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七 章 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七 章 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七 章 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

2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相互依存

3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 (一)回顾现代交通的历史: 4个阶段:沿河、建铁路、汽车大量发展、综合运输 (二)现代城市交通
现代城市的特征是高效益和高效率 现代交通发展趋势的特点:P283

4 二、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的关系 1、城镇布局与交通走廊 2、土地使用与道路交通网 3、城市居住区与工作地点的布局 4、大型公共建筑与干道网
1、城镇布局与交通走廊 2、土地使用与道路交通网 3、城市居住区与工作地点的布局 4、大型公共建筑与干道网 5、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设施 6、交通枢纽和换乘中心 7、对外交通设施与城市交通8、停车场规划 9、人行交通 10、城市交通环境

5 三、城市布局、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 1、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土地使用是交通规划的基础 2、量化评价土地使用功能、开发强度和道路交通网服务水平
3、结合城市的规模、土地使用来研究交通发展战略和管理政策

6 4、大城市的公共交通政策 (1)设置公共交通专用道 (2)设置定时的公共交通专用道路 (3)在单行道路上允许公共交通车辆的双向通行。
(4)设置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的信号 (5)设置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的交通标志。 (6)加强对小汽车的控制

7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8 一、城市道路交通的概念 1、城市道路交通的作用 2、我国城市交通现状 3、城市交通的特点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目的 5、交通规划的主要任务

9 二、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要求 (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善的路网系统
1、道路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功能明确,形成健全的网络 2、道路曲度系数合理,次干道的曲度系数不大于1.4 3、干道的数量和宽度满足高峰小时的车流和客流 4、路交叉口形式简洁,保证通过能力

10 (二)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按客货流不同特性、交通工具不同性能、交通速度差异进行分流 三级划分 : 主干道(全市性干道)
次干道(区干道) 支路(街坊道路) 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

11 (三)充分利用地形、合理确定道路走向 注意节约用地和投资费用

12 (四)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道路走向应有利于城市通风 控制噪音

13 (五)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电信管道 、煤气管道 、给水管 、雨水管、污水管 、人防工程

14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和横断面的确定
(一)城市道路的形式与功能 主要道路系统:主要解决城市中各部分之间的交通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 辅助道路系统:主要解决城市中各分区的生产和生活组织。 交通性道路:从城市边缘呈切线而过;在居住区之外、各片用地之间通过;减少交叉口

15 (二)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 1、改善旧城道路系统首先要和城市用地布局同时考虑 具体措施:P292 2、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

16 (三)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最大通行能力 、车道的宽度 、横断面的形式

17 四、停车场布置 配建停车场 公共停车场 (一)停车场规模预测 F=A *n *a

18 (二)停车场的分布与位置选择 1、停车场的分布
外来机动车,在靠近城市对外道路的出入口附近。车位占5%一l0%;市内机动车,在市中心和分区中心地区,停车位占50%~70%。 2、停车场的服务半径 机动车:200m-300m;自行车:50~l00m 3、停车场的位置选择 对外交通设施附近、大量人流汇集的文化生活设施附近 、其所服务的地区内 、公共建筑前面、后的空余地段作自行车停车用地。

19 第 三 节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20 一、城市对外交通的功能和任务 现代城市的对外交通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城市必不可缺的基础物质,也是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直接为城市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发达的对外交通是大城市,特别是国际大城市的基本特征。

21 二、对外交通与城市规模和布局 1、对外交通与城市规模 对外交通是城市发展和制约的因素。 2、对外交通与城市布局
对外交通所需的用地、航空港位置、铁路选线、深水岸线、港口选址等,对城市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影响。

22 三、城市对外交通的组织原则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P297

23 四、铁路 1、铁路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 2、铁路站场和线路与城市的关系 (1)客、货、城同侧 (2)客、货对侧,客、城同侧
(3)客、货对侧,货、城同侧 (4)铁路枢纽

