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一章 真菌性皮肤病(Fungal disease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一章 真菌性皮肤病(Fungal disease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真菌性皮肤病(Fungal diseases)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皮肤性病科

2 真菌 定义及结构 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真核细胞生物,有真正的细胞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素,基本形态为单细胞个体(孢子)和多细胞丝状体(菌丝)。 生存方式 以腐生或寄生方式汲取营养 繁殖方式 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3 真菌的菌丝

4 真菌的形态学分类 按照菌落形态,真菌可分为酵母菌(yeast)和霉菌(mould)两大类。 酵母菌 菌落呈乳酪样,由孢子和芽生孢子组成。
酵母菌 菌落呈乳酪样,由孢子和芽生孢子组成。 霉菌 菌落呈毛样,由菌丝组成,故又称为丝状真菌。

5 双相真菌 有的致病真菌在自然界或25℃培养时呈菌丝形态,而在组织中或在37℃培养时则呈酵母形态,称为双相真菌。

6 真菌的感染途径 人类感染的真菌主要来自外界环境并通过接触、吸入或食入而感染。少数致病真菌可直接致病,多数则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后者称为条件致病菌。

7 真菌的临床分类 根据真菌入侵组织深浅的不同,临床上把引起感染的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8 一、浅部真菌 种类 主要指皮肤癣菌 (dermatophyton) 毛癣菌属(trichophyton)
一、浅部真菌 种类 主要指皮肤癣菌 (dermatophyton) 毛癣菌属(trichophyton) 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 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

9 浅部真菌 特点 共同特点 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
浅部真菌 特点 共同特点 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 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简称癣(tinea)

10 二、深部真菌 种类 深部真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 例如:念珠菌、裴氏着色霉、紧密着色霉、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申克氏孢子丝菌等;

11 深部真菌 特点 多数深部真菌,侵入真皮、皮下组织和内脏; 系条件致病菌,多侵犯免疫力低下者;
深部真菌 特点 多数深部真菌,侵入真皮、皮下组织和内脏; 系条件致病菌,多侵犯免疫力低下者;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使用的增多,器官移植、各种导管和插管技术的开展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增多,条件致病菌感染也不断增加,同时还发现了许多新的致病菌种。

12 真菌性皮肤病 定义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 分类 浅部真菌病 深部真菌病

13 浅部真菌病 命名 浅部真菌病按发病部位命名(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等),少数按皮损形态命名,如叠瓦癣、花斑癣。

14 深部真菌病 命名 深部真菌病一般按致病菌命名(如着色芽生菌病、念珠菌病等)。

15 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 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其中以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具有诊断价值。

16 浅部真菌病 定义 亦称皮肤癣菌病,俗称为癣,是由一组皮肤癣菌,主要是毛发癣菌属、小孢子菌属、表皮癣菌属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
定义 亦称皮肤癣菌病,俗称为癣,是由一组皮肤癣菌,主要是毛发癣菌属、小孢子菌属、表皮癣菌属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 发病部位 浅部真菌病主要发生于皮肤、毛发、指(趾)甲的角质层,很少侵犯真皮和皮下组织,也不损害内脏。

17 浅部真菌病 种类 头癣(tinea capitis) 手足癣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和甲癣(tinea unguium)
浅部真菌病 种类 头癣(tinea capitis) 手足癣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和甲癣(tinea unguium) 体癣(tinea corporis) 股癣(tinea cruris) 花斑癣(tinea versicolor) 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

18 第一节 头 癣 (tinea capitis)

19 头癣 (tinea capitis) 系由皮肤癣菌引起的头皮和头发的感染,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三种。
儿童为易感人群,其发病与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病的动物而感染。 患儿的病发、头屑、痂皮中带有大量真菌,易污染床单、枕巾、衣帽,造成人群的传播,理发工具等也是传播的媒介。 真菌侵入人体后不一定引起头癣,这主要取决于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成人的抵抗力较儿童为强。

