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按 诊. 一、按虚里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反映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反映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动微而不显者,为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宗气外泄;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指或绝不应者,为危重之候;其动欲绝而无死候者,为悬饮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按 诊. 一、按虚里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反映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反映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动微而不显者,为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宗气外泄;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指或绝不应者,为危重之候;其动欲绝而无死候者,为悬饮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按 诊

2 一、按虚里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反映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反映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动微而不显者,为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宗气外泄;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指或绝不应者,为危重之候;其动欲绝而无死候者,为悬饮证。

3 二、按胸胁 二、按胸胁 按胸胁主要了解心、肺、肝的病变。 按胸胁主要了解心、肺、肝的病变。前胸高起,按之气喘者,为肺胀;胸 胁按之胀痛者,多为痰热气结或水 胁按之胀痛者,多为痰热气结或水 饮内停;胁下肿块,多属气滞血瘀; 饮内停;胁下肿块,多属气滞血瘀; 右胁胀痛,摸之灼热,手不可按者, 右胁胀痛,摸之灼热,手不可按者,为肝痈;疟疾日久,胁下痞块为疟母。

4 三、按脘腹 主要审察有无压痛及包块。腹部疼痛, 主要审察有无压痛及包块。腹部疼痛,按之痛减,局部柔软者,为虚证;按之痛剧,局部坚硬者,为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者,为肠痈。腹中包块,固定不移,痛有 定处,按之有形者,称为 “ 积 ” ,病属血分; 若包块往来不定,痛无定处,聚散无常者, 称为 “ 聚 ” ,病属气分。脐腹包块,起伏聚散, 往来不定,或按之指下蠕动感,或形如筋结,久按转移者,为虫积。左下腹按之包块累累者,多为燥屎内结。

5 四、按肌肤 了解寒热、润燥、肿胀等内容。 肌肤灼热为热证;肌肤清冷为寒 证。肌肤湿润崐者,为汗出或津 液未伤;肌肤干燥者,为无汗或 津液已伤。肌肤甲错,为内有瘀 血。若按之凹陷不能即起者,为 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者, 为气胀。 了解寒热、润燥、肿胀等内容。 肌肤灼热为热证;肌肤清冷为寒 证。肌肤湿润崐者,为汗出或津 液未伤;肌肤干燥者,为无汗或 津液已伤。肌肤甲错,为内有瘀 血。若按之凹陷不能即起者,为 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者, 为气胀。

6 五、按手足 诊手足的冷暖,可判断阳气的盛 诊手足的冷暖,可判断阳气的盛衰。手足俱冷者,为阳虚和阴盛,属寒证;手崐足俱热者,为阴虚或阳盛,属热证。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为内伤发热;手足背崐热甚于手足心者,为外感发热。

7 六、按俞穴 按俞穴是按压某些特定俞穴,通过这些穴 按俞穴是按压某些特定俞穴,通过这些穴位的反应和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 诊断脏腑病变常用的俞穴有:肺病 — 肺俞、 诊断脏腑病变常用的俞穴有:肺病 — 肺俞、 中府;心病 — 心俞、膻中;肝病 — 崐肝俞、太冲、 期门;脾病 — 脾俞、章门、梁门;肾病 — 肾俞、 气海、京门;胃病 — 崐胃俞、足三里;胆病 — 胆 俞、日月;膀胱病 — 膀胱俞、中极;小肠病 — 小 肠俞、关崐元;大肠病 — 大肠俞、天枢。 此外,还可根据指压某些俞穴作实验性治疗 此外,还可根据指压某些俞穴作实验性治疗以协助诊断,如胆道蛔虫腹痛,以崐指压双侧胆俞穴;急性阑尾炎,以指压双侧阑尾穴。若痛势缓解,则有助于诊断。


Download ppt "第六章 按 诊. 一、按虚里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反映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反映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动微而不显者,为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宗气外泄;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指或绝不应者,为危重之候;其动欲绝而无死候者,为悬饮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