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國立雲林科大技職教育研究所教授 報告人: 謝文英 博士 新營高工 98. 10.12.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國立雲林科大技職教育研究所教授 報告人: 謝文英 博士 新營高工 98. 10.1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國立雲林科大技職教育研究所教授 報告人: 謝文英 博士 新營高工

2 謝文英教授簡介 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推動委員 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諮詢輔導委員
教育部申辦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複審審查委員 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才培育講座教授 雲林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推動委員

3 報告大綱 一、前言 二、教學觀察 三、教學觀察與實作 四、會談技術 五、結語

4 一、前言

5 老師的教學鏡子在哪裡? 讓另一雙善意的眼睛提供我 訊息!
教學觀察與回饋三部曲 老師的教學鏡子在哪裡? 讓另一雙善意的眼睛提供我 訊息! 5

6 教學觀察推手 劃出「教學觀察推手」 大姆指→小指: 姓名、職位、家庭、休閒活動、 教學觀察功能 手心中央:如何推動「教學觀察」

7 教學觀察

8 你是哪一種類型的老師? 想想看,你如何知道自己的教學型態? 媒體記錄? 同儕視導? 學生學習反應?

9 教學專業發展評鑑系統之運作過程 預備(信任、訓練、支持) 模式一:自評+觀察 成長計畫 改進之努力 模式二:自評+觀察+學生反應 成就證書
1.教師自評表 3.綜合報告表 專業成長計畫表 在職教育活動 2.教學觀察表 改進之努力 1.實施成長計畫 模式二:自評+觀察+學生反應 2.經驗分享 1.教師自評表 2.教學觀察表 健康檢查 提供另一對眼睛another set of eyes 提供另一面鏡子mirror 讓問題越來愈少,優點越來越多,把缺點變成優點 不斷的循環,就不會40年如一日 設計要周延,實施要彈性 自我評鑑最重要 教學省思reflection 行為主義 人文主義 3.學生學習意見 需要成長 優點 4.綜合報告表 成就證書 不確定 基本程序 再循環 在職教育 教學專業發展評鑑系統之運作過程 9

10 教學觀察之概念 觀察常見於日常生活之中,但大多係無目的性、方向性 觀察的過程:描述、解釋、預測 良好的觀察包含:看→紀錄→判斷
觀察的正確性和完整性端賴個人的知識、經驗和專業背景

11 教學觀摩 vs. 教學觀察 兩者目的不同: 「教學觀摩」主要目的在於教學演示,供前往觀看的該領域教師,或實習生互相學習和專業對話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採用的「教學觀察」方式,則是由校內「評鑑小組」指定的「評鑑教師」進行教學評鑑。擔任教學觀察的評鑑教師以1-3人為宜,人數過多可能干擾正常教學之進行

12 教學觀察之目的~1 Borich(1994) 提出,教學觀察的目的有五: 幫助教師察覺許多教學行為是否適切
提供教師瞭解和選擇多樣的教學方法或策略 提供改進的資訊來幫助解決教學上的問題 避免重蹈覆轍,教師間彼此給予建議也有助益 有助於提升教學效能

13 教學觀察之目的~2 另一雙「善意」的眼睛 瞭解教學的優缺點 建立同儕觀察的觀念 提升教學的效能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增進學習成效

14 教學觀察之流程圖 觀察前會談 教學觀察 觀察後會談

15 教學專業發展評鑑操作 基本流程 1 自評 2 觀察前會談 3 教學觀察與回饋(回饋會談) 4 學生學習意見(參考用) 5 綜合報告 6
專業成長計畫

16 教學觀察的先決條件一 在互信的氣氛下與教師進行會談: 目標一致、瞭解、尊重 藉以獲得信賴感並去除防衛心 有信任:接受建議
沒信任:馬耳東風、建議當批評 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互相討論「要觀察什麼」、「想要達到什麼目的」

17 教學觀察的先決條件二 觀察範圍--教師與學生的行為及經驗 教師:講解能力/發問技巧/教學溝通/ 媒體運用/學生行為管理/教學準備等
教師:講解能力/發問技巧/教學溝通/ 媒體運用/學生行為管理/教學準備等 學生:學生行為性與非行為性的表現 環境:教室內外的情境脈絡 教材:教材的使用狀況

