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萬鴨飛過廢田 洪素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萬鴨飛過廢田 洪素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萬鴨飛過廢田 洪素麗

2 目錄 作者介紹 洪素麗的作品內容與風格 課文各段摘要與課文賞析 梵谷生平經歷 梵谷著名的畫作創作歷程 最後的畫作-萬鴉飛過廢田

3 作者介紹 洪素麗,民國三十六 年生,高雄市人。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畢業後,赴美國紐約 國家藝術院習畫,專 攻木刻版畫。
回國後隨江兆申、喻 仲林兩位畫家習國畫 後移民美國,現為專 業畫家與作家。

4 洪素麗的作品內容與風格 洪素麗自喻是「迷途的鳥,放生的鳥」, 在廣大的地球人生裡,讓自己迷失於探險 的光榮裡。
她不僅在旅行中探險,藉地圖探險,更探 索人心、藝術,同時她也熱切注目關懷著 島鄉崎嶇民主路途的探險。隨著其所投入 的領域以及個人生命而發展出不同階段性 的特質。 本文寫於民國七十三年,為參觀梵谷畫展 的感受。

5 課文各段摘要 第一段 作者敘述她去法國看了梵谷的畫展,並說明梵谷 在自己一年三個月的作畫顛峰期中,不眠不休的畫 了兩百幅油畫、一百多幅水彩與素描;也寫了一百 多封信。 第二段 以梵谷在顏料用完的情況下,仍繼續提筆作畫、 以及畢沙羅、馬蒂斯、王詩琅等畫家詩人,即使身 體已經老朽癱瘓,卻仍然創作不輟的故事,闡述心 地純良又熱烈的藝術家,在生活逼到絕境時,反而 促成創作力的火花;內心強烈的創作慾望和生命的 頑強與不屈服,是人之為人最重要的一點。

6 課文各段摘要 第三段 梵谷的弟弟西奧支持著梵谷的作畫,但卻只幫 梵谷賣掉一幅畫。
第三段 梵谷的弟弟西奧支持著梵谷的作畫,但卻只幫 梵谷賣掉一幅畫。 第四段 前半探討,或許把生命的火力盡情燃燒到頂點, 然後倏然劃空消滅,也許比長命百歲更合於生命的 存在意義。中段回憶初中畢業時,第一次看到梵谷 的畫冊時的驚喜,與對藝術家宿命的理解。後半敘 述初中老師對梵谷的崇拜,和第一次看到「萬鴉飛 過麥田」這幅畫的印象「泥褐色翻滾的麥浪中,有 萬鴉嘎然飛過,把顫抖的、氣絕般的落日遮滿」。

7 課文各段摘要 第五段 敘述「萬鴉飛過麥田」原畫,作者始終沒有見過, 連梵谷的畫冊中也常常少掉這一幅。與記憶中對這 幅畫「看似一攤失去了亮度的褐斑血跡,然而仍有 火焰在背景閃爍跳躍,那是未沉落的那淪落日啊」。 第六段 前半敘述梵谷在短短的三十七年生命中,只做了 十年的畫家,但最後兩年的作品,抵的上許許多多 優秀畫家一生作品的素質與分量。中段說明梵谷從 日本浮世繪中學來的高遠平面構圖等等的畫法。後 半描述梵谷發狂、割掉耳朵後所畫的自畫像。

8 課文各段摘要 第七段 敘述梵谷進入療養院之後,仍然孜孜不息地作 畫,仍能很洽切地處理他創作慾的張力。並認為梵 谷並不是在繪畫的掙扎挫折中發瘋,也不是因為創 作力枯竭、創造力熄滅而自殺。而是為了解決自己 對弟弟的負擔、和藝術對自己肉身的負擔。 第八~十段 作者提出疑問,為何在社會上最純粹、最無害 的真誠而熱烈的人,常常有被消滅的恐懼,及自我 消滅的傾向。並借用杜斯妥也夫斯基「不要求百萬 財富,只求給他問題一個答案」的句子,渴望得到 解答。

9 課文各段摘要 第十一、十二段 作者走出了畫場,在黃昏前到了郊區一片枯林 圍繞的玉米廢田。有數百隻烏鴉像密紛紛洒開的漫 天落葉飛竄在枯林頂端,轟然啼叫,給人一種震嚇 的淒涼感。作者對烏鴉的焦躁不安感到疑惑。後來 想起麻雀、椋鳥與雞在黃昏時都會吵鬧一番,大概 烏鴉也是如此吧。 第十三、十四段 玉米廢田是鄰近農家秋收後的荒廢土地,等到 明年春天會再種玉米,而年年來啄食玉米的烏鴉數 目也一直在增加。烏鴉群叫越演越烈,將疑問畫到 了廢田上空,最後和夕光一起消滅了。