20 头癣(tinea capitis)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防治

21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种头癣的致病真菌在我国最常见的是黄癣由许兰毛癣菌 (T.schoenleinii)感染引起;白癣主要由犬小孢子菌(M.canis)和石膏样小孢子菌(M.gypseum)感染引起;黑点癣主要由紫色毛癣菌(T.violaceum)和断发毛癣菌(T.tonsurans)感染引起。 病原菌好发于生长期头发,而对休止期头发较少侵犯。

22 临床表现 黄癣(tinea favosa) 白癣 (microsporosis capitis)
黑点癣(trichophytosis capitis) 脓癣(kerion)

23 黄癣(tinea favosa) 由许兰氏毛癣菌感染所致。
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淡黄红色斑点,覆薄片状鳞屑,以后形成黄豆大小的淡黄色痂,周边翘起,中央紧附着头皮形如碟状(黄癣痂),除去痂后其下为潮红糜烂面,扩大后可融合并形成大片,严重者可覆盖整个头皮。 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炎性丘疹和脱屑而无典型黄癣痂,易误诊。

24 黄癣(tinea favosa) 真菌在发内生长,造成病发干燥无光泽,变脆易折断,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破坏毛囊,遗留永久性秃发,而形成萎缩性疤痕。 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伴轻度瘙痒,皮损处散发出特殊的鼠臭味。 许兰毛癣菌亦可侵犯皮肤和甲板而并发体癣和甲癣。

25 黄癣(tinea favosa)

26 黄癣(tinea favosa)

27 黄癣(tinea favosa)

28 黄癣(tinea favosa)

29 黄癣(tinea favosa)

30 黄癣发内型菌丝

31 白癣 (microsporosis capitis) (white ringworm)
其病原菌为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 皮损初起为群集的红色小丘疹,很快向四周扩大成灰白色鳞屑斑,圆形或椭圆形,而后附近出现数片较小的相同皮损。

32 白癣 (microsporosis capitis) (white ringworm)
病发于高出头皮2-4mm处折断,使局部形成一个或多个脱发斑,毛发稀疏,脱落 。 病发的残根部包绕灰白色套状鳞屑(菌鞘),后者由真菌寄生于发干而形成。

33 白癣(white ringworm) 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瘙痒。
白癣一般无炎症反应,至青春期可自愈,这与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活跃,皮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对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有关。 本型不破坏毛囊,故不造成永久性秃发,愈后不留瘢痕。

34 白癣(White ringworm)

35 白癣(White ringworm)

36 白癣(White ringworm)

37 白癣发外型孢子

38 白癣菌鞘

39 黑点癣(black-dot ringworm)
其病原菌为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所致。 较少见,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 皮损初起为散在的鳞屑性灰白色斑,以后逐渐扩大成片。 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断发残根留在毛囊内,毛囊口处断发呈黑点状,故称黑点癣。

40 黑点癣 (black-dot ringworm)
皮损炎症轻,稍痒。 病程发展缓慢,可久病不愈。 由于本型属发内型感染,故愈后留有局灶性脱发和点状瘢痕。

41 黑点癣 Black-dot ringworm

42 黑点癣 Black-dot ringworm

43 黑癣发内型孢子

44 脓癣(kerion) 为白癣或黑点癣的一种特殊类型。 病原菌为亲动物性或亲土性真菌如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
近年来有增多趋势,是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发的头皮强烈感染性变态反应。

45 脓癣(kerion) 皮损为多发或单发,初起为成群的炎性毛囊丘疹,渐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表面有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

46 脓癣(kerion) 脓癣继发细菌感染后可形成脓肿,亦可引起癣菌疹。 皮损处毛发松动,易拔出。可破坏毛囊,愈后常引起永久性秃发和瘢痕。
常伴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 自觉轻度疼痛和压痛;

47 脓癣(kerion)

48 脓癣(kerion )

49 脓癣(kerion )

50 实验室检查 真菌镜检 黄癣病发可见发内与毛发长轴平行的菌丝和关节孢子;黄癣痂内充满厚壁孢子和鹿角状菌丝;白癣病发可见围绕毛发排列的圆形小孢子;黑点癣病发可见发内呈链状排列的圆形大孢子。 真菌培养 滤过紫外线灯(Wood灯)检查 白癣病发呈亮绿色荧光,黄癣病发呈暗绿色荧光,黑点癣病发不发荧光 。

