地工作的软件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UNIX等 协议软件,如IPX/SPX、TCP/IP协议等 设备驱动软件 通信软件 管理软件 网络应用软件
19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数据通信(Communication Medium)
文件传输、IP电话、 、视频会议、ICQ信息广播、交互式娱乐、音乐 资源共享(Resource Sharing) 软件、硬件、数据(数据库) 高可靠性服务(High Reliability) 利用可替代的资源,提供连续的高可靠服务 分布处理(Distribution Processing) 网络管理(Network Management) 网络设备配置、安全、业务、故障分析、性能管理
20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1)管理信息系统 (2)办公自动化系统 (3)信息检索系统 (4)电子收款机系统
(5)分布式控制系统 (6)计算机集成与制造系统 (7)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商务系统 (8)信息服务系统
21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从网络的交换功能进行分类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混合交换:混合交换是在一个数据网中同时采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22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互联网InternetWork 网络种类 局域网 城域网 广域网 互联网 覆盖范围 房间 建筑物 校园 城市 国家、洲或洲际 分布距离 10米 100米 10公里 几十公里 -
23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传输媒体划分 有线计算机网络:网络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无线计算机网络:网络传输介质可以是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
24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5.计算机网络的模式 计算机网络的模式主要有两种: 对等网络模式(Peer to Peer network)
在对等网络模式中,相连的机器之间彼此处于同等地位,没有主从之分。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25
对等网络
26
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27
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种计算机和各类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复合系统,具有不同的体系结构。
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连,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成网的标准框架,即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为OSI模型。
28
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OSI分层参考模型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的通信功能划分成七个层次,每个层次完成不同的功能。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9
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协议 任何双方要成功地进行通信,必须遵守一定的信息交换规则和约定,此规则和约定称为通信协议(Protocol) 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同步:即事件的实现顺序。
30
OSI参考模型的七层协议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
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协议 OSI参考模型的七层协议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 应用服务型协议:FTP和HTTP等,涉及的协议有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在低层协议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传输协议:TCP/IP,主要功能是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提供一条逻辑的、可靠的数据传输链路。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主要功能是提供一条可靠的点到点的数据传输线路。 由网络操 作系统实现 由网卡生产厂家提供 目前在网络中流行的以下网络数据传输协议: NetBEUI、TCP/IP、IPX/SPX
31
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协议 NetBEUI协议:由IBM公司在80年代开发出来的。主要用于在局域网中传输文件。Windows 98的机器加入到Windows NT域中也必须使用此协议。 IPX/SPX协议:本来是Novell开发的专门用于NetWare网络的协议,现在主要在局域网中联机游戏中使用。 TCP/IP协议:互联网的基本协议,没有此协议,电脑就不能上Internet网,任何与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此协议。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网络互连协议。
32
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服务 服务:某一层及其以下各层的一种能力,通过接口提供给其相邻上层的。 协议是“水平的”,是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是下层向上层通过接口提供的
33
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TCP/IP参考模型 OSI 模 参考 型 模 型 OSI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的比较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TCP /IP 模 型 应用层 传输层 物理层 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 Telnet FTP HTTP SMTP UDP IP 局域网:以太 网、令牌环 网、FDDI等 广域网: ATM、帧中 继 、X.25等 PPP、SLIP RS-232 OSI 参考 模 型
34
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TCP/IP参考模型 OSI引入了服务、接口、协议、分层的概念,TCP/IP正是借鉴了OSI的这些概念建模的。 OSI先有模型,后有协议,TCP/IP则相反。 OSI先有标准后实践,TCP/IP则相反。 OSI花了很长时间的标准化,而同时TCP/IP已经被广泛使用。 OSI 太复杂,TCP/IP简单
35
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TCP/IP参考模型 TCP/IP的协议分层模型
36
6.3 通信设备
37
企业内部网 外部访问子网 外界因特网 数据库 主机 主机 集线器 应用服务器 交换机 交换机 应用服务器 防火墙 WEB服务器 交换机
路由器 因特网
38
6.3 通信设备 常用通信设备的功能层次 OSI层次 地址类型 设备 传输层及以上 应用程序进程地址(端口) 网关 (协议转换器) 网络层
网络地址 (IP地址) 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 物理地址 (MAC地址) 网桥、交换机 (网卡) 物理层 无 中继器、集线器、(网卡)
39
6.3 通信设备 (1)网络适配器:网卡、调制解调器 网卡
完成计算机信息与网线上传输的信息之间的转换 传输速率:即每秒传送的位数,单位是bit/s,简写为bps。目前常用56Kbps、10Mbps、100Mbps.
