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疱性皮肤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 孙乐栋副教授.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 46 岁,广东清远人 。 因 “ 全身皮肤、黏 膜水疱 4 年,加重 1 周 ” 于 2003 年 4 月 6 日入院。 摘要: 4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糜烂,有时于全 身起数个黄豆大的水疱,松弛性,易破,难愈合。在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疱性皮肤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 孙乐栋副教授.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 46 岁,广东清远人 。 因 “ 全身皮肤、黏 膜水疱 4 年,加重 1 周 ” 于 2003 年 4 月 6 日入院。 摘要: 4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糜烂,有时于全 身起数个黄豆大的水疱,松弛性,易破,难愈合。在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疱性皮肤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 孙乐栋副教授

2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 46 岁,广东清远人 。 因 “ 全身皮肤、黏 膜水疱 4 年,加重 1 周 ” 于 2003 年 4 月 6 日入院。 摘要: 4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糜烂,有时于全 身起数个黄豆大的水疱,松弛性,易破,难愈合。在当 地医院予以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 1 周前自行停药后, 口腔糜烂加重,水疱明显增多,伴有瘙痒。 既往无特殊病史。 查体:一般情况可,满月脸,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专科情况见图。

3

4 问题 1 本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考线索有那些? 2 诊断思路?

5 大疱可能的原因有: 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包括: 免疫: 天疱疮、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 IgA 大疱性皮肤病、妊娠疱疹 遗传: 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 解症 过敏: 大疱性多形红斑

6 大疱可能的原因有: 原发性和继发性 继发性包括: 感染:皮肤炭疽、丹毒、虫咬皮炎、麻风、 SSSS 过敏:非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大疱性荨麻疹 免疫:红斑狼疮、扁平苔藓、色素失禁症 物理:摩擦性大疱、冻伤、烧伤 内分泌:糖尿病性大疱 代谢:卟啉病

7 实验室检查 三大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胸片、 B 超均未见明显异常。 病理: 免疫病理:

8 问题 1 诊断?依据是什么? 2 需要鉴别的疾病?

9 天 疱 疮天 疱 疮 天疱疮( pemphigus )是一组累及皮 肤和粘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 共同的特征有: ( 1 )大疱壁很薄、松弛、容易破裂; ( 2 )组织病理为棘层松解所致的表皮 内水疱; ( 3 )免疫病理显示角质形成细胞间 IgG 、 IgA 、 IgM 或 C3 网状沉积。 血清中存在针对桥粒成分的天疱疮 抗体。

10 临床常见的类型: 天疱疮的分类尚未统一。一些学者根据 水疱形成的部位而将其分为二大类: ( 1 )浅表型天疱疮( superficial pemphigus ),水疱位于颗粒层,指落叶 型天疱疮及其变型(红斑型天疱疮、地方 性落叶型天疱疮); ( 2 )深部型天疱疮( deep pemphigus ),水疱位于基层上方,指寻 常型天疱疮及其变型(增殖型天疱疮)。

11 1997 年, Cohen 等将天疱疮分为 5 种类 型 : ( 1 )寻常型天疱疮及其变型 —— 增殖型 天疱疮; ( 2 )落叶型天疱疮及其变型 —— 红斑型 天疱疮; ( 3 )药物诱导的天疱疮; ( 4 ) IgA 天疱疮; ( 5 )副肿瘤型天疱疮。

12 亦有学者将天疱疮分为 9 种类型: ( 1 )寻常型天疱疮; ( 2 )增殖型天疱疮; ( 3 )落叶型天疱疮; ( 4 )红斑型天疱疮; ( 5 )巴西落叶性天疱疮; ( 6 )药物诱导天疱疮; ( 7 ) IgA 天疱疮; ( 8 )副肿瘤性天疱疮; ( 9 )疱疹样天疱疮。

13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仅介绍 其中的五种类型 寻常型、增殖型 落叶型、红斑型 疱疹样天疱疮

14 (一)寻常型天疱疮( pemphigus vulgaris )是最常见的一型, 好发年龄:中年人,儿童罕见。 好发部位:口腔、胸背部、头颈部,严重 者可泛发全身。约 60% 的患者初发损害在 口腔粘膜,表现为水疱和糜烂。 4~6 个月后 才发生皮肤损害。 皮损特点:表现为外观正常皮肤上发生 水疱或大疱,或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浆液 性大疱,疱壁薄,尼氏征阳性。