18 教學觀察的先決條件三 希望藉由另一雙「善意」的眼睛來幫助教師瞭解教學的優缺點、提升教學的效能,而非帶著「雞蛋裡挑骨頭」的心態來觀察教師的教學

19 教學觀察的先決條件四 儘量避免觀察者效應造成教室互動的影響,維持觀察時的主、客觀立場平衡

20 觀察前會談主要工作 建立教學者與觀察者信任關係 瞭解教學情境脈絡 彼此溝通,釐清模糊處

21 說話的方式 有時我們在溝通時會不自覺地用一『否定式』『命令式』、或『上對下』的說話方式 例如: 『你錯了,你錯了,話不能這麼說』或是『唉呀,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這樣做不行啦,跟你講你都不聽……』一般來說,人都不喜歡『被批評、被否定』

22 有時我們在言談間,不知不覺地流露出『自我中心主義』和『優越感』覺得自己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
有句話說:『強勢的建議,是一種攻擊』 有時即使我們說話的出發點是良善的、是好意的。但如果講話的口氣太強勢、太不注意到對方的感受,則對方聽起來,就會像是一種攻擊一樣,很不舒服  

23 門是開的,心卻是關的 因此,在溝通時,必須注意到對方的感受。畢竟每個人都有『自我尊嚴感的需求』
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讚美、被認同、被附和而不喜歡被否定、被輕視 所以,即使雙方意見不同但『異中求同、圓融溝通』 『有話照說,但口氣要委婉』是一定要的啊!

24 觀察前會議 辦識教師教學的關注 把教師的關注轉換成可觀察的行為 辨別能促進教師教學之程序 協助教師設定自我改進的目標 安排觀察教室的時間
選擇觀察的工具及所要記錄的行為 釐清所要記錄的教學資料的脈絡

25 辦識教師教學的關注 直接問老師 較宜以間接方式引導老師們辨識出他們的關注所在 以廣角鏡的觀察技巧,協助老師成長方向
展現關心、熱忱、不具威脅的情境與態度 教師的關注與教師的成熟度有關 較無經驗的老師:關心自己 較成熟的老師: 關心學生 觀察者對於老師的關注要有敏感度

26 把教師的關注轉換成可觀察行為 傾聽教師所用的抽象、曖昧的、概化的用詞 釐清名詞使之成為可觀察的形式 我不知道會不會對學生批評的太過火了。
我怎麼打動這些問題學生呢? 釐清名詞使之成為可觀察的形式 你做了哪些事情讓你覺得好像太過於批評學生了呢? 這些問題學生有些什麼樣的特徵呢? 你提到打動問題學生,你能說得更清楚些嗎?

27 把教師的關注轉換成可觀察行為 分析「教學清晰」成為可觀察的行為 「熱忱」可觀察的參照點 與例子並加以解釋
如果學生沒有聽懂,會再重複一次問題及再解釋一次 讓學生問問題 「熱忱」可觀察的參照點 從快速興奮的語調變成小聲 拍手、快速點頭 臉部表情充滿活力流露感情 遣詞用字多形容詞多變化

28 辨別能促進教師教學之程序 與教師一起思考教學行為可能的改變 讓教師獨立練習這些這些改變,如清晰 改變學生行為的系列
辨識出要學生表現出來的特定行為 辨識出引起上述行為所須的教學程序 辨識出將上述程序付諸實行的策略

29 辨別能促進教師教學之程序 觀察者:你能舉一個他們未經許可就講話的例子嗎?
教師: 當我讓他們圍成閱讀小團體,問其中一人問題時,如果組內的小朋友認為他們的答案對時,他們就會說出來,有時甚至連問題都不聽,只是說出他們心裏的話。他們也不再乎其他小朋友是否已在回答了 觀察者:我想我已經清楚這些事情了,您覺得有什麼 方法可以讓你的情形可以改善呢? 教師:我想我可以教他們一些參加的規則,例如想要 說話要舉手,當其他人發表時要安靜

30 協助教師設定自我改進的目標 自我省思、自我改進是當前教師最需要的
觀察者:你所關心的是學生不經允許就講話,你也已經指出很多你想讓學生表現出來的行為,有沒有一個你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呢? 教師: 有的,我第一個目標是減少學生不經指示就講話的情況,另一個目標就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正向行為表現,如傾聽他人的話和有話想說時要舉手。 觀察者:這些都是很有價值的目標,我會盡力幫助你達成目標。

31 安排觀察教室的時間 安排觀察前務必要建立信賴合作的關係 第一次安排需時較長,隨後僅需5-10分鐘 安排會談最好在中立、溫馨、舒適的場所
選定一個雙方都方便的時間進行觀察 選擇的課堂應讓教師有機會呈現教師的關注及對關注問題的解決 通知教師才進入教室,讓教師有準備並覺得受到尊重

32 選擇觀察工具及所要記錄的行為~1 觀察工具要配合教師的關注,例如 非口語行為:錄影 班級中一位問題學生:軼事記錄
教室中的騷動情形:學生移動方式 學生學習的專注情形:在工作中

