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如何提高养猪效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如何提高养猪效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提高养猪效益

2 效益=市场+生产水平 生产水平=(遗传+营养+环境)×管理 水桶原理 1.2米 遗 传 管 理 1.0米 营 养 环 境

3 养猪生产的关键控制点 █ 各种因素对养猪生产的相对影响

4 追求高的回报率 A.单位猪苗成本=猪苗价格/出栏体重 B.饲料成本=料价×耗料量/增重
1)高投入高产出(营养全面、平衡、易消化吸收)2)适时出栏(日龄 生长速度 生长强度 料、肉 比的关系 ) 3)生长规律(小骨,中肉,大脂) C.降低单位费用: D.成品价格(屠宰率 瘦肉率,肉品质)

5 营养靠饲料 什么样的饲料好? 粗蛋白含量、颜色、气味、喜吃喜睡、皮红毛亮、粪便发黑

6 饲料成本=料价×采食量/增长速度 ≠料价×采食量

7 好的饲料 1、配方 全营养素优化配制法设计、 计算出全新的、独特的饲料配方。 2、工艺 设备 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设备 3、品质管理
全营养素优化配制法设计、 计算出全新的、独特的饲料配方。 2、工艺 设备 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设备 3、品质管理 全方位的品质管理 4、技术服务 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8 管理 有收无收在防疫 收多收少在管理

9 免疫要领      猪的免疫应答是一个生物学过程,受到很多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提供绝对的保护,大多数猪只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呈中等水平,而一小部分猪只则免疫应答很差。因此,疫苗的保护不是百分之百。即使如此,一般60%~70%的保护率就足以有效地阻止疾病在猪群内的传播,所以,其免疫接种的效果还是相当显著。

10 免疫失败的原因 疫苗因素 1、疫苗运输、贮存不当   光照太强;温度过高或过低;疫苗瓶内进空气;超过有效期等都会导致疫苗的效价不足导致免疫失败。 2、疫苗本身就有缺陷  (1)血清型差异   有些病原的血清型较多,免疫接种时没法选用与本地流行毒(菌)株相对应的血清型疫苗。如大肠杆菌按菌体抗原分有100多个血清型,并且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作用,因此用针对少数几种血清型制成的基因工程苗并不能很好预防自然界流行的各种不同血清型引起的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但由于此疫苗是针对引起该病的最主要的几种血清型,故对猪只进行大肠杆菌苗的免疫接种后能大大减轻该病造成的损失及治疗该病的难度。

11 (2)疫苗被污染  经疫苗传播的疾病很多,中国兽医监察所曾抽样检查鸡胚苗,发现有70%的鸡胚苗被败血霉形体污染,故我们要从可靠的有信誉的经销商处购买疫苗。 3、疫苗使用不当   疫苗稀释液不当;疫苗稀释浓度不当;疫苗中混入配伍禁忌的药物或其它疫苗;对稀释过的活苗没有及时的用完;免疫接种过程中出现洒漏或漏注情况;有些疫苗病毒性灭活是油乳剂疫苗,容易引起注射器定量控制失灵,使注射剂量不准。

12  4、疫苗使用剂量不当   剂量过低则效力不足,剂量过大则引起免疫耐受(免疫麻痹)。抗原剂量越大,所引起的免疫耐受越巩固持久。   另外,毒(菌)株的变异、超强毒(菌)株的出现及感染与本地流行毒(菌)株不同或有别于疫苗株所保护的范围都会引起免疫失败。

13 免疫程序因素        适当的免疫程序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猪群的种类、生产情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及免疫抗体或母源抗体的监测的基础之上,制定适合本场特点的免疫程序,并非免疫的疫苗种类越多越好,不能将书上或外地的免疫程序照抄照搬。制定免疫程序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母源抗体的影响   免疫接种的母猪可经乳汁特别是初乳将母源抗体传给仔猪,使仔猪得到被动保护,但母源抗体较高时不但可消灭侵入的相应的病原,也能杀灭活疫苗(灭活苗不被母源抗体所消灭,但应答反应很弱),因此只能等到母源抗体消退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接种免疫。