10 梵谷生命與創作歷程 (1853—1890) 其人:悲憫的胸懷,困蹇的一生 其畫:永遠燃燒的生命色彩 交錯的人事與空間
˙困蹇-不順利 ˙悲憫-哀傷與同情

11 悲憫的胸懷,困蹇的一生 梵谷的全名是文生‧梵谷,1853年3月30日 出生於荷蘭南部的布拉班特州,一個小村 莊──佛洛特‧尊德特。
梵谷生於荷蘭一個牧師的家庭,為家中長 子。他的爺爺和姨丈都是德高望重的牧師, 又有兩個經營跨國畫廊生意的叔伯,因此 梵谷自小對宗教和藝術,有特殊的興趣。

12 悲憫的胸懷,困蹇的一生 一八七八年,梵谷到比利時礦區任傳道 員的工作。礦區人民困苦的生活,大大 震撼了梵谷。
梵谷把所有的金錢、食物、衣服分送貧 民。他甚至為了改善礦區人民的生活, 不惜親自到煤礦公司,為工人爭取合理 的工資,及較安全的工作環境,結果不 但徒勞無功,反引起教會的不滿,被撤 除職務。

13 悲憫的胸懷,困蹇的一生 梵谷開始對繪畫產生興趣,並認定此為其 人生的意義與方向。這時,他以唯一的信 念,瘋狂地繪畫,為了尋找創作靈感,他 決心前往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省。在給弟 弟西奧的書信中說到:「我要到法國南部 拼命畫畫,那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為了 尋找另一種光,如果能在明朗的天空下眺 望大自然,相信能產生更正確的理念,我 想看看這個更強烈的太陽!」

14 悲憫的胸懷,困蹇的一生 在他早期的畫裡,我們感到陰沉之中有溫暖,黯淡之 中有光,澀苦之中有一種令人安慰的甜味。
梵谷後來邀請高更共同居住,但沒多久,他們卻因藝 術上的問題爭論不斷,梵谷手握剃刀,威脅要割斷高 更的喉嚨,高更逃了出去,梵谷在狂亂之下,無法抑 制自己的激動,割下了自己的一個耳朵。 一八八九年,梵谷住進精神療養院。並在短短兩個月 內,畫了七十多幅油畫。狂熱而不可抑制的創作激情, 有如烈火焚燒著他的內心,使他心力交瘁,精神瀕臨 崩潰。一八九○年七月二十七日早上,文生‧梵谷在麥 田中吞槍自殺,延至七月二十九日傷重不治, 享年三 十七歲。

15 悲憫的胸懷,困蹇的一生 梵谷的創作生命只有短短 的十年(二十七歲至三十 七歲),他畫了八百幅油 畫及同等數目的素描,但 終其一生只賣掉一幅作品, 他的畫卻無人欣賞。世界 之大,只有他的弟弟西奧 無所保留的愛他、信他、 接濟他、安慰他,甚至為 他犧牲。

16 永遠燃燒的生命色彩 1.荷蘭時期(1881/04—1886/01) 梵谷的畫可分三個時期。首先是他的 荷蘭時期,前後共為六年(西元 1880~1886年)。梵谷不是生而能之的 神童,而是困而能之、大巧若拙的一 類。在他漫長艱辛的學徒時期,學習 的典範以巴比松派為主:諸如米勒、 泰奧多盧梭、杜普瑞等畫家,都是他 經常臨摹的對象。

17 陰沉寫實,人道悲憫 早期多為水彩畫,他的題材多半是礦工和農人, 織工和村婦,間亦寫生風景,筆觸則多半粗重,色 調則多半陰沉。
食薯者(The Potato Eaters)是此期的代表傑作。為了 畫這張集大成的食薯者,梵谷花了一整個冬天,來 熟練那些農人頭部和手部的素描。 梵谷早期的畫風是荷蘭的寫實主義,其實這幅畫的 氣氛,在逼真中寓有夢幻,光影和形象的組合十分 祟人。整個畫面都是矛盾的調和:暗綠悶赭的色調 上籠著暖亮的黃光,吊燈四周的和諧均勻被右側的 牆壁所突破,人物的面部,變形扭曲之中,卻有一 種堅實而樸質的美感。

18 梵谷著名的畫作-食薯者 暗綠色 咖啡色 天花板 照片 窗戶 牆壁 吊燈 門 杯子 叉子 人 茶壺 盤子 馬鈴薯 茶 桌子
畫中主要色調 照片 窗戶 牆壁 暗綠色 吊燈 咖啡色 杯子 叉子 就此表達自己 耕作的馬鈴薯 而感到真誠自豪 茶壺 盤子 馬鈴薯 桌子 作者想藉由畫中強調出 這些農人向盤中叉取薯片時所用的手,正是向田裡挖取馬鈴薯的同一隻手 椅子 地板

