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聖母領報大殿簡介 胡淑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聖母領報大殿簡介 胡淑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聖母領報大殿簡介 胡淑琴

2 天使加俾額爾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亞一座名叫納匝肋的城去, 到一位童貞女那裡,…童貞女的名字叫瑪利亞。天使進去向她說:「萬福
天使加俾額爾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亞一座名叫納匝肋的城去, 到一位童貞女那裡,…童貞女的名字叫瑪利亞。天使進去向她說:「萬福! 充滿恩寵者,上主與妳同在!」… 「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妳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看,妳將懷孕生子,並要給衪起名叫耶穌。衪將是偉大的,並被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上主天主要把衪祖先達味的御座賜給衪。衪要為王統治雅各伯家,直到永遠;衪的王權沒有終結。」 瑪利亞便向天使說:「這事怎能成就﹖ 因為我不認識男人。」天使答覆她說:「聖神要臨於妳,至高者的能力要庇廕妳,因此,那要誕生的聖者,將稱為天主的兒子。…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瑪利亞說:「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罷!」

3 納匝肋城,「加里肋亞之花」 聖熱羅尼莫稱納匝肋為「加里肋亞之花」
位於350米高的小丘陵上,鄰近地中海,四周有更高的山峰環繞,例如 Yebel Sa’in 高495米。 這丘陵向南延伸到 Esdrelon平原,位於低加里肋亞的南側翼。

4 山城的昔日與今日 福音中的納匝肋只是一個3萬平方米(200米長和150米寬)的小村,約有半百個岩洞住屋。這小山城今日聞名世界是因天使佳播向一位納匝肋的童貞女預報天主子將降生的訊息。 福音作者對納匝肋的細節談得不多。迦納的納塔乃耳對納匝肋有些輕視,路加稱「一座名叫納匝肋的城」瑪竇只記載若瑟娶瑪利亞為妻並帶到「他的家中」。 聖家從埃及回到納匝肋。耶穌滿12歲時,他們上耶路撒冷朝聖,後來再次回到納匝肋。少年時期的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地增長。」祂成年後,在納匝肋的會堂曾聽到、但也拒絕了耶穌的先知之聲,祂遂前往葛法翁。不過,一直到耶穌在十字架上時,都保持「納匝肋人」的稱號

5 目前有71,500居民:25,000阿拉伯穆斯林22,500阿拉伯基督徒24,000是希伯來人
是以色列除了耶路撒冷之外,最重要的阿拉伯團體。穆斯林和基督徒大都住在山坡和山谷,猶太人則住在新建的較高地區(Nazaret Illit)。 納匝肋是今日全加里肋亞的行政中心,充滿觀光客和商人,城中許多聖所仍提供靜謐和祈禱的氛圍。

6 歷史中的納匝肋 基督徒未曾間斷在此地的臨在 舊約從未引證過納匝肋,連史學家約瑟夫也未曾提到,但他卻未遺漏鄰近的Yafia城。
不過,「主的親戚」及他們與納匝肋的關係—這些親戚當然都是納匝肋人—則在初期資料中經常出現。除了雅各伯、若瑟、西滿和猶達(瑪十四55),還出現殉道者聖科農(San Conon,約於249至251年間殉道),死於卡帕多細亞。 科農宣稱是「主的親戚」,其敬禮很快就在納匝肋展開,即「科農岩洞」。

7 2-7世紀,不少朝聖者留下見證。執事伯多祿的抄本中到Julio Africano, Eusebio, Epifanio de Salamina, Egeria,及匿名的Piacenza 和 Arculfo。 Egeria 提到「聖瑪利亞所住的岩洞很大也很明亮;在那裏有一座祭壇」。 Piacenza(約570年)描述:「瑪利亞的家,現在是大殿」。 Arculfo(約670年)看到「在天使佳播進入並向聖瑪利亞問安的家的上面,建了一座教堂」。