14 2、抗原竞争(免疫间的相互干扰)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免疫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免疫应答降低,因此,为保证免疫效果,对当地比较流行的传染病最后单独接种,同时在产生免疫力之前不要接种对该疫苗有拮抗作用的疫苗,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免疫接种后,如果猪场短期内感染了病毒,由于抗原竞争,机体对感染病毒不产生免疫应答,这时的发病情况有可能比不接种疫苗时还要严重。至于还有人使用二、三联疫苗,是因为一方面有些疫苗的相互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减少免疫次数有利于生产。

15 3、加强免疫间隔时间的确定   同一类疫苗经过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较长,达到的抗体水平较高。重复免疫的时间间隔是根据抗体的维持时间来确定的,一般最短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4天,有的认为免疫次数越多,间隔时间越短越好,结果引起免疫耐受,反而达不到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或二次以上免疫接种的份量不得低于前次免疫时的份量。

16 生理状况 、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不同品种,甚至相同品种不同个体的猪只,对同一疫苗的反应强弱也有差异,有些猪只生来就有先天性免疫缺陷。   2、猪群的某些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病原能损害猪体的某些免疫器官,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3、猪群发病时或多或少的对其造成应激,导致其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17  营养因素 研究证明:机体维生素、氨基酸及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或不平衡等都会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如维生素A的缺乏会导致淋巴细菌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受体表达与活化,导致体内的T淋巴细胞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淋巴细菌的抗体产生能力下降,导致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当饲料发霉产生的一系列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能影响机体免疫效果,据报道,当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大于0.1毫克/公斤时,能明显减少机体内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的数量,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明显降低。

18 药物与毒物因素        性激素对免疫应答有抑制作用,如睾丸激素、雄激素等对猪的免疫应答都有一定的影响。在使用含性激素药物时应注意猪群免疫水平的改变。   地塞米松、痢特灵、氯霉素、卡那霉素及某些磺胺类药物等对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影响猪的免疫应答。   一般而言,活菌苗免疫接种的同时不能使用抗生素及其它抗菌药物;免疫前后两天内不能对猪舍消毒。

19 管理与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密度、通风、有害气体浓度等;运输、转栏、换料、用药及免疫接种等以上问题处理不当都会对猪只产生应激,这些应激能刺激脑下垂体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肾上腺皮质激毒能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还可增加IgG(免疫球蛋白)的分解代谢,从而对免疫应答产生影响。   只要环境适合,就大大减少动物发病机会,即使抗体水平不高也能得到保护,如果环境差,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抗体水平较高的猪群也存在发病的可能,而且多次免疫虽然能使抗体水平很高,但并不是疾病防治要达到的目标,因为高免疫力的本身对动物来说就是一种应激,有资料表明,动物经多次免疫后,高水平的抗体会使动物的生产力下降,因而搞好环境与接种疫苗在疫病防治中同等重要。

20 驱虫管理

21 猪的寄生虫种类繁多,有蛔虫病、疥癣病、猪毛首线虫病(鞭虫病)、肺丝虫病、弓形虫病、球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等,但以疥螨病、蛔虫病、球虫病、鞭虫病最为常见,对猪的危害较严重,常常造成猪生长发育不良、增重缓慢。夏季天气潮湿,是许多寄生虫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因此,做好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工作是提高夏季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1、坚持做好猪场寄生虫病监测工作。新引进的种猪应在隔离期间使用广谱驱虫剂进行重复驱虫。定期做好灭鼠、灭蝇、灭蟑螂等工作,严防外源寄生虫传入。

22 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采取全进全出方式养猪,有利于统一实施驱虫方案,避免交叉感染。管理上做好猪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使用有效杀灭球虫卵囊的复合醛等消毒剂,使猪群生活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严禁饲养猫、狗等宠物,消灭中间宿主。

23 选择广谱、高效驱虫药物: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且可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如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但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幼虫、鞭虫等效果较差;阿笨达唑、芬苯达唑、丙硫苯咪唑等对线虫、吸虫、鞭虫、球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有极强的抑制孵化或杀灭作用。因此应选用复方驱虫药进行除虫,如肯维灭、害灭净等伊维菌素和芬苯达唑合剂。单纯防治蛔虫病,可使用阿苯达唑、芬苯达唑、丙硫苯咪唑等驱虫药,驱球虫可选用莫能菌素、马杜拉霉素、盐酸氨丙啉、磺胺喹恶啉、氯苯胍等抗球虫药物。