33 選擇觀察工具及所要記錄的行為~2 會談後教師應明白: 觀察者應注意記錄資料的非評鑑性、具體性、客觀性 將被觀察的堂課 堂課時他將要做什麼
他所期待的學生行為 他的關注和可能問題 同意觀察者的角色

34 釐清所要記錄的教學資料的脈絡 藉著有效的發問技巧,釐清教師教學脈絡 要以教師的看法來瞭解這個世界 我要觀察的是那一堂課?
你期待學生在這一堂課能學到什麼? 你會怎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你會使用哪些教學策略? 你會用怎樣的評量來確知學生已經學到你想要教的? 你班上以往學習情況怎樣?有哪些人學得比較快?哪些人學得比較慢? 當你教這堂課時,我有哪些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呢? 要以教師的看法來瞭解這個世界

35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2A) 教學時間: 教學年級: 教學單元: 教材來源: 教學者: 觀察者: 觀察前會談時間:
一、教材內容: 二、教學目標: 三、學生經驗: 四、教學活動: 五、教學評量方式: 六、觀察時所使用的發展規準: 七、觀察的工具和焦點: 八、回饋會談時間和地點:

36 一、教材內容 本次課程為「愛蓮說」,主要內容在於透過植物外形及其生長特質,引申至該項植物的抽象意涵。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6/4/17第六節 教學年級:七年級 教學單元:愛蓮說 教材來源:課本及學習單 教學者: 傅嵉安 觀察者:李俊達 觀察前會談時間: 96/4/16上午10:00 一、教材內容 本次課程為「愛蓮說」,主要內容在於透過植物外形及其生長特質,引申至該項植物的抽象意涵。

37 二、教學目標 1.透過生活常見之植物,藉以深入了解其特質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意涵及其字詞解釋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6/4/17第六節 教學年級:七年級 教學單元:愛蓮說 教材來源:課本及學習單 教學者: 傅嵉安 觀察者:李俊達 觀察前會談時間:96/4/16上午10:00 二、教學目標 1.透過生活常見之植物,藉以深入了解其特質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意涵及其字詞解釋 3.引導學生學會從具體事物寫抽象意涵的寫作方法 以上教學目標,以第三項「引導學生學習事務抽象意涵」最具挑戰性。但是衡量本班學生的語文能力不差、學習動機不弱,亦無學習特別緩慢的學生(有些只是比較容易分心、上課愛講話),加上學生會作課前預習,相信達成率應有80%以上才對。

38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6/4/17第六節 教學年級:七年級 教學單元:愛蓮說 教材來源:課本及學習單 教學者: 傅嵉安 觀察者:李俊達 觀察前會談時間: 96/4/16上午10:00
三、學生經驗 本班學生剛升上國中。他們在小學的古文上學習,以詩詞背誦為主。七年級上學期則是有兩次文言文的學習,第一次是論語的「學而時習篇」,第二次是「晏子使楚」。 學生對於文言文雖然感覺較不熟悉也比較難,但是他們在課前都會預習,再加上教學過程的解說討論,多數學生在理解上並沒有困難。

39 1.介紹生活中常見之植物及其特質:介紹梅、竹 藤類植物、菊、蓮之生長季節、環境及其特質 2.解釋「說」體及課文:「水陸草木之花」至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6/4/17第六節 教學年級:七年級 教學單元:愛蓮說 教材來源:課本及學習單 教學者: 傅嵉安 觀察者:李俊達 觀察前會談時間: 96/4/16上午10:00 四、教學活動 1.介紹生活中常見之植物及其特質:介紹梅、竹 藤類植物、菊、蓮之生長季節、環境及其特質 2.解釋「說」體及課文:「水陸草木之花」至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引導寫作 指導學生「由具體實物寫抽象意涵」 寫作方法,說明學習單內容及作法

40 兩項評量方式之中,又以學習單有關描述植物特質的部份,特別是教學者關注的重點。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6/4/17第六節 教學年級:七年級 教學單元:愛蓮說 教材來源:課本及學習單 教學者: 傅嵉安 觀察者:李俊達 觀察前會談時間: 96/4/16上午10:00 五、教學評量方式 1.上課過程中的問答 2.學習單 兩項評量方式之中,又以學習單有關描述植物特質的部份,特別是教學者關注的重點。

41 「A-3」至「B-2」之各項檢核重點,共計兩個層面的9項指標。
六、觀察時所使用的發展規準 「A-3」至「B-2」之各項檢核重點,共計兩個層面的9項指標。 七、觀察的工具和焦點 「教學觀察表」(表A3)。 八、回饋會談時間和地點 4/17(週二)下午4:00至5:00,於三樓圖書室。

42 再回顧… 教學前觀察會談,要做的是什麼呢?