8 從公元七世紀以來,納匝肋與巴勒斯坦其它地區的命運一樣。希伯來人和撒瑪黎雅人與波斯人結盟(614年),導致對所有猶太人的不信任,Heraclio (629-630)將他們從納匝肋驅逐出境。
首批入侵的穆斯林持容忍態度,對聖所還算尊重。不過,8-9世紀情況轉劣,朝聖者如Wilibaldo 和其他人都稍提到。 十字軍(Tancredo, 1109)修復納匝肋和聖所,將位於Escitopolis(Bet Shean)的主教公署遷至納匝肋,領報大殿成為主教座堂(52乘以30米),直到1187年。後來又恢復了幾年。1263年,Bibars Ia 將之夷為平地並殺了基督徒。 此地荒廢了四個世紀(13-17世紀),一直到穆斯林酋長Druso de Saida, Fakhr ed-Din 於1620年將埋藏岩洞的地基和鄰近的土地還給方濟會士。

9 1730年,在岩洞上興建第一所聖堂,於1871年拓寬。最後,於1955年,這聖堂被摧毀。此時,在Bagatti神父的領導下,於1955-1959年間,開始有系統的考古挖掘的工作。
新的領報大殿於 年興建,於1969年落成。在這段期間,教宗保祿六世曾親訪此殿。

10 拜占庭和前拜占庭時期的遺跡 – 靠近聖所,今日被納入新大殿中
拜占庭和前拜占庭時期的遺跡 – 靠近聖所,今日被納入新大殿中

11

12 領報大殿的神聖岩洞: 是基督徒未曾間斷的朝拜聖所

13 領報大殿的神聖岩洞之前的祭壇建於拜占庭教堂的遺跡之上

14 考古的挖掘--發現納匝肋山丘 據考古學的挖掘,福音中的納匝肋不超過聖地「守護者」(Custodia?)現今所有權的丘陵地:
從南到北,即領報大殿和聖若瑟大殿之間 從東邊到西邊,則限定在保祿六世街和Zoco峭壁之間。 由於歷代有很多填積物,很難辨認出古代多岩石的斜坡,也不易找到路加福音所提到的「山崖」(四29),它很可能在保護區的某個西南角,今天還可以看到幾米的廢墟。會堂約離此地300米。

15 一九五五年考古挖掘時期的納匝肋

16 平台是為保護這小村的遺跡

17 不同時期在聖所上面所蓋之建築物平面圖(前拜占庭、拜占庭、十字軍、方濟會 1730年)

18 領報大殿岩洞的東邊 科農執事的岩洞/聖堂

19 聖所東邊,在小岩洞的地面上可以找到 科農執事的馬賽克。

20 在柱子下端的基石上 找到「萬福瑪利亞」的銘文

21 在這假想的教堂-會堂建築圖中,熱心的朝聖者(即紅箭頭所指的)刻下「萬福瑪利亞」

22 十字軍聖堂遺跡

23 十字軍時期之柱子的柱頭非常精緻

24 考古學的結果

25 小小的殉道角落可能是第三世紀末,由熱心者或聖科農的親友所建。聖科農被視為「主的親戚」,約於250年殉道。如果這小聖堂真的建於第三世紀,則這地方的敬禮則要往前推到更早的時期。
我們也看到一個前拜占庭時期的洗禮池,因為大殿的地面較高,方向也不同。大殿的地面應可推算到公元五世紀初,早於427年(Taodosio二世曾發表諭令,禁止把十字架放在地面) 講希臘語的朝聖者,在最初幾個世紀來到這猶太基督徒的「會堂」,不斷在這地方留下敬禮的圖文或銘文,例如XE MARIA (Ave María,萬福瑪利亞),證明猶太基督徒曾在納匝肋存在過,將後來的教會與宗徒時代相連,然後由拜占庭的外邦基督徒繼續。耶路撒冷的執事科農的馬賽克屬這時期的晚期(4-5世紀),亦有希臘文銘文。

26 聖所全景,看到歷史不同時代的建築要素

27 從不同角度看領報大殿聖所四周的建築

28 Bagatti神父的考古結論: 1) 納匝肋是個悠久的小村,上千年來一直有人居住的,約有 45個岩洞住屋;其中兩個是瑪利亞和若瑟的。這兩個岩洞成為敬禮的聖所,後來更成為教堂。 2)瑪利亞的岩洞與前拜占庭時期的猶太基督徒的會堂-教堂很近,遺跡是洗禮池和殉道者的敬禮(有粉刷的牆、象徵性的圖文、銘文等)。 3) 猶太基督徒在此建立堅固的團體,拜占庭教堂和隱修院的遺跡可推算到公元4世紀初,他們利用前一時期的某些材料。 4) 拜占庭的建築提高地面,把較早的建築埋到地底,包括重要的圖文,例如用希臘文寫的"XE MARIA",其價值無可比擬,因為早於公元431年,即早於厄弗所大公會議定斷瑪利亞為天主之母的信理。納匝肋在非常早期即已有聖母的敬禮。

