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近代中国的危机与探索 —1894年-1919年的阶段复习 栖霞一中 林香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近代中国的危机与探索 —1894年-1919年的阶段复习 栖霞一中 林香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近代中国的危机与探索 —1894年-1919年的阶段复习 栖霞一中 林香萍

2 山东和全国新课标高考试卷本阶段考点分布 年份地区 分值 考点 切入角度 2011山东11题4 民族工业 图表厂矿数量
2012山东13题4分 28题8分 对近代化的认识 19世纪后半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对比 以严复的个人生活经历与国家发展相关联的角度 2013山东28题8分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阶段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 2014山东38题8分 20世纪初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 20世纪初妇女解放 2013全国29题4分 晚清的近代化趋向 观点 2014年全国ⅠⅡ各29题各4 维新运动 民主思想 梁启超等举人上书 “主义”盛行

3 主干考点: 问题探究: 一、1894年到1919年的民族危机 二、危机背景之下的抗争和探索 三、归纳阶段特征,学以致用
必修一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必修二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社会生活习俗 必修三 :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 马克思主义) 问题探究: 一、1894年到1919年的民族危机 二、危机背景之下的抗争和探索 三、归纳阶段特征,学以致用

4 一、1894年到1919年的民族危机 问题1:依据所学知识,思考这一时期民族危机的表现。 政治侵略:战争——瓜分——以华治华;
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召开巴黎和会。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和会上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的权益。但提案被否决了。 中国要求索回山东的主权,但欧美列强却将中国的正当权益转送给日本。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直接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并要求中国绝对保密,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二十一条概要: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②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 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 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 政治侵略:战争——瓜分——以华治华; 经济侵略: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5 一、1894年到1919年的民族危机 问题1:依据所学知识,思考这一时期民族危机的表现。
问题2:伴随着危机,先进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落后表现。

6 二、危机背景之下的抗争和探索 问题1: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改变上述状况,挽救民族危机,做出了哪些抗争和探索?

7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 1901~1911年 这场持续11年的改革,从历史事实上审察,是中国睁眼看世界六十年以来,推行西方文明制度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一次。新政内容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引起了中国的政治生活、社会风俗乃至经济、阶级构成和社会利益集团各方面的重大变化。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8 张謇,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取状元。面对甲午战后的民族危机,他倡导“实业救国”,积极创办了“大生纱厂”等实业。1913年,张謇出任中华民国的工商部长,认为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 —— 摘自《人教版教材》

9 二、危机背景之下的抗争和探索 问题1: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改变上述状况,挽救民族危机,做出了哪些抗争和探索? 政治: 经济: 思想:
农民阶级:义和团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地主阶级:“新政”、“预备立宪” 无产阶级:五四运动 政治: 经济: 实业救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黄金时期” 思想: 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问题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更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请结合上述所学,用近代化史观分析这一时期历史。

10 近代化史观 经济上的工业化 政治上的民主化 思想上的理性化 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开化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黄金时期”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生活习俗、大众传媒、交通通讯的近代化

11 三、归纳阶段特征,学以致用 问题:结合上述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角度,归纳概括这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1、政治上:列强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资产阶级探索民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3、思想上: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社会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12 学以致用 [2014 ·山东卷](节选)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①20世纪初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 加以阐述。(8分)

13 参考答案: 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 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 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面,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14 思维拓展 如果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古诗来命名这一时期的历史,那么“又一村”指的什么?
这一时期的哪些变化为“又一村”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5 祝福同学们: 6月梦想成真!

16 学以致用 1、材料: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的观点,列举1901年到1920年间体现近代中国“沉沦” 的重要历史事件(3分) (2)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6分)


Download ppt "近代中国的危机与探索 —1894年-1919年的阶段复习 栖霞一中 林香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