24 3、铁路站场位置选择 (1)客货合一的综合性车站
综合性车站有会让站和越行站、中间站、区段站等 ,站场不一定与城镇和居民点结合,其间距一般为8-12公里 (2)客运站 :市区边缘或位于市中心区的边缘。 (3)货运站:P301 (4)编组站 :P302

25 4、铁路枢纽布置形式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P303图 1)一站枢纽 2)三角形、十字形枢纽 3)顺列式枢纽 4)环线枢纽 5)尽端式枢纽

26 5、铁路枢纽的发展与改造 P305 对现有设备的改造 对线路的改造

27 地铁与轻轨的区别 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开通或正在建设地铁和轻轨,普通民众由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接触较少,认识时间较晚,概念上有些误区。 对于两者的区别,人认为城市轨道交通中,在地面以下行驶的叫地铁,在地面或高架上行驶的就是轻轨;还有人认为轻轨的钢轨重量比地铁轻,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

28 “轻轨”与“地铁”都是电气化铁路系统的一种形式,如果要问你“轻轨”与“地铁”的区别,你一定可以不假思索的说:它们的差别不就是地上与地下之分吗,如果这么认为,你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其实,地铁和轻轨同样都有修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它们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载客量的多少,主要指标为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

29 轻轨铁路交通中会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它所能适应的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 5~3
轻轨铁路交通中会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它所能适应的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5~3.0万人次,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编组采用每列2~4辆, 地铁则采用大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3l0人/辆(超员为4l0人/辆),编组采用每列6辆,由于载重量大,所以地铁列车的宽度也比轻轨列车大。

30 从速度上看,地铁列车时速为30到60公里,轻轨列车时速为18到40公里。同时,从灵活性角度来考虑,地铁是无法与轻轨比拟的,对能量消耗和维修来说,轻轨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地铁”系统每公里线路一次性投资要比“轻轨”大的多,其程度取决于线路状况(包括坡度、隧道断面等)和所选车辆的宽度。

31 武汉城市轻轨

32

33 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和轻轨两种制式,地铁和轻轨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上。
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选用轨距为1435毫米的国际标准双轨作为列车轨道,与国铁列车选用的轨道规格相同,并没有所谓的钢轨重量轻重之分。

34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与“地铁”相对应,城市公交系统中的有轨电车、导轨胶轮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轻轨列车在技术上完全不同,因此不属于轻轨系统。

35 港口 最原始的港口是天然港口,有天然掩护的海湾、水湾、河口等场所供船舶停泊。随着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天然港口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须兴建具有码头、防波堤和装卸机具设备的人工港口,这是港口工程建设的开端。 19世纪初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船舶,于是船舶的吨位、尺度和吃水日益增大,为建造人工深水港池和进港航道需要采用挖泥机具以后,现代港口工程建设才发展起来。陆上交通尤其是铁路运输将大量货物运抵和运离港口,大大促进了港口建设的发展。

36 港口 荷兰的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 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和荷兰第二大城市。它保持的港口年吞吐量超过5亿吨的记录却使它当之无愧地居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

37

38

39 五、港口 一、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   1、分配岸线时应遵循“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的原则。将有条件建设港口的岸线留做港口建设区。但不宜把岸线全部占用,应留出一定长度的岸线给城市生活居住区使用。   2、石油作业区应建在城市、港区、锚地、重要桥梁的下游。危险品装卸与贮存应有单独得地段,且应远离市区

40 2、港口类型和组成 (1)港口的功能:吞吐量 (2)港口的组成:水域与陆域 (3)港口的类型

41 3、港口布局——港址的选择 (1)港口布局考虑因素:自然/技术/经济 (2)港城合理布局
①协调港址与其它岸线的关系。①协调港址与其它岸线的关系。③安排港口的集疏运交通。④港口的建设条件。 (3)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 货运集装箱化 /泊位大型化 /管理自动化

42 4、港口作业区的布置原则 以满足生产服务为前提,注意作业区本身的要求,避免相互干扰。 具体P307

43 5、岸线规划 (1)岸线类型 :深水、中深水和浅水 (2)岸线分配:“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一规划,各得其所”。具体要求P209
(3)港口集疏运 ①港口是交通汇集的枢纽 ②将现代的各种集疏运方式,组成交通运输体系,以满足港口的经济运作的要求。

