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2 第一节 政党的涵义和类别 一、政党的定义 在我国古代史籍中,对“党”的涵义作过四种解释:
第一节 政党的涵义和类别 一、政党的定义 在我国古代史籍中,对“党”的涵义作过四种解释: 一是指居民的基层单位,先秦时期称“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

3 二是指亲朋友好,如《礼记·坊记》中称 “睦于父母之党”;

4   三是指有首领的群体或专指某些官僚结成的帮派,如东汉时的钩党,唐代的清流党,北宋的元佑党、元符党,明末的东林党等,是当时的朝臣和士大夫内部的少数人为了个人进退而党同伐异的宗派组织。

5   四是指一般存在于下层社会中,为了某种利益和目的,往往伴以宗教迷信而结成的民间秘密组织,一般称之为“会党”。

6 政党是近代社会政治生活的产物,是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度的建立,在竞选和议会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7   马克思主义从政党的阶级实质角度,结合政党的组织和活动内容,对政党做了全面和深入的阐述。
  列宁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都是起码的常识”。

8 “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在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势必变成政治斗争。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还提出政党必然具有自己的理论和纲领。

9 政党: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理论和纲领,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10 二、政党的特征 (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托利”(意为“歹徒”) “辉格”(意为“强盗”)

11 (二)政党由阶级、阶层、集团中具有共同利益的政治积极分子组成
  “Party”

12 (三)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只是在选举投票时才确定党员身份

13 (四)政党具有自己的政治目标和纲领。   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两党——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的分歧表现为对集权和分权问题上的不同政见。联邦党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民主共和党则反对中央集权,主张保护各州的独立主权。

14 (五)政党以执掌政权或参与执政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主要手段
“绿色和平组织” 绿党

15 三、政党的分类 (一)以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为标准划分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

16 (二)以是否掌握政权和在议会、政府中的地位为标准划分政党
   执政党、在野党、参政党

17 (三)以法律地位为标准划分政党    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18 (四)以政党的活动范围为标准划分政党    为国内政党和跨国政党

19 (五)以政治纲领、政治价值观念为标准划分政党
  将比较激进的政党称为左派政党、左翼政党或激进党派;而政治上相对趋于保守的政党则称之为右派政党、右翼政党或保守党派;既不激进也不保守,努力综合、调和左右政党观点的政党称为中派政党;位于它们之间的党派,则被称作“中左”或“中右”。

20   如现在英国的保守党、日本的自民党、德国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可以称为右翼、右派政党;而日本的民主党、公明党可以称为中派政党;法国国民阵线、德国共和党则一般称之为极右翼政党。

21 第二节 政党的作用和发展 一、政党的主要作用 (一)集合和发展政治力量,争取民众支持 (二)集中阶级、阶层意志,凝聚阶级、阶层的利益要求
(三)取得国家统治权或影响国家政治生活 (四)维持国家政治稳定和政治平衡

22 二、冷战后世界政党的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社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 、家庭党、部族党、军人党、退休者党
  社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 、家庭党、部族党、军人党、退休者党   新兴政党组织、社会运动不断涌现与升起   1995年5月法国总统选举,右翼政党联盟候选人希拉克战胜社会党候选人若斯潘,当选为法国第7届总统,社会党沦为在野党。

23 (二)政党的政治态度普遍趋于温和、务实   许多国家的政党纷纷改变过去较为极端的政治态度,把争取中间阶层的支持和认同作为活动的基点。   美国 民主党和共和党

24 (三)世界各国政党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强 日本自民党 意大利天民党、社会党

25 第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 政党制度 一、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在“结社自由”成为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之后,政党的产生才成为可能。

26   托马斯·杰弗逊甚至说过:“如果要和一个党在一起才能够进天堂的话,我宁可不进天堂”。
   1967年联邦德国制定了《关于政党的法律(政党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规定政党制度的法典。

27 二、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一)两党制   两党制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   “为使资产阶级永存而轮班执政的两个政党的跷跷板游戏”

28 (1)英国的两党制   英王威廉三世以前,政府内阁是由托利党人和辉格党人选出若干人共同组成。   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托利党和辉格党改组成保守党和自由党   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自由党分裂,工党取代了自由党地位,从此形成了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

