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性境現量通三性 前五識既是性境、現量,為什麼會通三性 ? 前五識在緣境的那一剎那,沒有善惡,不 通三性,第二念中,第六意識進來,分別 開始有了善惡,才通三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性境現量通三性 前五識既是性境、現量,為什麼會通三性 ? 前五識在緣境的那一剎那,沒有善惡,不 通三性,第二念中,第六意識進來,分別 開始有了善惡,才通三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性境現量通三性 前五識既是性境、現量,為什麼會通三性 ? 前五識在緣境的那一剎那,沒有善惡,不 通三性,第二念中,第六意識進來,分別 開始有了善惡,才通三性。

2 五六相須 1 、前五識是第六識的明了門: 前五識提供生活的境給第六識分別 如果沒有前五識提供生活的資料給第 六識,第六識就不知道對誰起分別!

3 五六相須 2 、第六識是前五識的分別依: 第六識分別好了以後,就命令前五識 開始對生活中色聲香味觸進行揀擇。 如果沒有第六識的分別和命令,前五 識會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4 進一步說 … 前六識的五心 前五根 緣 五塵、性境 率爾心 定義:根緣境產生的第一剎那 性質 : 現量(分別尚未起)、無記性 (尚沒有善惡分別、不住善惡)

5 前五根緣到的境界,就好像照相機一 樣,把生活中的五塵照相一樣照到自 己的慮念中,第六識再對那個照到慮 念中的影像進行彩色的工作。

6 尋求心 定義:想知道剛進來的影像是啥? 所以從第二剎那開始尋思推求 (要找多久才能確定?難說ㄟ! 要看過去的薰習力來決定 … ) 性質:第六識開始作用、比量 / 非量、無記性 (第六識相應而起.. 稱為五俱意識)

7 「薰習力」:薰習力強,則尋找的時間不用 很久,反之薰習力弱,則找的時間拉長。 多聞薰習的重要,在每個當下的學習,種子 就接受一次的薰習(受薰), 專注力 ←→ 受薰的強度。

8 決定心 定義:確定影像是什麼! 性質: 1 、第六識的作用範圍 2 、比量 / 非量 3 、無記性

9 有人記憶好、聰明,對有才能是他在每 一生中努力的薰長自己的種子而已。 這裡頭的決定因素: 1 、緣起 2 、緣起中的自我用功

10 《圓覺經》: 「發廣大願,自薰成種。」 《圓覺經》: 「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11 染淨心 定義 :對於已確定的境界,產生喜厭的情緒 性質: 1 、通三性 2 、比量 / 非量

12 等流心 定義:等 ~ 相似 流 ~ 相續不斷 等流 ~ 相似的狀態(念頭),相續不斷,染淨 心後如果確定是善的,則善心相續,如 果是惡的,則惡心相續。 性質: 1 、通三性 2 、比量 / 非量

13 若因緣改變,境界改變 → 等流心停止 … 重新又從率爾心開始緣境!

14 問題? 1 、前五識管的到的是在那一部分? 2 、第六識進來,是在那一心中? 3 、念頭從那一心開始通三性? 4 、念頭從那一心起,開始進入比量的範圍?

15 補充: 《瑜伽師地論》:前六識緣境,有四種原因: 1 、欲力:欲 ~ 希望 心識對外境,升起愛著,就會對外境注意。 2 、念力:念 ~ 記憶 對外境〝似曾相似〞生起記憶。

16 3 、境界力:此境界非常奇特(特殊 … ) 4 、數習力:習慣性,譬如:經過馬路, 習慣看看有沒有車來 …

17 以上是五、六識在欲界作用的情形 …

18 眼耳身三二地居 欲界:五趣雜居地 → 五俱意識 色界:離生喜樂地(初禪) → 眼耳身 定生喜樂地(二禪) → 五識俱不起作用 離喜妙樂地(三禪) 捨念清淨地(四禪)

19 無色界:空無邊處地 識無邊處地 無所有處地 非想非非想處地

20 理由 初禪天人 → 禪悅為食 … 不食段食 → 鼻舌二識不用 二禪以上 → 專注於第六識間 → 前五識都不現起 (五根完整唯不起用)

21 清光緒二十七年隆冬,萬山積雪,嚴寒徹骨,虛 雲老和尚獨居茅蓬中,身心清淨,一天煮芋鍋中 ,跏趺坐等待芋熟,不覺入定,到第二年正月, 山中鄰棚復成師等久不見老和尚的面,乃來茅蓬 賀年,見棚外虎跡遍滿,無人足跡,進茅蓬見老 和尚入定,乃以磬開靜。問:「老和尚已吃飯沒 有?」答:「沒有,正在煮芋,大概已經熟了。 」打開鍋蓋一看,霉高寸許。復成師驚訝說:「 你一定就是半月了。」相與烹雪煮芋飽食大笑而 去。

22 補充:四食 依經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 眾生生命的延續,必須不斷的獲得營 養。人是這樣,雞、犬、蟲、魚等也 無不是這樣。佛法說食有四種:

23 段食,像我們煮的飯和吃的菜,都是 分成段落的吃下,叫段食。 觸食,六根與境相觸,也有延續生命 的力量。特別是身體的觸 ── 如按摩、 運動、洗澡等。

24 思食,即希望。眾生要有欲望,才能 維持生活。一個人雖是老病相侵,但 他總是要想法子活下去,這叫思食。 識食,人類的意識,因執著自我(身 心),執取自體,所以身心雖壞,而 卻會生死死生,流轉不已。

25 前二種食,屬於物質的;後二種食,屬於 精神的。這是眾生賴以維持生命,使生命 延續的因素。不但人間具備這四食,鳥獸 等也是全有的。思食與識食,為一切眾生 所必有的,而對於生命的延續,有著最重 要的關係。段食與觸食,都不過能延續這 一生的生命而已。

26 以欲界而言,從欲界六天中最高的 他化自在天以下乃至地獄,統統都 有段食。

27 因為欲界以香、味、觸三塵為體, 除了眼睛、耳朵、身體三者之作用 以外,吃段食時需要鼻子嗅其香臭 ,需要舌頭嚐其滋味,舌識與鼻識 皆需用,所以等於五識俱全。

28 初禪天的天人則以禪思為食,在禪 定中不須吃段食。思食是指在定中 不須進食,而以禪悅為食,但出定 後即須進食。

29 既然在定中不須吃東西,也就用不 著鼻根與舌根,既然用不著,也就 沒有這兩樣之作用,故缺少鼻識及 舌識,所以初禪天天人只有眼識、 耳識、身識。

30 二地指五趣雜居地及離生喜樂地, 都會用到前三識,二地居的居字是 指三識到此地,再往上即用不著, 因為境界提高了。

31 二禪以上,其靜慮心專注於第六意 識,所以根本用不上鼻識、舌識, 連眼、耳、身三識皆用不到,因為 禪定的境界更高了 。


Download ppt "性境現量通三性 前五識既是性境、現量,為什麼會通三性 ? 前五識在緣境的那一剎那,沒有善惡,不 通三性,第二念中,第六意識進來,分別 開始有了善惡,才通三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