19 梵谷背炭婦 史詩般磅礴 梵谷1882年定居海牙,畫中的景象,是他數年前 在比利時南部的波林納吉礦區傳教時見到的動人景 象。一群背著煤炭袋的婦女,在梵谷心中烙下悲憫 的印記。 決心畫畫之初,梵谷就曾於1881年四月畫過「背 負重物的人們」,描繪礦工妻子的艱辛;時隔一年 半再作此題材,梵谷表現得更為得心應手,而且極 富意境。 他以不透明水彩覆蓋在炭筆與沾水筆線條上,畫出 厚實的人物與風景,有趣的是,梵谷最得意之處, 是他花了一番工夫,終於知道礦工妻子如何背袋子 了!

20 梵谷著名的畫作-雪地裡背煤炭袋的婦女 天空 冷 地面 雲 煤炭 樹 婦女 腳印 雪
作者藉由畫中所想表達出來的精神 天空 婦女被沉重的煤炭袋壓得直不起身的背影,卻像雪地裡一尊尊雕像,充滿堅定的力量,正是這股強大的力量,傳遞出動人的美。 烏鴉 房子 煤炭 婦女 腳印 地面

21 鮮明流動,印象派影響 2.巴黎時期(1886/02—1888/02) 第二個時期是他的巴黎時期。影響他最大的, 當然是印象派在色彩、線條、構圖、主題各 方面的重大革命,以及迥異於西方的透視, 和近於抽象的造型與用色的日本版畫。 在巴黎時期,梵谷的調色板鮮明起來了,線 條也流動起來了,北方陰沉的寫實主義結束 了。但是部分作品顯然受了莫內、畢沙羅等 人的影響,尚未找到自己真正的面目。

22 梵谷著名的畫作-唐基老爹 1887年作品 此畫可見梵谷受日本 浮世繪的影響。

23 梵谷著名的畫作-日落後的麥田 天空以單色處理,土地、麥子和天空形成三段不同的顏色。此時期的梵谷用色變亮了,處處可見他深受印象派影響。
1887年4-6月

24 阿爾的陽光,狂烈的信仰 3.普羅旺斯時期(1888/02—1890/07)
第三個時期從西元1888年二月到1890年七 月自殺為止,這兩年半是梵谷藝術全盛時期。 最特別的是「星月夜」系列,除了藍與黃形 成舒服的對比外,星與月周圍旋轉的筆觸成 了焦點,在寧靜的山與房舍散出一股活躍的 氣氛。另如草屋和小麥田,呈現真實生活的 寫照,一種在他看來是健康、寧靜、自然、 永恆、有秩序的生活寫照。

25 梵谷著名的畫作-普羅旺斯的秋收

26 梵谷著名的畫作-星月夜 天空 畫中主要色調 作者藉由畫 中所想表達 出來的心情 夜晚 月亮 藍色 星星 難過 房子 地面

27 梵谷著名的畫作-嘉塞醫生的畫像 西元1994年 此畫以八二五○萬美金 賣出,創世界油畫最高價 (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藏) 星星

28 梵谷的自畫像 梵谷寫道:「畫家若想提高技巧,最快、 最可靠的辦法就是畫人物。」但以他的經 濟能力,實不足以支付專業模特兒的報酬, 因此不得不依靠朋友幫忙,但更多的時候 他必須靠自己。據統計,梵谷曾為自己畫 了三十五幅的自畫像。 梵谷的人物肖像畫能表現性格內在,透過 他的自畫像,我們彷彿能看到這一個藝術 天才的孤獨靈魂。

29 自畫像系列 1896年作品 1897年作品

30 自畫像系列 1888年作品 梵谷割耳後的自畫像

31 梵谷最後的畫作-萬鴨飛過廢田 梵谷生前所畫的最後一幅畫為「萬鴉飛過麥田」, 大片麥田空曠無物,只有黑色的烏鴉低掠而過。 空無一人的田野騷動不安,天地之間,如同旋風 驟起,波浪洶湧。畫中天空厚重的向下壓,稻田 如同海浪般的起伏,畫面無一絲寧靜,表露出他 的精神狀態。 梵谷畫中我們常可看到藍黃對比,但大多是舒服 的,然此畫筆觸紛亂,藍色也摻了厚厚的深綠甚 至是黑,一群烏鴉在沉重的天幕下飛行…… 梵谷完成這幅作品後,絕望感吞噬了他。數星期 後,他走進他描繪的那片麥田,結束自己的生命。

32 梵谷最後的畫作-萬鴨飛過廢田 天空 烏鴉 麥田 道路 大片麥田空曠無物,只有黑色的烏鴉


Download ppt "萬鴨飛過廢田 洪素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