43 Choose Your Words 我以前都說 我有問題 Problem 這個有困難 Difficult 我會試試看
I will try my best 我今天以後只說 我要挑戰 Challenge 這個有意思, 有趣 Interesting 我會全力以赴 I will do my best

44 Choose Your Words 我以前都說 我不知道 I do not know 我必須做 I have to Oh No……
我今天以後只說 我來找答案 I will find out 我想要做 I want to Oh Yeah……

45 教學觀察與實作

46 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Mi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 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偉大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他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桑喬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他的雕刻作品「大衛像」舉世聞名。

47 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Miichelangelo Buonarroti)
完美不是一個小細節, 但注重細節可以成就完美

48 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 我們常常會專注於做一件事情,可是我們往往急於完成而忽略需要時時注意的細節,等到做完之後才發現原來很多過程需要修正才能讓作品與事情更完美 我們也許專心在於製作完美上,但是那卻不是完美該需要的態度,而是需要在做事時候重視細節而讓過程不有疏忽,才是一個讓作品可以完美的方法 因此 成就一場完美的教學, 端看我們是否留意教學歷程的點滴

49 你 —瞭解自己嗎? 她,是台大教授柯承恩的女兒,26歲,只有8歲孩童的身高,小時智力發展遲緩,如今,衛斯理大學畢業,還繼續攻讀MBA。
她說:電梯按鈕不會為我降低, 但我的心可以升揚。 天空才是我的極限!

50 因此,只有瞭解自己, 才能突破限制, 迎向充實人生。
柯曉瑄:「當我自我接受時,別人也較易接受 我。當我跨出去幫助別人時,我忘 了自己的限制。」 因此,只有瞭解自己, 才能突破限制, 迎向充實人生。

51 成功不但要靠努力還要靠比對手更努力 過去的成功基礎不能保證未來的成功 他人的經驗無法完全複製或遷移
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成功不但要靠努力還要靠比對手更努力 過去的成功基礎不能保證未來的成功 他人的經驗無法完全複製或遷移

52 掌握趨勢——讓專業發展變得更順暢 找到方向——路要比你想像的更寬敞
教學應如何觀察? 教學應如何記錄? 掌握趨勢——讓專業發展變得更順暢 找到方向——路要比你想像的更寬敞

53 教學專業發展評鑑系統之運作過程 預備(信任、訓練、支持) 模式一:自評+觀察 成長計畫 改進之努力 模式二:自評+觀察+學生反應 成就證書
1.教師自評表 3.綜合報告表 專業成長計畫表 在職教育活動 2.教學觀察表 改進之努力 1.實施成長計畫 模式二:自評+觀察+學生反應 2.經驗分享 1.教師自評表 2.教學觀察表 健康檢查 提供另一對眼睛another set of eyes 提供另一面鏡子mirror 讓問題越來愈少,優點越來越多,把缺點變成優點 不斷的循環,就不會40年如一日 設計要周延,實施要彈性 自我評鑑最重要 教學省思reflection 行為主義 人文主義 3.學生學習意見 需要成長 優點 4.綜合報告表 成就證書 不確定 基本程序 再循環 在職教育 教學專業發展評鑑系統之運作過程 53

54 評鑑系統的四大層面 A 課程設計與教學 B 班級經營與輔導 C 研究發展與進修 D 敬業精神與態度

55 系統的評鑑規準 A 課程設計與教學 說明為何暫不處理? 例如: 可從教學檔案看到
A-1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A-2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本系統暫不處理) A-3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A-4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A-5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A-6善於發問啟發思考 A-7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A-8善於運用學習評量 A-9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說明為何暫不處理? 例如: 可從教學檔案看到 55

56 系統的評鑑規準 B 班級經營與輔導 B-1建立有助於學習的班級常規 B-2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 B-3促進親師溝通與合作
56

57 教學觀察流程 觀察前會談 (可含省思自評) 教學觀察 參考學生 學習意見 觀察後會談 (回饋會談) (可含省思自評) 專業成長計畫 綜合報告

58 自評表 協助教學者自我覺察教學上的優缺點, 進而產生自我肯定或專業成長的作用。

59 教師自評表(表1A) 壹、基本資料 教師姓名:傅嵉安 任教年級:七 任教科目:國文 日期:96/4/17 貳、填寫說明(略)
優良 滿意 待改進 A課程設計與教學 A-3 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  □ A-4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 □ A-5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  □ A-6善於發問啟發思考……………………… □ □ A-7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 □ A-8 善於運用學習評量…………………… □  □ A-9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 □ B班級經營與輔導 B-1建立有助於學習的班級常規……………  □ □ B-2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  □ □

