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我們的太陽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我們的太陽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們的太陽系

2 認識太陽系 在四十五億年以前,太陽系是一團星際氣體,即星雲(大概如M42獵戶座星雲一般)。大約於四十五億年前,這團星雲附近的一顆超新星發生爆炸,猛烈衝擊這團星雲,導致它的重力失去平衡,超新星的殘餘物質便與這團星雲的物質聚集,成為星體。當時,在太陽系接近中心的位置,大約有一百個像月球般大的星體存在,但它們的軌道並不穩定,它們的引力互相影響,而且互相撞擊,有些被吸至星雲中心,有些成為行星。同時,在距離中心較遠的地方,因為溫度較低,所以有更多的材料,如冰,來組成行星,所以便組成氣體行星這類型的星體。

3 太陽1 太陽是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太陽系百分之九十八的物質都在太陽。太陽和其他恆星一樣,是一間巨型的化學工廠,它們的核心觸發核反應,把組宇宙最初的元素氫和氦變成各種物質、重型元素,這些物質就是宇宙的基礎材料。它們組成行星、彗星等星體。 對古人來說,太陽是一個金光大圓盤。直到17世紀,伽利略破天荒用望遠鏡對準太陽,就發現太陽不是完美的,太陽表面有瘕疵,太陽表面上有太陽黑子。之後人類對太陽是完美金光大圓盤的概念改變了。直至光譜學的出現太陽才有新的現,19世紀中葉,梵蒂岡的首席天文學家塞奇神父使用這種技術觀察太陽,他看見一些可以複雜的影像,複雜得可以嚇壞伽利略。

4 太陽2 之後,科學家不單研究太陽的邊緣,而且研究太陽的本身。他們把太陽的化學物質分門別類,發現太陽除了有氫氣、鈣質和鐵質,他們還發現了一種地球的元素,以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來命名,叫氦氣。1973年,首個太陽太空實驗室升空,由於在太空沒有大氣層阻礙,所以對於太陽觀察活動就更佳了。利用一百年前塞奇用的相同光波長來觀察太陽,太空實驗室的太空人看到很多細節。他們看到太陽黑子、網狀系統、絲狀物體等。 太陽耀班是太陽的熾熱的氣體爆發,規模有一個行星般大,是脫離太陽的日珥。

5 太陽3 從太陽爆出的日射微粒流,威力令人無法想像。旅行者號經過所有帶外行星,都發現日射微粒衝擊磁場的相同明顯標記,即使離開海王星,仍然有日射微粒流陪伴。離開冥王星三年後,旅行者號探測到一鼓神秘的射電能量。科學家最初也不知道這些神秘的射電能量來處,研究最終回到太陽的心臟地帶。原來射電爆發前400日,發生了一連串十分厲害的日冕噴發現象。查閱記錄後,發現日冕爆發後100日出現了那次爆發現象,300日後日射微粒流到了磁限,即日球層頂,之後產生射電幅射。科學家把日球層定在太陽和冥王星遠4倍的地方,這是日射微粒流的極限。

6 水星1 水星是最接近太陽的行星,並且大小在太陽系中排行倒數第二,其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的兩倍。
水星有一個大氣層,密度為地球的大氣層一千萬分之一,成份為42%氦、42%鈉、15%氧,其餘為一些微量氣體。這個大氣層會在水星的日間出現,晚上則會凝固。

7 水星2 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大量隕石不斷猛烈地撞擊水星,結果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隕石坑,至今水星表面仍存有40億年前遭撞擊的痕跡。而且隨著水星溫度下降,核心收縮了4公里,令表面太大而下陷,形成了表面的皺紋,一些皺紋山脈可以高達數千米。水星因此表現顯得傷痕累累。至今只有水手十號對水星進行過探測,而傳信者號(Messenger)將在2007年再到水星探測。

8 金星1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所以是地球天空上第三亮的天體,更被古人稱作晨星、昏星以及啟明星。金星的軌道是九大行中最接近圓形的,遠日點及近日點只相距160萬公里。 金星的大氣層有二十千米厚,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0倍,由96%二氧化碳、3%的氮及0.1%水蒸氣組成。上層是具腐蝕性的硫酸,佔大多數的二氧化碳造成了強大的溫室效應,令金星成為全太陽最熱的行星,溫度達攝氏480度。當水手二號在1958年發現金星的表面溫度有攝氏480度後,人們對金星上存有生物的希望卻沒有完全幻滅,他們仍然想信金星的雲下仍可能存在沼澤。

