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社区警务的职能力量 治安管理 系列课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区警务职能力量特别是公安派出所的性质、任务、目标、职权、管理制度,并认识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公安派出所改革的必要性,树立扎根基层的专业志向。 【教学重点】派出所工作的任务、目标及派出所的职权 【主要参考书】倪海英《社区警务教程》;冯文光等《社区警务实用教程》;蔡少铿等《公安派出所业务教程》;石宗政《治安基层基础教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社区警务的职能力量 治安管理 系列课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区警务职能力量特别是公安派出所的性质、任务、目标、职权、管理制度,并认识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公安派出所改革的必要性,树立扎根基层的专业志向。 【教学重点】派出所工作的任务、目标及派出所的职权 【主要参考书】倪海英《社区警务教程》;冯文光等《社区警务实用教程》;蔡少铿等《公安派出所业务教程》;石宗政《治安基层基础教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区警务的职能力量 治安管理 系列课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区警务职能力量特别是公安派出所的性质、任务、目标、职权、管理制度,并认识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公安派出所改革的必要性,树立扎根基层的专业志向。 【教学重点】派出所工作的任务、目标及派出所的职权 【主要参考书】倪海英《社区警务教程》;冯文光等《社区警务实用教程》;蔡少铿等《公安派出所业务教程》;石宗政《治安基层基础教程》;

2 公安派出所 治安管理 系列课件 一、公安派出所的性质 (一)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 (二)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
(三)公安派出所是集防范、管理、打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战斗实体。

3 公安派出所的设置原则 (一)工作需要的原则 首要原则 (二)方便群众的原则 就近、适中 (三)按行政区域合理布局的 原则
城市按照街道办事处设置 农村按乡镇设置 公安派出所严禁跨区域设置 公安派出所的设置由县级公安机关提出,省级公安 机关审批

4 公安派出所的种类 城市公安派出所 农村公安派出所 地方公安派出所 水上公安派出所 边防公安派出所 铁路公安派出所 交通公安派出所
地方公安派出所 水上公安派出所 边防公安派出所 铁路公安派出所 交通公安派出所 专门公安派出所 民航公安派出所 林业公安派出所 地方公安派出所与专门公安派出所的区别,主要在于地方公安派出所(除专门管理治安的治安派出所以外)既管理治安又管户口;而专门公安派出所一般只管治安,不管户口。

5 公安派出所的内部职责分工 公安派出所的内部职责分工应遵循:“合理、协调、责权统一”的原则进行,公安派出所警力原则上应当达到所属县(市、旗)公安局、城区公安分局总警力的40%以上。城区公安派出所每所民警不少于二十人,城镇公安派出所民警每所不少于十人,乡公安派出所民警每所不少于五人。

6 领导岗位 公安派出所设所长、政治教导员各一名,副所长若干名。公安派出所实行所长负责制
所长、政治教导员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有三年以上的公安工作经历,并经省级公安机关培训和任职资格考试合格。

7 民警岗位 社区(农村)警务 巡逻防控 治安管理 案件办理 综合内勤

8 社区(农村)警务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 收集掌握、上报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情报信息 开展人口调查登记工作,了解掌握辖区实有人口情况
进行法制和安全宣传教育,发动辖区单位和群众开展安全防范工作 了解掌握辖区重点行业、公共娱乐场所和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基本情况 协助办理各类案件 物建、管理、使用治安耳目 提供便民服务

9 巡逻防控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 接受群众报警和求助 根据指令赴现场处理警情 开展辖区治安巡逻 盘问、检查可疑人员、车辆和物品
组织、指导辖区群防群治队伍开展安全防范工作

10 治安管理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 管理辖区内的重点行业、公共娱乐场所、危险物品从业单位,检查消除治安隐患,预防违法犯罪
指导、监督辖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开展治安保卫工作 参与预防火灾、交通、爆炸、中毒等治安灾害事故工作

11 案件办理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 办理治安案件 调解治安纠纷 办理刑事案件。

12 综合内勤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 办理居民常住户口、暂住户口、身份证件、境外人员暂住登记 负责公安派出所工作情况、统计报表的汇总、整理、上报
传达、督办、反馈上级公安机关和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负责公安派出所的档案管理工作;

13 公安派出所的任务 公安派出所总的任务 在党委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维护辖区内的社会治安秩序,确保一方平安。

14 公安派出所具体任务 加强防范工作 严格治安管理 做好接处警工作

15 公安派出所的主要目标 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坚持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做到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实现植根群众、执法公正、清正廉洁、服务人民的队伍建设目标 坚持优先发展、优先保障,逐步达到警力配置科学合理、办公用房功能齐全、装备配备标准规范、经费保障足额到位的警务保障目标。

