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本节课老师的期待 梳理知识、科学归纳、 理性成长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能 量 变 化 (光、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本节课老师的期待 梳理知识、科学归纳、 理性成长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能 量 变 化 (光、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本节课老师的期待 梳理知识、科学归纳、 理性成长

3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能 量 变 化 (光、热)

4 为什么要掌握物质的性质? 物尽其用、扬长避短

5 我们已经接触过哪些物质性质呢?

6  物理性质方面: 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溶解性、挥 发性、导电性、硬度等。  化学性质方面: 化学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 可燃性、酸性、碱性等。

7 我们曾经用物理性质解决过哪些问题?  气体收集、干燥和放置  应用溶解除去某些杂质、热量的变化  吸附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 硬度和导电性  …………

8 你学过哪些类型的化学反应呢?

9  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 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气体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 金属性质的反应(化合、氧化、置换)  常见酸的性质 ( HCl H 2 SO 4 H 2 CO 3 ) (复分解反应)  常见碱的性质 ( NaOH Ca(OH) 2 ) (复分解反应)  一些盐的性质 (CaCO 3 Na 2 CO 3 、 NaHCO 3 等 )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 …………

10 用物质化学性质 我们曾经解决了很多问题 ( 1 )从生产生活实际考虑 ( 2 )从你遇到的习题考虑

11 我们可以这样应用物质的性质  一、健康的生活  二、安全高效的生产  三、阻止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  四、除杂、分离  五、推断、检验或鉴别物质  六、实验室制备一些物质  七、 …………

12 学会多角度的应用化学反应 Fe + CuSO 4 Cu + FeSO 4 应用这个反应告诉你哪些信息? 在你的学习实践中帮你解决过哪些问题?

13 评头论足碳酸钠! 1 、检索你脑海中有关碳酸钠的信息 2 、列出有关碳酸钠所参与的化学反应

14 我是你的碳酸钠 我是躺在路边的碳酸钠  被你捡起在手中  一边潮解  一边溶化   我是放在水边的碳酸钠  被你的冷漠淡化  溶解度不大   我是馒头里的碳酸钠  为你撑起馒头  一边分解  一边消化 我是你药瓶里的碳酸钠  中和你的胃酸  一边反应  一边消化   我是你的碳酸钠  你对我可有真心话  溶化、气化  泪流满面的碳酸钠  可是你还是喜欢氯化钠 --来自网络

15

16

17 想了解碳酸钠的生产工艺请登录:  http://che.cycu.edu.tw/jamnet/chemical/na2c o3.htm

18 请选择合适的信息按下列要求命题  俗名、物理性质  与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  制取相关物质  检验相关物质除杂质  设计一个与碳酸钠性质有关的实验  期待你有新的发现

19 历年中考试卷中的碳酸钠  ( 2002 ,北京东城区)下列变化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一 步实现的是 ( ) A.BaCl 2 → BaSO 4 B.CuO →Cu(OH) 2 C.NaOH →Na 2 CO 3 D.MgSO 4 → Mg(OH) 2  ( 2001 ,北京西城区)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 为了除去碳酸钠,可加入适量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硫酸 C. 盐酸 D. 氢氧化钙溶液  ( 2002 ,北京东城区)氯化钠溶液中溶有少量碳酸 钠, 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碳酸钠的是 A. 锌粉 B. 氢氧化钙溶液 C. 盐酸 D. 硫酸

20  ( 2001 ,河北)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 Ba(OH) 2 、 HCl 、 Na 2 CO 3 、 Na 2 SO 4 中的一种,若将丁的 溶液滴入到乙的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向这种白色沉淀中 滴加甲的溶液,沉淀溶解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据此推断丙 是  A. Ba(OH) 2 B.HCl C. Na 2 CO 3 D. Na 2 SO 4  ( 2001 ,北京东城区)鉴别失去标签的氯化钡、碳酸钠和 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  ⑴学生甲得知氯化钡溶液显中性,选用了一种指示剂;学生 乙选用了一种酸溶液;学生丙选用了一种含钾元素的正盐 (只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盐)溶液,三位同学都一次 鉴别成功,请推断他们选用的试剂(写名称):甲 乙 丙  ⑵学生丁认为不用其他试剂也可以鉴别,丁将三种无色溶液 任意编号为 A 、 B 、 C ,按编号取样品两两反应,实验现象 记录如图,由此可确定各种物质。( ↓ 表示产生沉淀, ↑ 表示 产生气体, — 表示无明显现象),请写出 A 的化学 式 。