40
6.3 通信设备 网卡的安装 1.硬件安装 2.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
41
调制解调器
42
6.3 通信设备 (2)中继器 解决通信信号衰减,进行通信信号放大,在物理层。
43
6.3 通信设备 (3)集线器 集线器是一个特殊的中继器,对接收到地信号进行再生放大,以扩大网络地传输距离;
它是多个网络电缆的中间转接设备; 是对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的主要设备; 集线器有利于故障地检测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所有主机共享带宽 无法限制冲突和广播 适用于小型网络 h r t n t 8 7 x x 8 9 x 1 1 1 2 x 1 1 1 2 5 2 1 x x 2 3 x A 4 5 6 x x 4 5 6 e C x x 8 1 x A 7 1 3 9 1 1 x 2 x B x
44
6.3 通信设备 (3)集线器 集线器间的级联:能够增加集线器的端口数量外,还可以延扩局域网络的范围。最多可以有四个集线器进行级连单根网线长度不能超过100米,总长度不能超过500米
45
6.3 通信设备 (4)交换机 交换机是目前组建局域网最为常用的设备,属于数据链路层设备,大部分交换机外型与集线器非常相似
46
6.3 通信设备 (4)交换机 工作时能够记录每个端口中连接的主机的MAC地址,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根据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决定应该将数据帧从哪个端口转发出去
47
6.3 通信设备 (4)交换机 集线器与交换机性能之比较 集线器的每个端口中连接的所有主机均属于同一个冲突域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中连接的所有主机属于各自独立的冲突域 结论:一个100M的Hub,所有的端口共享这100M的带宽,而一个100M的交换机,则是每个端口单独拥有100M的带宽
48
6.3 通信设备 (5)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49
6.3 通信设备 (5)路由器(Router) 发送方和接收方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网段,也就是说发送方和接收方的IP地址所属的网络地址不同时,需要路由器。 路由器的主要任务是收集路由信息,为每个报文提供路由选择服务。 从网络互连的角度来看,路由器担当了局域网与局域网、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互连的任务。
50
6.3 通信设备 (5)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中有一个路由表,提供了到每个网络的路由信息
路由器接收到IP分组时,根据其目的IP地址在路由表查找对应的路由信息,这些路由信息指出了该分组下一个经过的路由器,如果找不到对应的路由信息,那么就会丢弃该报文,并向源节点报告目的站点不可达 路由器通过特定的路由协议收集路由信息、维护路由表 普通的计算机中可以使用“route print”命令显示本机的路由表信息
51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数据在网络上传输的通路,把网络中的各种设备互连在一起。 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无线介质: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等
52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 同轴电缆(粗、细) 光纤
53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 两条相互绝缘的铜线按一定扭距扭绞而成,成对线的扭绞是为了使电磁辐射和外部电磁干扰减到最小。
双绞线示意图
54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屏蔽双绞线 (STP) 非屏蔽双绞线 (UTP) 以金属丝编制的屏蔽网以减少干扰和串音
双绞线外没有任何附加屏蔽 内导体芯线 绝缘层 箔屏蔽 铜屏蔽 外套
55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 LAN上常用UTP,又分为:3类、4类、(超)5类、6类
3类:又称为音频电缆,主要用于比较老式的10BaseT局域网。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Mbps。 4类:主要用于实现基于令牌环和10BaseT以太网的网络。由两对双绞线构成,最大传输速率为20Mbps。 5类: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双绞线,主要用于实现基于以太网的网络,最大传输速率为100Mbps。被广泛用于10BaseT/100BaseT网络中。 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信噪比、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 6类: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5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布线标准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要求的布线距离为:永久链路的长度不能超过90m,信道长度不能超过100m。
56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 连接器 RJ45头——以太网使用 RJ11头——电话使用
57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双绞线的线序(按EAI-TIA-568B)
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7、8是双向线。 1、2线必须是双绞,3、6双绞,4、5双绞,7、8双绞
58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直通线:所谓的直通线是指双绞线两端的发送端口与发送端口直接相连,接收端口与接收端口直接相连。 PC等网络设备连接到HUB
59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交叉线:所谓的交叉线即指双绞线两端的发送端口与接收端口交叉相连。
集线器(交换机)与集线器(交换机)通过普通端口进行连接 两台计算机间的直接双绞线连接
60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特点 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普通UTP较便宜 有一定的传输速率
信号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100m) 有辐射,容易被窃听
61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同心的内导体、电绝缘体、屏蔽层、保护外套组成。
62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分类 基带电缆和宽带电缆 粗缆和细缆
63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有两种广泛使用的同轴电缆
一种是一条电缆只用于一个信道,50,用于数字传输,由于多用于基带传输,也叫基带同轴电缆 另一种是一条电缆同时传输不同频率的多路模拟信号,75 ,用于模拟传输, 即宽带同轴电缆。 铜芯 绝缘层 外导体屏蔽层 保护套