16 公安派出所的职权 职权是职责和权力的总称,就是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公安派出所的职权就是指履行国家法律赋予的职责以及为保证职责的实施而由法律和上级公安机关规定的权限或权力。

17 公安派出所的职责 (一)收集、掌握、报告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情报信息; (二)管理辖区内的实有人口;
(三)管理辖区内的重点行业、公共娱乐场所和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 (四)指导、监督辖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 (五)宣传、发动、组织、指导群众开展安全防范工作; (六)办理辖区内发生的因果关系明显、案情简单、一般无需专业侦查手段和跨县、市进行侦查的刑事案件,并协助侦查部门侦破其他案件; (七)办理治安案件,调解治安纠纷; (八)参与火灾、交通、爆炸、中毒等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 (九)接受群众报警、求助,为群众提供服务。

18 公安派出所的权力 治安处罚权 治安管理监督权 治安管理指导权 公安派出所的 执行强制措施权 权力 使用武器警械权 办理案件权 执行管制监督权
其他权利

19 1、治安管理处罚权 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对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实施的行政制裁。公安派出所有一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1条规定:“警告,500元以下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20 2、治安管理监督权 治安管理监督是指公安机关对治安管理对象遵守治安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执行公安机关治安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和督促。

21 3、治安管理指导权 治安管理指导是指公安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或管辖的事务内,为实现治安管理目标,对群众性或其他社会化治安管理组织及治安管理对象所作的指导。治安管理指导权不具有强制性,主要通过劝告、建议等柔性的方式进行。

22 4、采取强制措施权 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对可能危害治安管理的人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的管制约束措施。根据《人民警察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派出所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强制措施:

23 (1)强制带离现场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警察法》、《戒严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等 对象
在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现场,经人民警察强行驱散仍滞留现场的人员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人员经命令解散拒不离开现场的人员 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越过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线或者进入法律规定的特定场所周边一定范围的人员 导致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现场出现危险、秩序混乱,影响活动正常进行的人员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如公共场所煽动闹事人员、聚众斗殴人员、上访游行示威人员故意堵塞交通人员、公共场所或群体性活动中故意携带危险物品人员等。 因扰乱体育比赛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

24 强制带离现场是即时治安强制措施,在使用时无须一定是程序和形式,只要法定的情形出现即可。但一般情况下,应先进行劝告、警告,经劝告、警告无效后方可使用强行带离现场措施。强行带离现场可以使用手铐、警绳等械具,但应注意不要对被带离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强行带离现场既不是处罚,也不是一种处理结果。

25 (2)盘问、检查、留置 《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对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当场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携带物品可能是赃物的。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留置盘问。

26 (3)约束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规定:对处于醉酒状态的人,如果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安全有威胁,应将其约束到酒醒。
《人民警察法》第14条规定: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限制和管束措施。

27

28 (4)收缴与追缴 收缴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将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赌具、赌资,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强制地收归国家所有的一种措施。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治安案件中应当的收缴物品范围是: (1)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 (2)赌具、赌资,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3)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 收缴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制作没收清单,待处罚决定生效后,按照有关规定分别处理:属于违禁品的,经县级 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统一登记造册后予以销毁,其中,对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物品等危险物品,可以拍成照片附卷,实物由治安管理部门统一保管或处理;对收缴的淫秽物品,应当开列清单附卷,原物上交治安管理部门登记造册,统一保存,统一销毁;对收缴的海洛因、鸦片等毒品,应封存,并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禁毒部门组织销毁。

29 追缴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中依法将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追查并缴获的一种强制措施。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一条第2款的规定,对追缴的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应当退还被侵害人;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30 (5)扣押 扣押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中,为了提取证据、防止财物转移或预防危害结果的发生,对违法行为人或违法嫌疑人的物品就地或异地扣留,解除当事人对物品件占有的一种保全措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9条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可以扣押;对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不得扣押,应当予以登记。对与案件无关对与案件无关的物品,不得扣押。

31 5、使用武器、警械权 《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警械;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武器。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装条例》中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的法定情形作了详细的规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立即停止使用。使用武器应事先警告。在来不及警告或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武器。使用武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使用武器应当谨慎,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和处分。对受到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依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32 6、执行管制监督权 管制 剥夺政治权利 宣告缓刑 裁定假释 监外执行 对上列罪犯有权执行管制、监督和考察,有权依法执行监视居住。