15 大疱松弛易破,形成糜烂面,渗液较多, 部分可结痂,若继发感染则伴有难闻臭味, 如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皮损不断扩展, 大量体液丢失,发生低蛋白血症,并发感 染、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16 (二)增殖型天疱疮( pemphigus vegetans )是寻常型天疱疮的良性型,较 少见。(仅占天疱疮的 1%--2% ) 好发年龄:一般是免疫力较低的年轻人。 好发部位:好发于腋窝、乳房下、腹 股沟、外阴、肛门周围 、鼻唇沟及四肢。

17 皮损特点:损害最初为松弛性水疱,尼 氏征阳性。破溃后在糜烂面上渐渐出现乳头 状的肉芽增生,边缘常有新生水疱,使损害 面积逐渐扩大。皱褶部位温暖潮湿,易继发 细菌及念珠菌感染,常有臭味。陈旧的损害 皮面比较干燥,呈乳头瘤状。 病程慢性, 预后较好 。

18 (三)落叶型天疱疮( pemphigus foliaceus ) 好发年龄:中老年人 好发部位:皮损开始主要发生在头、 面及胸、背上部,口腔粘膜受累较少。

19 皮损特点:水疱常发生于红斑的基础上, 尼氏征阳性。与寻常型相比,病情较轻, 水疱壁更薄,更易破裂。在浅表的糜烂面 上覆有黄褐色、油腻性、疏松的痂皮,鳞 屑呈落叶状, 由于痂皮下分泌物被细 菌分解而产生难闻的臭 味。 病情缓慢发展,遍及全身。患者亦可 因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20 (四)红斑型天疱疮( pemiphigus erythematosus )是落叶型天疱疮的良性 型。较少见(占 7.7% ) 好发年龄: 18-84 岁,平均 54 岁。 好发部位:皮损主要发生于头皮、面部 及胸背上部,下肢和粘膜很少见。

21 皮损特点:早期局部损害类似红斑狼疮 的蝶形红斑,水疱常不明显,轻度渗出, 上覆盖有鳞屑和痂皮,胸背部红斑上可出 现散在大小不等的浅表性水疱。尼氏征阳 性。 病情发展缓慢, 水疱时好时发。极 少部分可转化成落 叶型天疱疮。

22 (五)疱疹样天疱疮( pemphigu hereptifromis ),又称嗜酸性海绵形成。 由 Emmerson 于 1968 年首次报道, Jablonska 于 1975 年将其命名为疱疹样天 疱疮,较少见。 好发年龄:中老年人。 好发部位:躯干及四肢近端

23 皮损特点:在环形红斑基础上发生紧张 性水疱或丘疱疹,尼氏征弱阳性。瘙痒明 显。 病程慢性,预后好。 多数病例能用药 物长期控制,少数转 变成寻常型或落叶型 天疱疮。

24 [ 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 ] 天疱疮基本病理变化是棘层松解、表皮 内裂隙和水疱,疱腔内有棘层松解细胞 ( Tzanck cell ),这种细胞比正常棘细胞 大,圆形,核大而 深染,胞浆均匀呈 嗜碱性,核周有浅 蓝色晕。

25 不同型的天疱疮棘层松解的部位不同。 寻常型天疱疮的水疱位于基底层上方, 疱底有一层呈 “ 墓碑 ” 状的基底细胞。 增殖型天疱疮的棘层松解部位与寻常 型相同,但晚期病变有明显的棘层肥厚和 疣状增生。

26 落叶型天疱疮和红斑型天疱疮的水 疱位于棘层上部或颗粒层。颗粒层内可 见角化不良细胞。 疱疹样天疱疮的水 疱位于棘层中部,疱内 有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 粒细胞。

27 免疫病理显示 IgG 、 IgA 、 IgM 或 C3 在 角质形成细胞间隙内呈网状沉积。 间接免疫荧光 检查显示 80%~90% 患者的血清中存在 天疱疮抗体。

28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主要诊断依据: ( 1 )皮肤发生不易愈合的松弛性水疱,容易 破裂。遗留不易愈合的糜烂面,尼氏征阳性。可 伴有口腔粘膜损害。 ( 2 )组织病理显示表皮内水疱及棘层松解。 ( 3 )免疫病理可见棘细胞间有 IgG 、 IgA 、 IgM 或 C3 网状沉积, 间接免疫荧光检出血清中天疱疮抗体。

29 问题 治疗? 治疗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诊断是否明确? 分型? 能否找到病因并去除? 有无合并感染? 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营养?

30 治疗的药物和方法 激素 免疫抑制剂 金制剂 血浆交换 免疫球蛋白 氨苯砜 其他:止血芳酸、四环素、烟酰胺 造血干细胞移植

31 问题 治疗的药物和方法有那些? 如何选择治疗药物? 如何判定治疗药物是否有效? 单一药物治疗?还是联合治疗? 何时联合治疗? 如何联合治疗? 常用联合治疗方案? 副作用? 如何减药? 预后如何?