64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细同轴 粗同轴 50 ,D=1.02cm,10Mbps
优缺点:价格低;安装方便(T型连接器、BNC接头、Terminator);抗干扰能力强;距离短可靠性差 粗同轴 50 ,D=2.54cm,10Mbps 500m、4中继、5段(2500m) 优缺点:价格稍高;安装方便(收发器、收发器电缆、Terminator);抗干扰能力强;距离中等;可靠性好
65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连接器 T型连接头、BNC连接器、终端器
66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特点 高带宽,传输率较高。 损耗较低,传输距离较远(200m,500m)。
辐射低,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架设安装方便,容易分支。 宽带电缆可实现多路复用传输。 目前,同轴电缆大量被光纤取代,但仍广泛应用于有线电视和某些局域网。
67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光纤 光纤所用材料为玻璃,外层有包层和缓冲涂覆层
原理:基于光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的全反射现象,把以光形式出现的能量约束在波导内,并引导光沿着轴线平行的方向传播。
68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光纤分类 玻璃光纤:纤芯及包层均用玻璃,损耗小,成本高。用于远距离宽带传输。
塑料光纤:纤芯为玻璃,包层为塑料,损耗大,成本低。短距离基带传输。 单模光纤:芯径小,只有一个入射角,光源必须用激光,成本高,带宽宽。 多模光纤:芯径大,多个入射角,光源可以用LED,成本低。
69
光纤传送模式:MMF、SMF 输入电信号 输出电信号 多模 MMF 波长: 1300,1550 nm 单模 SMF
芯/封套特性 多模 MMF 输入电信号 输出电信号 波长 : 850,1300 nm 多束光线以不同的反射角传播 h2 h1 h1 h2 单模 SMF 波长: 1300,1550 nm 光纤的直径减小到一个光波波长
70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典型的光纤 单芯光缆 玻璃封套 塑料外套 玻璃内芯 玻璃内芯 塑料外套 玻璃封套 外壳 多芯光缆
71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高密度多芯光缆剖面结构 芯 封套 外套 加强芯 光纤 外壳 光纤束
72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 光纤的特点 衰减少,无中继传输距离远 带宽宽,传输速率高,传输能力强
不受电磁干扰,抗干扰能力强,无辐射,保密性好 重量轻,容量大,十分适合多媒体通信 光纤断裂的检测和修复都很困难。
73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2.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电短波 微波 红外线
74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2.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电短波 基站覆盖的无线电区域 固定终端点(基站)和终端之间是无线链路 基站 用户计算机和终端
BS BS 基站 用户计算机和终端
75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2.无线传输介质 微波 两个地面站之间传送 距离:50 -100 km 方向性强,直线传输,距离远时使用中继站
用于高速数传 受天气影响较大 地面站之间的直视线路 微波传送塔 地球
76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2.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介质的特点 使用电磁波或光波携带信息 无需物理连接 适用于长距离或不便布线的场合 易受干扰
77
6.4 网络的传输介质 常用传输媒体的比较
78
6.5 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指网络中计算机和其他硬件的物理布局。 常用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 总线型结构:所有计算机是由一根主干电缆连成一行,是一种“无源”拓扑结构,计算机沿电缆广播发送信息,且每次只允许一台发送,网络中只有一台与信息的目的地址相符的计算机能真正接收这些信息。 Bus A B C
79
6.5 网络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结构: 优点: 缺点: 1.可构建简单、可靠的小型网络,易于使用和掌握。
2.为将计算机连接到一起,总线拓扑结构需要的电缆数量最少。 3.扩展方便。通过一个BNC连接器,可将两条电缆连接成一更长的电缆。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将更多的计算机连入网络。 4.可用中继器扩展总线网络;中继器能放大信号,允许它在更长的距离内传输。 缺点: 1.网络负载过重时,会降低网络的传输速度。 2.出现故障难于隔离。网络中出现断点,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80
6.5 网络的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每台计算机由电缆连接到一个集中的结点上{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itch)}。集线器能将所有计算机的报文转发给其它所有计算机(在广播式星型网络中)或者只发给目标计算机(交换式星型网络中)。 Star A B C
81
6.5 网络的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 优点: 1.星型网络可以提供集中的资源管理。网络易于扩展和维护。
2.故障易于隔离。如果某台计算机发生故障,整个网络不会受到影响。集线器可以检测到网络故障,并隔离有问题的计算机或网络电缆,网络的其余部分可正常运行。 缺点: 要求中央节点的可靠性较高。如果中央节点失败,整个网络就会瘫痪。
82
6.5 网络的拓扑结构 环型拓朴结构:是用一根封闭的电缆环连接网络中各计算机,构成一个逻辑环。信号在环上单向传输,经过每个计算机,采用令牌传递方式。 令牌(Token):令牌沿网络传递,得到令牌控制权才可发送数据;数据沿环传送到目的点,接收方收到数据后,通知发送方进行确认,并释放令牌。 Ring A D C B T
83
6.5 网络的拓扑结构 环型结构: 优点: 1.由于每台计算机都有相同的令牌访问权限,所以没有一台计算机能将网络独占。
2.由于公平共享网络资源,所以随着用户的逐渐增多,网络性能的下降是均匀的。 缺点: 1.环上任何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2.故障难于进行诊断和隔离。 3.添加和拆除网上的计算机都会干扰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84
6.5 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状拓扑结构:特点是设备之间的冗余线路。在一个真正的网状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设备之间至少有一条链路 网状拓朴结构