29 “影子内阁”

30 英国的两党制具有以下特点:   一、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   二、两党实行集中制,以较为严格的纪律约束党员 。

31 (2)美国的两党制   一头大象和一头驴子在压跷跷板。“象”代表共和党,“驴”代表民主党。

32 美国的两党制具有以下特点:   一、两党活动主要围绕总统竞选展开。   二、美国的两党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

33 (3)英、美两党制长期存在的原因   1、政治选举制度有利于大党而不利于小党的生存   2、两党制是社会利益结构二元化的产物

34 (二)多党制   多党制是指在国家中,多党并立,很少有某个政党能够长期稳定地取得议会多数席位而单独执政,而只能联合其它政党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

35   如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芬兰、冰岛、丹麦、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瑞士等。    
  一些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实行多党制,如土耳其、印度、菲律宾、泰国、巴西、智利、希腊、阿根廷、墨西哥、厄瓜多尔等。现在的俄罗斯也实行多党制。

36 多党制的类型 (1)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多元并存的多党制是指任何一个政党在选举中都很难获得绝对多数席位。政府一般都是联合政府,反对派也组成联合阵线与之相抗衡。实行这种多党制的国家有的意大利、瑞士、芬兰。

37 (2)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是指在一个国家政党数量较多,有两个政党占一定优势,但却无法获得议会多数席位,因此必须由其中一个政党联合其他政党上台执政。政权的更替往往取决于第三党的结盟政策。   德国是典型的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国家

38 (3)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一党独大的多党制又称为“一党居优制”。在这种多党制中,虽然存在多个政党,但其中一个政党在该国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它或者单独执政;或者联合其他政党执政,但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其他政党处于在野党地位。   典型的例子就是1955~1993年的日本自民党执政期。

39 (三)一党制   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单一的一个政党手中,法律上和事实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与之争夺政权。现代国家的一党制有两种典型形式,一类是法西斯主义的一党制,一类是亚非拉一部分民族独立国家的一党制。

40 1、法西斯国家的一党制 法西斯主义一党制是资本主义国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表面化、尖锐化后在政治制度上的一种体现。

41   “法西斯意大利斗士团”于1921年改组为“法西斯国民党”
  德、意法西斯一党制都是通过民主制度的合法渠道产生的,但它们最终背弃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和民主价值。

42 法西斯一党制 1、特点是国内唯一一个政党合法存在2、一党制建立在党魁个人独裁的基础上 3、国家的统治以恐怖和暴力来维持,把国家的暴力特征和专政性质推向极端 4、实行党政合一的政权形式

43 2、民族主义国家的一党制   几种情况:   第一,这些国家争取独立的运动原本就是由一个政党领导的,在国内享有崇高的、绝对的威信,独立后自然成为唯一的执政党,如几内亚、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   第二,民族独立以后,由多个政党合并成为一个政党。

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政党制度
  资产阶级政党是在符合于自己的政治制度环境下产生的,而无产阶级政党则是在与自己的政治纲领相对立的现实政治制度环境下建立的。

45 (一)多党合作制   中国、朝鲜,以及东欧剧变前的波兰、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46 (二)一党制   实行和曾经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有蒙古、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古巴和前苏联等国家。

47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与八个主要民主党派互相合作

48 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是: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成员主要是原国民党及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

49 (2)中国民主同盟   成员主要是中上层知识分子;

50 (3)中国民主建国会   成员主要是经济界人士及有关专家学者;

51 (4)中国民主促进会   成员主要是从事教育、文化、科学、出版工作的知识分子;

52 (5)中国农工民主党   成员主要是医药卫生界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界的知识分子;

53 (6)中国致公党   成员主要是归国华侨、侨眷及与海外有关系的代表性人士和专家学者;

54 (7)九三学社   成员主要是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

55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成员主要是居住在大陆的台湾省籍人士。

56 (二)坚持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
  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与其通力合作,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参与国家管理,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而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57 (三)政治协商制度和互相监督机制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
  198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将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58 思考题 1、政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简述政党的基本作用? 3、简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党的发展趋势。 4、试述英美两国两党制的异同。
5、诗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特征。


Download ppt "第五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