51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儿童头发有断发的鳞屑斑、“黄癣痂”、“菌鞘”发或呈“黑点”发,病发真菌镜检有发外、发内孢子菌丝即可诊断,真菌培养可确定诊断。 头癣须与头皮脂溢性皮炎、银屑病、头皮脓疱疮及脓肿等鉴别,真菌镜检与培养是关键。

52 防治 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 治疗 五条措施 服药、搽药、洗头、剪发、消毒

53 预防 对患者应做到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并作好消毒隔离工作; 对患癣家畜和宠物应给予相应处理; 对托儿所、学校、理发店等应加强卫生宣传和管理。

54 治疗 1、服药 灰黄霉素儿童10~20mg/(kg·d),成人600~800mg/d,分2~3次口服,疗程2~3周;
特比萘芬儿童62.5~125mg/d,成人250mg/d口服,疗程4~6周。

55 治疗 2、搽药 可用2%碘酊、1%联苯苄唑溶液或霜剂、5%-10%硫碘软膏、1%特比萘芬霜等外用于头皮,每天2次,连用60天。

56 治疗 3、洗头 用硫磺皂或2%酮康唑洗剂洗头,每天1次,连用60天。 4、剪发 尽可能将病发剪除,每周1次,连续8周。

57 治疗 5、消毒 患者使用过的毛巾、帽子、枕巾、梳子等生活用品及理发工具要煮沸消毒。
脓癣治疗同上,切忌切开;急性炎症期可短期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加用抗生素;

58 第 二 节 体 癣 (tinea corporis)

59 定义 指的是除头皮、毛发、手足、甲板、阴股部以外的人体平滑皮肤上的皮肤癣菌感染。 病变易于复发。

60 体癣(tinea corporis)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防治

61 病因与发病机理 体癣的主要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 。
本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自身感染(先患手、足、甲癣等)而发生。

62 临床表现 发病季节 本病夏秋季节多发。 皮损初起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继之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片,境界清楚,皮损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形成境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边缘可分布丘疹、丘疱疹和水疱,中央色素沉着。

63 临床表现 由亲动物、亲土性真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所致的皮疹炎症反应明显 。
有部分病例由于滥用皮质类固醇类外用制剂通常使皮损边界不清,难以临床辨识,造成误诊,此又称难辨认癣。

64 临床表现 可因长期搔抓刺激引起局部湿疹样改变或浸润肥厚呈苔藓样变,临床症状多种多样。
易感人群 肥胖多汗、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为易感人群。 自觉瘙痒;

65 体癣(Tinea corporis)

66

67 体癣(tinea corporis)

68 体癣(Tinea corporis)

69 体癣(tinea corporis)

70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皮损和真菌镜检、培养,阳性则可确定诊断。 所需鉴别的疾病有玫瑰糠疹、接触性皮炎、湿疹、环状肉芽肿、寻常狼疮等。

71 预防 预防关键在于对患者原有的手足癣、股癣、头癣、甲癣等病进行积极的治疗 。 尽量避免接触其他患者包括有癣病的动物 。
要避免间接接触患者用过的浴盆、毛巾等物品,并对公共用具作定期的清洗消毒 。

72 预防 对一些可能影响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尽量避免滥用。 患者原有的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要及时进行治疗。

73 治疗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皮损广泛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内用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可外用克霉唑霜、酮康唑霜、联苯苄唑霜、特比萘芬霜、复方苯甲酸擦剂、复方雷琐辛擦剂等,应强调坚持用药2周以上或皮损消退后继续用药1-2周以免复发。