60 (1)教學前,能先將課程內容組織成一有系統的 完整知識,再引導學生習得知識內容。
教師自評表(表1A) 壹、基本資料 教師姓名:傅嵉安 任教年級:七 任教科目:國文 日期:96/4/17 貳、填寫說明(略) 意見陳述: 1.我的優點或特色是: (1)教學前,能先將課程內容組織成一有系統的 完整知識,再引導學生習得知識內容。 (2)教學時,透過問答與學生保持互動,並隨時 掌握提醒學生學習情形,一方面增加其注意 力,一方面啟發學生思考。 (3)和諧的班級氣氛與良好上課秩序,是我上課 的原則。學生大都能尊重上課的老師,遇到問 題的時候也願意主動發問。

61 2.我尚可成長和改進的空間的是: 我自己若能在有限時間內多利用電腦輔助教學,相信會使課程更生動有趣。
教師自評表(表1A) 壹、基本資料 教師姓名:傅嵉安 任教年級:七 任教科目:國文 日期:96/4/17 貳、填寫說明(略) 2.我尚可成長和改進的空間的是: 我自己若能在有限時間內多利用電腦輔助教學,相信會使課程更生動有趣。 3.我成長的構想是: 我想可以多和隔壁班的張老師多請教,同時透過校內資訊研習,以增長資訊融入教學的使用能力。除此之外,如果能請學校就整個使用環境,例如借用程序、班級空間規劃,做比較理想的配置,對於個人使用應該也會很有幫助。

62 教學觀察實施階段 觀察前會談 回饋會談 教學觀察 安排會談最好在中立、溫馨、舒適的場所

63 觀察前會談提問重點摘要~1 一、進行時機:教學觀察前兩天 二、會談時,觀察者的角色要像輔導人員,  循循善誘,做個好的傾聽者。
三、提問內容包括: 1.您有何教學計畫或活動設計 2.對課程有何預期的想法或是期待 3.您會運用何種評量方式瞭解學生學習情形

64 觀察前會談提問重點摘要~2 4.在問答中要不斷重述、歸納、整理確認對方的  談話重點 5.必須不斷詢問被觀察者認為需要被觀察的重點
 談話重點 5.必須不斷詢問被觀察者認為需要被觀察的重點  和注意的事項 6.必須不斷詢問被觀察者需要我們如何去觀察其  教學和學生得學習行為 7.要隨時對被觀察者的巧思和設計給予鼓勵 8.記得要約定觀察後回饋會談的時間

65 釐清所要記錄的教學資料的脈絡 藉著有效的發問技巧,釐清教師的教學脈絡 輔導者要以教師的看法來瞭解這個世界  我要觀察的是那一堂課?
你期待學生在這一堂課能學到什麼? 你會怎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你會使用哪些教學策略? 你會用怎樣的評量來確知學生已經學到你想要教的? 你班上以往學習情況怎樣?有哪些人學得比較快?哪些人學得比較慢? 當你教這堂課時,我有哪些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呢? 輔導者要以教師的看法來瞭解這個世界 

66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7/4/17第二節 教學年級:五年級 教學單元:位置的表示 教材來源:課本 教學者: 戴敬蓉 觀察者: 觀察前會談時間: 97/4/16上午10:00
一、教材內容: 本次課程為「位置的表示」,主要內容 在於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座標 「行」、「列」的表示方法及運用。

67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7/4/17第二節 教學年級:五年級 教學單元:位置的表示 教材來源:課本 教學者: 戴敬蓉 觀察者: 觀察前會談時間: 97/4/16上午10:00
二、教學目標: 1.透過遊戲活動操作練習,學習使用座標的讀法、記法。 2.能在具體情境中,用座標標示位置。

68 下已知道長條圖的縱軸及橫軸所代表的意義。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7/4/17第二節 教學年級:五年級 教學單元:位置的表示 教材來源:課本 教學者: 戴敬蓉 觀察者: 觀察前會談時間: 97/4/16上午10:00 三、學生經驗: 學生在四上瞭解垂直跟平行的概念;四 下已知道長條圖的縱軸及橫軸所代表的意義。

69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7/4/17第二節 教學年級:五年級 教學單元:位置的表示 教材來源:課本 教學者: 戴敬蓉 觀察者: 觀察前會談時間: 97/4/16上午10:00
四、教學活動: 1.複習座標表示方法。 2.以碰碰球遊戲讓學生熟練位置的表示方法。 3.以棋盤遊戲引導(0,0)的概念。 4.統整概念。