32 [ 治疗 ] 1 、一般治疗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全身衰竭者应给予适 量的血浆白蛋白、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 2 、糖皮质激素 美国皮肤组织病理学家 Lever 于 1958 年首先用于天疱疮的治疗,是治疗 本病的首选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天疱疮抗体的 产生。诊断一旦确立则应及早应用,开始的剂量 要足够,以尽快控制病情。

33 用量:主要根据天疱疮类型、皮损的范围、 粘膜有无损害、天疱疮抗体的滴度。 一般来说,寻常型、增殖型用量要大,落叶 型与红斑型的用量相对较小。以泼尼松来计算, 对皮损面积小于体表面积 10% 的轻症患者给 予 30~40mg/d ; 对皮损面积占体表面积 30% 左右的患者给予 60~80mg/d ; 对皮损面积占体表面积 50% 以上的重症患者 给予 80~100mg/d 。

34 对泛发性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当每日 口服大剂量激素( 100~200mg/d 泼尼松) 有困难时,可静脉滴注相应量氢化可的松 或甲基泼尼松龙、地塞米松。 给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 3~5 日后, 仍有新水疱出现,应立即增加剂量的 1/3~1/2 ,直至无新的水疱出现,且原有皮 疹开始消退,维持 1~2 周,然后逐渐减量。

35 冲击治疗:少数患者血清中含有 高滴度自身抗体,对糖皮质激素常规 治疗无反应,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冲击 治疗。如用甲基泼尼松龙每日 1g 静 滴,连用 3~5 日后,改服泼尼松 40mg/d 。

36 3 、免疫抑制剂 主要是作为糖皮质激 素的联合用药,能提高疗效,减少大剂量 激素的副作用。 可选用雷公藤多甙, 30~60mg/d ; 硫唑嘌呤 2~3mg/kg.d ,口服; 环磷酰胺 1~2mg/kg.d, 口服或 2~4mg/kg 静脉给药,隔日一次,总量均为 6-8g 为一疗程;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8~12mg/ kg.d 连续 2 天,每周 1 次,总量不超过 150mg/kg

37 甲氨碟呤 10~25mg ,每周一次; 环孢素 5~8mg/kg.d ,分 2 次口服,病 情改善后改为 2~3mg/kg.d ,持续 1-2 年 ; 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要密切注意其副作 用,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 异常等。

38 4 、对大剂量激素治疗及与免疫抑制联合治疗 不能控制的患者。 血浆置换疗法:可以快速减少患者血清中抗 体水平,每次 3—3.5 升,每周 3 次,连续 2 周。但 停止治疗后有反跳现象。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可以加速自身 抗体的分解代谢,安全性高。但有两个缺点: ( 1 )价格昂贵,国外的治疗价格,每个疗程 12000 美元,每月重复一次; ( 2 )反复应用会失去疗效。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天疱疮获得成功。

39 5 、抗感染治疗:天疱疮并发细菌、真 菌感染相当常见,尤其是细菌感染,是天 疱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密切 注意,及时选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40 6 、局部治疗 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 对损害广泛者应给予暴露疗法。用 1 : 8000 高猛酸钾溶液清洗创面,合并感染者选用 有效的抗生素软膏。口腔粘膜糜烂者,可 用 10% 的甘草水或多贝液漱口,外涂 2.5% 金霉素甘油或碘甘油。

41 联合治疗 激素 + 免疫抑制剂 激素 + 免疫抑制剂 + 血浆交换 激素 + 免疫抑制剂 + 免疫球蛋白 改良的冲击疗法 其他:体外光化学疗法 + 激素 + 免疫抑制剂

42 预后: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无口服糖皮质激 素),本病的 2 年、 5 年死亡率分别为 50% 、 100% ,衰弱、电解质及蛋白质丢失,脓毒 血症是死亡的原因。 目前,死亡率为 5%--10% ,免疫抑制 治疗的并发症几乎是唯一的死亡原因。

43 小结 大疱病 表皮内大疱病 表皮下大疱病 寻常型 增殖型 落叶型 红斑型 疱疹样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本次课的重点 : 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表现、 诊断及治疗。

44 谢 谢!


Download ppt "大疱性皮肤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 孙乐栋副教授.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 46 岁,广东清远人 。 因 “ 全身皮肤、黏 膜水疱 4 年,加重 1 周 ” 于 2003 年 4 月 6 日入院。 摘要: 4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糜烂,有时于全 身起数个黄豆大的水疱,松弛性,易破,难愈合。在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