74 治疗 内用药物治疗 可口服伊曲康唑(100mg/d,顿服,疗程15天)或特比萘芬(250mg/d,疗程1-2周),与外用药物治疗联用可增加疗效。

75 股癣(tinea cruris) 由致病真菌侵犯腹股沟、会阴、肛周、臀部皮肤而引起的环状或半环状皮损。 是体癣在腹股沟部位的特殊类型

76 股癣(tinea cruris)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防治

77 病因和发病机理 股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须癣毛癣菌感染所致 。 发病与温暖潮湿、肥胖或局部多汗有关。

78 临床表现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病变常见于阴囊对侧大腿内侧皮肤 ,可累及会阴、肛周、阴囊及耻骨上方、臀部等处 。 自觉明显瘙痒 皮损特点同体癣

79 股癣(tinea cruris)

80

81 股癣(tinea cruris)

82 诊断与鉴别诊断 典型的临床症状及真菌镜检与培养可帮助诊断。 所需鉴别的疾病有红癣。

83 预防 对患者的用具要定期进行消毒 。 避免与患者及有癣病的动物接触 。 保持股内侧干燥 。 避免滥用皮质类固醇类制剂。

84 治疗 治疗方法同体癣,原则上以外用疗法为主。
腹股沟部位皮肤薄嫩,应选择刺激性小、浓度较低的外用药,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85 第 三 节 手 足 癣

86 手足癣 手癣(tinea manus)指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
足癣(tinea pedis)是足趾间、足跖、足跟、足侧缘的皮肤癣菌感染。 手癣常为单侧发病,足癣多为双侧病变。

87 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红色毛癣菌占50%以上。
本病为直接接触传染,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患者共用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是主要传播途径。 足癣也是手癣的重要传染源。

88 临床分型 水疱鳞屑型(又称水疱型 ) 角化过度型(又称角化脱屑型) 浸渍糜烂型(又称间擦型)

89 临床表现 发病地区 手足癣(特别是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江淮流域以南地区发病较北方多。
发病地区 手足癣(特别是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江淮流域以南地区发病较北方多。 发病季节 夏秋季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夏重冬轻或夏发冬愈。 发病年龄 多累及成年人,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 皮损多由一侧传播至对侧。

90 水疱鳞屑型(又称水疱型) 多由须癣毛癣菌所致。 好发于指(趾)间、掌心、足跖及足侧。
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的糜烂面。

91 水疱鳞屑型(又称水疱型) 水疱经数天后干涸,呈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皮损可不断向周围蔓延,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
自觉瘙痒明显,能够治愈,但易于复发。 此型多发生于夏季,发病除与真菌的种类有关,还与机体的变态反应有关,易引起癣菌疹。

92 水疱鳞屑型手癣 (tinea manus)

93 水疱鳞屑型手癣 (tinea manus)

94 水疱鳞屑型手癣 (tinea manus)

95 角化过度型(又称角化脱屑型) 此型较为常见。 病变常为双侧性,好发于足跟及掌跖部,并向足背、踝部蔓延。
局部多干燥,主要表现为片状红斑伴皮肤角化过度、中心纹理显著处皮损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易发生皲裂、出血。 一般无瘙痒,有皲裂时疼痛。 本型顽固难治。

96 足癣(tinea pedis)

97 手癣(tinea pedis)

98

99 足癣(tinea pedis)

100 手癣(tinea pedis)

101 足癣(tinea pedis)

102 足癣(tinea pedis)

103 浸渍糜烂型(又称间擦型) 病程为慢性。 好发于指(趾)缝,尤以第3~4和4~5指(趾)间多见。
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并露出潮红糜烂面,甚至裂隙。有渗液时易继发细菌感染 。 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恶臭味。

104 浸渍糜烂型(又称间擦型) 有不同程序的瘙痒; 伴有多汗,通常炎热、潮湿的夏季病情加重。
反复搔抓可引起丹毒、淋巴管炎、蜂窝织炎,足部疼痛红肿,下肢活动受限。

105 浸渍糜烂型足癣(tinea pedis)

106 浸渍糜烂型足癣(tinea pedis)

