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节 切 诊 (一)脉 诊. (一)脉象的形成、脉诊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二)脉诊的部位 独取寸口 1. 分部 2. 分候脏腑 寸、关、尺分候不同的脏腑 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 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 (命门) 3. 脉诊独取寸口的原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节 切 诊 (一)脉 诊. (一)脉象的形成、脉诊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二)脉诊的部位 独取寸口 1. 分部 2. 分候脏腑 寸、关、尺分候不同的脏腑 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 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 (命门) 3. 脉诊独取寸口的原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节 切 诊 (一)脉 诊

2 (一)脉象的形成、脉诊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二)脉诊的部位 独取寸口 1. 分部 2. 分候脏腑 寸、关、尺分候不同的脏腑 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 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 (命门) 3. 脉诊独取寸口的原理

3 (三 )脉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1. 时间:最好是清晨。一般脉诊应在安静环境 下进行。 2. 体位 3. 指法 ( 1 )布指 ( 2 )运指:举、寻、按;单按、总按。 4. 平息 5. 五十动:每次脉诊不少于脉来 50 次,时间以 3 分钟为宜。

4 (四)构成脉象的要素 1. 脉位 2. 脉数 3. 脉形 4. 脉势

5 (五)正常脉象 1. 基本脉象 2. 基本特点:胃、神、根 有胃之脉:脉来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 容和缓,节律一致。说明胃气充盛。 有神之脉:柔和有力。属于心血充盈,心 神健旺的反映。 有根之脉:尺脉沉取,应指有力。是肾之 精气充盛的表现。

6 3. 生理变异: 年龄:小儿、成人;青壮年、老年人 性别:妇女、男子 身材:身高大者、身矮小者; 形瘦之人、形胖之人。 情志:喜时、怒时 饮食:饥饿之时,饮食之后 季节:春、夏、秋、冬 地域:南方之人、北方之人 解剖变异:斜飞脉、反关脉

7 (六)病理脉象 1. 浮脉 [ 脉象 ]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按之 不足,举之泛泛有余, “ 如水漂木 ” [ 主病 ] 主表证,亦主虚阳外越。 2. 沉脉 [ 脉象 ]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 如水投石 ” [ 主病 ] 主里证

8 3. 迟脉 [ 脉象 ]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成人每分钟 60 次以下 [ 主病 ] 主寒证,特殊时亦主热证 相类脉:缓脉 [ 脉象 ] 一息四至,来去怠缓乏力 [ 主病 ] 主湿病,脾胃虚弱 4. 数脉 [ 脉象 ] 脉来较快,一息五至以上,成人每分钟 90 次以上。 [ 主病 ] 主热证,但有时亦主寒证

9 5. 虚脉 [ 脉象 ] 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即三部脉举 按皆无力 [ 主病 ] 主虚证 6. 实脉 [ 脉象 ] 轻取重按,脉象均大而长,搏指有 力,即三部脉举按皆有力 [ 主病 ] 主实证

10 7. 细脉 [ 脉象 ] 脉细如线,细直而软,但应指明显, 又称小脉。 [ 主病 ] 主诸虚劳损,亦见于湿阻、热闭等 实证。 8. 洪脉 [ 脉象 ] 脉形阔大,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 涌。 [ 主病 ] 主阳盛实热,亦见于虚劳、失血、 久泄等

11 9. 滑脉 [ 脉象 ]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 [ 主病 ] 主实热、痰饮、食滞。青壮年无病、 孕妇亦可见滑脉 10. 涩脉 [ 脉象 ] 往来艰涩,脉行不畅,如轻刀刮竹 [ 主病 ] 主气滞、血瘀、痰阻、食积,或主 伤精、血少。

12 11. 弦脉 [ 脉象 ] 端直以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 [ 主病 ] 主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

13 12. 结脉 [ 脉象 ] 脉来迟缓,时而一止,止有定数 [ 主病 ] 主阴寒内盛,气、血、痰、湿停滞,癥 瘕积聚 相类脉:代脉 [ 脉象 ] 脉来缓,时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 主病 ] 主脏器衰微,或主风证、痛证,七情惊 恐,跌仆损伤 促脉 [ 脉象 ] 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 主病 ] 主阳热亢盛,气滞血瘀,痰阻湿滞

14 (七)相兼脉 浮紧脉 浮缓脉 浮数脉 浮滑脉 沉迟脉 沉弦脉 沉涩脉

15 沉缓脉 沉细数脉 弦紧脉 弦数脉 滑数脉 弦细脉

16 (八)脉诊的临床意义 1. 辨别病证部位 2. 判断病证性质 3. 分辨邪正盛衰 4. 推断病情进退

17 真脏脉:无胃、无神、无根之脉称为真 脏脉。 ⑴无胃之脉: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 偃刀脉 — 如循刀刃 转豆脉 — 脉动短小坚搏 弹石脉 — 脉坚急硬如弹石 提示邪盛正衰,心肝肾等脏气外现, 是病情危重之兆。

