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讲 《西厢记》与元代喜剧. 黄梅戏《西厢记》 越剧《西厢记》 第一节 中国古典喜剧冲突的几种类型 及其代表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讲 《西厢记》与元代喜剧. 黄梅戏《西厢记》 越剧《西厢记》 第一节 中国古典喜剧冲突的几种类型 及其代表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讲 《西厢记》与元代喜剧

2 黄梅戏《西厢记》

3 越剧《西厢记》

4 第一节 中国古典喜剧冲突的几种类型 及其代表作

5 1. 用变形的手法使生活的本质矛盾 谐谑化 2. 用误会的手法使生活的本质矛盾 虚化 3. 用象征的手法使生活的本质矛盾 影射出来 4. 用间接的手法使生活的本质矛盾 转到幕后

6 1. 用变形的手法使生活的本质矛盾谐谑化 一、《救风尘》 故事梗概: 妓女赵盼儿、宋引章 阔公子周舍 思想艺术的特点: ( 1 ) …… 从良 …… 不同选择 …… 不幸命运

7 ( 赵盼儿)我想这先嫁的还不曾过几日, 早折的容也波仪瘦似鬼,只叫你难分说、难 告诉、空泪垂!我看了些觅前程的俏女娘, 见了些铁心肠的男子辈,便一生里孤眠,我 也直甚颓! (宋引章)今日也大姐,明日也大姐,出 了一包儿脓,我嫁了,做一个张郎家妇,李 郎家妻,立个妇名,我做鬼也风流的。 (赵盼儿)那做丈夫的做的子弟,做子弟 的做不的丈夫。

8 《救风尘》思想艺术的特点: (1)(1) ( 2 )塑造 …… 侠骨义肠、老练、泼辣、 机智

9 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 万事具休;若是不肯写休书,我将 他掐一掐,拈一拈,搂一搂,抱一 抱,着那厮通身酥、遍身麻。将他 鼻凹儿抹上一块砂糖,着那厮舔又 舔不着,吃又吃不着。赚得那厮写 了休书,引章将的休书来,淹的撇 了。

10 俺须是卖空虚,凭着那说来的言咒誓 为活路。遍花街请到娼家女,那一个不 对着明香宝烛,那一个不指着皇天后土, 那一个不赌着鬼戮神诛?若信这咒盟言, 早死的绝门户。

11 《救风尘》思想艺术的特点: (1)(1) (2)(2) ( 3 )出色的喜剧代表作 …… 情节 结局 语言 《望江亭》: 思考: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有什么特点?

12 二、《李逵负荆》 康进之 故事梗概: 思想艺术评价 : 2. 用误会的手法使生活的本质矛盾虚化 ( 1 )以误会形成戏剧冲突,喜剧效果强烈。 误会产生的基础: 误会把戏剧推上高潮: 误会的解决: ( 2 )李逵的形象鲜明丰满。 写出他的性格基调: 也写到他性格的多方面:

13 (云)人道我梁山泊无有景致,俺打那厮的嘴! (唱) [ 醉中天 ] 俺这里雾锁着青山秀,烟署定绿杨 洲。(云)那桃树上一个黄莺儿,将那桃花瓣儿啖 啊啖,啖的啖下来,落在水中,只好看也,我曾听 的谁说来,我试想唱:哦!想起来了也,俺学究哥 哥道来。(唱)他道是 “ 轻薄桃花逐水流 ” 。(云) 俺绰起这桃花瓣儿来,我试看咱。好红红的桃花瓣 儿!(做笑科,云)你看我好黑指头也!(唱)恰 便是粉衬的这胭脂透,(云)可惜了你这瓣儿,俺 放你趁那一般的瓣儿去。我与你赶,与你赶,贪赶 桃花瓣儿,(唱)早来到这草店垂杨的渡口。

14 《双献功》:

15 3. 用象征的手法使生活的本质矛盾影射出来 三、《看钱奴》 郑廷玉

16 一、西厢故事的渊源 和主题的演变发展 第二节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17 元稹《莺莺传》 始乱终弃 赞扬张生负心是 “ 善补过 ”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私奔,团圆 “ 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 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遭受阻挠,团圆 “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