70 五、教學評量方式: 以上課過程中的問答了解學生的概念是 否正確,特別是教學者關注的重點。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7/4/17第二節 教學年級:五年級 教學單元:位置的表示 教材來源:課本 教學者: 戴敬蓉 觀察者: 觀察前會談時間: 97/4/16上午10:00 五、教學評量方式: 以上課過程中的問答了解學生的概念是 否正確,特別是教學者關注的重點。

71 六、觀察時使用的發展規準: 「A-4」共計7項檢核重點。 七、觀察的工具和焦點: 「教學觀察表」(表A3)。 八、回饋會談時間和地點:
4/17(週二)下午4:00至5:00,於三樓圖書室。

72 會談後教師本身應確定--- ◎將被觀察的課 ◎上課時他將要做什麼 ◎他所期待的學生行為 ◎他的關注和可能問題 ◎同意觀察者的角色

73 安排教學觀察的注意事項 安排觀察前,務必要建立信賴合作的關係。 第一次安排需時較長,隨後僅需5-10分鐘。
選定一個雙方都方便的時間進行觀察。 選擇的課應讓教師有機會呈現教師的關注及對關注問題的解決。 通知教師才進入教室,讓教師有準備並覺得受到尊重。

74 選擇觀察工具 觀察工具要配合教師的關注,例如: 非口語行為:錄影 班級中一位特殊學生:軼事記錄 教室中的騷動情形:學生移動方式
學生學習的專注情形:在工作中

75 教學觀察表介紹

76 教學觀察重點摘要~1 一、必須先充分瞭解評鑑規準的指標意義和  檢核重點(今天練習以A-4、A-6為主)
二、運用觀察記錄表做檢核,要兼重『量的紀錄』  與『質性描述』 三、觀察後要把握黃金兩小時的時效,對觀察進行  完整的敘述 四、觀察中有疑問的部分,可用鉛筆劃記並且寫下  關鍵字,待觀察結束後詢問被觀察者的意見

77 教學觀察重點摘要~2 五、事實摘要─具體、客觀 (要以描述為主,劃記為輔) 劃記原則─每二至五分鐘劃記一次,
五、事實摘要─具體、客觀 (要以描述為主,劃記為輔) 劃記原則─每二至五分鐘劃記一次, (1) 正向行為:以正字劃記,最多五次( 正), 兩次以上表示檢核重點的達成( ) (2) 負向行為:以/劃記,至多二次( ) (3) 正、負向次數不可加總和抵銷 空白-未出現此行為

78 質的描述原則 教學現場正負向證據出現時,可以用簡易詞句(關鍵字)加以摘要描述。待口頭討論時,再作客觀完整的補充說明
儘量使用具體、客觀的描述,少用形容詞

79 具體客觀的觀察記錄 比一比,想一想 老師以「今天小朋友好乖喔!哇!第二排 好乖喔!第三排也好可愛…」讚美班上學生
老師讚美表現優良的學生排別,來做班級 經營。 班級經營作得很好,深得我心。 79

80 指標判斷原則 每一個教學行為中,若每一個指標有二次以上正向劃記,且無負向劃記,並且正向劃記的教學行為指標達該項教學行為中所有指標八成以上者,視為優良 八成至六成之間視為滿意 若六成以下或有負向劃記則視為待改進

81 教學觀察表填寫範例

82 教學觀察表(表3A) 教師姓名:康心怡 任教年級:_五年級_ 任教科目:數學 課程名稱:長方體與正方體 課程內容: 引導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組成要素 及要素之間的關係 小組將教師提示的重要概念依循課本的理 路共同設計12題闖關題,並事先確認解題 方式與答案。 闖關活動

83 教學觀察表(表3A) 評鑑指標與檢核重點 畫記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需為具體客觀描述 結果 正向 負向  A-3 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優
滿 待改進 適用 A-3 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1.教師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紙板請學生說明特性 2.教師運用透視圖讓學生說明中年級時已學過的邊與邊互相平行或垂直的關係 3.教師運用生活中的紙盒講解長方體與正方體展開圖的相關概念 A-3-1 正確掌握任教單元 的教材內容 A-3-2 有效連結學生的新 舊知識 A-3-3 結合學生生活經驗

84 教學觀察表(表3A) A-6善於發問啟發思考  /// 待改進 不適用 優良 滿意
1.教師運用小組比賽的方式,由淺而深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例:請問正方形的特色是什麼?長方形呢?一個正方體由幾個正方形所組成呢? 2.教師在概念澄清與學生問答時,有三次急於代替學生的回答。 3.教師問:「為什麼正方體相鄰的兩邊有的會互相垂直?有的會互相平行呢?」… 4.請學生歸納正方體的概念。 A-6-1設計由淺而深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A-6-2發問後待答時間適當(三秒以上) A-6-3發問後能針對學生回答繼續延伸問題 A-6-4聽答後能歸納整理學生的回答 ///

85 觀察紀錄分享與討論 請在黃金時間兩小時內,完成您的紀錄表。 (掌握黃金48小時之內,召開回饋會議 )
觀察後,請和小組和其他人討論大家的觀察結果

86 不怕改變, 讓自己更好!