优点: 1.故障诊断方便。 2.由于使用了冗余线路,具有很高的容错性能。 3.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传递,保证通信信道的容量。 缺点:安装和配置比较麻烦,维护冗余线路的费用较高。 网状拓朴结构
85
6.6 局域网 局域网(Local Network)是将小区域内计算机及其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通信网络。 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
10Mbps、1000Mbps、1Gbps 局域网的传输距离:一般为 公里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 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86
6.6 局域网 局域网的组成:计算机、电缆、网卡、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等 服务器 工作站 局域网电缆
87
打印机、硬盘、调制解调器、扫描仪、CD-ROM 通过用户的身份认证网络服务器认别访问 的合法用户
6.6 局域网 功能: 打印机、硬盘、调制解调器、扫描仪、CD-ROM 磁盘备份设备等 服务器保存共享信息和数据 1.共享文件和数据 2.共享硬件资源 3.共享软件资源 4.信息存储 5.信息安全 6.通信 将大型软件安装在服务上,供网上用户共享 定期将数据备份到服务器上,以备使用 通过用户的身份认证网络服务器认别访问 的合法用户 电子邮件、备忘录、报告、消息等
88
6.6 局域网 共享: 登录到网络 网络资源 映射驱动器 本地资源和网络资源 工作站和服务器
为网络服务器的盘驱动器分配一个盘符,就可以像访问本地硬盘一样访问此驱动盘上的数据文件和应用程序
89
6.6 局域网 共享:
90
6.6 局域网 Windows XP网络功能 “网上邻居”的使用 设置共享资源 “映射”网络文件夹的功能 查找“计算机”的功能
91
6.7 广域网 广域网的概念 当主机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例如,相隔几十或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局域网显然就无法完成主机之间的通信任务。这时就需要另一种结构的网络,即广域网。
92
6.7 广域网 结点交换机 路由器 广域网 广域网是将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按照网络协议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93
6.7 广域网 广域网一般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其服务模式可分为: 无连接的网络服务(数据报服务) 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虚电路服务)
94
提供数据报服务的特点 网络随时接受主机发送的分组(即数据报) 网络为每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路由。 H2 向 H6 发送分组
D H1 向 H5 发送分组 B 路径可能变化 H6 E H1 A H5 C H3 分组交换网
95
提供数据报服务的特点 网络尽最大努力地将分组交付给目的主机, 但网络对源主机没有任何承诺。 H4 H2 D B H6 E H1 A H5 C
分组交换网
96
提供数据报服务的特点 网络不保证所传送的分组不丢失 也不保证按源主机发送分组的先后顺序 以及在时限内必须将分组交付给目的主机 H4 H2 D
B H6 E H1 A H5 C H3 分组交换网
97
提供数据报服务的特点 当网络发生拥塞时 网络中的结点可根据情况将一些分组丢弃 H4 H2 D B H6 E H1 A H5 C H3
分组交换网
98
提供数据报服务的特点 数据报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 它不能保证服务质量。 实际上“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 就是没有质量保证的服务。 H4
D B H6 E H1 A H5 C H3 分组交换网
99
提供虚电路服务的特点 主机 H1 先向主机 H5 发出一个特定格式的控制信息分组, 要求进行通信,同时寻找一条合适路由。若主机 H5 同意
通信就发回响应,然后双方就建立了虚电路。 提供虚电路服务的特点 H2 H4 H1 向 H5 发送的 所有分组都沿此 虚电路传送。 D H1 要和 H5 通信 B 虚电路 H6 E H1 A H5 C H3 分组交换网
100
提供虚电路服务的特点 在虚电路建立后,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就好像在 两个主机之间建立了一对穿过网络的数字管道。
所有发送的分组都按顺序进入管道,然后按照 先进先出的原则沿着此管道传送到目的站主机。 提供虚电路服务的特点 H2 H4 D B H6 E H1 A H5 C H3 分组交换网
101
提供虚电路服务的特点 到达目的站的分组顺序就与发送时的顺序一致, 因此网络提供虚电路服务对通信的
服务质量 QoS (Quality of Service)有较好的保证。 提供虚电路服务的特点 H2 H4 D B H6 E H1 A H5 C H3 分组交换网
102
6.7 广域网 两种服务的思路来源不同 虚电路服务的思路来源于传统的电信网。
电信网负责保证可靠通信的一切措施,因此电信网的结点交换机复杂而昂贵。 数据报服务力求使网络生存性好和使对网络的控制功能分散,因而只能要求网络提供尽最大努力的服务。 可靠通信由用户终端中的软件(即TCP)来保证。
103
关于网络层应当采用数据报服务还是虚电路服务,在网络界一直在进行争论,焦点是网络要不要提供网络端到端的可靠服务。
6.7 广域网 关于网络层应当采用数据报服务还是虚电路服务,在网络界一直在进行争论,焦点是网络要不要提供网络端到端的可靠服务。 OSI在网络层采用了虚电路服务。 TCP/IP在网络层采用了数据报服务。 因特网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充分说明了在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服务是非常成功的。
104
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都各有一些优缺点:
6.7 广域网 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都各有一些优缺点: 网络上传送的报文长度,在很多情况下都很短。 用数据报既迅速又经济。 若用虚电路,为了传送一个分组而建立虚电路和释放虚电路就显得太浪费网络资源了。
105
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都各有一些优缺点:
6.7 广域网 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都各有一些优缺点: 在使用数据报时,每个分组必须携带完整的地址信息。 在使用虚电路的情况下,每个分组不需要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而仅需要有个很简单的虚电路号码的标志。 这就使分组的控制信息部分的比特数减少,因而减少了额外开销。
106
6.8 因特网 1.因特网概述 什么是因特网? 因特网是在TCP/IP协议基础上建立的国际互联网。它是“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即将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机构的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在一起,形成一个世界范围的信息网络。
107