24 工厂化猪场驱虫程序 ⑴寄生虫病较为严重的猪场,可在猪饲料中(乳猪饲料除外)添加广谱复方驱虫药。⑵引进种猪及后备猪转入生产区前10天进行驱虫,种公猪在每年的1、4、7、10月份各次驱虫1次。

25 2、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采取全进全出方式养猪,有利于统一实施驱虫方案,避免交叉感染。管理上做好猪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使用有效杀灭球虫卵囊的复合醛等消毒剂,使猪群生活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严禁饲养猫、狗等宠物,消灭中间宿主。

26 5、注意事项:怀孕母猪和仔猪避免使用阿维菌素、敌百虫、左旋咪唑等毒性较大的驱虫药;中大猪使用这类药物,必须事先准备好肾上腺素、阿托品等特效解毒药以备急用。生猪屠宰前3周内不得使用药物进行驱虫。

27 ⑸断奶仔猪转入保育期2-4周后(约50-60日龄),每吨饲料中添加广谱复方驱虫剂500克混饲,连用5-7天,停药7天,再连用5-7天,将第一批刚由虫卵孵化发育的幼虫杀灭,彻底解决疥螨危害问题。驱虫前限喂1次食,使拌有药物的饲料能全部吃完,以节省药物和提高疗效。 ⑹潮湿天气容易发生疥螨病,应提前预防,生长育成猪也应该驱虫,可在4月龄时,按上述要求重复驱虫1次。

28 给初生生仔猪补铁、补硒 2-3日龄给仔猪注射葡聚糖铁制剂 毫克,10日龄左右再进行一次。在部分缺硒地区还需补充注射硒,维生素E合剂以防缺硒。

29

30 仔猪的管理要点 1.早吃初乳,多吃初乳; 2.注意保温; 3.补铁,补硒; 4.防止下痢; 5.早补食; 6.水的补充;
7.及时防疫,杜绝疫病;

31 剪牙 断尾 上耳号 初生当天 去势 ♂ 10天左右 ♀ 良(杂)肥育不去势,土杂(去势)

32 做好仔猪保温 仔猪对环境温度的需求

33

34

35

36

37

38 早断奶 仔猪断奶的时间与方法 什么时候断奶 —日龄:21天 —体重:6kg以上 —采食量:425g/天,至少250g/天 怎样断奶
28天 35天 —体重:6kg以上 —采食量:425g/天,至少250g/天 怎样断奶 —一次性断奶 —分批断奶 —逐渐断奶

39 早补食 补食应在7日龄时开始,补食较晚的仔猪应8-10日龄时对其进行强制补食,(每天二次用少量粉状饲料填喂.)
早期补充植物性饲料,有利于仔猪的后期生长,减低断奶应激,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 补食应在7日龄时开始,补食较晚的仔猪应8-10日龄时对其进行强制补食,(每天二次用少量粉状饲料填喂.)

40

41

42 降低出生后死亡率的两大途径:其一.加强管理;其二,营养调控
降低出生后死亡率的两大途径:其一.加强管理;其二,营养调控.仔猪营养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是腹泻发生程度,因为营养是仔猪腹泻的原发性病因。食物由液状乳变为固体非乳会启动仔猪肠道局部免疫系统,其后果有二:一是发生 免疫反应 造成仔猪肠道损伤(绒毛萎缩.腺窝增生,酶水平下降),食物不能很好消化吸收.以腹泻形式排出。若不及时控制.则继发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病原性腹泻 二是产生“免疫耐受力,适应新的非乳饲料,腹泻率下降,对病原微生物抵抗力增加 。

43 控制腹泻的主要营养措施有:I.哺乳期充分补饲, 建立“免疫耐受力”。研究表明,仔猪断奶前至少需采食600克饲料才能使消化系统耐受日粮刺激,断奶后腹泻才会大大下降。补饲不充分,则肠道一直处于免疫反应状态.断奶后则腹泻严重。不补饲,效果介于充分补和不充分 之间。仔猪采食量随日龄增长.2~3周龄日采食仅约4克,3~ 4周龄约l4克,5~8周龄可达200克以上。