87 專家?專業? 你是專家嗎? 你專業嗎?

88 會談技術

89 固執的神父 有一天,有1間小教堂, 裡面了住了一位仁慈的神父, 而這位神父非常尊重上帝往往都依靠上帝, 所以每天唸經。
嘴裡唸著上帝都會保佑我們大家,只要信上帝,大家都是一樣的溫馨 有一天,突然刮起了風雨下個不停..幾乎要把整個城鎮淹了,村民當然是落荒而逃…

90 有一個年輕人看到神父在教堂裡念經, 急忙的跑進去說, 年輕人:神父阿. 外面快要淹了你怎麼還不快逃. 神父:上帝一定會救我的, 年輕人:哎呀
有一個年輕人看到神父在教堂裡念經, 急忙的跑進去說, 年輕人:神父阿!!外面快要淹了你怎麼還不快逃? 神父:上帝一定會救我的, 年輕人:哎呀!不管你啦, 年輕人當然就跑走啦。 過了不久有有另一個年輕人跑進來 年輕人:神父你還不快逃!! 神父: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 直到明天,風雨過了,神父也因此喪命...

91 親愛的夥伴們,這篇笑話讓您有什麼想法? 神父真的信任上帝嗎? 真正的信任是什麼…
到了天堂的神父生氣的說:上帝為什麼不來救我,虧我這麼信任 你。 上帝就說話了:什麼!我沒救你...我派2個人去救你了耶!.... 神父:…… 親愛的夥伴們,這篇笑話讓您有什麼想法? 神父真的信任上帝嗎? 真正的信任是什麼…

92 分 享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專業就是不斷精益求精,努力的過程。 別人的回饋是邁向專業的動力。

93 綜合練習篇 教學觀察流程 觀察後會談 (回饋會談) (可含省思自評) 觀察前會談 (可含省思自評) 教學觀察 先看教案設計

94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7/4/17第二節 教學年級:三年級 教學單元:當我們同在一起 教材來源:課本 教學者: 江可貞 觀察者:劉益嘉 觀察前會談時間: 97/4/16上午10:00
一、教材內容: 中年級的孩子,開始懂得「兩性關係」的內涵,他們知道男生、女生無論是心理或外在特徵都有所不同。只是他們對兩性關係的了解,仍處在「好朋友」、「好同學」的階段。設計者想藉由孩子普遍存在「好同學」的兩性關係基礎上,更深入的認識兩性,以及知道兩性如何和諧相處。同時活動的設計還加入「實作」、「男女合作創作」的部份,讓我們的孩子真的做到「男生、女生快樂的在一起」。

95 教學目標 一、認識夏卡爾的創作風格。 二、能欣賞藝術作品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能用肢體表現指定的動作。 四、能使用油性筆和水墨來進行創作。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7/4/17第二節 教學年級:三年級 教學單元:當我們同在一起 教材來源:課本 教學者: 江可貞 觀察者:劉益嘉 觀察前會談時間: 97/4/16上午10:00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表1A) 教學時間:97/4/17第二節 教學年級:三年級 教學單元:當我們同在一起 教材來源:課本 教學者: 江可貞 觀察者:劉益嘉 觀察前會談時間: 97/4/16上午10:00 教學目標 一、認識夏卡爾的創作風格。 二、能欣賞藝術作品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能用肢體表現指定的動作。 四、能使用油性筆和水墨來進行創作。 五、能認識兩性的不同。 六、能與同學(兩性)和諧的相處。

96 六、觀察時使用的發展規準: 「A-4」共計7項檢核重點。 七、觀察的工具和焦點: 「教學觀察表」(表A3)。 八、回饋會談時間和地點:
4/17(週二)下午4:00至5:00,於三樓圖書室。

97 回饋會議 回饋會議前 應備事項 以客觀的資料 給予教師練習 提供教師回饋 與比較的機會 引導教師主動 鼓勵教師考慮 陳述意見 替代方案
、感受及推論 鼓勵教師考慮 替代方案