6.8 因特网 1.因特网概述 Internet产生和发展 1969年ARPANET
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Internet的初步发展——基于TCP/IP协议的NSFNET(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90年代,Internet的商业化使其得到了迅猛发展
108
6.8 因特网 1.因特网概述 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1987~1993年):我国与Internet的联接仅仅是电子函件的转发联接,并只在少数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电子函件服务 第二阶段(1994~1997年):1994年3月,美国正式批准中国进入Internet.中国政府也批准Internet与中国联通. 第三阶段(1998年以后): Internet网络在我国的发展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109
6.8 因特网 1.因特网概述 Internet在我国的主干网 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GBN中国金桥信息网
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 CSTNET中国科技网 主干网 区域主干网 用户接入网
110
6.8 因特网 2.TCP/IP协议概述 因特网是以TCP/IP网络体系结构为基础。TCP/IP的名称来自于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网际协议IP。 实际上TCP/IP是一个协议集。 TCP /IP 模 型 应用层 传输层 物理层 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 Telnet FTP HTTP SMTP UDP IP 局域网:以太 网、令牌环 网、FDDI等 广域网: ATM、帧中 继 、X.25等 PPP、SLIP RS-232
111
6.8 因特网 2.TCP/IP协议概述 TCP协议将数据格式化,分成若干数据报,并标上序号和检验号。
计算机 1 计算机 2 AP1 应用层首部 H5 AP2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4 传输层首部 5 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3 网络层首部 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4 H2 链路层 首部 T2 链路层 尾部 3 H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3 2 2 H3 H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1 1 比 特 流
112
运输层向上提供可靠的和不可靠的逻辑通信信道
6.8 因特网 2.TCP/IP协议概述 运输层向上提供可靠的和不可靠的逻辑通信信道 应 用 层 发 送 进 程 接 收 进 程 发 送 进 程 接 收 进 程 ?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运 输 层 全双工可靠信道 不可靠信道 使用 TCP 协议 使用 UDP 协议
113
6.8 因特网 2.TCP/IP协议概述 TCP 与 UDP
UDP 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对方的运输层在收到 UDP 报文后,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虽然 UDP 不提供可靠交付,但在某些情况下 UDP 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网络文件系统(NF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域名系统(DNS)以及简单文件传输系统(TFTP)。 TCP是面向连接的,即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需要先建立连接,而且目的主机收到数据报后要发回确认信息,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传输服务。与UDP相比提供了较多的功能,但是相对的报文格式和运行机制也较为复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邮件发送协议(SMTP)
114
6.8 因特网 3.IP地址 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惟一的 32 bit 的标识符。
IP 地址现在由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ICANN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进行分配 IP 地址是通过一个唯一的号码和一个名字识别机器的方法
115
6.8 因特网 3.IP地址 分类 IP 地址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两级的 IP 地址可以记为: IP 地址 ::= { <网络号>, <主机号>}
116
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A 类地址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B 类地址 1 net-id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B 类地址 1 net-id 16 bit host-id 16 bit C 类地址 1 1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D 类地址 多 播 地 址 E 类地址 保 留 为 今 后 使 用
117
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A 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 net-id 为 1 字节 A 类地址 net-id 8 bit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B 类地址 1 net-id 16 bit host-id 16 bit C 类地址 1 1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A 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 net-id 为 1 字节 D 类地址 多 播 地 址 E 类地址 保 留 为 今 后 使 用
118
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B 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 net-id 为 2 字节 A 类地址 net-id 8 bit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B 类地址 1 net-id 16 bit host-id 16 bit C 类地址 1 1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B 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 net-id 为 2 字节 D 类地址 多 播 地 址 E 类地址 保 留 为 今 后 使 用
119