9 金星2 金星的大氣層會旋轉,每4天運轉一周。雖然金星的自轉速度很慢,但氣流的速度卻比地球的快60倍,為甚麼會這樣,暫時還是一個謎。此外,金星雖熱得不會下雨,卻探測到比地球頻密數百倍的閃電,令科學家大感疑惑,到現在還是一個謎。金星是一個反轉的世界,它的自轉軸傾斜度達到177°,而且自轉速度緩慢,所以自轉一周的時間比一年還長。 在1967年,前蘇聯的金星4號到金星希望降落,卻被金星的大氣壓力壓碎。前蘇聯的人員為了到金星進行探測,在1971年製造了金星7號,希望熬得住金星惡劣的環境。結果,金星七號成功穿越雲層降落,並傳回資料。可惜兩小時後就被金星的大氣壓碎了。

10 地球1 地球之所以跟其他行星截然不同,是因為地球存在著生命,生命令地球在太陽系別具一格。生物能在地球生存,是因為地球有一個優良的環境和溫和的環境。它有一個起保護作用的大氣層,主要成份是氮氣,其次是氧氣,還有一個由臭氧組成的臭氧層,它把大部份有害的紫外線隔去。大氣層還能保護地球表面,使它不受小型隕石撞擊。它是太陽系唯一擁有大量液體水的行星,金星因為太熱,水變成了蒸氣;水星因為太冷,水變成了冰。地球溫度適中,水在液態。地球的地殼活動十分活躍,火山、地震,使地球的地貌不斷改變。地球天氣的微妙平衡,實在令人驚訝。

11 地球2 雖然生物可以在地球生存,但是生物是否由地球孕育,暫時是一個謎。當太陽神十二號降落在月球後,太空人的一個任務是帶領勘察者三號的部分零件回地球,勘察者三號在月球33個月,一半時間直接面對太陽的高溫和幅射,太空總署想知道這會對零件造成多大的損壞。回到地球後竟然發現零件裏有一些針狀物,他們拿針狀物去培植,結果牠們都恢復了生命。這令一些科學家更相信地球的生物是由火星或更遠的外太空來的。

12 火星1 火星約是地球的一半大,火星和地球有幾分相似,自轉軸比地球略大1.7度,火星一樣有四季,不過每季的長度是地球的兩倍,而火星的一日只是比地球長41分鐘。火星有時會刮起塵暴,間中甚至會覆蓋整個火星,它們往往發生在火星最接近大陽的時候。1971年前蘇聯發射的火星二號和火星三號就是毀於火星的一場塵暴中。火星只有一個很薄的大氣層,薄得還不到地球的大氣層的百分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大約佔百分之九十五,其次是氮和氬。

13 火星2 1976年,美國維京號的火星探測器拍到的照片,令人以為奧林巴斯山西北面的懸崖是由水侵蝕而成的。但1999年發射的火星環球探索者號,從近距離拍到三張十分精細的照片,其清晰度比維京號高五至十倍,顯示出該懸崖顯然不是由海水侵蝕而成的。令火星曾有海洋的說法出現動搖。 火星環球探索者號在2000年6月,拍到一些高解象度的照片,帶來了一個發現。根據這些照片,科學家可以清楚地看見水溝、水道和三角洲,相信是由高速水流造成的,雖然不太清楚是何時造成的,但今次不單證明火星的表面有水,而且在附近沒有發現隕石坑和風化的現象。相信水道可能形成不久,可能是一百萬年,甚至是在拍攝的前幾天形成。根據以往的研究,火星的水是被冰封在兩極或藏在地底,今次的發現大大提高了火星曾經有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14 火星3 1998年在南極發現的火星岩石,在岩石中的生物,其實是被地球生物污染的。維京號和火星探路者號證實沒有生物能在火星的泥土生存。但有人相信火星可能有過生物,只是現在沒有了,現在的火星是一個沙漠天體。不過由於岩石比泥土更能保護生物,一些科學家相信,當火星還沒有變成沙漠天體的時候生物可能生長在岩石裏。太空總署計劃未來派探測器到火星取岩石樣本回地球調查。

15 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其他八大行星的質量總和,也在木星之下,其赤道直徑更為地球的11倍。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大氣層主要由氫、氦和極少量的甲烷組成。雖然核心雖然有攝氏35 000度的高溫,但由於木星的中心壓力很大,所以核心由固體組成,而固體核心直徑約為地球的十倍,在核心之上則由固體氫和液體氫組成。 下圖的木星由旅行者一號於1979年1月9日在 公里外拍攝。

16 土星1 土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行星,和木星一樣,是氣態行星,不過土星的密度比水還要低,即是說土星會在水上浮起。土星大氣層的成份為97%氫、3%氦和一些微量氣體。 土星擁有太陽系內最光亮和最寬的光環,是最容易看見的光亮,土星的光環資料存放在以下網頁︰

17 土星2 土星是一個多風暴的行星,呈波浪形的雲帶,是兩股反方向的風的分界線。風速在赤道處可達每小時1800公里。土星表面上有一個卵狀的巨班,名叫「安耐班」,是類似木星大紅班的風暴,不過大小就比大紅班小得多。