107 实验室检查 真菌镜检 真菌培养

108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培养即能确定诊断。 所需鉴别的疾病有汗疱疹、湿疹、掌跖脓疱病等。
掌跖脓疱病是在红斑上出现小而深的无菌性脓疱,数天后干涸脱屑,可自行消退,反复发作,对称发生于掌、跖部,指(趾)间受累罕见,真菌镜检阴性。

109 预防 应注意及时、彻底地治疗浅部真菌病,伴甲真菌病者应同时治疗甲癣,以免互相感染; 注意治疗多汗症,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
日常生活中还应避免酸碱物质对手部皮肤的损伤; 注意个人卫生,公共浴池及生活用品要经常进行消毒;不共用鞋袜、毛巾、浴巾、洗脚盆、浴盆等,以免交叉感染 。

110 治疗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用药,疗程一般需要1-2个月;
治疗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用药,疗程一般需要1-2个月; 外用药物治疗 应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水疱鳞屑型应选择刺激性小的霜剂和水剂(如联苯苄唑霜或溶液等);

111 治疗 局部治疗 浸渍糜烂型者给予醋酸铅溶液、硼酸溶液等湿敷,待渗出不多时再给予粉剂(如枯矾粉、咪康唑粉等),皮损干燥后再外用霜剂、水剂等,不宜用刺激性大,剥脱性强的药物; 角化过度型无皲裂时可用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如复方苯甲酸软膏或酊剂等);有皲裂时应选用较温和的制剂(如特比萘芬软膏等),必要时可采用封包疗法。

112 治疗 全身性治疗 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内用药物治疗。
治疗 全身性治疗 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内用药物治疗。 可口服伊曲康唑(100mg/d,顿服,疗程15天)或特比萘芬(250mg/d,疗程4周)。 足癣继发细菌感染时应联用抗生素,同时局部用0.1%利凡诺尔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 引发癣菌疹时,应在积极治疗活动性病灶的同时给予抗过敏药物。

113 第 四 节 甲 真 菌 病 (onychomycosis) 甲 癣 (tinea unguium)

114 定义 甲真菌病系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它包括甲癣。 甲癣特指皮肤癣菌所致的甲感染

115 病因及发病机理 甲真菌病的病原菌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
甲癣的病原菌为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占首位)、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小孢子菌。 同一甲可感染两种皮肤癣菌 。 健康的甲不易被感染。 趾甲真菌病多由足癣所致,指甲真菌病则可由手癣传染或经常抓足而感染。

116 临床表现 根据真菌侵犯甲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白色浅表型 远端侧位甲下型 近端甲下型 全甲毁损型

117 白色浅表型 白色浅表型(superficial white onychomycosis ,SWO) 致病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引起。
表现为甲板浅层有点状或不规则片状白色浑浊,甲板表面失去光泽或稍有凹凸不平。

118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 (白色浅表型)

119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 (白色浅表型)

120

121 远端侧位甲下型 远端侧位甲下型(distal and later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 ,DLSO)
多由手足癣蔓延而来。 真菌从一侧甲廓侵犯甲的远端前缘及侧缘并使之增厚、灰黄浑浊,甲板表面凹凸不平或破损。

122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 (远端侧位甲下型)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近端甲下型 近端甲下型(proxim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i,PSO) 多通过甲小皮而进入甲板及甲床
表现为甲半月和甲根部粗糙肥厚、凹凸不平或破损。

129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 (近端甲下型)

130 全甲毁损型 全甲毁损型(total dystrophic onychomycosis,TDO) 是各型甲真菌病发展的最终结果
表现为整个甲板被破坏,呈灰黄、灰褐色,甲板部分或全部脱落,甲床表面残留粗糙角化堆积物,甲床亦可增厚、脱屑。

131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 (全甲毁损型)

132

133

134

135

136 实验室检查 真菌镜检 真菌培养

137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甲变色、无光泽、增厚破损,结合真菌镜检阳性即可确诊,必要时做真菌培养。 本病需与甲营养不良、银屑病、扁平苔藓、慢性湿疹等所致甲病及甲下疣、甲下肿瘤等进行鉴别。这些病均具有各自的皮损特征,真菌检查阴性。