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C 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 net-id 为 3 字节 A 类地址 net-id 8 bit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B 类地址 1 net-id 16 bit host-id 16 bit C 类地址 1 1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C 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 net-id 为 3 字节 D 类地址 多 播 地 址 E 类地址 保 留 为 今 后 使 用
120
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A 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 host-id 为 3 字节 A 类地址 net-id 8 bit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B 类地址 1 net-id 16 bit host-id 16 bit C 类地址 1 1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A 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 host-id 为 3 字节 D 类地址 多 播 地 址 E 类地址 保 留 为 今 后 使 用
121
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B 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 host-id 为 2 字节 A 类地址 net-id 8 bit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B 类地址 1 net-id 16 bit host-id 16 bit C 类地址 1 1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B 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 host-id 为 2 字节 D 类地址 多 播 地 址 E 类地址 保 留 为 今 后 使 用
122
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C 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 host-id 为 1 字节 A 类地址 net-id 8 bit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B 类地址 1 net-id 16 bit host-id 16 bit C 类地址 1 1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C 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 host-id 为 1 字节 D 类地址 多 播 地 址 E 类地址 保 留 为 今 后 使 用
123
6.8 因特网 3.IP地址 点分十进制记法 机器中存放的 IP 地址 是 32 bit 二进制代码
机器中存放的 IP 地址 是 32 bit 二进制代码 每隔 8 bit 插入一个空格 能够提高可读性 将每 8 bit 的二进制数 转换为十进制数 采用点分十进制记法 则进一步提高可读性
124
6.8 因特网 3.IP地址 IP 地址的使用范围 网络 最大 第一个 最后一个 每个网络 类别 网络数 可用的 可用的 中最大的
网络 最大 第一个 最后一个 每个网络 类别 网络数 可用的 可用的 中最大的 网络号 网络号 主机数 A (27 – 2) ,777,214 B ,384 (214) ,534 C ,097,152 (221)
125
图中的网络号就是 IP 地址中的 net-id
在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 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必须是一样的。 图中的网络号就是 IP 地址中的 net-id 互联网中的 IP 地址 LAN1 R1 LAN3 N3 LAN2 N2 R3 N1 R2 B 互联网
126
6.8 因特网 3.IP地址 IP 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 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
127
6.8 因特网 3.IP地址 特殊的IP地址 如果网络ID为127,这种地址是用来做循环测试用的,不可用作其它用途。如: 用来将消息传送给自己。 在IP地址中,如果某一类网络的主机地址为全1,则该IP地址表示是一个网络或子网的广播地址。如: 表示将信息发送给该网络上的所有主机。 在IP地址中,如果某一类网络的主机地址为全0,则该IP地址表示为网络地址或子网地址。如: 表示一个网络地址。
128
6.8 因特网 4.子网和子网掩码 三级的 IP 地址 从 1985 年起在 IP 地址中又增加了一个“子网号字段”,使两级的 IP 地址变成为三级的 IP 地址。 这种做法叫作划分子网(subnetting) 。划分子网已成为因特网的正式标准协议。
129
6.8 因特网 4.子网和子网掩码 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没有划分子网的网络。
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比特作为子网号 subnet-id,而主机号 host-id 也就相应减 少了若干个比特。 IP地址 ::=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130
一个未划分子网的 B 类网络145.13.0.0 网络 145.13.0.0 … … … 我的网络地址 是 145.13.0.0
… R2 网络 R1 … R3 … 所有到网络 的分组均到达此路由器
131
划分为三个子网后对外仍是一个网络 网络 145.13.0.0 所有到达网络 145.13.0.0 的分组均到达 此路由器
… R2 子网 子网 … R1 R3 子网 … 网络
132
6.8 因特网 4.子网和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 从一个IP数据报的首部并无法判断源主机或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的划分。
使用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可以找出 IP 地址中的子网部分。
133
IP 地址的各字段和子网掩码 因特网部分 本地部分 两级 IP 地址 网络号 net-id 主机号 host-id 因特网部分 本地部分
subnet-id 子网号 host-id 网络号 主机号 子网掩码 划分子网时 的网络地址 net-id subnet-id host-id 为全 0
134
(IP 地址) AND (子网掩码) =网络地址
因特网部分 本地部分 两级 IP 地址 网络号 net-id 主机号 host-id 因特网部分 本地部分 三级 IP 地址 net-id host-id subnet-id AND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子网掩码 划分子网时 的网络地址 net-id subnet-id host-id 为全 0
135