44 6、港城的用地布局 (1)港城的用地组成 (2)港城用地功能布局原则P310 ①保证所必须的岸线。 ②布局紧凑集中,高效利用岸线。
③对外交通与港区联系方便,城市的交通性和生活性道路分工明确,互不干扰。 ④港区用地紧凑完整,用地互不混杂。 ⑤仓库用地按其分类接近服务对象,接近对外交通设施和货运干道。

45 六、公路 1、公路(highway) 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
  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   中文所言的“公路”是近代说法,古文中并不存在,“公路”是以其公共交通之路得名;外国人叫它road。

46

47 公路和道路的区别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48 公路的分类   一、按行政等级划分   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49 公路的分类 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的公路干线。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县道由县、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50 公路的分类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乡道由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

51 二、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划分   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52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53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一般能适应每昼夜3000~7500辆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

54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一般能适应每昼夜1000~4000辆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能适应每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15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能适应每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200辆以下。

55 1、我国公路运输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2、公路在城市中的布局 (1)过境交通与城市的布局:引出城区 (2)消除公路与城市交通的冲突点 (3)合理布局客货运站点 ①客站:深入城市 ②货站 :接近主要货源方向

56 3、国道主干线与高速公路 (1)国道主干线 :由高速公路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组成,具有完善的安全保障、通讯联络和综合管理系统。
(2)高速公路 ①高速公路是供汽车高速行驶的道路 ②高速公路的一般技术要求

57 4、几种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方式 P311图7-3-29

58 七、航空港 1、航空港的功能

59

60 航空港 航空港(airport),民用航空机场和有关服务设施构成的整体。保证飞机安全起降的基地和空运旅客、货物的集散地。包括飞行区、客货运输服务区和机务维修区3部分。 ①飞行区。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降的区域。内有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目视助航设施及其他保障飞行安全的设施,在航空港内占地面积最大。飞行区上空划有净空区,是规定的障碍物限制面以上的空域,地面物体不得超越限制面伸入。限制面根据机场起降飞机的性能确定。

61 ②客货运输服务区。为旅客、货主提供地面服务的区域。主体是候机楼,此外还有客机坪、停车场、进出港道路系统等。货运量较大的航空港还专门设有货运站。客机坪附近配有管线加油系统。
③机务维修区。飞机维护修理和航空港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各种机务设施的区域。区内建有维修厂、维修机库、维修机坪和供水、供电、供热、供冷、下水等设施,以及消防站、急救站、储油库、铁路专用线等。

62 世界上较大的航空港有英国伦敦希思罗航空港、法国巴黎戴高乐航空港、美国芝加哥国际航空港等。中国最大的航空港是北京国际航空港。
航空线布局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地区和城市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的需要,以及专业航空(农业、林业、测量等)的需要,由此确定开辟航线的必要性、航线性质(国际、国内、区际、地方)、行经地点、起讫地点。布局一般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但在特殊地区(如高山区)需充分研究自然条件以选择航线。

63 2、航空港的等级规模 (1)航空港的类型等级 干线机场 /支线机场 /地方机场 (2)航空港的用地规模 跑道长度的一般范围 用地规模

64 3、航空港的场址选择 (1)净空限制要求 (2)噪声干扰影响 (3)用地条件 (4)通讯导航 (5)气象条件 (6)生态环境
(3)用地条件 (4)通讯导航 (5)气象条件 (6)生态环境 (7)地区关系 (8)公用设施

65 4、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联系 (1)航空港与城市距离:>10公里 (30) (2)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组织 1)快速地面汽车交通
2)大容量轨道交通方式 3)城市航空站

66 第 四 节 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67 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
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下列规定: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68 一、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与结构 (一)城市客运交通方式与结构 城市客运交通由步行、自行车、小汽车以及公共交通四部分组成
客运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已成为现代交通发达城市的重要标志。 (二)城市货运方式与结构 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等