98 回饋會議前的應備事項 教師與視導者先設定目標、找出共同關注、建立合作的基礎 討論教學方法與策略,預測學生的反應,選擇適當的觀察技巧或分析項目
選擇一至數種適用於特定情境又能符合教師的目標及關注,而且又不會帶給教師干擾的情形下記錄資料

99 提供客觀資料回饋教師 多使用硬性資料,避免軟性(主觀、不正確、不相關)的資料
展開會議的好方式是:「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所觀察或搜集的資料」 接著是分析,即簡要而不帶價值判斷地描述說明記錄資料所代表的意義(最好引導老師主動敘述) 說明資料,包括找出觀察所得的可能原因、可能結果或其他選擇方案

100 引出教師的意見、感受及推論 技巧與耐心地,導引教師對資料的反應 以不具威脅性的態度,配合下列問題:
你看的記錄資料裏面,再教學時,你會重複使用那些? 再教學時,你會考慮改變什麼? 再教學時,你打算怎樣使學生學得更成功? 善用行為改變的三明治技巧(讚美、建議、 增強)

101 鼓勵教師考慮選擇替代方案 當老師必須做改變時,鼓勵教師從幾個可行方案中,選擇有把握的方式,並預測可能發生的情況加以因應
對教師所選擇的替代方案,應立即給予適度的增強,例如視導者可以說:「這些想法聽起來不錯,何不試試看?」

102 引導進行時可行性話語 「你覺得比較滿意的地方是(教學,課程進行,教材)… 「可以值得我們學習的部份是… 」 「你覺得在教材內容的傳達上…」
「在教學上可以再做些改變的是…」 「可以再精進的部分是… 『再教學時,你會考慮加強的部份是』

103 教學回饋 給予教師練習與比較的機會 可以為教師提供或示範教室裏一些特殊的方法或技巧 老師可以彼此相互觀摩,比較風格或策略
也可以小組團隊的方式,相互分享教學錄影 教師可自己使用錄音或錄影,或從學生那裏得到有系統的回饋 或是請助教、同事當觀摩者,提供回饋

104 回饋會談技巧小結 提供教師客觀資料、回饋要具體 引出感受、推論和意見 提出澄清性問題 多聽少說 認知、複述和擴展教師的觀念
除非必要,避免直接忠告 引發替代性策略和解釋 可由指導轉為合作風格 三明治技巧「讚美、建議、增強」,一般來說,讚美多一些,可依個人特質做改變。 104

105 不只要資深,更要優秀 好老師可以改變許多人的人生。 洛杉磯貧民區公立學校56號教室的奇蹟,讓我們看到好老師的力量。
Rafe老師說:在教室裡最有利的武器,就是你自己。

106 第56教室的奇蹟 如果,做為一位老師 Carl D. Glickman, 2002

107 我不會到其他學校觀摩他們的優點,或參與特定的工作坊或研討會,也不會閱讀專業的文獻以改善自己的教學實務工作。
我經常使用過去的教學方法呈現相同的課程內容 我不會由學生那裏獲得教學上的回饋 我不會透過學生作業的分析評估,改善自己教學時的重點、教學方法和時間的掌控 我不會觀摩其他老師的教學活動 我不會和同事分享我的學生的作品,以進一步尋求他們的回饋、建議和批判 我不會到其他學校觀摩他們的優點,或參與特定的工作坊或研討會,也不會閱讀專業的文獻以改善自己的教學實務工作。

108 那麼,我就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個更優秀的老師。
我不歡迎具有經驗和專業的參觀者到我的教室實地觀察,並且針對我的教學實務提供回饋的意見 我不會為了改善孩子的學習而規劃一個年度個人專業發展計畫;以及最後一點 我沒有針對自己、學年/學科領域、或整個學校的目標,發展出一個評量系統,以進一步檢視我的教學活動 那麼,我就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個更優秀的老師。

109 Q & A

110 六、結語

111 教學觀察是專業成長之鑰! 你是我的鏡子! 我是你的另一雙眼睛! 從回饋座談中『教學相長』! 教室裡的希望工程: 老師的信念是關鍵!
省思是『智慧』的行為!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112 感謝您的指導與鼓勵 您的指導是我邁向成功的催化劑 您的鼓勵是我繼續努力的原動力! 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向前邁進! 回饋的溫暖與收穫

113 成長、精進、迎向希望

114 讓卓越成為一種習慣 過良好、高尚的生活。 如此當你走過歲月回顧時, 就能再次享受它。 達賴喇嘛


Download ppt "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國立雲林科大技職教育研究所教授 報告人: 謝文英 博士 新營高工 98. 10.12."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