21  ( 2001 ,广州)某同学做 Ca(OH) 2 溶液与 Na 2 CO 3 溶液反应的实验,为使反应完全, 先往 Ca(OH) 2 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然后再滴入 Na 2 CO 3 溶液,想根据酚酞颜色的 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完全,你认为这样多对 不对? (填 “ 对 ” 或 “ 不对 ” )。理由是 。  ( 2003 ,宿迁)做馒头时要在发酵好的面团 中加食用碱,以便产生气体使馒头疏松多孔, 面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的性质 ( )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无法判断

22  ( 2003 ,苏州)检验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 是否变质,下列不能作为检验用的试剂的是 ( ) A. 澄清石灰水 B. 氢氧化钡溶液 C. 氯化钙溶液 D. 酚酞试液  ( 2003 ,河南)用经济、简便的方法鉴别硫酸铜、碳酸钠、 氢氧化镁三种白色固体粉末,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 A. 稀盐酸 B. 紫色石蕊试液 C. 水 D. 氢氧化钠溶液  ( 2003 ,甘肃)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Ca(OH) 2 溶液 B. 稀 H 2 SO 4 C.BaCl 2 溶液 D.KNO 3 溶液  ( 2003 ,盐城)用下列溶液分别滴入 NaOH 溶液、 Ba(OH) 2 溶液和稀 H 2 SO 4 ,产生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FeCl 3 溶液 B.KNO 3 溶液 C.Na 2 CO 3 溶液 D. 无色酚酞 试液  (2004 年天津 ) 食醋是醋酸的稀溶液,某同学准备在家中进行 验证食醋具有酸的性质的实验,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能 发生反应的是 ( ) A .木炭 B .纯碱 C .铁钉 D .食盐

23  (2004 年济南 ) 实验室中现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 Cu(OH) 2 、 CuO 、 NaOH 、 Na 2 CO 3 、 CaCl 2 六种物质中的两 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固体混合物 A  ①加足量水 充分溶解后过滤滤液 B 沉淀 C 气体 D 溶液 E 滤液 F 沉淀 G  ②加适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 ③加过量稀盐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 ⑴产生的气体 D 是(写化学式) 。  ⑵混合物 A 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 ⑶若滤液 F 呈蓝色,则滤液 F 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 式) 。  ⑷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 式: 。 固体混合物 A ①加足量水 充分溶解后过滤 滤液 B 沉淀 C 气体 D 溶液 E 滤液 F 沉淀 G ②加适量稀硫酸 恰好完全反应 ③加过量稀盐酸,微热 充分反应后过滤

24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裹在皮蛋外固体的成分,他 们从资料和网上查找到腌制皮蛋的原料和方法,发现多是将 灰料(一般含生石灰、纯碱、草木灰、食盐等)用水调制成 糊状,敷于蛋上。下面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并协助完成相关 实验。  ⑴向烧杯中加入研碎的皮蛋壳外的固体,再加入适量的水, 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中可 能含有 。  ⑵为分析上述烧杯内的溶液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同学们继续 进行探究。  ①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食盐等氯化物,采用的方法是 。  ②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出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 色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 。  ③乙同学从烧杯中取出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 液变红色,于是认为使溶液呈碱性的就是 NaOH 等碱类物质, 你认为乙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 ,理由是 。  为确证溶液中含有 NaOH 等碱类物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 实验方案。

25 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合理应用物质 性质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 掌握物质性质  熟悉实验现象  了解实际生活  善于发现问题  学会缜密思考

26 课后回味:  请对这节课的学习方式提出你的看 法或建议  请选择一种物质,做好它的代言人

27

28

29  可以燃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燃料使用吗?  除了具有可燃性以外,燃料还应该具备 什么条件?  物质的燃烧反应还有其他作用吗? 返回

30 其中两种有多处相似的地方, H 2 + CuO Cu + H 2 O C +2CuO 2Cu+ CO 2 ↑ CO +CuO Cu+CO 2 返回 △ 高温 △

31  碳酸分解 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 碳单质、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燃烧  高温煅烧石灰石  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 石灰石和稀盐酸  人或动物的呼吸 返回 多种方法都可以得到二氧化碳 你选哪一种?


Download ppt "本节课老师的期待 梳理知识、科学归纳、 理性成长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能 量 变 化 (光、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