33 7、查破一般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权 有权查处辖区内的治安案件,协助刑侦部门侦破刑事案件、保护案件、事故现场,维护治安秩序;
对辖区内的危害国家安全的嫌疑分子及刑事嫌疑分子有权进行调查控制; 有权在辖区内建立使用秘密力量; 收集敌情,社情等信息情报,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加强国内安全保卫; 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传唤、讯问、取证和询问证人。

34 其他权力 强制征用权 优先通行权

35 公安派出所的工作制度 值班备勤制度: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

36 值班民警职责 接待群众来访、查询和求助; 接受报案、控告、举报; 接收投案自首人员和群众扭送的违法犯罪嫌疑人;
传达所领导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指示、命令; 向所领导和上级公安机关请示报告相关事项; 保卫所内安全; 做好值班记录和工作交接。

37 接待群众来访、查询、求助时,应当遵守的规定
对于群众求助的事项,属于职责范围的,积极帮助解决;不属于职责范围的,向群众说明理由; 对群众送交拣拾物品的,认真做好记录,尽快查找失主;对于归还物品的情况或者无主物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向送交拣拾物品的群众反馈; 对群众报告走失人口的,认真做好登记、比对,积极帮助查找;属于疑似被侵害情形的,应及时报告刑侦等有关部门; 对群众的咨询耐心解答。 备勤民警临时看管或者解送犯罪嫌疑人,应当提高警惕,防止犯罪嫌疑人自残、自杀、袭警、伤人、脱逃。不得把犯罪嫌疑人交由不具有人民警察身份的人员单独看管,解送犯罪嫌疑人时应当由两名以上民警执行。

38 (二)会议制度 (三)请示、报告制度

39 向群众报告工作制度制度 学习制度 民警岗位责任制

40 (七)武器装备管理制度 使用枪支、警械,应该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对武器、警械由专人负责管理;
(二)民警执行勤务前领用枪支、警械,执行勤务后交还,并严格登记; (三)出警、处警和公开巡逻要按照规定携带枪支、警棍、警绳、手铐、警笛、对讲机等警用装备; (四)值班民警应当按照规定携带警械和枪支,备勤民警应当将警械、枪支放置在安全且随时可以取用的地方; (五)执勤车辆内应当配备防弹(防刺)背心、头盔、盾牌、警戒带及救生圈、灭火器等物品; (六)对枪支、警械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核对检查

41 使用警车,应当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对警车实行统一管理,使用车辆必须报经所领导批准;
(二)警车应当由公安派出所民警驾驶,驾驶警车时应当按照规定着制式警服(驾驶汽车可不戴警帽,驾驶摩托车应当戴制式警用安全头盔),持有机动车驾驶证和人民警察证;驾驶实习期内的人民警察不得驾驶警车; (三)严禁公车私用,除公务活动外,不得在公共娱乐场所停放警用车辆; (四)严禁转借警车,严禁伪造、涂改、冒领、挪用警车牌证; (五)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维修,保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

42 (八)安全保密制度 不该说的秘密不说; 不该知悉的秘密不问; 不该看的秘密不看; 不在私人交往或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涉及秘密;
不在非保密场所阅办、谈论秘密; 不擅自记录、复制、拍摄、摘抄、收藏秘密; 不擅自携带秘密载体到公共场所或者探亲访友; 不使用无保密措施的通信设备、普通邮政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传递秘密。

43 警务工作秘密范围 (一)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具体工作部署、行动方案、情况报告及其他有关情况; (二)隐蔽工作单位的代号、地址和电话号码;
(三)警务活动中使用的密语、代号和通信联络方法; (四)治安耳目的布建、使用及档案管理情况; (五)正在侦查的一般刑事案件的具体工作方案、案情、工作进展情况,将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情况; (六)公安机关内部计算机网络使用和安全防范措施情况; (七)武器警械装备标准、配备情况; (八)未公布的民警违法违纪的统计数字和情况; (九)不宜公开的各种内部参阅资料和内部教材; (十)调查掌握的社情动态及综合情况; (十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规定的其他事项。

44 (八)联系制度 派出所与上级公安机关的联系 派出所与地方政府及其他行政部门的联系 派出所与派出所之间的联系 派出所与派出所干警的联系
派出所与群众的联系


Download ppt "社区警务的职能力量 治安管理 系列课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区警务职能力量特别是公安派出所的性质、任务、目标、职权、管理制度,并认识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公安派出所改革的必要性,树立扎根基层的专业志向。 【教学重点】派出所工作的任务、目标及派出所的职权 【主要参考书】倪海英《社区警务教程》;冯文光等《社区警务实用教程》;蔡少铿等《公安派出所业务教程》;石宗政《治安基层基础教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