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apter 3 急救常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apter 3 急救常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3 急救常識

2 本章學習目標 急救處理常識 主要急救技巧與處置 旅遊保健常識 醫療相關術語

3 急救的定義與目的 急救的定義 急救就是當人們遭受意外傷害或突發疾病的時候,在送到醫院治療之前,施救者按醫學護理的原則,利用現場適用物資臨時及適當地處理傷病者,並給予傷患緊急性、臨時性的救護措施。

4 急救的目的 挽救病患生命。 防止傷勢或病情惡化。 減輕傷患的痛苦。 協助醫師作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5 急救的任務本文 營救 檢查並紀錄(從頭部、頸、胸、腹、背、骨盆到四肢) 觀察 按摸(觸摸) 交談

6 急救技術的三大需要 保持呼吸道暢通 讓傷者有充分的呼吸 足夠的血液循環

7 緊急急救原則 維持現場的安全性,並尋求別人支援叫救護車。 保持傷者呼吸道暢通,並檢查心跳是否還有跳動。
止住過度的流血,並確定意識反應的程度。 防止發生休克,並注意內出血跟中毒的可能性。 動作應該迅速、井然有序,並紀錄一切變化以告之醫生。

8 其他急救原則 找出事故發生原因,以做急救處理,並通知家人。 減輕傷患的焦慮,讓他們安心。 幫傷患保暖,但要注意不能有冒汗與發抖的現象。
讓傷患保持正確而舒適的姿勢,非必要不要隨意移動傷患。

9 檢查傷患是否有骨折現象,尤其是頭、頸、軀幹和四肢。
如果懷疑是中毒事件時,要注意傷患口唇之間是否有燒灼傷的情形,並查看四周是否有藥丸或藥品、清潔劑之類的東西。

10 急救生存的決定因素-生命存活鏈 早期求救 立即給予CPR 電擊去顫(AED) 實施高級心臟救命術

11

12 主要急救技術 心肺復甦術 心肺復甦術的意義 心肺復甦術是指人工呼吸及人工胸外按壓的合併使用。 心肺復甦術的重要性
心跳突然停止,如未給予任何處理,腦部缺氧4~6 分鐘後,開始受損;但如超過10 分鐘還沒有接受任何急救,則會造成腦部無法復原的損傷。

13 心肺復甦術適用的時機 舉凡溺水、心臟病、高血壓、車禍、觸電、藥物中毒、氣體中毒、異物堵塞呼吸道等導致之呼吸終止、心跳停頓,在就醫前均可利用心肺復甦術維護腦細胞及器官組織不致壞死。 心肺復甦術的操作

14 CPR實施步驟與原則

15 胸部按壓實施要點

16 實施心肺復甦術應注意事項 胸外按壓不可壓於劍突處,以免導致肝臟破裂。 傷患需要平躺在地板或硬板上,頭部絕不可高於心臟。 胸外按壓時,施救者應跪下,膝分開與肩寬,傷者的肩膀在施救者兩腿的中央,施救者手叉伸直,垂直下壓於胸骨上。胸外按壓的深度成人約4~5公分、幼兒和嬰兒下壓深度約為胸廓之1/3-1/2。

17 胸外按壓時,手指儘避免壓於肋骨上,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胸外按壓時,用力需平穩、規則不中斷,按壓與鬆弛時間各半,不宜猛然加壓;胸外按壓口訣為: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 心肺復甦開始後不可中斷10秒以上。 預防感染:急救時避免接觸到傷患的血液、體液、黏膜、傷口等,施救者最好能先戴上保護手套;施行人工呼吸時,用保護面膜、甦醒袋面罩。

18 異物哽塞之急救 吞入異物之急救: 魚刺哽入咽喉,不可吞飯或喝醋,可自行咳出或夾出,否則應送醫處理。 吞入尖銳物品,應禁食並立即送醫處理。
呼吸道部分哽塞患者症狀與處置