69 二、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 (一)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原则 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的一般原则如下:P320四点
(二)几种类型城市对外交通布局示例(图7—4—1)

70 三、城市客运交通组织 (一)公共交通 1、城市公共交通概述 (1)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公共汽车 /无轨电车 /有轨电车 /小公共汽车 /出租车

71 (2)客流量、客运量和客运工作量 1)客流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客运网或公共交通网路段上的乘客数。 2)客运量是在一定时间内的乘客数。
3客运工作量:城市客运工作量的大小。 客运工作量=客运量X平均乘距 =E客流量X路段长

72 4)客运工作量的确定 A:用统计调查的方法来分析预测远景公共交通的客运量。B:得到人均年乘车次数,C:确定居民乘车量增长值,得到规划年的客运量。D:以同样的方法可得到居民规划年的平均乘距。E:两者的乘积就是城市在规划年的客运工作量。

73 2、地面公共交通网规划 (1)公共交通网规划原则 A:主要的大客流使用最直接的街道线路,线路与客运负荷相适应 B:合理设置公共交通网密度:
2.5~3km/km2 4~6km/km2 (2)公共交通路线的长度 直径/半径/平均运距的2—3倍/10公里 (3)公交站点的布置 站距约在 公里 /站址根据客流集散

74 3、公共交通网评价 安全、畅通、方便、舒适、快速、经济 1)主要客流吸引点与出发点之间有最短捷的公共交通路线相连
2)公交路线上的客运负荷均匀 3)乘客的换乘次数少 4)公交线路应在客流集中的区域通过 5)减少乘客的出行时间 6)与城市整体规划和发展相协调

75 (二)自行车交通 1、自行车交通概述 (1)我国自行车交通的现状 (2)自行车交通的作用存在问题

76 2、自行车交通规划 (1)发展公共交通,合理控制自行车交通量 (2)自行车交通系统 (3)自行车道路
支路 /专用路 /专用道 /交叉口交通组织

77 (三)、步行交通 1、步行交通的特点 2、步行交通需要的宽度 (1)步行带宽度 :0.75米 (2)步行带通行能力
800—1 000人/小时

78 3、步行交通设施 (1)人行道 (2)人行横道 (3)人行天桥和地道 (4)步行区和步行系统

79 (四)城市轨道交通 1、地铁 (1)地铁的作用 ①地铁与城市总体规划 ②地铁与客流 ③地铁站与大型公建、交通枢纽的关系 ④地铁的建设条件
①地铁与城市总体规划 ②地铁与客流 ③地铁站与大型公建、交通枢纽的关系 ④地铁的建设条件 (2)地铁线路网布局形式

80 2、轻轨 (1)轻轨交通的发展和它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 (2)国内外城市轻轨发展概况 (3)轻轨交通的特点
①轻轨的定义②轻轨的运量约相当于地铁的1/2 ③轻轨路线方式 ④轻轨车辆 ⑤轻轨车站 ⑥轻轨的消音减震措施

81 (五)交通集散点的布置 1、合理组织广场平面交通 2、组织立体化的交通枢纽

82 四、城市货运交通的组织 (一)城市货运交通规划概述 1、城市货运交通规划的任务 2、货运交通规划的关键是规划布局主要货源和组织货运路线

83 (二)货运分类和货运量 1、货物流动和运输方式 ①工业货物②居民货物 ③城市建设货物 2、货运量和运距
货运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被运货物的总量。货运周转量通常用货运量与其运距的乘积来表示,以吨公里/年计;平均运距是全市各种货物运距的加权平均值

84 3、货运点和流通中心规划 1)合理布局工业区和工业街坊 2)大的工厂企业应设在交通方便的地区以充分利用水运和铁路运输条件
3)合理设置货物仓库 4)大城市应发展物流中心

85 4、货运交通网和干道网规划 1)货运交通网 2)货运车道数 3)提高货运交通能力的方法


Download ppt "第 七 章 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