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恙虫病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恙虫病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恙虫病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2 在我国东南、西南地区的沿海岛屿发病率较高。鼠类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恙J叮咬而传播给人。
1948年广州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 日本人于1810年首先描述本病,1927年日本学者绪方规雄等用病人血液注射家兔睾丸内,经5~6次传代后,阴囊红肿,取其涂片染色发现立克次体,命名为东方立克次体(Rickettsia orteintalis)。1931年定名为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

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1日06:40
安徽发现罕见恙虫病58例 记者昨日从安徽省卫生厅获悉,10月份以来,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县、区报告200多例不明原因发热待查病例。安徽省卫生厅专家组近日赴阜阳调查后,确诊部分病例为恙虫病。目前,确诊恙虫病病例58例,目前尚未发生死亡病例。   据介绍,安徽已有20多年没有恙虫病疫情报道。但近期在安徽部分地区零散发生恙虫病,给当地农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报告的58例病例,均在安徽北部地区,阜阳市47例,蚌埠市8例、亳州市3例。目前,所有病人都得到及时治疗,部分病人已出院,未发生死亡病例。                                                                                                                                                                                                                                                                               

4 病 原 恙虫病立克次体(R.tsutsugamushi)是恙虫病的病原体。恙虫病立克次体 Rickettsia orientalis 日本的一种地方病恙虫病的病原体,分布于秋田、山形、新泻县河川流域。是由寄生于鼠耳壳部的恙虫(亦称恙螨)为媒介。可引起高热、发疹等症状,常常可以致死。恙虫病亦称为“日本河川热”(Japanese-river-fever)。

5 短杆状,平均长度1.2um,常见成双排列,在细胞质近核处聚集生长。
易感细胞有大鼠肺和猴肾细胞以及鸡胚卵黄囊等。 抵抗力低。 种内有不同型,不同型的毒力亦有差异。 一般对豚鼠不敏感,而对幼鼠致病力强,常用小白鼠腹腔接种,作病原体分离。

6 所致疾病:恙虫病 传染源:鼠等 传播媒介:恙螨 传播方式: 恙虫病立克次体 第二代幼虫 恙螨幼虫 卵 成虫 稚虫 鼠类 人 稚虫 成虫 卵
恙虫病传播方式

7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啮齿动物内能长期保存病原体且多无症状,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8 恙虫病立克次体寄居于恙螨,并可经卵传代。
恙螨幼虫需吸取人或动物的淋巴液或血液才能完成从幼虫到稚虫的发育过程。

9 人被恙螨叮咬感染。 叮咬部位出现溃疡,周围红晕,上盖黑色痂皮(焦痂),为恙虫病特征表现之一。另外,本病还可有皮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肝、脾、肺等脏器损害症状。 病死率随毒株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病后对同型同株有持久免疫力。

10 流行病学 传染源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如沟鼠、黄胸鼠、家鼠、田鼠等。野兔、家兔、家禽及某些鸟类也能感染本病。鼠类感染后多隐性感染,传染期较长。 传播途径 恙螨幼虫是本病传播媒介。恙螨种类近3000多种,但能传播本病者主要为地里恙螨,红恙螨与高湖恙螨。

11 流行特征 由于鼠类及恙虫的滋生、繁殖受气候与地理因素影响较大,本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与地区性。
北方10、11月高发季节,南方则以6~8月为流行高峰,11月明显减少、而台湾、海南、云南因气候温暖,全年均可发病。 本病多为散发,偶见局部流行。恙螨多生活在温暖、潮湿、灌木丛边缘、草莽平坦地带及江湖两岸。

12  临床表现 起病急,有畏寒或寒战、高热、全身酸痛、疲乏、食欲减退等急性感染症状。 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等。 在病程的第2周,病情常会加重,可有表情淡漠、重听、谵妄甚至抽搐或昏迷,并可有脑膜刺激征或心肌炎症状,或有咳嗽、胸痛、气促等肺炎症状。

13 诊断 病原体分离,涂片染色、镜检。 血清学试验有外斐氏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以及ELISA法等。

14 防治 尚无理想的预防接种疫苗。 治疗可用氯霉素和四环素。

15 (一)消灭传染源 措施以灭鼠为主,消灭恙螨孳生地。
(二)切断传播途径 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铲除或焚烧杂草,然后喷洒1~2%敌敌畏。 (三)个人防护避免 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


Download ppt "恙虫病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