A 类、B 类和 C 类 IP 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 A 类 地 址 网络地址 net-id host-id 为全 0 默认子网掩码
B 类 地 址 网络地址 net-id host-id 为全 0 默认子网掩码 C 类 地 址 网络地址 net-id host-id 为全 0 默认子网掩码
136
6.8 因特网 4.子网和子网掩码 子网划分举例 如C类网络中划分6个子网,每个子网中有30台机器,则相应的子网掩码为:
( ) 如子网掩码为 ( ), 则子网中可以最多有62台计算机。
137
6.8 因特网 4.子网和子网掩码 子网划分练习 练习1:已有一个C类地址,想把它分为5个子网,每个子网18台主机,请选择子网掩码:
A B C D C类地址的缺省掩码为24位: ; 需要5个子网,至少向主机位借3位; 主机位还省5位,每个子网可以有30台主机; 二进制 的十进制表示为224; 正确答案为C;
138
6.8 因特网 4.子网和子网掩码 子网划分练习 练习2:网络156.169.1.120/30上有多少台可用的主机地址?
A B C. 16 D E. 64 30位掩码,前3个8位组为全1,即十进制255,最后1个8位组为二进制 ,即十进制252; / 30 也可表示为 / ; 主机位只有两位,可以有4个地址:00、01、10、11,但全0表示网络地址,全1表示广播地址,只有两个可用地址; 正确答案为A;
139
6.8 因特网 5.TCP/IP的配置与测试 在利用TCP/IP进行通信时,主要应设置如下参数:
具体的设置步骤如下: “控制面板” ——“网络”属性对话框——TCP/IP协议 “属性”——“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
140
网关 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比如有网络A和网络B,网络A的网络地址为 ,网络B的网络地址为 ,子网掩码都为 。 在没有路由器的情况下,两个网络之间不能进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两个网络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或集线器)上。 要实现这两个网络之间的通信,则必须通过网关。网络A中的主机要向B中的主机发送数据包时,先将其转发给自己的网关,再由网关转发给网络B的网关,网络B的网关再转发给网络B的某个主机。
141
6.8 因特网 5.TCP/IP的配置与测试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用来给客户机自动分配 TCP/IP 信息的网络协议。每个 DHCP 客户都连接到中央位置的 DHCP 服务器,该服务器会返回包括 IP 地址、网关和 DNS 服务器信息的客户网络配置。 DHCP 可以对客户网络进行快速自动配置 想改变大量客户机的 IP 地址时,管理员只需编辑服务器上的一个 DHCP 配置文件即可获得新 IP 地址集合 如果 DNS 服务器改变,只需在 DHCP 服务器上进行相应修改。一旦客户的网络被重新启动(或客户重新引导系统),改变就会生效。
142
6.8 因特网 5.TCP/IP的配置与测试 TCP/IP测试工具Ping
Ping是Windows系统中集成的一个TCP/IP协议探测工具。凡是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不论其网络规模如何,当计算机之间无法相互访问或网络工作不稳定时,可利用Ping来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
143
6.8 因特网 5.TCP/IP的配置与测试 ping 目的地址[参数1][参数2]…… (1)Ping命令的格式
参数“L”:为发送缓冲区的大小; 参数“T”:不停地执行Ping命令,直到用户按Ctrl+C键时为止。
144
6.8 因特网 5.TCP/IP的配置与测试 (2)用Ping工具测试TCP/IP协议的工作情况
Ping工作站的IP地址,以验证工作站是否正确加入了网络,并检验IP地址是否冲突。 ping 工作站IP地址 Ping 默认网关的IP地址,以验证默认网关设置是否正确。 Ping 默认网关IP地址 Ping 远程网络上主机的IP地址,以验证能否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 Ping 远程主机的IP地址
145
6.8 因特网 5.TCP/IP的配置与测试 测试TCP/IP协议配置工具Ipconfig
利用Ipconfig工具可以查看与TCP/IP协议有关的配置,如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等。
146
6.8 因特网 5.TCP/IP的配置与测试 Ipconfig命令的格式 Ipconfig [/参数l][/参数2]……
其中两个最实用的参数为: all:显示与TCP/IP协议相关的所有细节,其中包括主机名、节点类型、是否启用IP路由、网卡的物理地址、默认网关等。 Batch[文本文件名]:将测试的结果存入指定的文本文件中,以便于逐项查看。
148
6.8 因特网 5.TCP/IP的配置与测试 网络协议统计工具Netstat
Netstat用于显示有关统计信息和当前TCP/IP网络连接的情况。
149
6.8 因特网 5.TCP/IP的配置与测试 Netstat命令的格式 Netstat[参数1][参数2]……
-e——显示以太网统计信息,该参数可以与 -s 选项结合使用。 -s——显示机器的缺省情况下每个协议的配置统计,缺省情况下包括TCP、IP、UDP、ICMP等协议。
150
6.8 因特网 6.IPv6 下一代的网际协议 IPv6 (IPng)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 32 bit 的 IP 地址不够用。 要解决 IP 地址耗尽的问题的措施: 采用具有更大地址空间的新版本的 IP 协议 IPv6。
151
6.8 因特网 6.IPv6 冒号十六进制记法 每个 16 bit 的值用十六进制值表示,各值之间用冒号分隔。
68E6:8C64:FFFF:FFFF:0:1180:960A:FFFF 零压缩(zero compression),即一连串连续的零可以为一对冒号所取代。 FF05:0:0:0:0:0:0:B3 可以写成:FF05::B3
152
6.8 因特网 6.IPv6 点分十进制记法的后缀 0:0:0:0:0:0:128.10.2.1
再使用零压缩即可得出: :: 当处理拥有IPv4和IPv6结点的混合环境时,可以使用IPv6地址的另一种形式。即x:x:x:x:x:x:d.d.d.d, 其中,“x”是IPv6地址的96位高位顺序字节的十六进制数值,“d”是32位低位顺序字节的十进制数值。 通常,“映射IPv4的IPv6地址”以及“兼容IPv4的IPv6地址”可以采用这种表示法表示。 例如:0:0:0:0:0:0: 以及::
153
6.8 因特网 7.域名系统DNS 域名 — 用字符表示的网络主机名,是一种主机标识符; IP地址 — 数字型,难于记忆与理解;
域 名 — 字符型,直观,便于记忆与理解; IP地址 — 用于网络层; 域 名 — 用于应用层; IP地址与域名都应该是全网惟一的,并且它们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154
6.8 因特网 … … … … … 7.域名系统DNS 因特网采用了层次树状结构的命名方法。 com net org edu gov mil
树根 com net org edu gov mil coop biz info aero int cn uk … 顶级域名 hk js sh bj org net gov edu com ac … cctv ibm hp mot 二级域名 … pku fudan sjtu tsinghua … 三级域名 mail seu ep 四级域名 mail csnetl …
155
6.8 因特网 7.域名系统DNS 顶级的域名划分采用了两种模式: 地理模式 组织模式
156
6.8 因特网 7.域名系统DNS 顶级域名表示国家,次级域名表示该网络的属性。见下表所示: 顶级 域名 所表示的 国家或地区 au