18 “ “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 必妖于人。 …… 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 是用忍情。 ”

19 “ 门当户对 ” “ 父母之命 ” “ 媒妁之言 ”

20 王西厢主题比董西厢进步之处: “ 普天下 ” ,具有广泛性 “ 有情的 ” ,婚姻的基础

21 二、《西厢记》的故事情节简介 五本二十折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 楔子 惊艳 借厢 酬韵 闹斋

22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 寺警 寄书 请宴 赖婚 琴心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楔子 前候 闹简 赖简 后候

23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 楔子 酬简 拷艳 哭宴 惊梦 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 楔子 捷报 猜寄 争艳 荣归

24 三、 从 “ 闹简 ” 看《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1. 莺莺看简,假装发怒(崔与红的冲突) 2. 张生接简,得意忘形(张与红的冲突) 4. 张生盼约,反垫赖简(埋伏着崔与张的 冲突) 此折可分为四个场面: 3. 红娘埋怨,怂恿跳墙(红与崔张的冲突)

25 1. 莺莺看简,假装发怒。 嗔简 如何描写莺莺与红娘的冲突? 以红娘的观察为视点 …… 以莺莺作假为关键之笔 …… 以红娘终于被瞒过为结束 …… 掷书

26 金圣叹批语: “ 写红娘满心参透, 满眼瞧科,满身松泛,满口轻忽。便 使莺莺今早眼中忽觉有异,而下文遂 不得不变容也。 ”

27 汤显祖批语: “ 三句递伺其发怒次第 也。皱眉,将欲决撒也;垂颈,又踌 躇也;变朱颜,则决撒矣。 ” “ 普天乐 ” 一曲的内容

28 莺莺 “ 假 ” 背后的 “ 真 ”…… “ 老夫人 ” 在这里的意义 ……

29 红、张冲突第一步: 张生急极埋怨,红娘犀利辩驳 红、张冲突第二步: 张生恳切缠求,红娘左右为难 “ 老夫人手执棍儿摩娑看 ” 红、张冲突第三步: 张生得意解书,红娘将信将疑 猜错了谜 “ 拂墙 ” 与 “ 隔墙 ” 2 张生看简,得意忘形 张生性格

30 3 红娘埋怨,怂恿跳墙 4 张生盼约,反垫赖简

31 四、《西厢记》设置戏剧冲突的特点。 设置了两类不同性质的戏剧冲突

32 两类矛盾是: 第一类:以崔、张、红为一方 以老夫人为另一方 性质 …… 作用 …… 第二类:崔、张、红之间 性质 …… 作用 ……

33 两类性质矛盾之间的关系是: 制约与受制约 崔、张、红之间误会性冲突的背后, 笼罩着老夫人作为婚姻命运主宰者的巨 大阴影。 由于老夫人的权威 …… 隐瞒、猜测、误会、埋怨 ……

34 喜剧冲突设置的成功: …… 转到了幕后 …… 轻松抒情的喜剧氛围

35 第三节 《西厢记》的喜剧性格 一、中国古典戏剧中几类喜剧性格。 1. 荒谬型 2. 机智型

36 3. 执迷型 执着于某种意念或沉迷于某种情绪 潜在的性格侧面对常态的冲击 “ 寓庄于谐 ” 手法

37 二、莺莺的性格 对立的性格侧面: 端庄审慎 热烈痴情 “ 恐俺小姐有多少假处哩 ” 莺莺形象的喜剧效果就在这 “ 真 ” 与 “ 假 ” 的强烈反差中产生

38 第一本第一折:(旦回顾觑末下) …… (末唱) …… 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第一本第三折: (旦回顾下) …… (末唱)虽然是眼角儿传情,咱两个口 不言心内自省。 第一本第四折:(末云)那小姐好生顾 盼小子。(唱)情引眉稍,心绪你知道; 愁种心田,情思我猜着。

