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地域性的飲食 ~~ 中國八大菜系 周元如老師 2015.10.13. 中國菜系演變 中國菜之發展已有四、五千年歷史,它是由歷代宮廷 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三系組成,而主體是各地方的 菜系。 中國菜由於自然環境、生活習慣、生產原料、烹飪方 式等因素的差異,逐漸形成具地方色彩的飲食文化系 統,我們稱為「菜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地域性的飲食 ~~ 中國八大菜系 周元如老師 2015.10.13. 中國菜系演變 中國菜之發展已有四、五千年歷史,它是由歷代宮廷 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三系組成,而主體是各地方的 菜系。 中國菜由於自然環境、生活習慣、生產原料、烹飪方 式等因素的差異,逐漸形成具地方色彩的飲食文化系 統,我們稱為「菜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域性的飲食 ~~ 中國八大菜系 周元如老師 2015.10.13

2 中國菜系演變 中國菜之發展已有四、五千年歷史,它是由歷代宮廷 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三系組成,而主體是各地方的 菜系。 中國菜由於自然環境、生活習慣、生產原料、烹飪方 式等因素的差異,逐漸形成具地方色彩的飲食文化系 統,我們稱為「菜系」。 其實春秋戰國到唐宋,南方與北分因飲食文化不同, 已形成「南菜」與「北菜」之分;至元、明、清三代, 更形成了四川菜、蘇州菜、山東菜、廣東菜等「四大 菜系」。 清朝以後,滿漢民族的融合,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四大菜系擴大發展為「八大菜系」,於是中國飲食文 化有了更明確而公認之說法。

3

4 中國八大菜系 1 、魯菜〈山東菜〉 2 、川菜〈四川菜〉 3 、粵菜〈廣東菜〉 4 、閩菜〈福建菜〉 5 、蘇菜〈江蘇菜〉 6 、浙菜〈浙江菜〉 7 、湘菜〈湖南菜〉 8 、徽菜〈安徽菜〉 此八代菜系形成之因有: (1) 形成時間較早。 (2) 食材之選擇具有傳統地方上獨特風味。 (3) 烹飪技藝臻於一定水準,可提供一定數量之菜色。

5 八大菜系在地域上的分布

6 1. 魯菜 ( 山東菜 ) 魯菜歷史悠久,宋代以後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 明、清兩代,魯菜已成宮廷御膳主體,對京、津和東 北各地的影響較大。 齊魯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的美好 地域,為烹飪文化的發展、山東菜系的形成,提供了 良好的條件。一般認為魯菜內部分為兩大派系,分別 以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有時也分為三 大派系,為以上兩種加上孔府菜。 魯菜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特點是清香、鮮嫩、 味醇而著名,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 煙臺福山為膠東菜發源地。以烹制各種海鮮而馳名, 口味清淡。 濟南歷城為濟南菜發源地。擅長爆、燒、 炸、炒,口味偏重。

7 魯菜的代表 濟南名菜「糖醋黃河鯉魚」,歷來都被尊稱為山東名 菜之首,其地位之高, 由此可知。另外,用鯉魚烹製 的菜肴還有「棒子魚」、「瓦塊魚」、「紅燒魚」、 「幹燒魚」等,不過「糖醋黃河鯉魚」名氣最大。 另有特色菜 : 九轉肥腸,九轉 : 表示製作工序繁複

8 2. 川菜 ( 四川菜 ) 川菜起源於四川、重慶,以麻、辣、鮮、香 為特色。川菜的出現可追溯至秦漢,在宋代 已經形成流派,當時的影響已達中原。原料 多選山珍、江鮮、野蔬和畜禽。 以「味」聞名,味型較多,富於變化,以魚 香、紅油、怪味、麻辣較為突出。善用小炒、 干煸、干燒和泡、燴等烹調法。川菜的風格 樸實而又清新,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著名菜品:水煮肉片、魚香肉絲、回鍋肉、 宮保雞丁、辣子雞丁、麻婆豆腐、青椒肉 絲 …… 成渝兩地的小吃也歸類於川菜。