澳大利亚 ca 加拿大 ch 瑞士 cn 中国 cu 古巴 De 德国 dk 丹麦 es 西班牙 fr 法国 hk 香港 in 印度 It 意大利 jp 日本 mo 澳门 se 瑞典 sg 新加坡 tw 台湾 us 美国
157
6.8 因特网 7.域名系统DNS 在组织模式中,顶级域名表示该网络的属性 顶级域名 表示的网络属性 Com 盈利的商业实体 mil
军事机构或组织 Store 商场 Edu 教育机构或设施 net 网络资源或组织 Wb 和WWW有关的实体 Gov 非军事性政府或组织 Org 非盈利性组织机构 Arts 文化娱乐 int 国际性机构 firm 商业或公司 Arc 消遣性娱乐
158
6.8 因特网 7.域名系统DNS DNS服务器 主机域名不能直接用于TCP/IP协议的路由选择中。当用户使用主机域名进行通信时,必须首先要将其映射成IP地址。这种将主机域 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称为域名解析,Internet的域名系统DNS能够完成此项工作。
159
6.8 因特网 8.Internet常见服务 (1) 电子邮件(Email) (2) 文件传输(FTP) (3) 远程登录(Telnet)
(4) IP电话(Internet Phone) (5) 万维网(WWW World Wide Web)
160
6.8 因特网 9.网络连接 (1)ISP 怎样申请接入Internet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就是为用户提供Internet接入和Internet信息服务的公司和机构。 ISP作为提供接入服务的中介,需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中转站,租用国际信道和大量的当地电话线,购置一系列计算机设备,通过集中使用,分散压力的方式,向本地用户提供接入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ISP是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用户通往Internet的必经之路。
161
6.8 因特网 9.网络连接 (1)ISP ISP应提供的信息 如果用户已经选定ISP,并向ISP申请入网,那么ISP应该向用户提供以下信息: 1)ISP入网服务电话号码(Modem接入时呼叫的电话号码) 2)用户帐号(用户名,ID)和密码 3)ISP服务器的域名 4)所使用的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5)ISP的SMTP服务器地址(邮件服务器的IP地址) 6)ISP的NNTP服务器地址(新闻服务器的IP地址) 这些信息是接入Internet的必需信息,在以后安装配置用Internet软件工具时将需要这些信息。
162
6.8 因特网 9.网络连接 (2)Internet的常用接入方式 56K MODEM接入 ISDN接入 ADSL接入
Cable MODEM接入 无线接入 光纤接入 卫星接入
163
56K MODEM接入Internet 1.调制解调器的安装 2.拨号网络的安装与设置 3.Internet网络协议的安装与设置
56k modem技术是一种利用现有电话线为用户提供下行速率可达56kbit/s的模拟调制解调器技术。它要求Internet业务提供者(ISP)与公用电话网之间必须是数字线路,这样下行链路上没有模数变换,上行链路的最高速率仍只能达到33.6kbit/s。它最主要的优点是可用性强,价格低廉。 1.调制解调器的安装 2.拨号网络的安装与设置 3.Internet网络协议的安装与设置 4.拨号上网
164
ISDN接入 什么是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一线通”
165
ISDN接入 ISDN有两种接口,一种是BRI(又称作N-ISDN,中文叫“窄带ISDN”),另一种是PRI(又称作B-ISDN,中文叫做“宽带ISDN”)。 BRI包括两个能独立工作的B信道(64Kbps)和一个D信道(16Kbps)(2B+D),可提供速率为128Kbps的通信;PRI可提供速率为2Mbps的通信。 B信道用来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 D信道用来传输信令或分组信息。 也可将几个B信道合并为一个大信道,称为H信道。
166
ISDN接入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ISDN有以下几方面应用: 同时接两部电话,彼此独立拨打电话,计费方式和普通电话一样。即一线带两机。
一个B信道上因特网,一个B信道打电话,互不干扰。即一“芯”可以两用。 城域网或广域网互连,费用远比DDN、Frame Relay、ATM便宜,或者作为这些链路的备份。 安装可视电话,或者作为远程监控。 开展电视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
167
ADSL接入 什么是ADSL:ADSL技术是运行在原有普通电话线上的一种新的高速宽带技术,它利用现有的一对电话铜线,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带宽)。非对称主要体现在上行速率(最高1MKbps)和下行速率(最高8Mdps)的非对称性上。 ADSL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可直接利用现有用户电话线,节省投资; 可享受超高速的网络服务,为用户提供上、下行不对称的传输带宽。 节省费用,上网同时可以打电话,互不影响,而且上网时不需要另交电话费。 安装简单,不需要另外申请增加线路,只需要在普通电话线上加装ADSL MODEM,在计算机上安装网卡即可。
168
ADSL接入 几种ADSL MODEM接入示意图 以太网接口外置式ADSL MODEM接入示意图
USB接口外置式ADSL MODEM接入示意图 (b) (a)
169
ADSL接入 ADSL设备的安装 ADSL安装包括局端线路调整和用户端设备安装。
用户端只要将电话线连上滤波器,滤波器与ADSL MODEM之间用一条两芯电话线连上,ADSL MODEM与计算机的网卡之间用一条交叉双绞线连通即可完成硬件安装;再将TCP/IP协议中的IP、DNS和网关参数项设置好,便完成了安装工作。
170
个人用户ADSL接入
171
局域网ADSL接入 局域网用户的ADSL安装与单机用户没有很大区别,只需再加多一个集线器,用双绞线将集线器与ADSL MODEM连起来。
172
ADSL接入 ADSL接入类型: (1)专线入网方式: 用户拥有固定的静态IP地址,24小时在线。 (2)虚拟拨号入网方式:
174
其它接入技术 Cable Modem接入 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网遍布全国,很多的城市提供Cable Modem接入Internet方式,速率可以达到10Mbit/s以上,但是Cable Modem的工作方式是共享带宽的,所以有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出现速率下降的情况。 无线接入 由于铺设光纤的费用很高,对于需要宽带接入的用户,一些城市提供无线接入。用户通过高频天线和ISP连接,距离在20km左右,带宽为几十Mbit/s,费用低廉,但是受地形和距离的限制,适合城市里距离ISP不远的用户。性能价格比很高。
175
其它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 在一些城市开始兴建高速城域网,主干网速率可达几十Gbit/s。光纤可以铺设到用户的路边或者大楼,可以以100Mbit/s 以上的速率接入。适合大型企业。 卫星接入 目前,国内一些ISP开展了卫星接入Internet的业务。适合偏远地方又需要较高带宽的用户。卫星用户一般需要安装一个甚小口径终端(VSAT),包括天线和其他接收设备,下行数据的传输速率一般为1Mbit/s左右,上行通过PSTN或者ISDN接入ISP。终端设备和通信费用都比较低。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