44 由此可见,对于早于3周龄断奶仔猪,无论怎样补.总采食量也达不到600克,因而补饲没有多大好处 ,而8周龄断奶仔猪无论怎么补容易满足600克,补料配方无关大局。关键是5周龄断奶.必须给以高质量补饲,否则其效果比不补还差 ,所谓高质量,包括配方合理(易消化),适口性高(加诱食剂)和细致管理。

45

46 ◆哺乳仔猪 技术要点 断奶前死亡原因 总死亡率% 下痢 受压 饥饿 其它已知因素 未知因素 仔猪日龄 1—3 4—7 8—14 15—21
22—28 29以上 16.1 47.7 15.4 10.1 10.7 48.2 26.3 15.5 6.3 2.3 1.2

47 适时出栏

48 肉猪喂料量、增重示意图

49 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选择标准: ●喂料标准: ●后备种猪的种用标准 ①.体重>15公斤 ②.发育正常 ③.不肥不瘦
按体重的2.8~3%给料 ●后备种猪的种用标准

50 ●配种: ①.体重:90-110公斤 ②.年龄:母猪:8-9月龄;公猪:9-10月龄 ③.母猪发情规律后,第二个发情期配种
①.时间:青年: 2-3天后;经产:第二天; 老母猪:当天; ②.次数:一般配2-3次; ③.配种后18-21天观察是否反情;

51 母猪繁殖周期饲喂指导图 怀孕料——ME=3000Kcl/Kg CP%=14% 哺乳料——ME=Kcl/Kg CP%=18% 哺乳期 怀孕期
断奶 6 配种 换成哺乳料 4 2 换怀孕料 86 110 114 7 21 28 7 怀孕料——ME=3000Kcl/Kg CP%=14% 哺乳料——ME=Kcl/Kg CP%=18%

52 妊娠母猪管理要点 妊娠前84天用妊娠母猪料 喂料量:1.75~2.0公斤/头·日 妊娠后期(84天后) 用哺乳母猪料
喂料量:2.5~3.0kg/头·日 妊娠期110天时要逐渐减少喂料量 分娩当天不喂料,第二天喂1公斤,逐渐增加至5-7天至正常喂料量

53 哺乳母猪管理要点 喂料:基础料量2.0kg/头·日+0.3~0.5kg/头乳猪·日; 哺乳期母猪失重控制在30%以内;
断奶后(21、28、35)3-6天注意发情配种;

54 对怀孕母猪的饲喂应因猪而异,生产中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对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采取抓两头的精料饲养,顾中间的青料饲养。 即在配种前20天和配种后10天加喂精料,猪体恢复健康后以青饲料为主,按饲养标准喂养,直到怀孕80天后,再加喂精料,但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前期。二是对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采用前粗后精方式。这种方式适合于配种前。即在怀孕前期多喂给青粗饲料,后期再加喂精料。三是步步登高。这种方式适合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即在怀孕初期以青粗饲料为主,逐渐增加精料比例,相应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但应注意在母猪产前1周,减少日粮10%~20%,供给母猪充足营养。

55 怀孕母猪前期的饲养(怀孕80天以前)。怀孕前期,母猪增重和胎儿发育较慢,因此降低饲料水平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节省下的饲料可用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怀孕前期这一阶段饲养管理上要做好以下几点:a.母猪的饲料以青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每头每天喂配合精料1.5~2公斤(初产母猪、膘情差的母猪多喂一点),以防母猪过肥,保持7成膘最好。b.饲料必须新鲜,青饲料不能蒸煮,应喂生的。有毒的、霉变的、冰冻的、带刺激性的料不能喂。 怀孕母猪的后期饲养(怀孕81~107天)。怀孕后期,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体增重都较迅速,需要增加饲料的供给量:每100公斤体重喂给2公斤饲料。 怀孕猪舍环境温度要求15 ℃ ~21℃,相对湿度60%~75% 。

56 ?饲喂 饲养管理 周哺乳 13-16周 妊后 1-12周妊前

57 母猪生产的几个指标 初生重:1.2~1.3kg/头 断奶重:8kg/头以上,采食300g/头·日以上 育成重:15kg以上
疾病死亡率:断奶前<5%;育成<1%;育肥<0.5%