138 预 防 首先要防治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对于甲营养不良时应注意防止真菌感染。

139 治疗 因药物不易进入甲板且甲生长缓慢,故治疗较为困难,其关键在于坚持用药。 局部治疗 (手术拔甲 、一般处理、外用药物)。
内服药物治疗(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氟康唑 )。

140 外用药物治疗 常用于表浅和未累及甲根的损害
先用小刀或指甲锉尽量去除病甲,再涂30%冰醋酸溶液或3%-5%碘酊,每天2次,疗程3-6个月,直至新甲生成为止; 采用40%尿素软膏封包使病甲软化剥离,再外用抗真菌制剂; 8%环吡酮、5%阿莫洛芬甲涂剂可在甲表面形成药膜,利于药物穿透甲板。 手术拔甲痛苦及损伤大,目前较少采用。

141 特比萘芬250mg/d,口服,指甲受累疗程4周,趾甲受累疗程6周。 与外用药物联用可提高疗效。
  内用药物治疗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400mg/d,分2次口服,每月服药1周为1个疗程),指甲受累需2-3个疗程,趾甲受累需3-4个疗程; 特比萘芬250mg/d,口服,指甲受累疗程4周,趾甲受累疗程6周。 与外用药物联用可提高疗效。

142 第 六 节 花 斑 癣 (tinea versicolor)

143 花斑癣(tinea versicolor)
国际上称为花斑糠疹,俗称汗斑。 是由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致的慢性浅部真菌性疾病。 皮损特征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减退斑或色素沉着斑以及所覆盖的糠秕状鳞屑。

144 病因及发病机理 致病菌为马拉色菌,又称糠秕孢子菌 。 系嗜脂性酵母菌
该菌存在于正常的皮肤上,为腐生菌。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孢子相转为菌丝相并引起花斑癣。

145 病因及发病机理 发病与高温潮湿、多脂多汗、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可能具有遗传易感性(家族易感性 )。

146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的颈、前胸、肩背、上臂、腋窝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皮损初起为以毛孔中心、境界清楚的点状斑疹,可为褐色、淡褐色、淡红色、淡黄色或白色,渐增大至甲盖大小,圆形或类圆形,邻近皮损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状,表面覆以糠秕状鳞屑。

147 临床表现 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轻痒。 病程慢性,一般冬轻夏重,如不治疗常持续多年,传染性较弱。

148 花斑癣(tinea versicolor)

149 花斑癣( tinea versicolor )

150

151 实验室检查 真菌直接镜检 可见呈葡萄状簇集分布的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和短粗、两头钝圆的腊肠形菌丝。
真菌直接镜检 可见呈葡萄状簇集分布的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和短粗、两头钝圆的腊肠形菌丝。 真菌培养 标本在含植物油的培养基上37℃培养3天,有奶油色酵母菌落生成。 滤过紫外线灯(Wood灯)下皮损呈棕黄色荧光。

152 花斑癣菌镜检

153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皮损,真菌镜检阳性,Wood灯检查等可确定诊断 。 需与单纯糠疹、白癜风、玫瑰糠疹等进行鉴别。

154 预防 防止滥用激素。 患者的用具要定期消毒。应勤洗澡、勤换衣物,内衣应煮沸消毒。

155 治疗 局部疗法 本病以外用药治疗为主,可用咪唑类制剂,复方雷琐辛擦剂,20%-40%硫代硫酸钠溶液;
5-10%硫磺软膏、50%丙二醇、2%采乐洗剂 、 5%硫化硒外用也有效。 全身性治疗 皮损面积大、单纯外用疗效不佳者可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200mg/d,疗程1-3周)。

156 (malassezia folliculitis)
第七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malassezia folliculitis)

157 定义 又称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由糠秕马拉色菌所致的毛囊性皮肤真菌病。

158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原菌为糠秕马拉色菌,此为人体皮肤正常菌群之一 。
适宜条件下,马拉色菌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其脂肪分解酶将毛囊部位的甘油三酯分解成游离脂肪酸。