19 呼吸道完全哽塞患者症狀與處置

20 哈姆立克法

21 胸部壓擠法 胸部壓擠法適用於肥胖、懷孕者;施救者姿勢如同哈姆立克法,唯施力點改於胸部下半部,快速用力向胸骨方向壓擠,重覆實施直到異物移出或患者昏迷。 嬰兒、幼兒或成人呼吸道異物哽塞急救法比較

22 中風之測試 微笑測試(顏面下垂) 舉手測試(手臂垂落) 語言測試(語言異常)

23 各種傷害意外及其處置方式 各種姿勢與其適應症狀

24

25 各種傷害及其處置方式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引起食物中毒之原因與相關處置方法 引發食品中毒常見的原因 儲存及調理方式不當。 冷藏或保溫的溫度不足或貯存太久。 未充分煮熟。
生、熟食交互污染。 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潔。 人員污染。 食用已被污染的食物。 使用添加物不當。

36 細菌性食物中毒

37 細菌性食品中毒型態

38 主要細菌性食物中毒特性

39

40

41 創傷 依出血來源與症狀判斷

42 止血法之種類

43 輕微出血處理 救護員將自己雙手清洗乾淨並戴上手套 用生理食鹽水或自來水、涼開水,以傷口為中心環形向四周徹底清洗後,以無菌棉棒或紗布將傷口拭乾,保持乾燥即可,或擦優碘液消毒,須包紮時以無菌敷料覆蓋傷口。 傷口若有感染應立即就醫。局部症狀:腫脹、發紅、疼痛、化膿、發熱;全身症狀:發燒、淋巴結腫。 預防破傷風的感染。

44 常見醫療專有名詞

45 水上救生的三大順序-拋、划、游 拋:將可用的器材拋給溺者,如果真的沒有東西可以拋給溺者,再使用以下方法。
划:划過去救(如木板、滑板等),沒有物品可以划了,再使用以下方法。 游:游過去救(當然要經過救生訓練才可以,而且務必有他人在岸邊支援)。

46 我國檢疫業務主管機關 衛福部病管制局:人員檢疫、水產品檢疫、航機船舶檢疫。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動物檢疫、植物檢疫。
如果是「人畜共同傳染病」則衛福部與農委會皆為權責單位。例如:狂犬病、鼠疫、肺結核 傳染病防治法之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衛福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47 傳染病與傳染途徑

48 我國現行法定傳染病分類 傳染病防治法所稱傳染病,指下列由中央主管機關依致死率、發生率及傳播速度等危害風險程度高低分類之疾病:

49

50 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International Vaccination Certificate),黃皮書:
霍亂接種後7天生效,有效期間6個月。 黃熱病接種後10天生效,有效期間10年。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接種後7天生效,有效期間3年。

51 預防經蚊蟲或動物感染之疾病 避免在黃昏以後外出。 晚上外出時,應著長袖、長褲,並避免穿著深色衣物。 皮膚上可噴抹防蚊液或擦防蚊膏。 住在有紗門、紗窗且衛生設備良好的房子。 睡覺時使用蚊帳。檢查蚊帳是否有破洞,蚊帳內是否有蚊子。

52 居家可噴殺蟲劑或點蚊香。 在瘧疾流行地區,除避免被蚊蟲叮咬外,最好服用抗瘧疾藥劑(氯奎寧)減輕病害。

53 預防經飲食感染之疾病 飯前、便後應用肥皂或洗潔劑洗手。 在傳染病流行地區,不生飲自來水或地下水,出門時可自帶旅館內煮沸過的開水,或購買罐裝飲料及瓶裝水代替。 每餐均以熟食、趁熱食用為主,並且不吃路邊攤之食品,或已剝皮之水果。 不生吃魚、貝、肉類食品。

54 H1N1新型流感基本認識 H1N1新型流感屬於A型流感病毒。 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主要是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 一般成人在症狀出現前一天到發病後七天均有傳染性。 兒童病例的可傳染期通常比成人病例為長。