9 川菜的代表 川菜善於綜合用味,收汁較濃,在鹹、甜、麻、 辣、酸五味基礎上,加上各種調料,相互配合, 形成各種複合味,如家常味、鹹鮮味、魚香味、 荔枝味怪味等二十三種。代表菜肴的品種有 " 大煮 幹絲 " 、 " 黃燜鰻 " 、 " 怪味雞塊 " 、 " 麻婆豆腐 " 等

10 3. 粵菜 ( 廣東菜 ) 粵菜又稱廣東菜、廣府菜。屬粵菜系的包括 有:廣東潮州菜、客家菜、海南菜及廣西桂 菜。粵菜最大的特點為清淡、鮮美。 廣東烹調幾乎包括所有可食的食物。除了豬 肉、牛肉和雞外,還包括蛇、蝸牛、昆蟲、 蠕蟲、雞腳、鴨子舌頭、黃牛陰部和內臟。 著名菜品:雲吞麵、叉燒、燒乳鴿、咖喱豬 皮、鯪魚球、蒸魚腸、老火湯、魚翅湯、蒸 蝦餃、烤乳豬、燒鴨、手撕雞、炸子雞、吊 燒雞 。

11 粵菜的代表 其烹調擅長煎、炸、燴、燉、煸等,菜肴色彩濃重, 滑而不膩。尤以烹製蛇、狸、貓、狗、猴、鼠等野生 動物而負盛名,著名的菜肴品種有 “ 三蛇龍虎鳳大會 ” 、 “ 五蛇羹 ” 、 “ 鹽 火局雞 ” 、 “ 蠔油牛肉 ” 、 “ 烤乳豬 ” 、 “ 乾 煎大蝦碌 " 和 " 冬瓜盅 " 等。

12 4. 閩菜 ( 福建菜 ) 閩菜起源於福建省,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長於烹飪海鮮,味道注重清鮮、酸、甜、 咸、香,在宴席中最後一道菜一般都是時 令青菜,取「清菜」之意。 其中福州菜是閩菜的代表,但也根據地域 分為漳州菜、廈門菜、泉州菜四種類型。

13 閩菜的代表 多以海鮮為原料烹製各式菜肴,別具風味。著名 菜肴品種有 " 佛跳牆 " 、 " 醉糟雞 " 、 " 酸辣爛魷魚 " 、 " 燒片糟雞 " 、 " 太極明蝦 " 、 " 清蒸加力魚 " 、 " 荔枝 肉 " 等。

14 5. 蘇菜 ( 江蘇菜 ) 蘇菜即江蘇菜、一般認為蘇菜內部分為四大派系: 金陵菜,來於南京,製作精細,口味平和。善用蔬 菜,以「金陵三草」 ( 菊花澇,構杞頭,馬蘭頭 ) 和 「早春四野」 ( 芥菜,馬蘭頭,蘆篙,野蒜 ) 馳名。 淮揚菜,來於揚州,鎮江和南通,講究選料和刀工, 擅長制湯。 無錫菜,來於無錫,蘇州和常熟,常用 酒糟調味,擅長各類水產。徐海菜,來於徐州和連 雲港,擅長海產和蔬菜。 用料以水鮮為主,刀工精細,注重火候,擅長燭、 煙、熄、糯 ; 追求本味,清鮮本和,鹹甜醇正。菜品 風格雅麗,形質兼美,酥爛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 爽脆而益顯其味。

15 蘇菜的代表 烹調時用料嚴謹,注重配色,講究 造型,四季有別。蘇州菜口味偏甜, 配色和諧,揚州菜清淡適口,主料 突出,刀工精細,醇厚入味;南京、 鎮江菜口味和醇,玲瓏細巧,尤以 鴨制的菜肴負有盛名。著名的菜肴 品種有 " 清湯火方 " 、 " 鴨包魚翅 " 、 " 松 鼠桂魚 " 、 " 西瓜雞 " 、 " 鹽水鴨 " 等。