29 在歷史過程中不同時代曾在此「聖言降生」的聖所興起不同的建築。環繞的禱告台邀請我們深入這奧蹟,也是這裏之所以是「聖所」的緣由:「聖言在此成為血肉」,這是天使佳播發言的地方:「萬福,滿被聖寵者,主與妳同在」(路一28)。

30 岩洞上方的華蓋是比利時皇室的禮物,感恩禮的大祭台是在拜占庭教堂的四根柱子上。

31 新領報大殿--  現代的時刻 今日的領報大殿是東方督徒最大的聖殿,於1969年由Garrone樞機主持落成典禮。它建於十字軍主教座堂的基礎上,長度稍短一些,約45米,寬度一樣是27米,牆也不像過去那麼厚。在鋼鐵和混凝土的建築外面,披上當地特有的白色與玫瑰色的石頭,牆面上也有編織,還有巨大的教堂圓頂(高40米,圓屋頂的底座直徑有18米)。圓頂的天窗和玻璃窗使光線柔和地落在岩洞上,四周玻璃窗則將光線平均地導入整座大殿中 建築計劃出於義大利建築師Giovanni Muzio之手,不過內在與外在的美化則是許多知名藝術家合作的結晶。以下是聖堂外觀的幾個不同角度所拍攝的照片。

32

33

34

35 新領報大殿的主要入口

36 低層大殿 低層大殿(十字軍主教座堂)的地面與外面的中庭一樣高。目前(疊上去的)兩座聖堂的面積是一致的,不過比中世紀稍小一些,從前的教堂往西邊多七米。 為了要容納原始的岩洞,即奧蹟的核心低層大殿沒有什麼裝飾。L. Raffolt所設計的玻璃窗屬於微弱色調,允許圓頂的光線柔和地照在岩洞上。

37 新領報大殿的外觀

38 在司祭席上的馬賽克 代表著「唯一、至聖、聖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39 新領報大殿的內觀,四周牆上有關於瑪利亞的圖像

40 高層大殿 從大門的門廊進來,有一寬敞的旋轉梯,光線從方濟會士Farina的玻璃窗透進來,牆上還裝飾著經文。這旋轉梯通往高層大殿的地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座大殿截然不同的風貌。如果說低層大殿的風格是簡單純樸、光線柔和;高層大殿則以繽紛色彩和華麗的藝術之美邀請我們頌揚聖母瑪利亞,可以看到許多玻璃窗、圖畫、馬賽克等各種裝飾。這是建築家Muzio和其合作者的共同創作。

41 新大殿的聖殿圓頂,好似一朵倒立的百合花

42 反省(Frédéric Manns) 教宗保祿六世於1964年前來朝聖時,精湛地摘要出納匝肋給我們的三堂課:靜默、工作與家庭生活。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造訪納匝肋,主要是為提醒世人注意降生奧蹟,因此他在3月25日來此大殿。 當瑪利亞—以色列的女兒—接納並實踐天主的旨意時,聖言在納匝肋成為血肉。 感謝她,葉瑟的根苗將結出豐碩的果實。瑪利亞所領受的「言」催促她選擇愛之道。瑪利亞立即向依撒伯爾通傳她所擁有且最神聖的—即她胎中的聖子。瑪利亞由衷發出的喜樂是生命將勝利的標記。

43 如果天主降生為人,如果天主尋找依祂肖像而受造的人,祂這麼做是因為祂從永遠就在其聖言內愛了人,並願意透過基督提升人性尊嚴,成為祂的義子
當瑪利亞說:「我是主的婢女」,表達了她生活的基本態度:信仰。瑪利亞相信所許必踐的天主,因而接受並承行祂的旨意。她整個生活不是別的,乃是信德的朝聖之旅,走過死蔭幽谷,期待她所看不見的得以實踐。她是公元2000年的典範,引導我們更意識到自己塵世生活的存在、鼓舞我們活出朝聖經驗的內在態度,意識到自己亦是旅途中的朝聖者

44 願聖母瑪利亞的「是」也成為我們的「是」-- 阿們。祝大家平安!


Download ppt "聖母領報大殿簡介 胡淑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