55 預防H1N1新型流感 勤洗:用肥皂勤洗手,搓洗超過二十秒。 警覺:注意體溫變化,發燒超過38°C以上,立即戴口罩就醫。 長距:與人談話,保持一公尺以上的距離。 少去:減少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 不碰:雙手不碰眼、口、鼻,避免病毒上身。

56 掩口:咳嗽、噴嚏,用手帕或肩袖掩口鼻。 打疫苗:除保持上述衛生習慣外,打疫苗也是預防感染的有效方法。

57 毒蛇咬傷 台灣常見毒蛇種類

58 蛇咬傷時,可由蛇的牙痕與外形分辨有毒或無毒。
被毒蛇咬傷四肢時,應將受傷部位低於心臟位置。 毒蛇咬傷時,應以彈性繃帶大面積包紮並固定。

59 包紮與病患運送處理原則 包紮之方法與原則 包紮的目的 固定傷口敷料及保護傷口 限制關節或骨折部位的活動 固定受傷部位及矯正畸形 局部加壓止血
支托肢體,預防或減輕腫脹 保暖

60 包紮的種類 基本繃帶包紮法 環狀包紮法:用於定帶(固定)或結帶(結束),及包紮粗細相同部位。 螺旋包紮法:用於粗細相同肢體。 螺旋回返法:用於細長或粗細不同肢體。 8字形包紮法:多用於固定關節敷料。

61 人字形包紮法:多用於包紮手掌、足掌部位。
三角巾包紮法 三角巾是1平方公尺、柔軟、堅固之棉布或麻布,對摺為三角形沿對角線剪開製成且不縫邊。 使用三角巾懸臂帶支持傷肢時,傷患前臂向上舉、肘關節角度小於90度。

62 使用懸臂吊帶時,三角巾的底邊與身體平行包紮完成後,手指要露出三角巾的斜邊包紮後,使用平結法定帶。
不可在頸後,鎖骨上面打結,其他與捲軸繃帶相同。 懸掛手臂應使其肘關節略曲向上,手腕不可下垂。

63 包紮時應注意事項 進行包紮者應站在包紮部位的前方或側方,以利觀察傷口情況及病人之反應。 防止傷口感染:觸碰傷患體液時,救護人員應先戴上手套或代用品,自我保護。包紮時應先清洗傷口並覆蓋上無菌敷料,再以繃帶包紮。繃帶需要乾燥、清潔並且沒有縫邊或皺褶。

64 包紮時之方向應由肢體遠心端往近心端包紮,即逆血液循環方向,以促進血液回流,減少末梢腫脹。
肢體處包紮須盡可能露出肢體末端,以利於觀察血液循環。若觀察肢體末梢顏色有變青、白、冰冷或腫脹,或病人主訴有麻木刺痛感,則表示包紮太緊

65 包紮定帶:為包紮之起頭固定,需於肢體粗細均勻處,將繃帶之一端斜放,繞肢體一圈後將斜角摺下,再繞肢體2-3圈。
結帶:為包紮之結尾固定,以平結為主,便於解開;不可打結於傷處、關節、骨突、或肢體內側。 傷患搬運方法與原則

66 傷患的運送法 拖雙肩法:雙手穿過傷患腋下,雙臂支撐傷患頭部抱住前胸後,使傷患全身保持在一直線上,避免扭曲。 扶持法:沒有骨折、傷勢不重,沒有心臟病的人可以用此種搬運法。 背負法:為長距離運送傷患較優方法,下樓或下坡時不適用此法。 肩負法:適用於下樓或快速前進。

67 臂抱法:適用於沒有骨折、傷勢不重,體重輕的大人及小孩。為短距離搬運最優良方法。
擔架運送:除上坡、上樓、進救護車或進病房,採由傷者頭部前進外,其餘前進時一律朝傷患腳側前進。運送傷患時,若為前後方向行進,則步伐須左右錯開,不可一致。

68 選擇夾板的長度應超過骨折部位上下兩端的關節(如:小臂骨折固定之夾板,其長度應超過肘、腕兩處關節處;小腿骨折固定時,夾板應超過膝關節及踝關節)


Download ppt "Chapter 3 急救常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