16 6. 浙菜 ( 浙江菜 ) 浙菜起源於浙江省,品種豐富,由杭州菜、紹 興菜、寧波菜、溫州菜四方風味組成,菜式講 究小巧精緻,菜品鮮美、滑嫩、脆軟清爽。 浙江盛產魚蝦,又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湖 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 不少名菜,來自民間,製作精細,變化較多。 烹調技法擅長於炒、炸、燴、溜、蒸、燒。 著名菜品:西湖醋魚、宋嫂魚羹、東坡肉、龍 井蝦仁、奉化芋頭、蜜汁火方、蘭花春筍、寧 式鱔絲、三絲敲魚、蝦子麵筋、雙味蝤蠓等。

17 浙菜的代表 著名菜品:西湖醋魚、宋嫂魚羹、東坡肉、 龍井蝦仁、奉化芋頭、蜜汁火方、蘭花春 筍、寧式鱔絲、三絲敲魚、蝦子麵筋、雙 味蝤蠓等。

18 7. 湘菜 ( 湖南菜 ) 湘菜即湖南菜。湘菜的特點是注重刀工、 調味,「湖南菜」向來以辛辣著名。尤以 酸辣菜和臘製品著稱, 湖南菜有三個特點: 1. 刀工精妙,形味兼美。 2. 長於調味,酸辣著稱。 3. 技法多樣。 烹飪技法擅長煨、蒸、煎、燉、溜、炒等。 湘菜又可分為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 山區三個地方流派。

19 湘菜的代表 著名菜品:剁椒魚頭、 東安仔雞、十景湘蓮、 干鍋雞等。

20 8. 徽菜 ( 安徽菜 ) 徽菜起源於安徽省 ( 皖,亦稱皖菜 ) ,因為安徽人喜愛 常年飲茶,所以徽菜一般油大,所謂重油、重色、重 火工,芡重,色深,味濃。 同時由於安徽多山多水,徽菜以烹飪山珍水產見長, 根據地域不同一般又分為沿江菜、沿淮菜和徽州菜三 個子菜系。 徽菜的特色 1. 就地取材,選料嚴謹,原料立足於新鮮活嫩。 2. 巧妙用火,功夫獨特,以重色、重油、重火工為特色。 3. 擅長燒、燉,濃淡適宜。 4. 講究食補,以食養身。

21 徽菜的代表 著名菜品:符離集燒雞、毛峰熏鰣魚、火 腿燉甲魚、腌鮮桂魚、黃山燉鴿、雪冬燒 山雞、奶汁肥王魚等。

22 其他 - 台灣菜 傳統的台菜源自福建;其在日據時代頗受日本食風的 影響,內容起了微妙的變化,逐漸形成「漢和料理」 ;大陸易幟前後,更冶中國各地的口味於一爐,大大 影響台菜本來的面目。 目前的台菜不閩不和,似中非中,尚不能成為獨立的 體系。但它實在很可愛,納百川而流大海,先在消夜 站穩腳步,又在海鮮攻占席次,以後將打通任督二脈 ,從早到晚,一切搞定。畢竟,傳統的台菜雖已式微 ,但仍占一席之地;漢和料理至今觀之,尚有成長的 空間;而混省的口味,更是條變色龍,只要加上創意 ,絕對獨霸食林。

23 台菜的代表 台菜受各種文化影響,有閩菜的傳統,也有客 家的風味,也受日式統治的精緻和風,也有刻 苦的風味小吃。

24 回顧一下八大菜系的精隨

25

26 第 26 頁 感謝指教 !! 執行長 : 周元如顧問 0937887275

27 下 週 預 告下 週 預 告


Download ppt "地域性的飲食 ~~ 中國八大菜系 周元如老師 2015.10.13. 中國菜系演變 中國菜之發展已有四、五千年歷史,它是由歷代宮廷 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三系組成,而主體是各地方的 菜系。 中國菜由於自然環境、生活習慣、生產原料、烹飪方 式等因素的差異,逐漸形成具地方色彩的飲食文化系 統,我們稱為「菜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