159 病因及发病机理 游离脂肪酸可刺激毛囊口产生较多脱屑并阻塞开口,使皮脂潴留,加之游离脂肪酸的刺激,致毛囊扩张破裂,导致毛囊内容物释放入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

160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壮年。 好发部位:常见于皮脂丰富的部位如颈、胸、背部、肩、上臂、腹部及面部。
伴发疾病:患者常存在多汗、油脂溢出,可合并花斑癣和脂溢性皮炎。

161 临床表现 皮损特点:典型皮损为毛囊性丘疹、脓丘疱疹或小脓疱,半球形,直径2~4mm,周边有红晕,可挤出粉脂状物质,常数十至数百个密集或散在分布。 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出汗后加重。

162 马拉色菌毛囊炎 Malassezia folliculitis

163 马拉色菌毛囊炎 Malassezia folliculitis

164 马拉色菌毛囊炎 Malassezia folliculitis

165 实验室检查 直接镜检 卵圆型孢子 真菌培养

166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真菌镜检、培养可确定诊断。 需鉴别的疾病有痤疮、痤疮性药疹、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细菌性毛囊炎等。

167 预防 尽可能避免滥用皮质激素或长期使用抗生素。

168 治疗 局部治疗 由于本病部位较深,应选择渗透性好的外用抗真菌药(如50%丙二醇、联苯苄唑溶液或霜),亦可辅以2%酮康唑洗剂或2.5%硫化硒香波洗澡。 全身治疗 对皮损广泛、炎症较重且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可联合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1-2个疗程)。

169 第八节 念 珠 菌 病 (candidiasis)

170 定义 即念珠菌属累及皮肤、粘膜、内脏器官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171 病因及发病机理 致病的念珠菌属中以白念珠菌(canidida albicans)最为常见 ,致病性强。 为体内的正常菌群 。
系条件致病菌 ,感染的发生取决于真菌毒性和机体抵抗力两方面。 本病的传染源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医源性感染也可致病。

172 宿主易感因素 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皮肤黏膜屏障保护作用降低; 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造成体内菌群失调; 内分泌紊乱造成机体内环境变化;
原发和继发的免疫功能下降。

173 临床表现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为 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累及皮肤、粘膜) 深部念珠菌病(侵及内脏器官)

174 黏膜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

175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iasis)
即鹅口疮(thrush),这是白念菌感染的最常见的一种表现。 多累及老人、婴幼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艾滋病患者),新生儿可通过母亲产道被感染。

176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iasis)
一般起病急、进展快,在颊黏膜、上颚、咽、齿龈、舌等黏膜部位出现凝乳状白色斑片,紧密附着于黏膜表面,不易剥除(假膜),用力剥离后露出糜烂性潮红基底。假膜中含有大量的念珠菌菌丝和孢子 。

177 口腔念珠菌病 老年人尤其镶假牙者可发生慢性增生性口腔念珠菌病,表现为增生性白斑。念珠菌性口角炎常与鹅口疮或其他类型念珠菌病伴发,表现为口角潮红、皲裂。

178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iasis)

179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iasis)

180

181

182

183

184 外阴阴道念珠菌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传播方式:性接触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诱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避孕药或妊娠均可诱发本病。 发病年龄:常见于育龄妇女。

185 外阴阴道念珠菌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皮损特点:表现为外阴及阴道黏膜红肿,白带增多,呈豆渣样、凝乳块状或水样,带有腥臭味。 自觉症状 瘙痒剧烈或灼痛。 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称复发性外阴阴道炎

186

187 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 (candidal balanoposthitis)
多累及包皮过长或包茎的男性 传播途径:主要由性接触传播,其配偶多患有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皮损特点:表现为包皮内侧及龟头弥漫性潮红,附着乳白色斑片,或分布许多针帽大小的红色小丘疹,伴有脱屑,可波及阴囊产生红斑和脱屑。 自觉症状:瘙痒或无明显自觉症状。

188

189 candidal balanoposthitis

190

191 皮肤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间擦疹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甲沟炎和甲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肉芽肿(深在性皮肤念珠菌病 )