18 天王星1 天王星在1781年被一個天文愛好者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發現。他起初以為那顆星是彗星,後來根據它的運動,知道它是行星。 天王星是一個氣態行星,大氣層由83%氫、15%氦及2%甲烷組成。天王星的核心由岩石組成,氨、水和甲烷的混合氣體包圍著核心。天王星是我們所知,最平滑的行星,旅行者二號發現表面有時會出現幾片雲,風速每小時300公里。由於天王星大氣成份中的甲烷吸收紅光,令天王星變成藍綠色,因此,以可現光來看,天王星的風暴不易察覺。

19 天王星2 天王星被發現的環共有11個,數目比土星8個環為多,但環則較窄較薄較暗,其中九個環因為遮蔽星光而發現,其餘兩個則被旅行者二號發現(1986U1R和1986U2R)。這兩個被旅行者號發現的光環,寬度都不超過10公里,它們是由大小數尺的石塊組成,光環中可能有全太陽系反射率最低的物質,顏色大概像煤一般。

20 海王星1 當發現了天王星後,經過觀察,就發現有一股不明引力令天王星稍微偏離軌道,經Adams, John Couch和Le Verrier, Urbain Jean Joseph(兩個是獨立的,而且通常會說計算者是Adams, John Couch)計算後,推斷出新行星的位置。結果在1846年9月23日,在柏林天文台的德國天文學家加勒(Galle, Johann Gottfried)和一名天文學學生Louis d'Arrest在那推算的位置發現海王星。 海王星是目前所知,距離太陽最遠的氣態行星。雖然海王星的直徑比天王星的小,但是由於海王星的密度較天王星的大,所以質量亦較天王星的大。海王星和天王星的結構都相似,核心由岩石組成,核心外是水、氨和甲烷的混合物。大氣層主要由85%氫,13%氦和2%甲烷組成。

21 海王星2 海王星表面上有一個大暗班、一個小暗班和一些捲雲狀的小型風暴,而且多數吹西風,與海王星自轉方向相反。由於海王星由大陽所接收的能量以及內部產生的能量都不及木星和土星,所以海王星不能產生大量的風暴,因此,風暴沒有遇上很多逆向的阻力,令大暗斑的風速為每小時2000公里,成為全太陽系之冠。不過,其後在1994年6月哈勃太空望遠鏡再觀測海王星時,發現大暗班已經消散。

22 冥王星1 自海王星發現之後,科學家發現海王星根本沒有足夠的引力,令天王星偏離軌道,所以著手尋找第九行星。結果在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在雙子座附近找到了冥王星。冥王星是太陽系最細小的行星,直徑只有2360公里。在1978年,冥王星的衛星被發現,這衛星被名為卡倫,名字的來源是希臘神話中通往冥界的划船人,卡倫體積太約是冥王星的一半。 冥王星有一個十分稀薄的大氣層,在1988年被發現,由氮、甲烷和一氧化碳組成,表面壓力比地球少 倍,但相信仍可能存在天氣、風、化學作用等情況以及存有電離層。

23 冥王星2 發現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後,科學家發現兩個星體加起上來,也無法影響天王星和海王星,所以相信還有第十行星,稱為X行星。科學家推測X行星的體積與天王星相同,不過質量較少,它與太陽的距離,是海王星與太陽的距離的三倍,而且軌道接近垂直。除X行星外,可能還有更多的行星存在。 美國太空總署將在2006年1月發射一艘名為New Horizons的無人探測器,預計在2007年2月到達木星並用木星的引力加速,然後於2015年7月到達冥王星,探測冥王星和其衛星卡倫,以及冥王星所在的庫伯帶。

24 月球1 月球的表面可分為布滿坑洞的高地及平坦的海。高地的顏色多呈較明亮的灰色或黃竭色,而海則呈較暗的灰色。海的形成原因是在三十九億年前,月球內部積聚了大量的熱,使地殼下數百公里的岩層熔化而形成兒漿層。後來,熔岩從這個岩漿層往上 湧,填滿了月球表面的窪地。在三十八億至三十二年前的六億年間,熔岩所填補的窪地變成平坦的海。月球上的海,絕大部分都集中在面向地球的一邊,背面則很少,有些大到直徑一千公里 。

25 月球2 月球的高地上,地殼厚度約為六十公里,其中在上層的二十五公里己飽受隕石的撞擊。在地殼之下有一層由矽酸鹽形成的厚地函層,地函下可能是一顆由熔化的鐵所形成的小核,直徑約為三百至四百公里。月球的質心往地球方向偏離了原本幾何地理中心約2公里,所以靠近地球方向的地殼也較薄。

26 圖片介紹 水星 火星 木星 地球 金星 月球 海王星 天王星 冥王星 土星

27 謝謝觀賞 報告到此結束


Download ppt "我們的太陽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