58

59

60 猪毛皮光亮的营养原因(1) 维生素A——猪维生素A缺乏症状包括皮毛不良、运动失调、失明、繁殖力下降等。过量维生素A中毒的症状也包括被毛粗 糙、鳞状皮肤、血尿和血粪等。因此,保持适宜水平的维生素A对维持毛皮良好状态非常重要。罗氏推荐的维生素A添加量在仔猪和育肥猪有很大不同,从5000 ~40000IU不等。 维生素B2——猪缺乏维生素B2会表现出被毛粗糙、皮炎等症状,通常猪日粮中维生素B2的添加量达到6~8mg/kg即可达到正常需要。 维生素B5——维生素B5缺乏会导致猪皮毛粗糙、皮肤病变(癞皮病)、呈现鳞片状皮炎等症状。通常日粮中的添加量为30~40mg/kg。

61 猪毛皮光亮的营养原因(2) 维生素B5——维生素B5缺乏会导致猪皮毛粗糙、皮肤病变(癞皮病)、呈现鳞片状皮炎等症状。通常日粮中的添加量为30~40mg/kg。 维生素B6——猪缺乏维生素B6时,表现被毛杂乱、粗糙、皮炎、贫血等,保证日粮中维生素B6的充足供给非常重要,尤其在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增高时,维生素B6的需要量也随之升高。通常猪日粮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为l~2mg/kg。 维生素H——猪缺乏维生素H表现为被毛粗糙、脂溢性皮炎、脱毛、焦化、皮肤干燥结痂和开裂,通常日粮中维生素H的添加量为50~200 μg/kg。

62 猪毛皮光亮的营养原因(3) 硫——硫是含硫氨基酸的成分,通过这些物质参与机体蛋白质、被毛以及多种激素的合成。
铁——仔猪缺铁性贫血表现出皮肤苍白、被毛粗糙、生长缓慢等症状,通常日粮中的添加量为150mg/kg。 铜--缺铜导致铁动员差、角质化作用差以及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合成变差,高铜(300mg/kg以上)会使猪的皮毛光亮和猪粪变黑,但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令人担忧。

63

64 流行性腹泻 临床症状   病猪表现呕吐,拉淡黄绿色或黄灰色水样稀粪,年龄越小,症状越明显。1周龄以内的仔猪常常腹泻2-4天后脱水死亡。断奶猪和育肥猪呈持续4-6天的水样腹泻,精神沉郁和厌食,多数能康复,但生长发育不良。母猪表现厌食与腹泻,并可持续一周。成年猪症状轻微,有时仅表现呕吐或厌食。 防治   预防本病可注射猪传染性肠胃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

65 传染性胃肠炎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15~18小时,长的可达2~3天。仔猪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体温短期升高,极度口渴,明显脱水,迅速掉膘,饮水量加大。减食或停食,流泪,呕吐,随后剧烈腹泻,粪便初为灰白色,后排水样黄绿色粪便,常混杂有白色未消化的乳凝块或混有血液及气泡,恶臭,被毛粗乱无光。一般经2~5日死亡。10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随着日龄增加,死亡率下降。病愈仔猪增重缓慢,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成为僵猪。成年猪、哺乳母猪感染后,症状轻重不一,病初轻热,厌食,呕吐,腹泻,粪稀如水呈喷射状,内含气泡,极为腥臭,体重减轻,5~8日腹泄停止而康复,死亡极少,一般经治疗3~5天痊愈。有的母猪可出现泌乳减少或停止,一般经3~7天恢复。

66   氯化钠4.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白糖或红糖)20克,充分溶解于1000毫升蒸馏水中即成。

67

68 保温 通风 除粪 消毒 湿喂

69   猪喘气病的危害   猪气喘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也叫霉形体)引起的猪慢性呼吸道病。尤其在气候骤变和冬春二季多发,主要表现是干性咳嗽和气喘。一般前期体温正常,食欲无显著变化,到后期食欲废绝。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肺脏是病变的主要器官,急性病例以肺水肿和肺气肿为主;亚急性和慢性病例见肺部“虾肉”样实变,发病猪的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低,育肥饲养期延长。 流行特点   气喘病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和气候突变的时候,主要传播途径就是呼吸道,气喘病很难根治,症状被控制住的猪不但仍能传播病源,还随时有复发的可能。很容易在一个猪场形成流行。在自然感染的情况下,易继发巴氏杆菌、肺炎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沙门氏杆菌及各种化脓性细菌等等,从而引起病势加剧和死亡率升高。

70


Download ppt "如何提高养猪效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