192 念珠菌性间擦疹 (candidal intertrigo)
好发部位:常好发于尿布皮炎、肥胖多汗者和糖尿病患者的腹股沟、会阴、腑窝、乳房下等皱褶部位,从事水中作业者常发生于指间(尤其3、4指间)。 皮损特点:为在典型红斑的基础上发生糜烂、渗出,界限清楚,边缘附着鳞屑,翘起呈扇形,外周常有散在卫星状丘疹、丘疱疹、脓疱、结痂、脱屑。 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193 念珠菌性间擦疹 candidal intertrigo

194 念珠菌性间擦疹 candidal intertrigo

195

196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定义: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念珠菌感染,多从幼年起病,常伴有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异常、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缺乏。
好发部位:头皮、颜面及四肢。 皮损特点:初起为丘疹、红斑,上附鳞屑,逐渐形成肉芽增生性斑块或疣状结节,表面覆盖蛎壳状污褐色痂,粘着不易去除,周围有暗红色炎性浸润,掌跖损害呈弥漫性角质增厚。

197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黏膜损害特点:表现为口角糜烂、口腔黏膜白斑,偶可累及咽喉、食管黏膜,影响吞咽。 甲、阴部亦可受累。

198

199

200

201 念珠菌性甲沟炎及甲真菌菌病 多累及浸水工作者和糖尿病患者 好发部位:手指和指甲
甲沟炎:表现为甲沟红肿,有少量溢出液但不化脓,甲小皮消失,重者可引起甲床炎; 真菌病:表现为甲板增厚浑浊,出现白斑、横沟或凹凸不平,但甲表面仍光滑,甲下角质增厚堆积或致甲剥离。 自觉症状:痛痒 甲真菌镜检多为阴性,而培养则呈阳性。

202

203

204 念珠菌性肉芽肿 (candidal granuloma)
又称深在性皮肤念珠菌病,念珠菌感染真皮、皮下组织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类型。 多累及免疫力低下的婴儿或儿童,尤其是细胞免疫缺陷者,亦见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成年患者。 好发于头皮、面、甲沟等部位。 皮损为血管丰富的丘疹、水疱、脓疱和斑块,表面覆盖很厚的黄褐色粘着性痂屑,少数皮损呈皮角样角质增生,去除角质增生后基底为肉芽组织。

205 内脏念珠菌病 消化道念珠菌病 常见 肺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菌血症

206 诊断与鉴别诊断 浅部念珠菌病的诊断必须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加真菌的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只有镜检看到大量出芽孢子、假菌丝或菌丝,才说明该菌处于致病状态。 深部念珠菌病还应作组织病理检查,抗原测定,基因诊断检测有助于诊断。

207 预防 去除一切与本病有关的诱因 (广谱抗生素 、皮质类固醇激素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 积极治疗并发的潜在疾病。

208 治疗 治疗原则为去除促发因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应加强支持疗法。

209 外用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皮肤黏膜浅部感染 口腔念珠菌病可外用1%龙胆紫溶液或制霉菌素溶液(10万U/ml),也可用1%-3%克霉唑液含漱;
皮肤间擦疹和念珠菌性龟头炎可外用抗真菌溶液或霜剂; 阴道念珠菌病根据病情选用制霉菌素、克霉唑或咪康唑栓剂。

210 内用药物治疗 对大面积和深部皮肤念珠菌病、复发性生殖器念珠菌病、甲沟炎及甲念珠菌病。局部治疗效果不好以及内脏念珠菌病则应内服治疗。

211 内用药物治疗 外阴阴道念珠菌、龟头炎可用氟康唑150mg单剂口服,或150mg/d,疗程3天,也可用伊曲康唑200mg/d,疗程1-3周;
甲念珠菌病、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需根据病情用药2-3个月或更长;

212 内用药物治疗 肠道念珠菌病首选制霉菌素口服;
呼吸道及其他脏器念珠菌病可用氟康唑 mg/d,疗程4周,也可用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联用有协同作用。


Download ppt "第十一章 真菌性皮肤病(Fungal disease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