39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的女主人公各具风采: 崔莺莺 (《西厢记》) 李千金 (《墙头马上》) 王瑞兰 (《拜月亭》) 张倩女 (《倩女离魂》)

40 三、张生的性格。 志诚种 傻角 风流倜傥,无视礼教,风魔 才子的轻狂 诚挚专一,一旦动情则痴心不 懈的执着 为人忠厚,毫无机心,痴情笨拙 恃才自傲,得意忘形,酸腐浮躁

41 把张生身上志诚专一的美好本质, 巧妙地融化在许多夸张性的可笑情态 中。 美丑相融、以丑显美。 越剧《西厢记》精选 点击链接

42 王实甫完善张生形象的手法: 1. 改造了张生与红娘的关系。配色映衬。 从利用、支使地位 变为被奚落打趣,被安慰帮助地位

43 “ 小生客中无镜,敢烦小娘子看小生 一看何如? ” “ 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 下工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 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 疼。 ”

44 “ 街上好贱柴,烧你个傻角! ” “ 我若死呵,小娘子,阎王殿前少 不得你做个干连人。 ” 红娘叹道: “ 普天下害相思的,不 似你个傻角。 ”

45 王实甫完善张生形象的手法: 1. 改造了张生与红娘的关系。配色映衬。 2. 改造了闹简、赖简等重要关目。 反垫和猝变 以张生 “ 猜错迷 ” 为关键,把赖简的原因 从莺莺的犹豫改变为张生的痴情和傻气。

46 (末作跳墙搂旦科)(旦云)是谁? (末云)是小生。(旦怒云)张生, 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 故至此;若夫人闻之,有何理说! (末云)呀!变了卦也!

47 …… (旦)红娘,有贼。(红云)是谁? (末云)是小生。(红云)张生,你来这里 有什么勾当?(旦云)扯到老夫人那里去! (红云)到夫人那里,怕坏了他行止。我与 姐姐处分他一场。 …… (红云)你知罪么? (末云)小生不知罪。 …… (红云)姐姐且 看红娘面饶过这生者!(旦云)若不看红娘 面,扯你到夫人那里去,看你有何面目见江 东父老?起来!

48 “ 董西厢 ” 有以下几处不同: 其一: …… 请出来 其二: …… 端服严容 其三: …… 亲自训诫 其四: …… 约会信

49 王实甫完善张生形象的手法: 1. 改造了张生与红娘的关系。 配色映衬。 2. 改造了闹简、赖简等重要关目。 反垫和猝变 3. 增加了张生的唱段和道白。 诨趣和曲韵。

50 …… 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 量。 …… 院宇深,枕簟凉,一灯孤影摇 书幌。纵然酬得今生志,着甚支吾此夜 长。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 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娇羞花解语, 温柔玉有香,我和他乍相逢记不真娇模 样,我只索手抵着牙儿慢慢的想。 (第一本第二折)

51 第四节 《西厢记》的语言风格 一、 “ 花间美人 ” 的文采派特点。

52 二、《长亭送别》(第四本第三折)分析 四个场面 1 出郊 2 酒饯 3 嘱咐 4 分别

53 着重赏析开头三曲,突出表现了 曲词优美的特点。 深秋一派衰零败落的景象,凄清萧 瑟,烘托离愁。 由情及景,高度夸张。 运用重叠词语,流转如珠,既有口 语的朴实自然,又有诗般的隽永韵味。

54 着重理解各人语言所表现的性格。 老夫人 张生 莺莺 浓重的离愁 对功名的淡漠

55 两重忧虑:一重是 “ 金榜无名誓不归 ” , 一重是 “ 停妻再娶妻 ” 。 改造了《莺莺传》,刻画了两位主 人公形象。

56 熔铸了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思考: 王实甫与关汉卿的语言风格有何不同?


Download ppt "第三讲 《西厢记》与元代喜剧. 黄梅戏《西厢记》 越剧《西厢记》 第一节 中国古典喜剧冲突的几种类型 及其代表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