18 ⑵无神之脉:以脉率无序,脉形散、涩、 滞为主要特征。 雀啄脉 — 脉在筋肉之间,三五不调,连 连数急如雀啄食者 屋漏脉 — 良久一至者 解索脉 — 脉来乍疏乍密,如解乱绳者 提示脾胃或肾阳衰败,神气耗散,生 命将决

19 ⑶无根之脉:以虚弱无根或微弱不应指为 主要特征。 釜沸脉 — 浮数之极,至数不清,浮泛无根 鱼翔脉 — 脉顺皮肤,似有似无,如鱼在游 虾游脉 — 脉在皮肤,或跃然而去,或须臾 双来,伴急促躁动者 提示三阴寒极,亡阳于外,虚阳外越

20 妇人脉 1. 月经脉:左关尺脉忽大于右是月经将至; 寸关脉调和而尺脉弱或细数者多为月经 不利;妇人经闭,尺脉细涩者多为精亏 血少,尺脉弦涩者多为气滞血瘀。 2. 妊娠脉:已婚妇女,脉来滑数和缓者多 为妊娠的表现;孕妇脉沉而涩者,多为 精血不足,胎元受损;涩而无力,多为 阳气虚衰。 3. 临产脉:尺脉急转弦滑,中指动脉搏动 明显,称为离经脉,为欲产征兆。

21 小儿脉 诊法:一指定三关,即一指总候寸关尺 三部。 平脉至数,一息六 —— 八至。 小儿诊脉只辨浮沉、迟数、强弱、缓紧 迟数分阴阳,强弱测虚实,缓紧辨邪正, 浮滑主风痰,紧主寒,缓主湿,大小不 齐主食滞。

22 二、按诊 1. 按诊的概念:医者用手切按病人的肌肤、 胸腹、手足等部位,以诊察病情的方法,称为 按诊。 2. 按诊的手法: 触:以手轻轻接触患者的局部,以了解凉热、 润燥等情况。 摸:以手来回寻抚局部,以探明局部肿物的 形态、大小等 按:以手重压局部,以了解深部有无压痛、 肿块等。 3. 按诊的注意事项

23 (一)按肌肤 1. 诊肌肤之冷暖 身热初按热甚,久按反转轻,为热在表 久按其热反甚,是热字内想外蒸发,为热在里。 2. 诊肌肤之润燥 皮肤按之干燥者,多为津液损伤 按之滋润者,说明津液未伤

24 3. 诊肌肤之肿胀 肌肤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者,为水肿 按之凹陷,举手即起者,为气肿 4. 诊肌肤之疼痛 5. 诊肌肤之疮疡 疮疡患者,患处按之坚硬,无波动感,多属无 脓 按之顶软,有波动应手感者,内必成脓

25 (二)按手足 手足凉热 手足俱热者,多属热证; 手足俱冷者,多属寒证; 四肢厥冷而胸腹灼热者,为邪热炽盛, 闭郁阳气于内,不能外达四肢所致,属 真寒假热。

26 手足背热、手足心热、额上热 手足背热甚于手足心热者,为外感发热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热者,为内伤发热 额上热甚于手心热者,为表热 手心热甚于额上热者,为里热

27 (三)按胸腹 1. 诊察胸部 2. 诊察虚里:虚里位于左乳下第五肋间隙,即 心尖搏动处。根据虚里搏动的强弱,可了解宗 气的盛衰,推测疾病的轻重预后。 虚里按之应手,和缓有力,为宗气充盛,健康 无病。 虚里搏动微弱无力,为不足,是宗气内虚。 按之弹手,洪大而搏,甚至其动应衣者,为太 过,是宗气外泄,证属危候。

28 3. 按诊胁部:两胁为肝胆经脉所布,故按 胁肋可了解肝胆病变。 右胁下按及肿块,或软或硬,多为肝脏 肿大,属气滞血瘀; 若表面凸凹不平,要警惕肝癌。 右胁胀痛,摸之热感,手不可按者,为 肝痈。 左胁下触及肿块,为疟母,多因疟疾日 久而成

29 4. 按诊腹部:主要了解腹部的疼痛、胀满、 肿块等状况。 ⑴察温度 ⑵察紧张度 ⑶察痞满 ⑷诊疼痛 腹痛喜按者属虚,拒按者属实。

30 ⑸辨臌胀 腹部胀大如鼓之状,称为臌胀。 叩之声音重浊,按之有波动感者,为水臌, 是水液内停所致。 叩之作空声,以手按之无波动感者,为气臌, 是气滞所致。 ⑹辨积聚 腹内触及肿块,属于癥瘕积聚。 痛有定处,按之有形,固定不移者为癥积, 病属血分; 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聚散不定者为瘕聚, 病属气分。

31 (四)按腧穴 肺病可在肺俞穴摸到结节,或中府穴有 压痛 肝病肝俞或期门穴有压痛 胃病胃俞或足三里有压痛 肠痈上巨虚(阑尾穴)有压痛


Download ppt "第四节 切 诊 (一)脉 诊. (一)脉象的形成、脉诊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二)脉诊的部位 独取寸口 1. 分部 2. 分候脏腑 寸、关、尺分候不同的脏腑 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 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 (命门) 3. 脉诊独取寸口的原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